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 37 (4): 595-60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4.013

论文

中越边境乡村民居景观的符号象征与认同建构——广西龙州县边境乡村案例

万蕙1, 唐雪琼2

1.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

The Symbolism and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French-decorated Folk Houses Landscape on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land in Longzhou, Guangxi Province

Wan Hui1, Tang Xueqiong2

1.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Guangdong, China
2.School of Landscape,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 Yunnan,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04-0595-08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唐雪琼,教授。E-mail: 396464545@qq.com

收稿日期: 2016-04-28

修回日期:  2016-08-10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4-25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35, 41261031, 41401136) 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万蕙(1982-),女,湖北武汉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女性主义地理学研究。E-mail: mamhei82@163.com

展开

摘要

以广西龙州县边境乡村的法式民居景观为例,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法式民居景观兴盛的缘由,并探讨其象征意义及认同建构。研究发现,法式民居景观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符号,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又因其宫殿式形态,成为当地人幻想更大权欲以获得自我满足的源泉。此外,法式民居景观强化了当地村民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建构,并唤起了他们对历史的缅怀、对家的归属感和对地方的认同感。研究既是对新文化地理学关于景观研究向社会文化意义转向的例证,也是对新文化地理学中关于地方、景观与认同关系研究的回应。

关键词: 民居 ; 符号象征 ; 认同建构 ; 广西龙州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 culture is not an intrinsic, unified whole, but composes of different. Although Longzhou’s French-decorated folk houses landscape is famous as ‘historic’, it is not a mere relic of the past but a landscape under continual reproduction. French-decorated folk houses adorned with sculptures and vibrant colors feature a variety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with foreign and exotic imaginaries. The residential landscap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not just in a formal sense but also in terms of secular judgment of personal fortune where thrifty peasants become lavish spenders with the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selecting high-quality decoration that reflect their economy strength. In addition, French-decorated folk houses also strengthen the personal identity and local identity of local peasants. The study is not only exemplified on the change of landscape research to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but also a response to the core research issu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ity, landscape and identity in the disciplin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Keywords: French-decorated folk house ; symbolism ; identity ; Longzhou

0

PDF (719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万蕙, 唐雪琼. 中越边境乡村民居景观的符号象征与认同建构——广西龙州县边境乡村案例[J]. , 2017, 37(4): 595-60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4.013

Wan Hui, Tang Xueqiong. The Symbolism and the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French-decorated Folk Houses Landscape on the Sino-Vietnamese Borderland in Longzhou, Guangxi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4): 595-602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4.013

国内文化地理学界对景观,特别是文化景观的研究由来已久。文化景观指人们满足某种需要,以自然因素为基础,在自然景观之上叠加人类活动、打上人文印记的景观[1]。文化景观具体表现在聚落形式、土地利用类型和建筑形态等方面[2]。国内众多学者从地理、建筑、历史、风尚习俗、审美价值等角度对中国的民居景观进行详尽分类和详细描述,形成了珍贵的文献资料。然而,景观研究不仅限于传统的形态学观察,而且要追问景观如何形成,及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内核[3,4]

受新文化地理学的影响,西方学者对形成景观的社会文化过程,以及这过程对景观的塑造和景观的象征意义给予了关注[4]。在新文化地理学家看来,景观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地理表象后蕴含什么样的人情关系、文化风貌以及社会政治,正如Mike Crang所言“不是如实描述,而是研究景观的意义”[5]。近年来,新的景观研究借助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景观看作为符号和象征系统;挖掘景观的符号意义,以及被建构起来的意义[6]

Ferdinand de Saussure指出,符号由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组成,当所指与能指相结合成可以解读的信码后,意义便产生了。Roland Barthes在索绪尔的基础上研究符号意义的生成过程。他认为符号学的“意指”——即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模式——由直接意指系统和含蓄意指系统组成。符号不仅能够指代现实世界的各种人、事、物(直接意指系统),也能够指称情感、权力等各种抽象的、象征性的概念(含蓄意指系统)[7]。民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通过其建筑材料、建筑造型和居住者的使用来反映建筑构思、空间概念和功能要素[8]。那么,景观及其符号象征意义,缘何可以激发人们对其栖居的认同感呢?首先,景观符号是认同的载体。其次,景观符号对认同起到识异作用,它凸显文化特征,强化差异而增强认同。再次,景观符号对认同起到整合作用。最后,认同从未完成,人们通过不断实践来感知和想象地方;景观也相应地在地方的基础上建造和重建[9]

本文从新文化地理学角度探讨广西龙州的边境乡村景观,重点研究法式风格的民居景观。地处中越边境地区的广西龙州县(以下简称“龙州”)是一座具有近1 300 a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10]。1885年中法战争后,龙州成了法国势力向中国内地渗透的前沿,法国文化也相应地在龙州留下印记。2000年以来,龙州县中越边境地区的乡村里,一栋栋出自“非法”入境越南工匠之手的法式风格(有学者认为,龙州民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式风格,但当地居民更倾向于称之为“法式”的。)民居拔地而起,为边陲增添了异域色彩。这种异域的建筑风格在龙州乡村落地生根及迅速蔓延,俨然成为当地农民的脸面和相互攀比的资本。本文将研究法式民居景观兴盛的缘由和民居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由此探讨异域、而非本土的景观符号如何成为当地居民身份认同及地方认同的核心。

1 案例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案例地介绍

龙州县地处广西西南部,西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84 km,曾是中国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边陲重镇[11]。龙州历史上水路交通便捷,境内开辟了多条通往越南的水路航道。光绪至民国期间,左江、平而河、水口河成为广西通往越南的水运要道。中越两国当地边民来往频繁,龙州境内的水口关、平而关是当时广西最早与越南进行民间贸易的关口[12]。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龙州边境涌现越南民众跨国流动至中国的现象,包括婚姻、商贸、赶集、走亲访友、打工等多样化的活动。自2000年以来,非法入境的越南劳工成为来跨境流动的主体。据调研访谈,每年到龙州各地非法务工的越南人保守估计为2 000人,主要从事砍运甘蔗、建筑装潢、酒店等行业。

龙州除了与越南,与法国也有关联。1885年法国从越南入侵中国,冯子材以龙州为基地,取得镇南关大捷。中法战争后,龙州的地缘政治地位不断上升[12,13]。1889年6月1日,清政府履约成立龙州海关,将龙州辟为商埠,同时设立法国领事馆。1896~1898年法国殖民者先后建成龙州铁路局和龙州火车站等设施[11,13]。自此法国文化和法式建筑在龙州出现,最具特色为建于1896年的法国驻龙州领事馆。它由两幢结构相同的方形拱门法式建筑组成( 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是两幢结构相同的法式二层楼房。楼房层高5 m,单体长25.66 m,宽15.2 m,面积780 m2,两幢楼房总面积1 560 m2。楼房地面铺着石板,屋顶覆以金属瓦片,中间两座旋转式楼梯和楼板均用枧木精制,四周开20只大拱门,拱门向内为2 m宽的走廊,整个建筑坚固而别致。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1996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http://www.longzhou.gov.cn)。1949年,法国领事馆撤离,由于之后的政治因素,法国文化几乎在龙州绝迹[12]

然而,从2000年开始,龙州县城及其周边乡村的民居兴起了法式外墙装修的热潮。由于这门装修技术仅有越南师傅掌握,大批越南工匠因此偷渡入境从事装修业务。一般而言,完成一幢法式外墙装修需要4名越南工匠耗时10 d完成。具体的工程流程包括选择外墙颜色和浮雕模板,墙面上底色,模板水泥浇筑、风干、抛光、浮雕上色。墙面底色多为土黄色和草绿色,其颜料为越南工匠从越南带入,价格为国内同等颜料的1~2倍。浮雕模板图案由越南工匠提供,主要包括薰衣草、橄榄叶、太阳花、铃兰、水仙花、鸢尾花等法国常见花草。法式外墙装修大概耗资人民币8 000~10 000元,比普通外墙装饰的费用高出3倍甚至更多。异域的建筑风格在龙州乡村落地生根、迅速蔓延,其装饰艺术作用远远超于实用价值,它俨然成为当地农民的脸面和相互攀比的资本。法式民居景观作为“历史的重写本”,使得它更加容易被欣赏和认同,并具有阐述这个地方故事的能力;而一水之隔的越南又源源不断地为这种景观提供人力资本。此外,法式装修游离于建筑遮风避雨的事实本身,而成为异域想象与财富地位的符号,以及梦幻欲望的源泉;它们混合进龙州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超越事实的象征,并建构了当地人的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笔者将在下文就法式民居的符号象征性及认同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2 研究方法

为了获取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数据,研究者以龙州县城为起点,龙州水口中越通商口岸(国家一类口岸)为终点,沿省道319(龙州县城通往水口主要公路,全程15 km)分别确定了村落规模较大、法式民居数量较多的A、B、C行政村作为研究案例地(图1)。本研究主要采取了体验式观察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调查人员于2013年7月和2014年2月在上述3个村落进行实地调查。访谈共计38人,其中当地村民30人,中国工匠5人,越南工匠2人,县文化局办公室主任1人。大部分访谈时间持续40 min至2 h,在征得受访者同意的前提下对访谈进行了录音。受访者平均年龄36岁,文化程度涵盖小学到大学本科各个层次。开放式访谈主要围绕4个方面内容展开:历史文化和权力关系对民居景观的塑造;民居景观在乡村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受访者对法式民居景观的表征与话语建构;受访者通过法式民居所呈现出的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

图1   调研点区位

Fig.1   The location of the research sites

本文的写作框架和基本思路是,首先从景观的历史情境维度出发,试图追溯龙州县中越边境上的法式民居的历史渊源。然后从景观的符号意义维度和景观的象征性维度出发,试图分析法式民居的建筑符号功能和功利主义表征。最后从景观与认同的维度,探讨法式民居的建筑风格与象征意义如何影响当地村民的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建构,以此回应本文的研究问题,即通过研究法式民居景观兴盛的缘由和民居视觉符号的象征意义,由此探讨异域、而非本土的景观符号如何成为当地居民身份认同及地方认同的核心。

2 民居景观的符号象征

从新文化地理角度看,景观并非对象性的客观自然系统(自然景观)或客观文化系统(文化景观),而是社会、文化、政治体系等活生生的人地关系中的重要部分[14]。法式民居亦不是冰冷的建筑形式,而是融入当地居民对历史的怀旧、异域的想象,以及日常生活的人情世故之中。中国正处在社会变化与文化变迁的转型之中,由于传统道德观念的势微,被卷入市场经济中的农民接受了现代实用主义观念,强调个人享受的权利,肯定个人欲望的合理化;现代性语境下的拜金主义与消费主义已深入人心。法式民居正好折射了在龙州乡村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它所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使之成为一种符号资源。当地居民通过消费比普通装修高出数倍的法式装修,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形成差异化生活。围绕法式民居所产生的各种话语,折射出当地居民对财富和权欲的认同及渴望,并成为“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及其内在区分的重要基础[15]”。

2.1 法式民居:面子的象征

尽管农村的民居改变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但取而代之的却是砖混结构的“方盒子”,形式单调、刻板,失去了建筑的艺术性和文化性[16]。龙州乡村兴起的法式民居,其光鲜的外墙色彩、美轮美奂的浮雕和浓郁的异域情调,与普通民居的单调沉闷形成强烈的对比。当地村民无不对法式装修赞不绝口。如其村民所言:

“法式装修非常漂亮,你看它的色彩和图案,真好看。邻居家修好的,我足足在那看了半个钟头。它的色彩鲜艳,浮雕好看,很有西洋味,很洋气;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叫“高大上”,有面子。我打工赚够钱后,一定也要这样装修外墙”。(A村,2013年7月)

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符号之所以具有表征的功能,是与意义相联系的[7]。在调研访谈中,村民大多认同法式装修的光鲜、洋气,拥有这样一幢洋楼是有面子和值得炫耀的。法式民居景观作为承载文化意义的符号,以光鲜外表的能指,被村民表征为“有面子”的所指。在中国文化中,面子代表了一定的家世、财富、身份、地位、声望、荣耀和社会关系等[17]。面子的大小与有无是个体社会地位与名望高低的一种象征;可以系统地表现出他在社会中占据的位置[18]。法式民居以其高昂的价格,成为个人的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调研中,村民们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外墙)用的颜料是越南人带过来的,美国进口的,一桶好贵,刷起来费好几桶。越南工钱也水涨船高,越来越贵。没钱哪弄得起?”(A村,2013年7月)

“装修个法式的,是很可以到处显摆的啊。这个装修这么贵,有钱啊,别人眼红啊。”(B村,2014年1月)

“老实说,村里法式装修最豪华的,就是最有钱,也可以说有势的那几个。”(B村,2014年1月)

Jean Baudrillard认为,消费是一种符号活动,人们可以借助消费向社会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和信息,通过个人的消费品位和风格表现个人的形象、身份和地位并构筑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15]。在龙州,消费法式装修已经成为声望和权力显示的重要甄别指数。

“和普通装修不同,法式装修洋气,质量好。越南的外墙颜料多少年风吹雨打都不褪色。国产的颜料难看,质量差。你看那边的房子,(房主)舍不得花钱,用国产颜料,便宜倒是便宜,但半年就脱落了,像瘌痢头,难看。”(B村,2013年7月)

这位村民用近乎夸耀和不屑的口吻来评价两种装修。在法式装修/普通装修这组二元对立中,有着明显的等级之别。前者表征质量上乘、贵气、洋味十足,后者则是粗制滥造、俗气。由此看出,法式装修象征着一种高贵和有品位的生活,后者则相反。波德里亚认为,消费品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分类体系,消费产生差异[15]。法式装修以标明差别的形式来被消费,它几乎成划分当地社会差别的一个心照不宣的标准。

2.2 法式民居:权力的幻像

法式民居除了成为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之外,也寄托了当地村民对权力的渴望和幻想。在调研中,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你问我为什么选择法式装修。除了漂亮、好看以外,我感觉这房子更像一座宫殿。你看看这些颜色啊、图案啊、拱形窗、西洋柱,是不是只有宫殿才会有这些东西?我问你,什么是宫殿?在古代,那是帝王住的地方!我们这些农民怎么可能住啊?现在,我住在宫殿样的房子里,你说是不是很自豪的事情?”(C村,2014年1月)

“据越南师傅说,土黄色是皇帝的象征,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本来不喜欢这个颜色,他这么说,(外墙)就涂黄色吧。”(B村,2013年7月)

索绪尔指出,符号是显示意义的工具,而这个意义则是处于流动中[1]。从访谈资料中看出,法式民居这个景观符号除了是前文论述的所指外,由于其“宫殿”形态的能指,更是被村民们所指为至高无上、无法超越的皇权。被采访的村民吐露出对至尊皇权的迷恋和幻想,一位儿童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这种幻想:

“我的房子像童话书里的宫殿,爸爸是住在宫殿里的国王,妈妈是皇后,哥哥是王子,我是可爱的小公主。”(B村,2013年7月)

中国古代农民深层意识中,大多有一个当皇帝的情结。这隐含着与皇权的攀比,用另一个标准求得自身地位的攀高,尝试过那种在原有的礼法秩序中本不属于自己的更高级的生活[18]。这是对不公平和等级制度的抗争,是一种地位上升的渴望。笔者在调研中发现,被访者大多爱慕有权者的威风和奢华;他们渴望拥有权力,加入有权者的行列被认为是摆脱贫困和卑微的捷径。法式民居恰好提供了一个让当地村民都可以享受这种拥有权力的感觉;它用建筑景观的形式,替代了政治权力。村民们认同法式建筑从而品味权力的威风,满足他们内心的权力欲望,以获得自我满足。

从另一方面来说,法式民居寄予了当地村民对权力不切实际的幻想,成为了超越事实的象征。正如Guy Debord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眼前诱人的影像叠映出来的景观,在生活中成了决定性的力量[19]。景象制造欲望,在这个颠倒的世界,真相不过是虚假的一个瞬间。人就生活在这光怪陆离的虚假幻想之中,悲情地依靠幻想而活[19]。法式民居以其高雅的墙色、异域的浮雕、欧式宫殿般的拱门、罗马柱,形成了巴特所说的符号系统。系统所意指的虚妄的权力和农民的实际社会位置和状态并不符合,而成为了一个虚假的、与社会真实脱轨的幻象。如同鲍德里亚所言:超现实主义的东西就是今天的现实本身。超现实主义的秘密就是让人们产生对其的信仰由此所获得的极大满足、背后的狂喜、强烈的期盼,最终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得以平庸地延续[19]

3 民居景观与认同建构

已有研究认为,地理景观是认同的媒介,体现了人的经历和愿望,不仅向人们展示世界面貌,更是世界的一种建构、组成和感知的方式[20]。因此,景观唤起了一个群体的归属感,是形成认同的基本元素。认同,即统一性、身份等,是一个具有反思性的自我意识概念,指对某事物区别于其它所有事物的认可[21]。如前文所述,当地农民凭借法式民居来识别、判定自己的生存状态与个人价值。然而,与龙州地区传统的干栏建筑文化迥异的法式民居,能否唤起当地人的身份认同与地方认同?这种外来的、异质的景观符号如何构成了对自我身份与自我存在的理解,并成为居住者对栖息地感知与情感依附的纽带?

3.1 法式民居与居民的身份认同建构

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和户籍制度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分离开来。这种结构性的安排,使农民不是被当作一种职业,而是被当作一种社会等级、身份、生存状态和一种社区乃至社会的组织方式,甚至是一种文化模式乃至心理结构[22]。农民在中国更多地代表着社会等级身份都低于城市居民的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体,特别是青年农民群体更多认同市民身份,而排斥自身的农民身份[23]。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龙州乡村有相当数量的青壮年留家务农(种植甘蔗),以及在家乡从事边境贸易和旅游业,外出打工的人数相对稀少。一位A村的青年人如是说:

“之前去广东打工,很累。在家舒服,种甘蔗也挣钱,不愿再出去。做城里人太累,做农民挺好的。”(C村,2013年7月)

另一位青年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在工厂住的宿舍7、8人一间,又挤又闷热。家里的房子(法式民居)多好,宽敞又气派。还是家里自在,没事就和朋友在家喝喝茶,我们这里,有茶可以喝上一整天。是农民又有什么不好呢?”(B村,2013年7月)

调研发现,法式民居以其赏心悦目的外观和宽大舒适的居住体验,象征了一种悠闲轻松、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这种生活与城市的拥挤、嘈杂、被排斥和被边缘化的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照。对返乡的龙州农民而言,即使农民身份在整体社会结构和社会舆论中仍处于劣势地位,但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经验却让他们尝到了“做回农民”的甜头,从而强化了当地人对农民身份的认同。此外,法式民居甚至激发当地人农民身份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如一位被访者坦言:

“看看我的房子,多漂亮!城里人不是喜欢嘲笑我们乡下人土气吗?他们笑话我们农村穷,房子破破烂烂。跟你说,我在凭祥呆了快10 a,我看那城里的房子,就那样,个个像个火柴盒子,样子都差不多,没意思。你看我们这的房子,多洋气。而且,各家各户都不同,你看看,每家墙上的浮雕,都不一样。听说城里建房子,有上面的人管着。我们这里,你爱怎么建就怎么建,怎么好看就怎么建!”(A村,2013年7月)

身份理论认为,个人身份的确立是他者界定的结果,即我者的认同,部分地是由于他者的承认而形成的;他者的定义和理解是确定“我是谁”不可缺少的参照系[7]。龙州村民以城里人作为自我身份认同的参照,将自家的法式民居与城市建筑相比较,以此强调法式民居的独特新颖,优于城市建筑的蹩脚乏味。Alfred Adler认为优越感是由于个体因自卑感产生的一种摆脱不利地位的心理补偿[24]。龙州村民在城乡建筑景观的二元对比中,以法式民居作为获得优越感的心理补偿,以摆脱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身份自卑。

3.2 法式民居与居民的地方认同

地方认同是个人认同的组成部分[21]。法式民居加深了当地人对农民身份的自我认同,并因法式民居对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意义,成为个人身份的组成要素。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村民热爱故土,熟谙龙州的历史,乐意向到访者介绍法式民居,并对法式民居是龙州代表性景观的观点表示赞成。那么,法式民居这种舶来景观缘何激发其栖居者对龙州的地方认同?

首先,法式民居景观作为“历史的重写本”,使得它更加容易被欣赏和认同,并具有阐述这个地方故事的能力。中法战争后,龙州的地缘政治地位上升,它成为以法国为代表的外国势力向中国内地渗透的前沿。法国势力以一种比较富有亲和力与平等性的姿态进入八桂,使得普通民众得以接受而不排斥[11~13]。1889~1898年间,法国殖民者先后在龙州建成法式风格的建筑,如法国领事馆、龙州铁路局和龙州火车站等设施[13]。自此,法国文化和法式建筑开始重构龙州的本土文化和地方景观,龙州成为广西最早感受和认同国际化气息的地方[12]。即使随后的政治因素使得法国文化在龙州几乎被堙没,但却没有消亡。中越边境和谐稳定之时,法式民居便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因此,法式民居成为复活的法国文化的表征,是龙州地方性的组成部分。

“我们龙州自古风水宝地,近代又是对外贸易中心。法国文化对我们这个地方的影响很深,我们这里曾经就有很多法国建筑,现在农民住的房子也是法式的。可以说,龙州有法国的影子。”(A村,2014年1月)

其次,段义孚(Yi-Fu Tuan)的“恋地情结(topophilia)”指出,主观性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是建构地方最为重要的特征,人类团体将自己乡土视为世界的中心,藉由乡土的地标,提高人们的认同感[25]。法式民居作为当地人的“家”已深深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家”给他们带来了荣耀、面子和温馨舒适的居住体验。当地人通过“家”来缅怀历史、识别地方,表达对龙州的依恋与喜爱。

“春节从外地返回龙州,一看到田野边的这些法式房子,就知道,到家了。”(C村,2014年1月)

再次,法式民居成为龙州区别于其它地方独一无二的景观,独特性构成了龙州地方认同的组成要素;中越边境的区位便利和相对宽松的管制环境为地方独特性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如被访者声称:

“我打工去过很多地方,北京、上海、西藏、海南都去过,法式民居只有龙州有。这个(装修技艺)中国师傅不会,越南人懂。我们是边境,越南人坐条小船就过来了,在我们这里做完工,当天还可以回越南。”(C村,2014年1月)

中法战争后开埠通商产生的集散效应,英、日、法等国工业品纷至沓来,国内外客商云集,使龙州一度成为桂南国际贸易的中心[11~13]。因此,包容万千、文化多元可以看作龙州的地方精神;法式民居正好表征了这种地方精神。

“龙州了不起。上个世纪(20世纪)街道熙熙攘攘,各国各地的客商都在这里云集。现在衰败了,很难见到当年的繁华了。但我们这里人的房子又重现了当年的样子,打个比方说,这里的房子请的工人是越南的,涂料是美国的,图案和样式是法国的,用的水泥是中国的,是不是很全球化?”(县文化局,2013年7月)

法式民居的文化杂糅性成为了龙州海纳百川的地方精神的隐喻,当地人对这种地方精神的认可加深了对龙州的地方认同。总之,法式民居唤起了龙州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家的归属感和对龙州的恋地情结,从而成为他们表达和强化地方认同的符号。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从民居景观的符号象征以及民居景观与认同建构二者关系的角度分析中越边境广西龙州乡村的法式民居景观。这种异域的建筑风格在龙州乡村落地生根、迅速蔓延,成为龙州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那么,这种异域、而非本土的景观符号如何成为当地居民身份认同及地方认同的载体?本研究认为:第一,由于中法战争和龙州开埠通商的历史,龙州深受法国文化的浸染。法式民居作为历史的重写本,使得它即使与传统的干栏式建筑大相径庭却更容易被欣赏和认同。第二,随着传统道德观念的式微,被卷入市场经济中的农民接受了现代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理念,强调个人享受和消费至上,肯定个人欲望的合理化。法式民居正好折射了在龙州乡村普遍存在的这种现代观念。它以光鲜、洋气的外观和高昂的装修费用,所指一种高贵和有品位的生活,成为当地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又因其宫殿般的形态,成为当地人幻想更大权欲以获得自我满足的源泉。第三,法式民居以其赏心悦目的外观和宽大舒适的居住体验,象征了一种悠闲轻松、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从而促进了当地人对农民身份的认同。第四,法式民居表征了龙州独特、多元的地方精神,唤起了龙州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家的归属感和对家乡的恋地情结,成为他们表达地方认同的符号。

本文的研究是对新文化地理学关于景观研究向社会文化意义转向的一个案例佐证。以往的文化地理学更多地将景观作为客观实在和中立世界的观念,而新文化地理学将景观看作符号和象征系统,更关注社会文化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形塑与影响。尤其是文化景观,它不再被当作“所见的”外在客体,而是景观形态被体验、理解和阐释的方式,甚至是一个群体的社会关系被结构化和外在表征的方式。同时,本研究以具有传统异域风格的民居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景观空间在民居主人的身份认同和地方认同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对新文化地理学中关于地方、空间与认同关系研究的一次新尝试。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仅探讨了民居景观的意义表达,以及住宅的使用群体对它的感知和认同,没有探讨景观的构造者越南工匠在整个法式民居符号系统中的作用。调研发现,当地人信任越南工匠的眼光和技术,房子如何装修完全由越南工匠决定,他们掌握法式民居建造的话语权。另一方面,由于越南工匠的黑户身份,以及中国经济强于越南所带来的当地人国家认同的优越感,使得越南工匠在整个社会话语体系中又处于弱势。这种相互悖论的权力关系是龙州法式民居研究中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一个话题。

致谢: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朱竑教授对本文的指导!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向岚麟,吕斌.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J].人文地理,2010,25(6):7-1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文梳理近三十年英美新文化地理学有关文化景观的研究脉络,介绍文化、意义和表征等基本概念。按哲学基础将其分为社会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景观面纱、生产研究,语言学影响下的景观文本研究,知识建构论的景观作为梭子,女性主义影响下的景观作为凝视,以及景观想象与身份问题研究。多元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开拓了研究视野,也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Xiang Lanlin,Lyu Bin.

Review on Culutral Landscape Study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2010,25(6):7-1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文梳理近三十年英美新文化地理学有关文化景观的研究脉络,介绍文化、意义和表征等基本概念。按哲学基础将其分为社会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景观面纱、生产研究,语言学影响下的景观文本研究,知识建构论的景观作为梭子,女性主义影响下的景观作为凝视,以及景观想象与身份问题研究。多元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方法开拓了研究视野,也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
[2] 周尚意.

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

[J].地理学报,2004,59(SI):1621-66.

[本文引用: 1]     

[Zhou Shangyi.

Anglo-American Cultural Studies and the New Cultural Geography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4,59(SI):1621-66.]

[本文引用: 1]     

[3] 汤茂林.

文化景观的内涵及其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1):70-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6301.2000.01.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六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近今进展。

[Tang Maolin.

The Inventory and Progress of Cultural Landscape Study

.Progress in Geography,2000,19(1):70-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6301.2000.01.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化景观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大研究主题 ,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内涵出发 ,从文化景观起源和变迁、文化景观感知和解释、文化景观组成、文化景观类型、景观生态、景观保护和规划等六个方面 ,深入探讨了文化景观研究的近今进展。
[4] 翁时秀,彭华.

政府与村民的行为对古村落及景观变迁的影响:基于本土社会学理论视角

[J].地理科学,2011,31(3):372-37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探究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的发生机理及不同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对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进行了案例研究。从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情理社会,国家正式权力镶嵌于乡土文化之中,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政府与村民的互动推动了古村落景观的变迁。借用"国家-社会"二元框架,将变迁中的行动者分为县(市)政府,乡镇政府,有关系村民和无关系村民四类,指出不同的行动者具有各不相同又彼此联系的行为逻辑,为常态下的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提供了一种行动者类型框架和一种理解方式。

[Weng Shixiu,Peng Hua.

Impact of behaviors of governments and villagers on ancient villages protection and landscape Changing: A perspective of native sociological theor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31(3):372-37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为探究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的发生机理及不同行动者在此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对浙江省永嘉县境内的楠溪江古村落群进行了案例研究。从本土社会学的理论视角,指出: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情理社会,国家正式权力镶嵌于乡土文化之中,正式权力与非正式权力、政府与村民的互动推动了古村落景观的变迁。借用"国家-社会"二元框架,将变迁中的行动者分为县(市)政府,乡镇政府,有关系村民和无关系村民四类,指出不同的行动者具有各不相同又彼此联系的行为逻辑,为常态下的中国古村落景观变迁提供了一种行动者类型框架和一种理解方式。
[5] 麦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引用: 1]     

[Mike Crang.Cultural Geography.Translated by Yang Shuhua.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本文引用: 1]     

[6] 杜芳娟,陈晓亮,朱竑.

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仡佬族祭祖活动案例

[J].地理科学,2011,31(12):1512-15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文化转向思潮的引领下,新文化地理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移,更强调地理事象所发生的空间过程及其内化在特殊地域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景观的符号象征意义和表征作用得到重新解读。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背景下,通过对贵州世居民族仡佬族官方祭祖活动的参与式观察和相关群体的深度访谈,发现民族精英为将务川树立为仡佬族族群的中心,重构了"九天天主"及其祭祖仪式和场所,地方意义由此发生了改变‘,小塘石笋’由自然景观变为仡佬族族群的文化中心景观。"仡佬之源"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虽扩大了仡佬族的知名度,提升了地方影响力,但祭祀活动却呈现出精英的"台上"认同与民众"台下"认同的对立。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当地仡佬族模糊的身份记忆以及仡佬族作为散居族群的文化多元性所致。在仡佬族祭祖的文化实践中,精英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力影响和重构了地方身份认同,而地方的民族身份认同又影响地方意义的重构。文章指出,没有民众的"自下而上"支持,悬置于族群之上的官方主导的文化重构实践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研究对完善地方感研究中主体性缺失及地方与认同研究中身份认同研究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Du Fangjuan,Chen Xiaoliang,Zhu Hong.

Ethnic Identity and Place Identity in the Practice of Ethnic Cultural Re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of Official Ancestor Worship of Gelao Minority in Wuchuan Count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31(12):1512-151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文化转向思潮的引领下,新文化地理学从注重结果向注重过程转移,更强调地理事象所发生的空间过程及其内化在特殊地域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景观的符号象征意义和表征作用得到重新解读。以民族文化为旅游吸引物的发展背景下,通过对贵州世居民族仡佬族官方祭祖活动的参与式观察和相关群体的深度访谈,发现民族精英为将务川树立为仡佬族族群的中心,重构了"九天天主"及其祭祖仪式和场所,地方意义由此发生了改变‘,小塘石笋’由自然景观变为仡佬族族群的文化中心景观。"仡佬之源"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虽扩大了仡佬族的知名度,提升了地方影响力,但祭祀活动却呈现出精英的"台上"认同与民众"台下"认同的对立。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当地仡佬族模糊的身份记忆以及仡佬族作为散居族群的文化多元性所致。在仡佬族祭祖的文化实践中,精英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力影响和重构了地方身份认同,而地方的民族身份认同又影响地方意义的重构。文章指出,没有民众的"自下而上"支持,悬置于族群之上的官方主导的文化重构实践具有很大的脆弱性。研究对完善地方感研究中主体性缺失及地方与认同研究中身份认同研究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7] 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征和意指实践[M].徐亮,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本文引用: 3]     

[Stuart Hall.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Translated by Xu Liang et al.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2013.]

[本文引用: 3]     

[8] 沙润.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自然观及其渊源

[J].人文地理,1997,12(3):25-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以功用观、审美观及生态观为内涵的自然观,并分析了它们的产生渊源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当时的自然经济以及中华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Sha Run.

Outlook On 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China

.Human Geography,1997,12(3):25-2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讨论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以功用观、审美观及生态观为内涵的自然观,并分析了它们的产生渊源是中国的地理环境、当时的自然经济以及中华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9] Cresswell T.

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

[M].Oxford: Blackwell,2004.

[本文引用: 1]     

[10] 毕燕,易烁君,梁丽文.

边境旅游需求特征分析研究:以广西龙州县为例

[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68-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8743.2011.0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中国旅游业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边境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研究以广西龙州县为例,通过对边境旅游的实地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边境旅游主体需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边境旅游开发的对策,为边境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Bi Yan, Yi Shuojun,Liang Liwen.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f Frontier Tourism

.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0,28(1): 68-7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8743.2011.0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中国旅游业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边境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该研究以广西龙州县为例,通过对边境旅游的实地调查,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边境旅游主体需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探讨边境旅游开发的对策,为边境旅游发展提供依据.
[11] 石维有,韦福安.

中法战争与龙州城近代化的开启

[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89-92.

[本文引用: 4]     

[Shi Weiyou, Wei Fuan.

The Sino-French War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Longzhou

.Journal of Yulin Normal University,2009,30(1):89-92.]

[本文引用: 4]     

[12] 韦福安.

龙州近代化进程中的特征略论

[J].广西社会科学,2008,(10):34-37.

[本文引用: 4]     

[Wei Fua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Longzhou

. Guangxi Social Sciences,2008,(10):34-37.]

[本文引用: 4]     

[13] 广西通志馆.广西通志(外经贸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

[本文引用: 5]     

[Annals of Guangxi Museum. Annals of Guangxi.Nanning: Guang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7.]

[本文引用: 5]     

[14] 李蕾蕾.

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J].地理研究,2004,23(1):125-1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4.01.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指出Terry G.Jordan等人在"The human mosaic"一书中所提出的、并被国内人文地理教科书所采用的分析框架仍然属于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偏重于文化生态学和文化景观学派.而de Blij等人在"Human geography:culture,society,and space"第6版教科书中所出示的框架图,显示出人文地理学研究问题和思路的新变化.新文化地理学的发展使人文地理学研究框架的重构问题突显出来.作者尝试将传统人文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结合,利用5个复数概念: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s)、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了ASTAW 框架.该概念框架的排列组合关系,可用以指导人文地理学问题的建构和研究路径,丰富以往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具有相应的时代应用价值.

[Li Leilei.

Re-constructing the Research Frame of Human Geography from Perspectives of New Cultural Geography

. Geographical Research,2004,23(1):125-1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4.01.01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指出Terry G.Jordan等人在"The human mosaic"一书中所提出的、并被国内人文地理教科书所采用的分析框架仍然属于传统人文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偏重于文化生态学和文化景观学派.而de Blij等人在"Human geography:culture,society,and space"第6版教科书中所出示的框架图,显示出人文地理学研究问题和思路的新变化.新文化地理学的发展使人文地理学研究框架的重构问题突显出来.作者尝试将传统人文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结合,利用5个复数概念: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s)、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了ASTAW 框架.该概念框架的排列组合关系,可用以指导人文地理学问题的建构和研究路径,丰富以往人文地理学的内容体系,具有相应的时代应用价值.
[15]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引用: 3]     

[Jean Baudrillard. Consuming Society.Translated by Liu Chengfu et al.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1.]

[本文引用: 3]     

[16] 杨新忠.

透过传统民居看现代民居之人文思想尴尬

[J].美术大观,2013,(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953.2013.01.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的分析,阐述了其建筑形态及所含的人文思想,应用对比法探讨了现代民居的人文思想尴尬因素,指出现代民居建设中强调人文思想的意义。

[Yang Xinzhong.

On the Humanistic Thought of Modern Residenc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

.Art Panorama,2013,(1):6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953.2013.01.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居的分析,阐述了其建筑形态及所含的人文思想,应用对比法探讨了现代民居的人文思想尴尬因素,指出现代民居建设中强调人文思想的意义。
[17] 姜彩芬.

面子、符号与消费

[J].广西社会科学,2008,(5):72-75.

[本文引用: 1]     

[Jiang Caifen.Face, Symbol and Consumption Guangxi Social Sciences,2008,(5):72-75.]

[本文引用: 1]     

[18] 黄光国.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引用: 2]     

[Huang Guangguo.Face: Power Game of Chinese People.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4.]

[本文引用: 2]     

[19] 居伊德波. 景观社会[M].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本文引用: 3]     

[Guy Debord.Society of the Spectacle.Translated by Wang Zhaofeng.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2006.]

[本文引用: 3]     

[20] Naveh Z.

Interaction of landscape cultures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5,32(1):43-54.

[本文引用: 1]     

[21] 朱竑,刘博.地方感,

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J].华南师范大学学(自然科学版),2011,(1):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Zhu Hong,Liu Bo.

Concepts Analysis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ense on Place, Place Attachment and Place Indentity

.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11,(1):1-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论文在明确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明晰了概念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方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包容性概念,包括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2个维度;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是2个相关但各具独特内涵的概念,研究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有效区分;地方依恋会影响地方认同,二者都有助于地方感的构建;未来研究中应该从概念构建上突出地方本身的独特性和典型性,研究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空间上应区分地方感的不同空间尺度,时间上则应强调地方感研究的动态观点.
[22] 秦晖.思无涯,行有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本文引用: 1]     

[Qin Hui.Thinking without boundaries, Action limited.Tianjin: Tianjin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02.]

[本文引用: 1]     

[23] 王亮.

制度建构与个体的身份认同问题:我国二元的户籍制度对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的影响

[J].前沿,2010,(8):7-9.

[本文引用: 1]     

[Wang Liang.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dividual identity: The influence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on the identity of landless peasants

. Forward Position,2010,(8):7-9.]

[本文引用: 1]     

[24]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M].陈太胜,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本文引用: 1]     

[Alfred Adler.Understanding Human Nature.Translated by Chen Taisheng.Bei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Culture Press Limited,2007.]

[本文引用: 1]     

[25] 段义孚.

经验透视中的空间与地方

[M].潘桂成,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8.

[本文引用: 1]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ranslated by Pan Guicheng

.Taipei: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1998.]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