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4年, 4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4-01-30
      

  • 全选
    |
  • 王建, 张国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未来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广受关注但众说纷纭。在梳理国内外观点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理学的需求、科学技术进步对地理学的作用、学科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教育发展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地理学发展的趋势。地理学将走向科学的地理学、技术的地理学、哲学的地理学、系统的地理学、统一的地理学、全球的地理学、发展的地理学和生活的地理学,还存在着研究对象复杂化、研究维度立体化、研究尺度多样化、研究方法多元化和集成化、研究手段高技术化的趋势。

  • 高阳, 李鑫, 张中浩, 刘鉴, 熊巨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今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世界。为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战略需求,促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同时为地理学科注入新的力量,国别地理学的发展还需获得更多关注。本文基于1986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别地理项目数据,分析国别地理项目的申请与资助现状,考察其研究热点分布,提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探讨其概念内涵及其在学科体系中定位,提出国别地理学支撑地理科学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别地理学科发展策略。研究发现:① 国别地理项目申请量与资助量较少,研究地域布局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匹配度不够,尚不能满足国别地理服务国家大政方针的资政服务需求;② 1986—2022年共有344项国别地理学申请项目,分布在地缘政治、自然环境、能源经济与社会文化四大领域,且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信息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中的国别地理研究有明显的时空尺度差异;③ 国别地理学可服务于国家对外战略需求,同时为地理科学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为地理科学数据驱动型研究范式提供了新应用领域,是时代赋予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增长点;④ 国别地理学未来需从动力模式、队伍组织、交叉融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 李国平, 朱婷, 孙瑀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经济区划调整对于塑造面向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1949年以来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方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区的划分逻辑与影响。以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以及知识要素为主导所形成的新空间集聚等第二性地理因素逐渐替代资源禀赋等第一性地理因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三北”经济增长乏力、区域差异扩大及区域经济增长差距由东西分化转变为南北分化等挑战。随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从外向型经济为主转变为内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空间格局也需进行相应调整。本文提出划分五大经济区域的新方案,将原来的四大经济区调整为东南、西南、东北、华北、西北五大经济区,从而强化经济区内部联系,更好地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顺应构建高质量区域空间格局的需求。

  • 李叶洋, 邵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上海市莲湖村为案例,利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探究生态特色型乡村的空间重构过程及其转型机制。研究发现:① 莲湖村乡村重构过程经历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美丽乡村建设和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民宿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其发展转型和空间重构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达到平衡状态。② 由地方政府和民宿业主分别作为两个阶段的关键行动者主导推动的行动者网络实现了转译与承接转换,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使乡村空间仍处于动态变化中。③ 莲湖村乡村空间重构呈现出经济职能转型、社会结构重组和空间特征演变的特征,既可看到“自上而下”的政府政策资金支持的模式,也可看到“自下而上”市场力主导的推动。

  • 俞立平, 张矿伟, 徐航, 沈洁, 洪金珠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环境与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两大系统,两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交融,推动环境与科技协同发展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环境与科技互动机制基础上,基于四象限分区模型将环境与科技划分为4类模式:同步领先型、环境优先型、科技优先型、同步滞后型,对中国30个省(市、区)2009—2018年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与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其相互影响及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在观测期内,区域环境与科技创新总体上仍处于升级阶段,且其共存模式呈现出东部优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均衡格局;环境质量对科技发展呈现一定的正向影响;科技创新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实现环境与科技的良性互动是一个长期过程。并提出对策建议:因地制宜制定环境与科技发展政策;科技创新要坚持绿色导向,兼顾生态效益;生态建设要积极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 白冰, 赵作权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直观地揭示多因素对制造业空间集中的影响,本文利用空间统计标准差椭圆方法,提出基于二维地理空间、行政区、企业区位等多椭圆的制造业集中度计量方法。研究以中国国土空间和地级行政区空间为参照基准,使用2013年中国近32万家工业企业数据,度量了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和企业区位的空间集中程度及其主要方向。结果发现,与国土空间相比,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的空间集中度为0.70,企业区位分布的空间集中度为0.71;与地级行政区的区位分布与人口分布相比,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的空间集中度分别为0.54与0.32,企业区位分布的空间集中度分别为0.55与0.33;与制造业企业区位分布相比,中国制造业就业人员分布呈现空间分散状态。

  • 韩瑞玲, 李宗哲, 冉心月, 郭晓阳, 杜晓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航空运输业提升了城市系统的吸引力并激发新的交通需求,引导城市经济和空间结构快速演进。本文构建了包含经济、规模、外贸、科技、社会、环境、航空等要素在内的城市复杂时空系统指标体系,对中国省会航空节点城市及其构成的7个空管区的复杂时空系统发展的协调程度变化情况及时空聚类特征、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2001—2019年,中国31个省会(首府、直辖市)航空节点城市在复杂时空系统发展过程中呈现了或分散、或集中的趋势特征,南方城市在研究末期的协调程度表现更好。7个空管区中,华北区协调度最高,新疆区、西北区、华东区、中南区的协调度水平发展增速较快,航空系统的平均协调度最高。各航空节点城市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的时空聚类模式存在空间分异特征与聚类特征,航空系统在空管区的聚类优势最为突出,经济系统在空管区聚类辐射范围最大。航空、规模、科技与环境系统均表现了正向直接空间溢出效应,经济与科技系统表现了正向间接空间溢出效应。通过全面分析航空节点城市及空管区的复杂时空系统协调度变化,精准判定了航空节点城市多指标系统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及时空分布异质性,对拓展航空地理研究及促进航空节点城市高质量综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邹伟勇, 许玲丽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反映共同富裕建设成效,本文探索共同富裕的量化体系。基于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以及Markov链等实证分析方法,本研究从共同、共享和富裕3个维度测度中国共同富裕指数,并探索其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 从区域层面看,共同富裕水平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其中,北京、天津、上海和江苏位于高共同程度–高富裕程度区域。虽然共同程度指数下降,但共享程度指数和富裕程度指数的正向驱动效应更大,共同富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趋势。② 共同富裕的总体差异主要来源地区间差距,地区内差异贡献相对较小。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发展差距逐渐缩小。③ 共同富裕发展较为稳定,不同地区的共同富裕发展存在稳定性差异,一般不会出现跨越层级的跃升。临近类型转移的概率大于非临近类型转移的概率,上升转移类型的概率大于下降转移类型的概率。

  • 秦晓楠, 王悦, 韩苗苗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7—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结合超效率及全局Malmquist指数与PSM-DID法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入境旅游发展的政策效应。研究表明:① 入境旅游的平均发展能力呈现为正增长,但产业空间格局差异仍未缓解,“一路”区域空间集聚明显,“一带”区域趋向空间极化发展;② 倡议显著提高了沿线区域的入境旅游效率,但其实施效果具有滞后性,“一路”区域的政策响应优于“一带”;③ 倡议的政策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交通条件对倡议的影响存在差异,结构红利与政策驱动效应显著,但旅游产业内核基础条件亟需提升,交通设施和资源要素优化应成为未来的提升关键。

  • 黄洁, 熊美成, 王姣娥, 高阳, 李永玲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跨境铁路运输是中国与周边国家陆路联通的重要环节。跨境铁路运输时效既受线路畅通情况、基础设施技术等级等“硬联通”因素的制约,也受到海关条例、口岸畅通水平等“软联通”因素的影响。因此,跨境铁路运输时效研究应充分考虑不同情景,以期更科学地模拟运输时长的变化机理。本文以中老铁路(中国昆明-老挝万象,简称中老铁路)为例,在梳理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社会经济概况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考虑不同运营速度、通关时间、铁轨换装、多式联运等因素,构建了长途跨境运输时间的计算模型,采用多情景模拟方法,解析了中老铁路运的优势距离及客货运时效变化。研究表明:① 中老铁路有助于沿线跨境运输时间显著减少。相比公路运输,客货运时间优势均超过20%;② 通关时间是影响跨境铁路运输的关键要素之一,占运输总时长的20%~60%;③ 铁海联运是中老铁路运输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的途径,能有效缩短老挝至日本的总运输时间。

  • 刘凯, 徐媛, 周晶, 张敏婕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生活方式概念并作为城市青年居民细分指标,通过构建潜在类别选择模型,探讨青年居民日常交通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行为。基于调查数据,采用聚类分析将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分为 “市区+个人公共交通+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出行无偏好+家庭私家车”导向、“市区+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市郊+个人/家庭公共交通”导向、“市郊+个人/家庭私家车”导向,及“市郊+个人公共交通+宅家”导向6种类型。随后基于模型参数估计结果,研究城市青年居民生活方式、出行方式及居住区位选择间的内在联系。相关研究成果与结论为理解城市青年居民时空选择行为差异提供了理论支持。

  • 杨晓燕, 胡永锋, 贾秋淼, 高晶, 祁圻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的“3060”目标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为科学制定北京市碳中和目标并探索实现路径,文中系统梳理了伦敦、纽约、东京、巴黎4个国际大都市的碳中和目标、实现路径及具体措施。对比分析了北京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情况与这4个城市的差异,统筹考量北京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碳排放特点和未来城市定位等,结合LEAP模型测算结果,研究提出北京市碳中和路径。为支撑国家双碳目标,北京实现碳中和目标应在2055年或2050年。按近远期目标结合分步骤实现,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2035年实现较基准年减排35%,2055年/2050年达到较基准年减排85%。根据北京市主要碳排放源,实现碳中和主要集中在能源转型、建筑和交通低碳化发展、民众广泛参与以及技术创新等方向率先开展行动。

  • 李治国, 王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刻影响环境质量,却鲜有研究关注高铁发展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本文基于直接环境效应和间接经济效应双重路径,理论剖析高铁服务供给实现碳减排的内在机制,进而将空间计量模型与连续型双重差分相结合,基于高铁服务频次数据实证考察高铁服务供给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及其在空间维度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高铁服务供给有助于减少本地碳排放,同时具有碳减排空间溢出效应;时间维度上,高铁服务供给的本地减排效应立竿见影且渐趋强化,而对于周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则存在明显的时滞特征;机制检验表明高铁服务供给能够基于交通工具替代发挥空间减排效应;高铁服务供给的碳减排效应在资源禀赋维度和地理位置维度表现出异质特征。本文进一步丰富了高铁与碳减排研究内容,既拓展了碳减排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路径,亦为高铁发展的环境效应提供了有力佐证。

  • 王金伟, 王启翔, 冯凌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3—2020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揭示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数字经济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和相对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随时间发展呈持续向好态势,而相对发展度则经历了数字经济“滞后发展–同步发展–超前发展”的变化过程。② 处于协调阶段(Ⅲ、Ⅳ)的省域数量不断增多,并呈现由东部向中西部扩展延伸的空间演变格局;两者相对发展度的阶段跃迁现象较为明显,且东部地区阶段跃迁的省域明显多于中西部地区。③ 两者耦合协调度具有正向空间相关性,相关性强度呈现“西部>东部>中部>东北”的空间格局,且东部多为HH型集聚,西部多为LL型集聚。④ 两者耦合协调度由经济、社会、劳动力3种因素共同驱动,其中科研水平、第三产业劳动力和交通水平的解释力度显著高于其他驱动因子。

  • 岳笑, 张良侠, 周德成, 岳节, 刘璐璐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IPCC有关生态脆弱性的定义,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评估指标,结合地理探测器对2000—2020年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控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较高,75%的地区处于中度及以上脆弱性水平,其中中南部脆弱性相对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差异较大,未利用地的生态脆弱性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主要由气候、植被、地形和土壤因子的交互作用所控制,其中植被指数与水蚀模数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大,而单一因子的解释力相对较弱。本文强调了基于IPCC脆弱性定义的单一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估生态脆弱性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估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 李勇, 李思佳, 宋开山, 徐茂林, 刘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6S (Second Simulation of a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Acolite DSF (Dark spectrum fitting)、C2RCC (Case 2 Regional Coast Color)、SeaDas (SeaWiFS Data Analysis System)、Sen2Cor (Sentinel 2 Correction)、Polymer (Polynomial based algorithm applied to MERIS)和iCOR (Image correction for atmospheric effects)7种大气校正算法,结合松花湖、月亮泡、小兴凯湖实测遥感反射率数据对“哨兵-2号”(Sentinel-2)数据进行大气校正研究,验证算法性能。整体校正结果显示,相较于实测遥感反射率,上述7种大气校正算法均在可见光波段(400~800 nm)呈现不同程度的低估。除C2RCC算法外,其余6种算法校正后的遥感反射率与实测光谱曲线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其中Sen2Cor算法与iCOR算法性能最佳,Polymer算法性能最差;在单波段校正精度对比中,Sen2Cor和iCOR算法几乎所有波段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都低于其余5种算法。Sen2Cor算法在560 nm、665 nm和705 nm处校正精度优于其余6种算法,iCOR算法在443 nm和740 nm处有良好的表现,在490 nm处6S算法校正精度最高,拥有最低的均方根误差(0.0059 sr-1)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21.40%)。结果表明,这7种大气校正算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大气影响,增加影像的可用性,Sen2Cor算法和iCOR算法更适用于本文所研究水体或相似水体。

  • 宝乐尔其木格, 张秋良, 郝帅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大兴安岭北部多年冻土区5个气象站1974—2020年逐日气温、地面温度、积雪深度资料,利用气象统计方法分析了积雪气候特征及长期变化、积雪物候变化及积雪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积雪深度年内变化呈单峰型,积雪深度最大出现在2月,平均17.9 cm,年积雪日数为161.5 d,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最大月份不重合。年均积雪深度为10.6 cm,最大积雪深度平均为22.6 cm,近47 a年均积雪深度呈弱的上升趋势。积雪初日显著推迟,终日显著提前,使得积雪持续日数明显缩短。研究区年均积雪深度和冷季地面-雪面温差呈较好的正相关,年最大积雪深度和冷季地面-雪面温差亦呈较好的正相关,积雪深度越大其对地面的隔热作用越大,年均积雪深度每增加1 cm,地面-雪面温差升高0.4211℃,年最大积雪深度每增加1 cm,地面-雪面温差升高0.2889℃,年均积雪深度对冷季地面-雪面温差的影响更大。

  • 李安琪, 杨琳, 蔡言颜, 张磊, 黄海莉, 吴琪, 王雯琪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农田为研究区,选用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属性等自然环境协变量,及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农业总产值、农村用电量等农业活动变量,利用递归特征消除方法(RFE)对环境协变量进行筛选,基于筛选后的最优变量组合建立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表层土壤pH、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11种主要土壤肥力属性的空间分布预测,并采用100次重复的十折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① 11个模型筛选出的环境协变量类型主要集中在气候、地形与植被变量,表征人类农业活动的变量在有机碳、全磷、全钾、铵态氮和有效磷预测中体现重要作用。② 11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2)在0.27~0.53,pH、速效钾、交换性镁和交换性钙的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均在0.45以上。本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变量对于土壤肥力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而递归特征消除-随机森林模型(RFE-RF)可以用于农田主要土壤肥力属性制图,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土壤肥力属性空间分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