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  2018 , 38 (5): 727-7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5.010

Orginal Article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发展历程与产业聚集研究

孟广文123, 王春智23, 杜明明23, 王继光23, 赵钏23, 鲁笑男23, 王红梅23

1.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天津 300387
2.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 300387
3.天津师范大学自由经济区研究所,天津 300387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dustry Aggregation of Ogun Guangdong Free Trade Zone in Nigeria

Meng Guangwen123, Wang Chunzhi23, Du Mingming23, Wang Jiguang23, Zhao Chuan23, Lu Xiaonan23, Wang Hongmei23

1. Institute of European Civilizatio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2.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3. Institute of Free Economic Zon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中图分类号:  F41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8)05-0727-10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王春智。E-mail:wcz02081992@126.com

收稿日期: 2017-09-10

修回日期:  2018-01-5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5-10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14),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智库一般项目(TJZK17-11),天津师范大学中国自由贸易区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孟广文(1960-),男,天津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自由经济区、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德国人文-经济地理研究。E-mail: gwmeng98@hotmail.com

展开

摘要

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中尼双方相互贸易依赖程度,总结中国对尼贸易与投资特征;在回顾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的发展历程基础上,利用EG指数分析园区产业聚集程度,得出了园区多数产业集聚度较高,并符合尼日利亚鼓励先锋行业要求的结果;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总结目前园区在产业、基础设施、东道国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最后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提出园区产业优化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境外经贸合作区 ; 产能合作 ; 贸易结合度指数 ; 产业聚集度 ; 奥贡广东自贸区 ; 一带一路

Abstract

The article uses the index of trade combination degree to analyze the dependence of China and Nigeria on each other, and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investment and trade with Nigeria. Then, by reviewing the progress of development of Nigeria Ogun Guangdong Free Trade Zone, analyzing the Free Trade Zone aggregation degree by using the EG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industries have high agglomeration degree, and conform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igeria to encourage pioneer industry. The third,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the article sums up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Zone in terms of industry, infrastructure, the host country'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future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k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nterprise.

Keyword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 capacity cooperation ; Trade Combination Degree ; industry aggregation ; Ogun Guangdong Free Trade Zone ; the Belt and Road

0

PDF (81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孟广文, 王春智, 杜明明, 王继光, 赵钏, 鲁笑男, 王红梅.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发展历程与产业聚集研究[J]. 地理科学, 2018, 38(5): 727-7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5.010

Meng Guangwen, Wang Chunzhi, Du Mingming, Wang Jiguang, Zhao Chuan, Lu Xiaonan, Wang Hongmei.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ndustry Aggregation of Ogun Guangdong Free Trade Zone in Nigeri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38(5): 727-7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8.05.010

随着“走出去”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作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创新模式,境外经贸合作区不仅深化了中国与东道国的务实合作,为企业搭建起分享国际市场资源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平台,使出口能有效绕过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而且,还能为企业消化过剩产能、降低国内生产经营成本以及促进东道国工业化提供了有效方式。目前,中国在非已获批境外经贸合作区共7家,其中4家于2015~2016年通过商务部的考核。这些园区为中非经贸合作与投资发挥了平台作用。

现有研究主要结合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案例,围绕其建立缘起、发展模式、区位选择等方面,总结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经验与面临的挑战,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建议[1,2,3,4,5,6,7];也有学者研究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作为沿线国家产能合作重要平台的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现状,并采用引力模型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境外园区对中国对外投资与合作的影响,为境外园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提供相关建议[8,9,10,11,12];在此基础上,国内外有部分学者对中国在非境外园区的政治经济背景、发展路径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全球推广做了初步分析与探讨;部分学者只就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成立之初的发展定位与展望做了相关探讨,但缺少定量分析[13,14,15,16,17,18,19,20,21]

总体上说,有关中国在非洲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案例分析与定量研究较为薄弱,但中国在非洲境外园区的建设经验,特别是奥贡园区在管理体制与产业集聚方面,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具有现实意义。由此,本文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及产业聚集度方法,以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为例,分析中国在尼日利亚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背景、产业集聚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1 中尼双边贸易合作与投资分析

尼日利亚(简称尼)地处西非东南部,南濒大西洋几内亚湾,与尼日尔、贝宁、喀麦隆为邻,与乍得隔湖相望。国土面积92.38万km2,人口1.7亿。全国分为36个州和1个联邦首都区。1971年两国建交,双方友好关系发展平稳,贸易往来逐渐密切。1999年尼日利亚重回民主道路,逐渐采取开放政策,平等对待外国资本与投资,并积极完善立法体系。同时,中国在新千年以来提出了“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倡议,使尼日利亚成为中国重要投资目的地之一,而境外经贸合作区则成为中国对尼直接投资主要模式。

1.1 中尼双边贸易合作现状

2012 年以来中国是尼日利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三大贸易伙伴。尼日利亚是中国在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国和第一大工程承包市场[22,23]。尼占中国与西共体贸易比重38.1%,占中国与非洲贸易比重7.9%[24]。据中国海关统计[24],2016年,中国与尼双边贸易额106.2亿美元,进出口额为9.1亿美元和97.1亿美元,贸易顺差达88亿美元。

2005~2015年,中国对尼直接投资保持稳定,直接投资存量始终处于上升态势(图1a)。2007年,中国在尼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带动了中国的直接投资,双方贸易流量达到峰值;但伴随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对尼直接投资有所放缓;2012年,中国在尼投资建设的两家境外经贸合作区一期建设完成,再次拉动了中国对尼直接投资,也正是这一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尼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据联合国贸易数据统计,2005~2016年,中国对尼出口较之进口波动性增长,长期维持出超状态(图1b)。中国从尼进口主要为工农业原材料产品及初级加工产品,中国对尼出口则主要为深加工产品及轻工业制造产品。

图1   2005~2015年中国对尼日利亚直接投资流量与存量趋势(a)及进出口额(b)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23]

Fig. 1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flows and stocks in Nigeria (a) and volum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to Nigeria (b), 2005-2015

1.2 中尼双边贸易结合度分析

中国对非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中国对全球贸易总额的4%,近几年呈下滑的趋势,但中国连续8 a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16年中国对非主要出口贸易国有南非、埃及、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肯尼亚,主要进口贸易国有南非、安哥拉、刚果(布)、赞比亚、刚果(金)(图2),其中,中国在赞比亚、埃及、尼日利亚等国都建有境外经贸合作区。

图2   2016年中国对非洲主要国家进出口贸易分布[23]

Fig.2   Distribution of China 's import and export to major African Countries in 2016[23]

1.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贸易结合度指数(TCD,Trade Combination Degree)是一个较为综合性的指标 [25,26],一般用来衡量两国在贸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本文采用该指数分析中尼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公式如下:

TCDij=(Xij/Xi)/(Mj/Mw)(1)

TCDji=(Xji/Xj)/(Mi/Mw)(2)

式中,TCDijTCDji分别代表中国与尼日利亚两国对彼此的贸易结合度;XijXjiXiXj分别代表中国对尼出口总额,尼对中国的出口总额,中国的出口总额及尼出口总额;MjMiMw分别代表尼进口总额、中国进口总额及世界进口总额。如果TCD>1,表明一国对另一国在贸易方面联系紧密,如果TCD<1,表明一国对另一国在贸易方面联系松散。本文选取2005~2016年中尼双边贸易数据(表1),代入模型(1)、(2)。

表1   中尼双边贸易额(单位:百万美元)

Table 1   Volume of China-Nigeria Bilateral Trade(Unit:Million US$)

年份中国
出口总额
中国
进口总额
尼日利亚
出口总额
尼日利亚
进口总额
中国对尼
出口总额
尼对中国
出口总额
世界
总进口额
2005761953.41659952.7657720.0013910.002303.16526.8812735045.00
2006968935.60791460.8759215.2322903.342852.15277.7514573480.70
20071220059.67956115.4553963.1132357.353799.46537.0816884016.69
20081430693.071132562.1681820.5228193.606767.05508.3819368749.88
20091201646.761005555.2349937.4633906.285475.59896.5315525878.35
20101577763.751396001.5786567.9144235.276696.841071.6218439034.03
20111898388.431743394.87125641.0363971.549205.571583.6821908613.74
20122048782.231818199.23143151.1835872.519296.311273.7922216229.23
20132209007.281949992.3190554.4844598.2012042.611546.6022820528.22
20142342292.701959234.63102878.5046532.2715393.422656.0423353462.31
20152273468.221679564.3237393.3826734.9013701.241240.7020853305.53
20162097637.171587920.6932883.0535194.309713.91907.0120459521.69

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数据库 [23]

新窗口打开

1.2.2 结果与分析

经计算,中国对尼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大于1,而尼对中国贸易结合度指数均小于1(图3)。结果表明中国对尼市场依赖度很高,而尼对中国市场依赖度较低。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具有较高的市场潜能,且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丰富,对中国投资具有吸引力。2016年尼出口贸易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印度、美国、荷兰、西班牙、南非,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距尼较近,便于彼此贸易往来;此外,尼历史上是英国殖民地,目前仍为英联邦成员国,其货物进入欧洲市场享有优惠政策。由此,中国选择在尼建设境外园区,不仅能有效降低距离因素影响,而且直接在其本土生产,更有利于促进双方贸易,享有其优惠政策,拓展欧洲市场。

图3   中尼贸易结合度指数趋势

Fig.3   Trends of China-Nigeria Trade Incorporation Index

1.3 中国对尼日利亚贸易与投资特征

中尼双边贸易与投资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中尼双边贸易总额呈现上升态势,且中国对尼贸易顺差有扩大趋势。尼总统布哈里主张振兴制造业,提升本国制造业生产能力,中尼贸易顺差小幅缩小,但这也为中尼双方优化贸易与投资方式提供了条件。二是中国从尼进口商品主要为农产品、矿物原料及初级加工产品,而中国对尼出口商品主要为机械产品及轻工业制造品,附加值较高。这是由于尼本国制造业水平较低,需要大量进口。三是绿地投资逐渐成为主要投资方式。在尼境外园区投资既能有效规避企业单独投资风险,降低成本,也可促进东道国工业化、增加就业和税收[27],并能够按照中国开发区经验规划建设。

2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发展分析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中国宣布“今后3 a内,在非洲地区建设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2014年,中国总理访非期间宣布中方愿与非洲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和金融合作等六大工程[28]。2015年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一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指出,将通过设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以加强中非经济特区合作。

中国在非7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模式基本遵循了“政府支持、企业主体、设施先行、招商引资、规划定位”方针,即在双边政府支持下,由中国政府牵头,经商务部批准,以中国国内大企业与对接外方省市政府部门为经营主体,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并提供软件服务,吸引国内外企业入驻,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29]。目前7个园区中的1、4、5和6通过了2015~2016年商务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确认考核和年度考核管理办法》的考核,但尼日利亚奥贡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不在其列(表2[30],其经验对完善中国境外园区建设具有参考价值。

表2   7个中国在非洲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概况(2006~2007年)

Table 2   Overview of 7 China'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s in Africa in 2006-2007

名 称境内主导企业投资额
(亿美元)
规划面积(km2建立
年代
主导产业
1.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71582007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物流、商贸服务、加工制造、房地产
2.尼日利亚奥贡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新广国际集团(广东)2一期2.502006家具、建材、小五金、医药、电子
3.毛里求斯晋非经贸合作区山西晋非投资有限公司(山西)1.122.112006信息、商贸服务、物流、纺织服装
4.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中非莱基投资有限公司25.191652007机械制造、商贸物流、房地产业
5.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永元集团有限公司(江苏)2.552007冶金、建材、制鞋、纺织、机电
6.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津)15.082006纺织服装、石油装备、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精细化工
7.阿尔及利亚中国(江铃)贸易合作区中鼎国际、江铃汽车集团(江西)5.5452008汽车、建筑材料

资料来源:根据洪联英文献汇总得来 [2]

新窗口打开

中国在非境外园区主要包括加工制造、资源利用、农业产业、商贸物流、科技研发及综合开发类型[31],奥贡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则属于加工制造型。合作区在发展之初遵循了传统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发展模式,而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几次股权转换,该园区目前由中非投资自贸区管理公司掌管,其中国国内主体公司为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后,该园区展现了发展活力。

2.1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经贸合作区发展历程

2.1.1 起步阶段(2006~2010年)

该园区在尼注册名称为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位于西南部奥贡州(Ogun)伊格贝萨(Igbessa)地区,总体规划面积100 km2图4),开发年限99 a。首期开发规划20 km2,第一阶段启动面积2.5 km2,在3 a内完成[32]

图4   中国在尼日利亚境外经贸合作区位置资料来源:根据谷歌地球绘制而成

Fig.4   Location of China’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in Nigeria

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是由中非投资有限公司和CCNC公司组成的中国财团(股权占82%)以及奥贡州政府(股权占18%)合资开发,其中,中非公司由广东新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占51%股份)与广东中南创展集团有限公司(占49%股份)组成,控股占60%,CCNC公司控股占22%。CCNC公司由于后续注资一直未到位,因此,园区实际中方股东只有广东新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中南创展集团有限公司。最初在2006年经商务部招标,原计划在伊莫州建设,但开发商遇到了州政府征收高额管理费与当地政治环境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最终决定将项目迁至奥贡州[33]

园区结合广东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广东的家具、建材、轻工和五金等产业以及管理、技术、人才优势,以材料加工为主体,集加工、营销、商贸、研发、会展为一体,为中国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发展提供平台[34]。截止2010年,园区内签约合同企业12家,建成投产2家,在建8家,总员工211人,其中东道国员工145人,累计投资6 700万美元,当年进出口额达1 626万美元。在此阶段,园区收入主要包括已征6 km2平整土地收入及管理费收入[32]

2.1.2 中富工业园管理阶段(2010~2013年)

2009年,新广国际集团因资金链断裂,广东省国资委请示省政府同意退出此项目,随后由2010年在园区成立的中富工业园与中非公司合作管理奥贡园区。至2012年,由奥贡州政府发函至中富国际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国内中山市富诚工业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建立的私企),委托其管理奥贡广东园区。至2013年,园区签约合同企业34家,建成投产2家,在建7家,总员工近300人。

2.1.3 中非投资自贸区管理公司管理阶段(2013年至今)

2013年,广东新南方集团开始实施海外投资项目布局战略,通过股权转让,取得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管理权,但在2013~2016年期间,中富工业园仍对奥贡广东自贸区进行管理。截止2015年,园区内签约合同企业42家,建成投产19家,在建8家,总员工约4 250人。

2016年9月22日,奥贡广东自贸区举行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尼联邦政府部门(出口加工区管理局、海关、移民局、国安局、警察局)、奥贡州州政府与自贸区入园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中非投资自贸区管理公司成为自贸区新的管理团队。自此奥贡广东自贸区已由国企主导管理变为私企主导管理[35]

作为中非投资自贸区管理公司中国境内主体公司,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中医药产业为发展重心、房地产建设为重要支柱、能源开发为拓展方向、酒店物业为服务平台,兼容电商科技、绿色环保、文化传媒、养生养老等朝阳领域,并逐步向非洲大陆拓展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因长期致力于青蒿素系列药物研发,为其在非洲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尼日利亚缺医少药问题比较严重,每年30多万人死于疟疾,占全球总数1/4,广东新南方集团的中医药产业开发受到尼政府高度关注。2017年,尼日利亚众议院中尼关系委员会主席Yakubu一行到访新南方集团,并表示新南方集团是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的唯一合法拥有者,并积极推进其在尼的“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

2.2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经贸合作区产业聚集度分析

产业聚集指数可用来表示某产业是否在某一园区集聚,形成一个具有协作竞争优势的产业群。经过10 a的发展,园区产业群开始起步,利用产业聚集指数可以研究奥贡园区产业集聚状况,并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指导。

2.2.1 研究方法

Marshall最早从劳动力市场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技术溢出3个方面对产业地理集聚进行了论述。之后,Krugman提出劳动和资本报酬递增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促进了“新经济地理学”对产业空间集聚的新一轮研究,并将空间集聚和经济增长真正地结合起来。一般认为,产业集聚是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相关产业向一定地域的集中或者聚合[36]

Ellison等建立了基于企业区位选择的产业集聚模型,模型的关键在于自然优势、技术溢出和地方化程度[37]。Ellison-Glaeser产业聚集指数模型:

G=i(Si-Xi)2(3)

γi=i(Si-Xi)2(1-iXi2)HE1-HE(4)

式中,G为地理集中度;Sii地区某产业就业占该产业全国就业人数的比例;Xii地区全部就业占全国总就业的比例;γi为某产业的聚集指数;HE为赫芬达尔指数(产业集中度指数)。根据Ellison等的研究,可以将产业集聚程度分为3类:① γi< 0.02,产业为低度集聚; ②0.02≤γi< 0.05,产业为中度集聚; ③ γi≥0.05,产业为高度集聚[38]

依据园区数据的可得性,利用类骁等修正过的EG指数,通过计算,对园区的产业聚集度进行分析。修正的Ellison-Glaeser模型:

Ga=i(nin-Xi)2(5)

γa=Ga1-iXi2-1n1-1n(6)

式中,γa为修正的某产业的聚集指数;Ga为修正的地理集中度;nii地区某产业的企业数;n为全国该产业的企业数;Xii地区全部就业占全国总就业的比例。本文按照此EG指数模型,对园区的产业发展聚集程度进行分析, 集聚程度划分标准仍按照原EG模型标准。

2.2.2 数据来源与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2015年奥贡广东经贸合作区企业名单、园区员工人数、尼日利亚企业名单及全国就业人口数据进行分析。据园区统计与世界银行数据公布,2015年园区员工为4 250人,尼日利亚总就业人口为68 422 000人,企业相关数据见表3

表3   2015年奥贡园区产业集聚EG指数与园区与相关产业企业信息

Table 3   Industry cluster EG index and related enterpriseinformation in Ogun Guangdong Free Trade Zone, 2015

序号产业种类园区企业
数量(个)
尼全国企
业数量(个)
EG指数备注
1建筑与房地产203280.12898593尼“先锋行业”(塑料制品(建筑商的塑料制品)和模具的制造)
2能源32010.12729967尼“先锋行业”(煤的开采和加工)
5印刷出版31280.124804尼“先锋行业”(颜料、油漆和印刷油墨制造)
7一般工业设备101050.12329186尼“先锋行业”(货车和车辆的制造;金属成形机械和机床制造;冶金机械制造)
8家具与家居51040.1232108
9银行金融11030.12312815
10电气设备及用品6990.12278066尼“先锋行业”(电池和蓄电池的制造)
11服装鞋帽4
85
0.12130386尼“先锋行业”(皮鞋)
12造纸2740.11974614尼“先锋行业”(家用和个人卫生纸制品的制造;)
13个人护理产品5390.10878992
14资源回收2190.08339932尼“先锋行业”(废物处理、处置和材料回收)
15皮革生产2180.08056155尼“先锋行业”(皮革鞣革)
16清洁用品3180.08056155
18医药2120.05269978
19木材加工1100.03515718
总计691343

注:据尼日利亚《商业日报》报道,标注为尼“先锋行业”的企业表示在该领域的投资企业可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一般企业在3 a内免除企业所得税,还可以在符合条件下延长1 a或2 a。

新窗口打开

根据3类产业集聚程度标准,经计算,奥贡广东经贸合作区除处于中度集聚木材加工以外,其余的产业聚集程度均处于高度集聚水平。其中,建筑与房地产、能源最高,其次为印刷出版、一般工业设备、电气设备及用品服装鞋帽等。这些企业也和尼日利亚鼓励的先锋行业相吻合。

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合作区产业发展处于较高的集聚水平。其原因一是目前合作区的发展起到了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平台作用,为企业融入全球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合作区前期的产业规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合作区涉及的产业大多属于尼日利亚当地的“先锋行业”,在当地享有优先发展的机遇与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了相关企业在投资生产之初即可获得发展先机;三是合作区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往往选择抱团“走出去”,促使合作区的产业发展有较高的聚集程度。

然而,目前合作区产业发展的较高集聚水平是基于同行业尼日利亚全国产业的较低集聚水平而言,即基于尼日利亚较低工业化水平,尤其是其较低的加工制造业水平之上,并不代表园区自身的发展已达到了成熟阶段,而且模型中使用的是企业数而不是就业数。未来合作区产业发展不仅仅是要求产业的地理集聚,更要做到产业间的相互合作,形成产业群。合作区企业在前期发展可利用自身轻工业制造优势,随着尼本土轻工业制造水平提升以及政策优惠力度的下降,其后续发展势必要通过产业优化与升级。此外,园区的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不明,在今后的发展中,合作区应在产业规划与企业引进上做好相应的规划与引导。例如,在广东新南方公司的管理下,引入大量医药产业,把医药作为主导产业发展。

3 中国在尼日利亚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1 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园区产业特色不突出

奥贡广东境外经贸区的建设过程中,虽本着“基础设施先行,建设一片,收获一片”的原则,但短期内,尼境内配套基础设施处于较低水平,制约了园区自身的基础设施完善。此外,奥贡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虽注重引入当地“先锋行业”企业,但园区产业并未有效达到集群效益。例如,至2010年,园区已累计投资6 700万美元,但当年进出口总额只有1 626万美元,投入产出相差较大。平整土地、厂房出租及园区管理收益是园区经济效益来源的仅有手段,获利方式单一。

3.2 政府监管能力差,政策波动性大

尼日利亚商业和政策法规环境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尼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高,准入门槛较低,政策较为宽松,而且能源资源丰富,经济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其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政策连续性差,办事效率低,政府监管和执行能力弱[39]。尼目前虽已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商贸法律体系,但在境外园区的管理过程中,园区与尼政府往往只通过签订合同作为保障,但合同并不具备同法律一样的效力,因此,在处理园区与政府的分歧过程中,难以保障园区利益。

3.3 政府腐败较严重,社会环境动荡

尼当地的政府腐败较严重,限制了各国的投资。据“2016年国际清廉指数排名”显示,其国际清廉指数为28,总排名136位。此外,由于种族和政治冲突,尼经常发生动乱,中企与中国公民往往成为受害者。根据澳大利亚智库经济与和平研究院(Institute for Economics and Peace)发布的《全球恐怖主义指数报告》,2016年尼恐怖主义指数排名世界第三。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投资者往往望而却步,无法在合作区进行长期稳定的投资,企业投资的不稳定性也导致合作区产业之间难以形成集群效果。

3.4 中方风险担保机制不健全,资金链单一

目前中国在境外园区建设方面经验尚浅,部分国有企业从事境外园区投资建设有国家政府层面的担保,但私企则难以获得全面的政策法律保护,往往会导致园区在前期投资过程中就面临着政治、法律、文化、环境、语言等多方面差异带来的挑战。此外,境外投资园区企业资金来源单一,可获取难度高,使得园区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考核未通过等原因,失去了国内资金援助,最终导致园区发展失败。奥贡自贸区中方投资主体的几次变更反映了这一问题。

4 中国在尼日利亚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启示

4.1 企业层面

1) 合理规划产业选择,提升产业集群效果。目前,尼日利亚的工业化程度低,大量轻工业产品仍需要进口,尼政府希望借助它国力量加速提升本土工业化程度。园区发展的产业规划中,重点引进东道国紧缺而中国有优势的产业,提升园区内部产业的聚集程度,完善园区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注重发挥制造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培育产业群。

2) 做好本土化发展规划,逐步实现本土化。企业实际规划发展过程中,可借鉴中国园区发展经验,结合东道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境外发展需求的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在东道国发展过程中,自身要有“适应”“造血”及“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园区管理层员工的任命上,尽量培养当地员工,注重园区的本土化发展。

3) 拓宽融资渠道,确保融资链稳定。园区发展过程中享有母国与东道国在资金援助、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多方面的优惠,而一旦优惠政策到期,园区的发展不得不通过融资和园区收益的方式来支撑发展,因此,园区一方面要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可通过中非投资基金等机构申请发展基金,保证资金链畅通;另一方面,园区要丰富收益方式,在保持原有平整土地、厂房出租及园区管理收益的基础上,发挥投资管理企业原有产业优势,获取东道国与国际两个市场的份额。

4.2 政府层面

1) 完善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法律与政策体系。中企海外投资与中国境外园区建设需要中国与东道国政府进行沟通与支持。中国境外园区建设,要依托政府主导,以国家间经济合作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既能有效地为投资企业搭建平台、争取优惠政策,同时也能够协调投资产业配比,以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同时一定要将对外投资签约相关条例或合约上升到法律层面,以有效保障对外投资企业的权益。

2) 构建良好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环境。境外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政府在规划引导、信息发布、风险预警、协调与监督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完善境外合作区国别和产业指引、合作区服务指南、境外投资指南、商业环境预警、招商推介等工作[40]。中国在尼境外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便是将园区建设与国内省市政府对接。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东道国更好地学习对接省市的经济发展经验,另一方面对接省市拥有的智库与人才为园区发展提供科学性保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赵晓晨. 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功能与发展探析[M]=//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天津: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1: 865-872.

[本文引用: 1]     

[Zhao Xiaochen. Research on the Fun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Oversea Economic Trade and Cooperation Zone. Tianjin Social Science Association. New planning•New vision•New development——Tianjin social science community seventh academic annual meeting Excellent "Tianjin Academic Library" (Volume Ш). Tianjin: Tianjin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s, 2011: 865-872.]

[本文引用: 1]     

[2] 洪联英,张云.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与企业“走出去”战略

[J]. 国际经贸探索, 2011, 27(3): 48-5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章通过总体评估和案例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微观企业问题凸显,产业定位不明确,以及盲目投 资、重复建设、区位选择扎堆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合作区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激发企 业"走出去"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合理调整产业定位、构建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和强化政府主体的导向、服务及保障功能,是合作区建设应该着力调整的方向。

[Hong Lianying, Zhang Yu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ve Zones and the "Going-out" Strategy of Chinese Enterprises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2011, 27(3): 48-5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文章通过总体评估和案例分析,认为当前存在微观企业问题凸显,产业定位不明确,以及盲目投 资、重复建设、区位选择扎堆等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合作区建设的政府主导模式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激发企 业"走出去"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合理调整产业定位、构建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和强化政府主体的导向、服务及保障功能,是合作区建设应该着力调整的方向。
[3] 高潮.

中国境外合作区建设六年回眸

[J]. 中国对外贸易, 2013(2): 30-33.

[本文引用: 1]     

[Gao Chao.

A Review of China 's Overseas Cooperation Zone in the Past Six Years

.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3(2): 30-33.]

[本文引用: 1]     

[4] 路红艳.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J]. 对外经贸, 2013(10): 7-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3283.2013.1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已在15个国家批准建设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但受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等因素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只有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少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较好。其他经贸合作区应认真总结和学习这些经贸合作区发展经验,加快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Lu Hongyan.

Experie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 Trade, 2013(10): 7-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2095-3283.2013.1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国已在15个国家批准建设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但受所在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法律等因素影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总体进展缓慢,只有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和泰中罗勇工业园等少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较好。其他经贸合作区应认真总结和学习这些经贸合作区发展经验,加快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5] 董琪.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 镇江: 江苏大学, 2009.

[本文引用: 1]     

[Dong Qi.

A Study 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versea Economic Trade and Cooperative Zone of China

. Zhenjiang: Jiangsu University, 2009.]

[本文引用: 1]     

[6] 李青.

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区位选择研究[D]

. 天津: 天津财经大学, 2012.

[本文引用: 1]     

[Li Qing.

A Study On Location Choice of Oversea Economic Trade and Cooperative Zone

. Tianjin: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2.]

[本文引用: 1]     

[7] 叶振宇.

中国建设高水平海外产业园区的战略思考

[J]. 中国发展观察, 2016(1): 29-30.

[本文引用: 1]     

[Ye Zhenyu. Strategic Thinking on Construction of China 's High-level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China Development Observation, 2016(1): 29-30.]

[本文引用: 1]     

[8] 沈铭辉, 张中元.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一带一路”上的产能合作平台

[J]. 新视野, 2016(3): 110-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138.2016.03.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新条件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而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够大幅降低"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的风险和筹建成本,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和规划走向落地实施,为扩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来了更多机遇,但目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可以照搬的成熟建设模式,为了便于我国企业更加直接地参与国际竞争,进而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我国必须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Shen Minghui, Zhang Zhongyuan. China's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Capacity Cooperation Platform of "the Belt and Road" . Expanding Horizons, 2016(3): 110-1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138.2016.03.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际产能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是新条件下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而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实施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载体和平台,能够大幅降低"走出去"企业境外投资经营的风险和筹建成本,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从顶层设计和规划走向落地实施,为扩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带来了更多机遇,但目前我国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可以照搬的成熟建设模式,为了便于我国企业更加直接地参与国际竞争,进而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我国必须促进境外经贸合作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9] 叶尔肯•吾扎提, 张薇, 刘志高.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海外园区建设模式研究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4): 355-3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海外园区建设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我国在沿线国家建设海外园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因此,如何在认识我国海外园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海外园区建设经验探索合适的园区建设模式,规范引导各类海外园区建设,成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从海外园区建设缘起、分布与类型、建设主体及存在问题方面评估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建境外园区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境外园区建设主要模式及其对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园区的启示,并提出了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政府高层推动建设型、园区开发公司为主导力量建设型、民营企业建设型等是我国海外园区建设可借鉴的三种模式,国家需要加强对海外园区的统筹规划,牵头组织实施具有战略或示范意义的海外园区建设,探讨开放包容性园区发展模式。

[Wuzhati Yeerken, Zhang Wei, Liu Zhigao.

Development Modes of China's Overseas Industrial Park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7, 32(4): 355-3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海外园区建设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逐步推进,我国在沿线国家建设海外园区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然而也面临着诸多困境与挑战。因此,如何在认识我国海外园区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海外园区建设经验探索合适的园区建设模式,规范引导各类海外园区建设,成为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从海外园区建设缘起、分布与类型、建设主体及存在问题方面评估了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建境外园区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境外园区建设主要模式及其对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海外园区的启示,并提出了推进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园区建设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政府高层推动建设型、园区开发公司为主导力量建设型、民营企业建设型等是我国海外园区建设可借鉴的三种模式,国家需要加强对海外园区的统筹规划,牵头组织实施具有战略或示范意义的海外园区建设,探讨开放包容性园区发展模式。
[10] 刘英奎, 敦志刚.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发展特点、问题与对策

[J]. 区域经济评论, 2017(3): 96-1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和促进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巩固和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合作区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政府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区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促进合作区转型升级、注重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

[Liu Yingkui Dun Zhigang.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 2017(3): 96-1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境外经贸合作区已成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和促进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合作区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形成了互利共赢的发展模式,巩固和深化了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合作区发展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政府合作机制、完善合作区服务体系、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科学合理规划布局、促进合作区转型升级、注重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
[11] 李嘉楠, 龙小宁, 张相伟.

中国经贸合作新方式——境外经贸合作区

[J]. 中国经济问题, 2016(6): 64-81.

[本文引用: 1]     

[Li Jianan, Long Xiaoning, Zhang Xiangwei.

The New Way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ve Zones

. China Economic Studies, 2016(6): 64-81.]

[本文引用: 1]     

[12] 胡江云, 赵书博, 王秀哲.

“一带一路”构想下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研究

[J]. 发展研究, 2017(1):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3723.2017.05.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贸易交往的深入,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模式备受关注,承担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搭建任务。对我国投资和国际贸易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如何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做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规划发展研究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Hu Jiangyun, Zhao Shubo, Wang Xiuzhe.

Research on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 Development Research, 2017(1): 8-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8-3723.2017.05.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的发展推动国际贸易交往的深入,境外经贸合作区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新模式备受关注,承担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平台搭建任务。对我国投资和国际贸易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如何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做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规划发展研究是当前国际贸易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内容。
[13] 冯兴艳.

境外经贸合作区与中非投资合作的战略选择

[J]. 国际经济合作, 2011(4): 25-29.

[本文引用: 1]     

[Feng Xingyan.

Strategic choice of Overseas Economic Cooperation Zone and China-Africa Investment Cooperation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2011(4): 25-29.]

[本文引用: 1]     

[14] 黄梅波, 任培强.

中国对非投资的现状和战略选择

[J]. 国际经济合作, 2012(2): 44-49.

[本文引用: 1]     

[Huang Meibo, Ren Peijiang.

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c Choice for China invests in Africa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2012(2): 44-49.]

[本文引用: 1]     

[15] 姚桂梅.

中国对非洲投资合作的主要模式及挑战

[J]. 西亚非洲, 2013(5): 103-1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资源一信贷一项目”一揽子合作模式和经贸合作区模式是中国对非洲投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战略性、独有的合作模式。两种合作模式兼顾非洲发展需求和中国经济优势,以制度为依托,以国家权力为保障,对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实现互利双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业已成型的合作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威胁着对非投资合作的持续发展。中非双方需通力合作,创新思维,迎接挑战。而顺应非洲需求、加快与非洲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做好预警方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对非投资合作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Yao Guimei.

Main Models and Challenges of Sino-Africa Investment Cooperation

. West Asia and Africa, 2013(5): 103-1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资源一信贷一项目”一揽子合作模式和经贸合作区模式是中国对非洲投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战略性、独有的合作模式。两种合作模式兼顾非洲发展需求和中国经济优势,以制度为依托,以国家权力为保障,对推动中非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实现互利双赢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业已成型的合作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威胁着对非投资合作的持续发展。中非双方需通力合作,创新思维,迎接挑战。而顺应非洲需求、加快与非洲当地经济社会的融合;做好预警方案,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对非投资合作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6] 唐晓阳.

中国在非洲的经贸合作区发展浅析

[J]. 西亚非洲, 2010(11): 17-22 +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特区是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非洲国家希望能学习这一模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也希望利用工业区增强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在互惠的基础上,中非双方决定建设经贸合作区,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方式。目前,在非洲的7个合作区大多进入基建阶段,有两家已开始运营。它们对中非经贸关系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将是长期和多方面的,但在合作中也存在问题与挑战。双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积极沟通与协调将是合作区成功的关键,全面考虑和灵活计划则是成功的保证。

[Tang Xiaoyang.

A Brief Analysis of China's Econan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s in Africa

. West Asia and Africa, 2010(11): 17-22 +7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经济特区是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非洲国家希望能学习这一模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业也希望利用工业区增强在非洲市场的竞争力。在互惠的基础上,中非双方决定建设经贸合作区,探索经济合作的新方式。目前,在非洲的7个合作区大多进入基建阶段,有两家已开始运营。它们对中非经贸关系与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将是长期和多方面的,但在合作中也存在问题与挑战。双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积极沟通与协调将是合作区成功的关键,全面考虑和灵活计划则是成功的保证。
[17] Thomas Farole, Gokhan Akinci. Special Economic Zones, Progress, Emerging Challenges,and

Future Directions

[M].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11.

[本文引用: 1]     

[18] Thomas Farol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in Africa, Comparing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from Global Experiences

[M].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11.

[本文引用: 1]     

[19] Sean Woolfrey.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Africa

[M].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13.

[本文引用: 1]     

[20] Douglas Zhihua Zeng.

Global Experiences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with Focus on China and Africa: Policy Insights

[J/OL].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Economics and Policy, 2016,7(3):(1650018) 1-27.

https://doi.org/10.1142/S179399331650018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brief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of special economic zones (SEZs) in China and Africa (especially the Sub-Saharan Africa), the lessons that Africa can learn from China,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he Chinese investments in SEZs in Africa. The study makes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unleash the power of SEZs and industrial parks in Africa through strategically leveraging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While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with SEZs and industrial parks are generally successful, Africa's experience has been relatively poor. Moving forward, they can greatly benefit from the Chinese experiences, especially the Chinese zones in Africa.
[21] 孟广文, 隋娜娜, 王雪.

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建设与发展

[J].热带地理,2017,37(2): 246-257.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3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非洲南部赞中经贸合作区为案例,在梳理其建立背景与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合作区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优势主要有:赞比亚国内较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两国政府的政策保障与激励、较大的市场辐射范围、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与园区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有:区外基础设施差、法律与政策变动、资金短缺、安全问题和舆论质疑。最后探讨了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提出:合作区要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着力打造完整产业链,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中非交流,应对负面舆论。

[Meng Guangwen, Sui Nana, Wang Xu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ambia-Chin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Tropical Geography, 2017, 37(2): 246-257.]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3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非洲南部赞中经贸合作区为案例,在梳理其建立背景与发展历程基础上,分析了合作区发展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优势主要有:赞比亚国内较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两国政府的政策保障与激励、较大的市场辐射范围、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与园区较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有:区外基础设施差、法律与政策变动、资金短缺、安全问题和舆论质疑。最后探讨了其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提出:合作区要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着力打造完整产业链,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中非交流,应对负面舆论。
[22] 石纪杨.

加快中尼产能合作的思考

[J]. 中国国情国力, 2016(5): 63-64.

https://doi.org/10.13561/j.cnki.zggqgl.2016.05.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尼合作前景广阔.本文结合中非发展基金九年来的对非投资实践,提出在中尼双边政府合作框架下,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助力尼日利亚工业化及其发展进程的思考和建议.

[Shi Jiyang.

Reflections on Speeding up Sino-Nigeria Cooperation

. China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trength, 2016(5): 63-64.]

https://doi.org/10.13561/j.cnki.zggqgl.2016.05.02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中尼合作前景广阔.本文结合中非发展基金九年来的对非投资实践,提出在中尼双边政府合作框架下,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合作为基础,助力尼日利亚工业化及其发展进程的思考和建议.
[23] UNCTAD. UN Comtrade Database [DB/OL]..

URL      [本文引用: 5]     

[24] 刘克.

2017年1~6月我与尼日利亚双边贸易额67.5亿美元,同比增长29.1%

[N/OL]. 商务部官网, 2017-08-02. .

URL      [本文引用: 2]     

[Liu Ke.

Bilateral trade with Nigeria from January to June in 2017 was US $ 6.75 billion, up 29.1% year on year

[N/OL]. Ministry of Commerce Official Website, 2017-08-02. .]

URL      [本文引用: 2]     

[25] 聂华林. 现代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本文引用: 1]     

[Nie Hualin. Modern Regional Economics.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09.]

[本文引用: 1]     

[26] 小岛清. 对外贸易论[M].周宝康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本文引用: 1]     

[Kiyoshi Kojima.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Translated by Zhou Baokang.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1987.]

[本文引用: 1]     

[27] 王倜豪.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特点及影响[D]

.北京: 外交学院,2017.

[本文引用: 1]     

[Wang Tihao.

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 of China's Direct Investment in Africa

. Beijing: China Foreign Affairs University, 2017.]

[本文引用: 1]     

[28] 刘向东. 非洲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M].//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5~201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23-224.

[本文引用: 1]     

[Liu Xiangdong.African economic situation analysis and outlook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Exchange Center of Economic Researc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alysis and Outlook (2015-2016). Beijing: Social Science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2016: 223-224.

[本文引用: 1]     

[29] 张菲.

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模式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J]. 国际贸易, 2013(3): 34-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一、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背 景和推动因素中非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石。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互相依存、互利共赢,进一步提升经贸 合作关系,作出共同战略选择的结果。与此同时,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也有中国与非洲国家各自不同的背景和需求。

[Zhang Fei.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Mod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Africa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 Intertrade, 2013(3): 34-3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一、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背 景和推动因素中非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基石。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发展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非洲国家互相依存、互利共赢,进一步提升经贸 合作关系,作出共同战略选择的结果。与此同时,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建立也有中国与非洲国家各自不同的背景和需求。
[30]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冬霞.

加强风险防范高水平规划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

[J]. 广东经济, 2016(11): 11-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发建设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底,中国企业正建设的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有69个,分别在33个国家,累计完成投资67.6亿美元。但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

[Guang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Task Force, Zhang Dongxia.

Strengthen the Risk Prevention, Establish a High-Level Overseas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 Guangdong Economy, 2016(11): 11-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发建设加工区、工业园区、科技产业园区等各类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重要平台。截至2015年底,中国企业正建设的具有境外经贸合作区性质的项目有69个,分别在33个国家,累计完成投资67.6亿美元。但境外经贸合作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
[31] 李钢,王拓.

“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17,13(3):45-55.

[本文引用: 1]     

[Li Gang, Wang Tuo.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Development under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Development Finance Research, 2017,13(3): 45-55.]

[本文引用: 1]     

[32] 中富工业园管理公司.

自贸区规划

[OL]. 尼日利亚奥贡广东自贸区网站, 2010-9-28. .

URL      [本文引用: 2]     

[Zhongfu Industrial Park Management Company.

Free Trade Zone Planning

. Nigeria Ogun Guangdong Free Trade Zone Website, 2010-9-28. .]

URL      [本文引用: 2]     

[33] Douglas Zhihua Zeng.

An Overview of Six Economic Zones in Nigeria: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OL]

.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12: 1-22.

[本文引用: 1]     

[34] 高潮.

尼日利亚广东经济贸易合作区走进非洲的新选择——访广东新广国际集团中非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雄

[J]. 中国对外贸易, 2012(4): 72-73.

[本文引用: 1]     

[Gao Chao.

Nigeria Guangdo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a new choice into Africa-Interview with Sun Jianxiong, Chairman of Guangdong Xin Guang International Group China Africa Investment Co., Ltd

.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2(4): 72-73.]

[本文引用: 1]     

[35] 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

尼日利亚众议院中尼关系委员会主席一行到访新南方集团

[OL]. 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2017-03-28. .

URL      [本文引用: 1]     

[Guangdong New South Group Co., Ltd.

Nigerian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Chairman of the Sino-Nepalese Relations Committee visited the new Southern Group

. Guangdong New South Group Co., Ltd. website, 2017-03-28. .]

URL      [本文引用: 1]     

[36] 类骁,韩伯棠.

基于EG指数模型的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研究

[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29(8): 43-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02019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阐述了产业集聚的产生与概念,提出了Ellison- Glaeser产业聚集指数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符合目前我国的数据要求,并证明其合理性.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产业EG指数的计算,得到 2003-2007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其中,通信设备、纺织、电气设备、造纸等制造业EG指数较其它行业高,并且有较高的增长率.最后, 简要分析了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即与知识溢出、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有关.

[Lei Xiao, HAN Botang.

Study 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d on EG Index Model

.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2012, 29(8): 43-46.]

https://doi.org/10.6049/kjjbydc.201102019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阐述了产业集聚的产生与概念,提出了Ellison- Glaeser产业聚集指数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修正,使其符合目前我国的数据要求,并证明其合理性.通过对我国制造业产业EG指数的计算,得到 2003-2007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其中,通信设备、纺织、电气设备、造纸等制造业EG指数较其它行业高,并且有较高的增长率.最后, 简要分析了产生此种结果的原因,即与知识溢出、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有关.
[37] Ellison G, Glaeser E.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本文引用: 1]     

[38] 韩增林,杨文毅,郭建科, .

环渤海地区临港石化产业集聚水平测度

[J]. 地理科学, 2017, 37(8): 1135-1144.

[本文引用: 1]     

[Han Zenglin, Yang Wenyi, Guo Jianke et al.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Port-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Agglomeration Level in the Bohai Sea Rim

.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7,37(8):1135-1144.]

[本文引用: 1]     

[39]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尼日利亚(2015年版)

[J/OL]. 商务部官网, 2015-1-27..

URL      [本文引用: 1]     

[Ministry of Commerc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nstitute, Ministry of Commerce Investment Promotion Bureau,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Counselor's Office of the Chinese Embassy in Nigeria.

Foreign Investment Cooperation Country (Region) Guide——Nigeria (2015)

. Ministry of Commerce official website, 2015-1-27. .]

URL      [本文引用: 1]     

[40] 邹昊飞, 杜贞利, 段京新.

“一带一路”战略下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研究

[J]. 国际经济合作, 2016(10): 41-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境外合作区是中国特色产业合作的成功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集聚平台和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名片,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产业投资合作,实现“产业联通”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境外合作区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研究了合作区统筹发展思路和目标、战略布局规划构想,明确合作区建设的重点国别和主导产业,提出政策建议,有重点、有层次、有选择地推进和引导境外合作区建设和发展。

[Zou Haofei, Du Zhenli, Duan Jingxin.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Overseas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Zone under the Strategy of "the Belt and Road"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2016(10): 41-4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境外合作区是中国特色产业合作的成功模式,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集聚平台和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名片,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产业投资合作,实现“产业联通”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境外合作区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使命,研究了合作区统筹发展思路和目标、战略布局规划构想,明确合作区建设的重点国别和主导产业,提出政策建议,有重点、有层次、有选择地推进和引导境外合作区建设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