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 37 (7): 1104-111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7.016

Orginal Article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

张建忠123, 温娟娟1, 刘家明2, 朱鹤2

1.晋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山西 晋中 03060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3
3.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 山西 晋中 030600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ourism Respon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Zhang Jianzhong123, Wen Juanjuan1, Liu Jiaming2, Zhu He2

1.College of Tourism Management, Jin Zhong University, Jinzhong 030600, Shanxi,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The Research Center of Jinzhong Culture and Ecology, Jinzhong 030600, Shanxi, China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07-1104-08

收稿日期: 2016-12-14

修回日期:  2017-06-24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7-20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GL087)、山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16041021-3)、山西省社科联课题(SSKLZDKT2015080)、山西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课题(2015A09)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建忠(1973-),男,山西汾阳人,博士,博士后,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遗产旅游与旅游经济运行。E-mail:zjz973921@163.com

展开

摘要

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其类型结构、空间分布类型与聚集区域、市域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响应、时序分布特征等,得出结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传统技艺类数量最多。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省域分布层面集聚型分布特征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带状区域为主要分布现状。 山西省11个地市均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类型、数量分布不均衡,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时序空间格局分布上呈现不同特征。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山西省 ; 非物质文化遗产 ; 时空分布 ; 旅游响应

Abstract

Shanxi Province has rich intangible culture in China. Intangible culture is not only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but also energetic culture, Shanxi Province intangible culture touris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part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illar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 of Shanxi Province has been changed from initial sightseeing tourism to leisure tourism. A conclusion is drawn by choosing Shanxi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s of type, spatial distribution, industrial gathering, urban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ourism response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1) Differentiation is obvious in the types of Shanxi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t covers maximum amount of traditional skills on the national level, provincial level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programs. Folk custom, traditional dancing, folklore literature has an advantage to upgrade from provincial level to national level as reserve resources. Dagu—Chinese ballad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and story-telling, mainly in song, 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are both Chinese folk art forms, which are needed to be protected and developed. So does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program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inclu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paration). 2) Gathering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national level distributed in Shanxi Province. Polar nuclei, highly dense , sub dense areas and zonal region are distributed at present. Even state is show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vincial level. 3)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s distributed in 11 districts and cities of Shanxi Province, but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in types and numbers, it presents uneven spatial gathering distribution. 4) Temporal spatial pattern is presented different. The first and second group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are mainly folklore literature, hand-made skills, traditional operas, and traditional arts.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Linfen city and Yuncheng city, which are rich in culture. The third and fourth groups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are mainly traditional songs and danc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olk customs, which are distributed enlarge and varied. Rich heritage resources has more A-level tourist spots and on the high level; Poor heritage resources has less A-level tourist spots and on the low level.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is shown in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Shanxi Province.

Keywords: Shanxi Province ;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 tourism response

0

PDF (69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张建忠, 温娟娟, 刘家明, 朱鹤.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旅游响应[J]. , 2017, 37(7): 1104-111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7.016

Zhang Jianzhong, Wen Juanjuan, Liu Jiaming, Zhu 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ourism Respon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7): 1104-111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7.01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11月的《人类口头及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向保护非物质遗产目标迈出具有实质性一步。2003年联合国又公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早期的侧重遗产概念研究,中期的侧重遗产保护研究,到近期的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专家学者提出了真知灼见。“保护文化遗产是系统工程,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保护文化遗产的一条有效途径,它将推动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2,3]

通过文献梳理,2003~2016年CNKI检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共有39 296篇相关论文。其中期刊论文21 339篇,硕博士论文3 840篇,其它文献14 117篇。特别是2009年以来,文献研究总数达32 422篇,占13 a来研究比例的82.51%。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保护、挖掘[4,5]、旅游开发模式[6~8]等方面。尽管不少学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9~18],但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理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如何旅游利用的相关问题研究普遍较少。

山西省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省份,数量高达80 042项,是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山西省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调整的重要支柱。研究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及旅游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成果主要涉及资源分析研究[19]、保护探讨[20,21]、传承人保护[22]等内容,仅有3篇文献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析[23~25],但研究局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析,没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之间关系阐述清楚。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定量分析有助于准确识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关系等方面。文章以山西省纳入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据,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特征、时空分布差异特征进行量化和旅游响应分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旅游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思路,开发旅游新业态。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主要依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国务院2006[国发(2006)18号文件]、2008[国发(2008)19号文件]、2011[国发(2011)14号文件]、2014年[国发(2014)59号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gov.cn)公布的有关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扩展名录为依据,整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http://www.zgfy.org/)的相关资料,获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8项,省级561项,共计719项。其中,国家级第一批文化遗产名录32项,包括民间文学等八大类;第二批文化遗产和扩展名录64项(其中正式名录32项),包括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类等十大类。第三批文化遗产名录43项。第四批文化遗产名录19项,四批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8项、十大类。

采用EXCEL数据分析和ArcGIS空间分析手段,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阶梯分布分析,市域空间分布分析,密度分析等[26,27]。信息采集和空间分析的工作底图是2006年中国地图出版社的《山西省地图》(1∶100万)。通过ArcGIS10.1数字化,建立山西省数据基础底图。基础底图的图层信息包含行政区划层(面状数据)、市域分布层。

1.2 研究方法

1) 类型结构分析。运用SPSS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等查询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相关文献资料,统计并整理出山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项目类型结构等。

2) 空间密度分析。GIS空间密度分析法是在概率论中估计未知的密度函数,主要检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密度分析方法。根据输入的样本数据计算表征区域内数据集聚程度,从而产生一个连续的密度表面,核密度值越高,非遗申请地的分布密度越大[28]。本研究借助ArcGIS10.1平台,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采用核函数密度分析法进行密度分析实现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形态的分析。

3) 空间数据探查。本研究采用的工作底图的图层信息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空间信息均为矢量数据,运用矢量数据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分析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格局,包括省域范围分布状况、市域范围分布格局、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格局、不同批次的文化遗产分布状况等。确定研究范围为山西省省域范围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类型进行空间统计分析。

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2.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特征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类型划分标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等10大类(图1)。分析得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分布差异化明显。这表明山西省独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蒸馏酒技艺、漆器技艺、皮革鞣制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挖掘较为充分,民俗、传统舞蹈、民间文学等省级项目晋升国家级的后备资源优势明显;以鼓书、琴书等形式存在的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医药类(中医针法、中医传统制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则需进一步保护和深度挖掘。

图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型结构分布

Fig.1   The structural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如此丰富的资源必将助力旅游发展,开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是山西省旅游发展的诉求。

2.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聚集区域分析

以山西省国家级和省级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地作为点状数据,利用ArcGIS10.0中的“平均最近邻”方法计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近邻指数。通过“核密度估计”分析,形成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核密度分布图(图2)。

图2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布

Fig.2   Kernel density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1)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区域分布层面形成了1个极核区、1个高度密集区、2个次级密集区和2个带状区域。其中极核区主要为太原盆地区域。高度密集区主要为上党盆地。次级密集区,即以吕梁山、太行山周边地域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密集地。带状区域主要呈现在晋中盆地 “晋商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带以及运城、临汾盆地“根祖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带。

2)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区域分布层面则主要呈现出均匀状态分布。其中太原、晋中盆地相对较为集中。运城、临汾盆地平均分布且数量较多。大同盆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偏少;忻州、定襄盆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普遍偏少。这充分说明,运城、临汾盆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数量不足,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后劲比较充足;大同、忻州、阳泉等地域挖掘潜力较大,需要进一步努力。

2.3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政市域空间分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寡和等级高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度”大小的一个衡量尺度。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数量的集聚既体现其在城市空间中的空间分布意义又体现集聚经济意义[29]。文章运用ArcGIS10.0软件,对山西省11个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和省级两级)进行数据分析,分别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市域空间分布状况图(图3)。山西省11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按照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量,结合11个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国家级以11为分割线;省级以46为分割线。高于分割线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低于分割线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区。其中国家级层面,太原、临汾、运城、晋中、长治等行政市域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忻州、吕梁等行政市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区,而大同、阳泉、朔州等行政市域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区。省级层面,太原、临汾、运城、晋中、长治、晋城等行政市域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忻州、吕梁等行政市域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区,而大同、阳泉、朔州等行政市域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区。

图3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域空间分布

Fig.3   The city-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e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2.4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序空间格局分布特征

山西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被誉为华夏文明发祥地。历史上的多民族融合造就了山西省多元民族文化共存,在山西省形成丰富多彩的传承“中华民族的根与魂”[30]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4批)(图4)。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山西省4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序空间分布上不尽相同。

1) 第一、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分布在运城、临汾盆地,上党盆地以及吕梁山脉,主要以民间文学、手工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为主。

图4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时序空间格局

Fig.4   Temporal struc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ttractions in Shanxi Province

2) 第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以传统曲艺、传统医药、传统民俗为主。其主要分布在太原、晋中盆地;忻州地区;上党盆地以及大同盆地等地域。其中,以太原、晋中盆地较为集中。呈集聚化的分布特色。

3)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主要存在于太原、晋中盆地;临汾、运城盆地;长治、晋城的上党盆地等地域。第一、第二批也主要以临汾、运城为主;第三、第四批则以太原、晋中盆地;晋城等上党盆地以及临汾、运城盆地为主。

2.5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形成的原因

作为历史“活态”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由民间创作的文化现象,它深深根植于其生长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环境。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分布、区域分布、行政市域分布以及时序空间分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性,都与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关系。

山西特定的环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因素决定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中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蒸馏酒技艺、漆器技艺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挖掘较为充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西面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山西历史上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移民输出地,人口的流动带动了音乐、民俗以及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山西地貌多样,类型复杂。形成了城市发展和文明代表的运城、临汾、晋中、太原、上党、大同等盆地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高度聚集在以上盆地区域,形成了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带状区域分布。

经济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促进关系。伴随经济发展形成的核心地域——城市就成为文明的象征。那些历史文化底蕴较强、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区域,所以非遗的分布集聚性明显。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城市,历史文化悠久,这些区域历史文化底蕴较强、经济发展程度高,所以非遗的分布集聚性明显。太原、临汾、运城、晋中、长治等行政市域的城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太原市的“唐风晋韵”,晋中市的“晋商故里”,临汾、运城的“根祖文化”,长治的“上党文化”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使上述市域有更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朔州、阳泉、大同等行政市域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区。究其原因,朔州、阳泉是由于地处偏远山区,面积较小,非物质文化遗产总量偏少,大同则由于“资源诅咒”的怪圈,因煤而富,也因煤而衰。片面发展煤炭经济,不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所以列入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目较少。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序格局分布,印证了山西文化的形成、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是同步的。山西省传统文化的厚重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体现。晋南地区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发源地,因此是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元明清时期,文化重心北移,因此太原、晋中等地成为第三、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聚集地。

2.6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旅游发展的相关性

前面我们分析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阶梯状分布特征、区域分布特征、行政市域分布特征以及时序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等方面,详细梳理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情况,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发展存在必然联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文章以2014年山西省旅游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运用SPSS分析软件中的回归分析功能,对山西省11个地市2014年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海外旅游人次、国内旅游人次等数据(表1)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SPSS回归分析(表2、3),得出: sig=0<0.05非遗与相关旅游因素之间系数检验显著,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变量)可以有效预测其它因变量的变异。在非遗与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等回归分析中, R2决定系数在0.85以上,代表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较高,双方拟合度高。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与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在非遗与海外旅游收入、海外旅游人次等回归分析中, R2决定系数在0.85以下,代表回归方程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不高,双方拟合度较低。因此,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宣传力度,展示遗产文化内涵,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真正满足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类型、不同年龄旅游者的多样化旅游需求,让外国旅游者真正认识山西省文化遗产内涵,增加入境旅游人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助推山西省旅游A级景区提升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为了测定山西省内各地市旅游资源丰度,文章以2014年国家旅游局统计的A级景区为依据,采用加权模型计算各地市旅游资源丰度,计算公式如下:

TA=5.0 N5+ 2.5 N4+2.0 N3+1.5 N2+1.0 N1

式中, N5N4N3N2N1分别代表A级景点数。运用SPSS分析软件中相关性分析功能,对山西省11个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旅游资源丰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资源丰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2、3);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太原、晋中、临汾、运城、长治等市,其A级景区级别较高,总量也较多(表1)。作为具有观赏性、体验性的文化遗产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障,成为山西省旅游发展的核心。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拓旅游市场成为未来山西省文化旅游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山西省“旅游+”的新跨越和新突破。

表1   2014年山西省各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相关数据

Table 1   Related data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Shanxi Province in 2014

旅游总收入
(亿元)
入境旅游
人次(万)
旅游外汇
收入(万元)
国内游客接待
人次(万)
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
国家级非
遗数(个)
省级非
遗数(个)
山西省A级景
区数(个)
全省2846.556.52800029942.52829.3168643114
太原市500.0120.180004176.4495.317634A9;3A2;2A1
大同市238.76.23519.82751.8236.59235A1;4A2;2A1;1A1
阳泉市149.4399587.31816.8149.24154A2;3A1;2A3;1A1
长治市264.72.31475.22691.2263.818724A7;2A4;1A2
晋城市242.411552633.7271524218624A2;3A1;2A3;1A1
朔州市109.38.5712.41148.2109.24114A2;3A1
晋中市408.120.110539.24003.9401.721785A3;4A15;3A4
运城市268.82.9773.63464.8268.3251134A9;3A2;2A7;1A1
忻州市241.34.916162397.5240.315445A1;4A5;3A1;2A1;1A1
临汾市242.33.41430.22626.7241.4211114A5;2A2
吕梁市181.65058193.62150.1181.516514A3;3A2;2A1

资料来源:2014年各地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的数据整理。

新窗口打开

表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回归分析

Table 2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Shanxi Province

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旅游景区丰度
Sig000000
R²0.9910.8390.9820.9890.8240.854

新窗口打开

表3   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回归分析

Table 3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provincial leve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 in Shanxi Province

旅游总收入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人次入境旅游人次旅游景区丰度
Sig000000
R²0.9840.8290.9680.9770.8420.859

新窗口打开

3 结论与讨论

文章运用SPSS软件和EXCEL数据分析软件,运用ArcGIS空间密度分析、空间数据探查等研究方法,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结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类型与聚集区域分布形态、市域空间分布规模特征、时序格局分布特征等四个方面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与旅游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空间分布差异化特征明显。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医药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数量较少。山西省独具特色的传统面食制作技艺、蒸馏酒技艺、漆器技艺、皮革鞣制等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多样且挖掘较为充分;民俗、传统舞蹈、民间文学等省级项目晋升国家级的后备资源优势明显;以鼓书、琴书等形式存在的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统医药类(中医针法、中医传统制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进一步保护和挖掘。

2) 山西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省域分布层面呈集聚型分布特征。以极核区、高度密集区、次级密集区和带状区域为主要分布现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省域分布层面则主要呈现出均匀状态分布。

3)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时序分布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一、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在国家级层面还是省级层面,主要以民间文学、手工技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为主。其主要分布地域在临汾、运城等文化厚重的地域;第三、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曲艺、传统医药、传统民俗为主,其分布地域有所扩大和变化。

4) 山西省11个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区的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旅游收入、旅游人次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匮乏区的旅游业发展较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遗产资源富集区,相应的A级旅游景区总量较多,级别较高;遗产资源匮乏区,A级景区总量偏低,级别较低。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新华网.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EB/OL]..

URL      [本文引用: 1]     

[xinhuanet.]

URL      [本文引用: 1]     

[2] 刘玉清.

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休闲市场

[J].价格与市场,2003,(3):24-25.

[本文引用: 1]     

[Liu Yuqing.

Push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Leisure Market.

Price& Market,2003,(3):24-25]

[本文引用: 1]     

[3] 王燕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保护

[N].光明日报,2002-1-20 (A01).

[本文引用: 1]     

[Wang Yanqi.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eds to be Preserved and Protected.

Guang MingDaily,2002-1-20 (A01).]

[本文引用: 1]     

[4] 田阡.

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对策

[J].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34(5):177-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841.2008.05.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重庆市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布广、类型丰富、数量多.随着重庆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文化生态正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出现逐渐消失的趋势.目前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传承危机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加大经济投入、立法健全保护机制、及时普查抢救以及加强合作与研究这四个方面保护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Tian Qian.

The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Polic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ongqing. Journal of South-

west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34(5):177-1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9841.2008.05.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作为多民族聚居区,重庆市各民族创造了独具特色、源远流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分布广、类型丰富、数量多.随着重庆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民族文化生态正发生巨大变化,造成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出现逐渐消失的趋势.目前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传承危机等问题,因此需要从加大经济投入、立法健全保护机制、及时普查抢救以及加强合作与研究这四个方面保护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5] 陈勤建.

当代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回归和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暨生产性方式保护探索

[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2):49-54.

[本文引用: 1]     

[Chen Qinjian.

Regress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eople’s Daily Needs—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mode and productive Mode Protection.

Journal of Xu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2,27(2):49-54. ]

[本文引用: 1]     

[6] 徐杰,吴承照,王莫迪.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式开发的实践与思考——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

[J].中国园林,2013,(1):60-6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化主题式开发的研究综述入手,指出其关联性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提出了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式开发:NCT (Nature + Culture Themed development)模式,对原地新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与旅游开发如何协调,如何深度挖掘"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创意与景观环境创意整合的可能性提出了4方面初步思考。

[Xu Jie,Wu Chengzhao,Wang Modi.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me development—Taking Shilin Folklore Culture Theme Park as exampl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2013,(1):60-64.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文化主题式开发的研究综述入手,指出其关联性研究的现状和热点。以石林民俗文化主题园为例对热点问题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探索。提出了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题式开发:NCT (Nature + Culture Themed development)模式,对原地新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与旅游开发如何协调,如何深度挖掘"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核创意与景观环境创意整合的可能性提出了4方面初步思考。
[7] 黄跃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以桂林为例

[J].社会科学家,2011,(2):159-161.

[Huang Yaoping.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Guilin as Example.

Social Scientist,2011,(2):159-161.]

[8] 吴媛媛,颜节礼.

苏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研究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5):157-1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3.05.0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的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非遗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得到各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总体品位突出,开发潜力大。南京的民俗类、苏州传统美术与表演艺术类优势明显,无锡、常州、镇江三市整体相对薄弱。除少数项目与旅游有较好的结合,大多项目囿于专业市场,但有较大的文化旅游开发空间。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分类别提出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Wu Yuanyuan,Yan Jieli.

Potential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South Jiangsu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3,32(5):157-162.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3.05.02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的3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构建针对非遗文化旅游开发潜力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评估法与层次分析法测算指标权重,对各评价因子进行模糊打分得到各市的综合评价结果。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旅游潜力集中于Ⅱ、Ⅲ等级,总体品位突出,开发潜力大。南京的民俗类、苏州传统美术与表演艺术类优势明显,无锡、常州、镇江三市整体相对薄弱。除少数项目与旅游有较好的结合,大多项目囿于专业市场,但有较大的文化旅游开发空间。最后结合具体项目分类别提出非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9] Wang Y, Bramwell B.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priorities in Hangzhou, China: A political economy and governance perspective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988-998.

https://doi.org/10.1016/j.tourman.2011.10.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can be important for determining priorities between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related development at heritage sites. This paper uses a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government’s role in determining these priorities in China, for two heritage schemes at West Lake in the city of Hangzhou. The study considers policy making for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broad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he power and influence of different actors in the schemes’ governance, strategic selectivity in the policy choices, and whether views about the policies exhibited a uniform hegemony among powerful and less influential groups.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how the relative priority for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policies reflected the state’s regul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maintenance of its political legitimacy. A powerful policy community was found that was beginning to consider other actors’ views, but tourism development remained a prominent driver.
[10] Gonzalez M V.

Research note Intangible heritage tourism andidentity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8 ,(29):807-810.

[11] Yu Park H.

Shared national memory as intangible heritage re-imagining two Koreas as one Nation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1, 38(2):520-539.

https://doi.org/10.1016/j.annals.2010.11.013      URL      摘要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hared national memory, as intangible heritage of tangible heritage, is of crucial significance in encouraging South Korean nationals to reaffirm their ethnic and cultural affinities with North Korea during heritage tourism experiences in Changdeok Palace. Importantly, heritage can be a safe and neutral ground for mediating political contentions and conflicts. Despite the political tensions between the two Koreas, the essence of ‘Koreanness’, deeply grounded in shared national memory revived during the Changdeok experience, facilitates the process of re-imagining two Koreas as one nation. The intangible heritage of Changdeok Palace stands as one definitiv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that augments national sentiment at a time of redefining notions of national belonging and re-emphasising entrenched primordial associations with North Korea.
[12] Nur Izzati Mohd Rodzi, Saniah Ahmad Zaki, Syed Mohd Hassan SyedSubli.

Between 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J] .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85):411-420.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3.08.370      URL      摘要

Malaysia sees a tremendous rise in tourist arrivals in Malacca with the listing of Melaka on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in 2008. Its cultural tradition i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s that contribute it to gain its placed on the list. Nevertheless, there are studies that have suggested this positive outlook may have its downside.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past studies on tourism in relationship t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examines their positive and negative views on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hope that the outcome of this paper will guide an on-going study that not only looks at tourism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Malacca, but also develops a cultural map in an early efforts towards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13] 程潜,凌素培.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Cheng Qian,Ling Shupei.

Analysis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3,33(10):1166-1172.]

[14] 吴清,李细归,张明.

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

[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6.025      URL      摘要

应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非遗”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是东部多于西部,西部多于中部;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环渤海及长三角地区,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分布次之.从类型来看,其空问分布以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类差异最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空间差异最小;京滓唐、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不同类型“非遗”的高密集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沿线及黔、藏、新等省会城市周边是次级密集区.进一步分析了“非遗”分布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相关因素的关系:有84.50%的“非遗”分布在5km河流缓冲区范围内;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平原指向性;适宜的气候是“非遗”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分布与GDP值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东部沿海省市双高,西部和东北等省市双低;以汉族为主的“非遗”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少数民族的“非遗”成块状集中在西南、华北及东北的辽宁地区;人类活动频繁且经济文化发达的燕赵、吴越、中原和齐鲁等文化副区是“非遗”密集区.

[Wu Qing,Li Xigui,Zhang M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Origin of Differe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2015,35(6):175-18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5.06.025      URL      摘要

应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非遗”为集聚型分布,但区域差异明显,总体是东部多于西部,西部多于中部;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黄河下游、环渤海及长三角地区,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分布次之.从类型来看,其空问分布以传统戏剧和传统技艺类差异最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空间差异最小;京滓唐、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不同类型“非遗”的高密集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沿线及黔、藏、新等省会城市周边是次级密集区.进一步分析了“非遗”分布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相关因素的关系:有84.50%的“非遗”分布在5km河流缓冲区范围内;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平原指向性;适宜的气候是“非遗”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其分布与GDP值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东部沿海省市双高,西部和东北等省市双低;以汉族为主的“非遗”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少数民族的“非遗”成块状集中在西南、华北及东北的辽宁地区;人类活动频繁且经济文化发达的燕赵、吴越、中原和齐鲁等文化副区是“非遗”密集区.
[15] 袁少雄,陈波.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

[J].热带地理,2012,32(1):9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5221.2012.01.016      URL      摘要

共搜集了广东省有资料记载的46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显示,其级别结构特点是以省级为主,其次为市级,国家级目前所占比例不高;其类型结构特点是以民俗和传统舞蹈类为主,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和曲艺类项目偏少;其空间分布具有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和深圳等珠三角区域为中心,粤东、粤北和粤西区域零散分布的空间特点,并与该省各大水系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Yuan Shaoxiong,Chen Bo.

Structure and Geographical-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ropical Geography, 2012, 32(1):94-97.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5221.2012.01.016      URL      摘要

共搜集了广东省有资料记载的46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显示,其级别结构特点是以省级为主,其次为市级,国家级目前所占比例不高;其类型结构特点是以民俗和传统舞蹈类为主,民间文学、传统医药和曲艺类项目偏少;其空间分布具有以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和深圳等珠三角区域为中心,粤东、粤北和粤西区域零散分布的空间特点,并与该省各大水系的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16] 廖琴.

广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地理分布特征

[J].经营管理者,2013,(10):114-115.

URL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累积的活态文物愈加受到关注。本文搜集了广西国家级和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46项,统计分析得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俗、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为主,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呈现为片区集中的特征,其空间分布与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相关。

[Liao Qin.

Spatial-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Guangxi Province.

Managers,2013,(10):114-115. ]

URL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累积的活态文物愈加受到关注。本文搜集了广西国家级和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46项,统计分析得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俗、民间音乐和传统戏剧为主,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呈现为片区集中的特征,其空间分布与其特有的地域文化相关。
[17] 冯亚芬,俞万源,雷汝林.

广东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地理科学,2017,37(2):236-243.

URL     

[Feng Yafen, Yu Wanyuan, Lei Rulin.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2):236-243.]

URL     

[18] 张宏乔.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及旅游响应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7):886-8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4.07.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分布分析有助于深入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特征。在详细分析河南省18个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后,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问题、开发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选择问题、开发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维护等问题提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Zhang Hongqiao.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ourist Respons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Example.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Market,2014,30(7):886-890.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5-8141.2014.07.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间分布分析有助于深入地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赋存特征。在详细分析河南省18个地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后,进一步分析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跨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问题、开发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选择问题、开发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维护等问题提出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注意事项。
[19] 王凤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5.

[本文引用: 1]     

[Wang Fengli.

Tourist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Shanxi Province as example.

Wuhan: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2008:5.]

[本文引用: 1]     

[20] 闫石.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

[J].科技与创新,2016,(6):61-63.

https://doi.org/10.15913/j.cnki.kjycx.2016.06.06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的,它具有生态性、无形性和传承性等,而且保护难度也比较大.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简要分析了目前山西省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并针对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Yan Shi.

Digital Protection Research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Innovation,2016,(6):61-63.]

https://doi.org/10.15913/j.cnki.kjycx.2016.06.06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靠口传心记、言传身教传承的,它具有生态性、无形性和传承性等,而且保护难度也比较大.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之一.简要分析了目前山西省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提出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并针对加强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21] 许子婵.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1+X”模式探索——基于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研究

[J].文化学刊,2016,(4):164-167.

URL      [本文引用: 1]     

[Xu Zichan.

Research on Productive “1+X” Patter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Based on Research of Productive Demonstration Bas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Culture Journal,2016,(4):164-167. ]

URL      [本文引用: 1]     

[22] 牛晓珉.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D]

.太原:山西大学,2011,27.

[本文引用: 1]     

[Niu Xiaomin.

Current Existence Status and Protective polic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or in Shanxi Province.

Taiyuan:Shanxi University,2011,27. ]

[本文引用: 1]     

[23] 柴国珍,孙文学.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

[J].文化遗产,2010,(2):6-1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0890.2010.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自然环 境的烙印, 文化遗产多沿河流域分布, 以都邑治所为中心形成文化扩散, 呈“片- 带- 面”空间分布特征。 在时间维度上文化遗产经历了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秦汉至宋代和元明清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它表征着文化 的价值内涵, 印证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相关的。三个时期的文化遗产重 心表现为沿汾河由南向北的移动轨迹, 契合了山西文化由南向北的发展历程。

[Chai Guozhen,Sun Wenxue.Analysi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ocus Shif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Cultural Heritage,2010(2):6-11. ]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0890.2010.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自然与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下, 山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分布上体现出自然环 境的烙印, 文化遗产多沿河流域分布, 以都邑治所为中心形成文化扩散, 呈“片- 带- 面”空间分布特征。 在时间维度上文化遗产经历了石器时代至先秦时期、秦汉至宋代和元明清时期三个发展阶段。它表征着文化 的价值内涵, 印证了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程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是相关的。三个时期的文化遗产重 心表现为沿汾河由南向北的移动轨迹, 契合了山西文化由南向北的发展历程。
[24] 郝杰,魏东岚.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分析研究

[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6,(6):80-81.

URL      摘要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分布。本文采用制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得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布的均衡性。

[Hao Ji,Wei Donglan.

Analysis on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Territory & Natural Resources Study,2016,(6):80-81.]

URL      摘要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分布。本文采用制图法、统计法和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合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分析,得出了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分布的均衡性。
[25] 刘慧娣,刘敏,任亚鹏,.

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

[J].生产力研究,2016,(12):106-1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研究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全省呈集聚分布形态,呈现出两主核一次核的分布规律,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全省来看,非遗主要集中在晋中、晋南地区,晋北地区较少;从南北来看,自北向南非遗集聚程度逐渐明显;从类别来看,以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民俗为主;并且具有明显的沿河流分布的特点.地脉文脉因素是形成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Liu Huidi, Liu Min,Ren Yapeng et al.

Analysis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Genetic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Shanxi Province.

Productivity Research,2016,(12):106-1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研究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对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法研究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全省呈集聚分布形态,呈现出两主核一次核的分布规律,区域分布不均衡.从全省来看,非遗主要集中在晋中、晋南地区,晋北地区较少;从南北来看,自北向南非遗集聚程度逐渐明显;从类别来看,以传统技艺、传统戏剧和民俗为主;并且具有明显的沿河流分布的特点.地脉文脉因素是形成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26] 李山石,刘家明,黄武强.

北京市音乐旅游资源分布规律研究

[J].资源科学,2012,34(2):381-392.

[本文引用: 1]     

[Li Shanshi,Liu Jiaming,Huang Wuqiang.

Research on Musical Tourist Resource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Peking.

Resources Science,2012,34(2):381-392. ]

[本文引用: 1]     

[27] 陈著,罗家添,吴端旺.

基于图谱特征的中国典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J]. 地理科学,2011,31(11):1313-1321.

[本文引用: 1]     

[Chen Zhu,Luo Jiatian,Wu Duanwang.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Typical Cities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Graph Spectral Feature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1,31(1):1313-1321.]

[本文引用: 1]     

[28] 徐纪安,李文静,吴朋飞.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河南科学,2015,33(4):632-63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对河南省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时间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以传统戏剧、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类居多,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在空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呈带状、团状分布,表现出非均衡性.团状分布主要在豫西北和豫中地区及豫南地区,西部呈线状、离散分布态势.在河南境内的海河、黄河流域,遗产分布密度较大,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较少.影响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非遗的评定标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Xu Ji’an,Li Wenjing,Wu Pengfei.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Henan Province.

Henan Science,2015,33(4):632-638. ]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对河南省1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时间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类型结构上以传统戏剧、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类居多,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宋元、明清时期.在空间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呈带状、团状分布,表现出非均衡性.团状分布主要在豫西北和豫中地区及豫南地区,西部呈线状、离散分布态势.在河南境内的海河、黄河流域,遗产分布密度较大,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分布较少.影响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人文环境、地理环境、非遗的评定标准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9] 李玏,刘家明,王润,.

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地理研究,2013,32(10):1937-194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001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尔夫旅游不仅是中国旅游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调整的重要支撑点。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域,对18洞及以上共51处标准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2000年缓慢发展阶段,2001-2011年蓬勃发展阶段。②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已经出现多中心特征,由空间点状集聚分布转向扩散化并形成线状网络体系。③从球场面积的空间容量分布来看,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中心城区球场密度大,但空间容量规模低;外围新兴区域球场密度相对较低,但开发强度高,空间容量规模大。总体上看,区域地形特征、重要水系分布、交通区位条件、配套服务设施、关联产业开发、土地价格、规划及政策引导等各种要素,通过综合作用机制共同影响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Li Le,Liu Jiaming,Wang Run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olf Tourism Resource in Beijing.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32(10):1937-1947. ]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31001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高尔夫旅游不仅是中国旅游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调整的重要支撑点。选取北京市作为研究区域,对18洞及以上共51处标准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下,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85-2000年缓慢发展阶段,2001-2011年蓬勃发展阶段。②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形态已经出现多中心特征,由空间点状集聚分布转向扩散化并形成线状网络体系。③从球场面积的空间容量分布来看,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呈现出空间不均衡的集聚特征格局。中心城区球场密度大,但空间容量规模低;外围新兴区域球场密度相对较低,但开发强度高,空间容量规模大。总体上看,区域地形特征、重要水系分布、交通区位条件、配套服务设施、关联产业开发、土地价格、规划及政策引导等各种要素,通过综合作用机制共同影响北京市高尔夫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30] 麻宇航.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住民族根与魂

[EB/OL]..

URL      [本文引用: 1]     

[Ma Yuhang

Protec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Keep the National Root and Spirit

.]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