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5): 653-66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2

Orginal Article

创新地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吕拉昌12, 黄茹1, 廖倩1

1.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北京 100048
2.北京城市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

Several Theoretical Issues on Innovation Geography

Lyu Lachang12, Huang Ru1, Liao Qian1

1.Institut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2. Beijing Urban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Beijing 100048,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5-0653-09

收稿日期: 2015-08-25

修回日期:  2015-09-17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7-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9132002)、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12&ZD169)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吕拉昌(1963-),男,陕西凤翔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 lachanglu@163.com

展开

摘要

创新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地域系统,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其研究的“人类创新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对智慧的人地关系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地理学与其他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密切的联系,也与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政策学、城市规划等学科有关,创新地理学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创新要素(人才、资本、技术等)在空间的地域分布与组合规律的研究;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及评价研究;创新地理测度、创新空间格局与效应的研究;创新联系、创新网络及创新集群的研究;多尺度的创新体系的研究;创新、城市发展与规划的研究。

关键词: 创新地理学 ; 研究对象 ; 学科性质 ; 学科任务

Abstract

In the 1920s, Schumpeter proposed the theory of Innovation, but this theory did not arouse the attention by mainstream economists until 1950s-1960s. Though the space research of innovation had also aroused the concern of the geographers during that period, it failed to be the main areas of geography study. Since the 1980s, with "spatial tur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emerging of knowledge economy, innovation geography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research area of geography,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novation geography is still very limited, and that whether innovation geography as an independent subject is still under debating, therefore, those important issues concerned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geography, such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ipline nature and tasks need to be examined further.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nnovation Geography is an independent subject stud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innovation activitie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innovation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human activitie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s to establishing the intelligent human-earth relationship system. As a branch subject of human geography, innovation geography has cross-discipline nature, because it ha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ranch subject of human geography and other subjects such as political science, management science, economics, policy science, urban planning and so on. We conclude the main tasks of innovation geography as follows: 1) The basic theory of innovation geography; 2)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combination of innovation elements such as talents, capital, technology, etc.; 3)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of Innovation Milieu and innovation ecology and evaluation; 4) the survey of innovation geography and the study of the space pattern and regional effect of innovation; 5)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links,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cluster; 6) the study of multi-scale innovation system; 7) the relationship of innovation, urban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Keywords: Innovation Geography ; research object ; discipline nature ; research tasks

0

PDF (42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吕拉昌, 黄茹, 廖倩. 创新地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J]. , 2016, 36(5): 653-66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2

Lyu Lachang, Huang Ru, Liao Qian. Several Theoretical Issues on Innovation Geography[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5): 653-661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02

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家Schumpeter首次提出“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是一种内部自行发生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1]。然而,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没有引起当时正统的经济学家的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伴随技术创新经济学和制度创新经济学的发展,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才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创新的空间问题也引起了地理学家的关注,但并没有成为地理学研究的主流领域。1953年Hagerstrand提出了创新三阶段空间扩散的观点。1977年Pred解释了创新通过城市体系的等级扩散,认为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占据循环优势[2]

1980年代以来,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创意成为区域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社会科学的“空间化”倾向,以及人文地理学的“制度文化转向”、“关系转向”,使得人文地理学对“空间”的理解深化,“软空间”的研究受到重视,创新地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地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94年弗里德曼(Feldman)提出了创新地理学,创新地理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3]。然而,创新地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建设仍很薄弱,能否作为一门学科仍受争议,其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任务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前人创新地理研究成果,对创新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主要任务进行了探讨。

1 创新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一系列的因素促进创新地理学的产生:21世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逐渐占据国际经济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知识的不断创新,其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增长动力转向创新与创意,这一浪潮促进了地理学家重视“知识”、“创新”的研究,促进了创新地理学的产生。社会科学开始重视“空间”,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在创新机制中发现了“地理”的重要性,“新区域主义”把创新作为一种相互学习的空间过程。 地理学的“社会化”,与社会科学相向而行。从1970年代开始,经济地理由新古典学派转向政治经济学派,David把空间看作是围绕经济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产物。19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型:法国规制理论(regulation theory)产生,其强调社会规范与经济过程的相互作用及文化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规制模式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地理学强调“文化转向”、“制度转向”,“关系转向”,更多的区域性的因素如“制度”、“文化”被引入到创新机制解读,提出了“制度厚度”、“社会网络”、“学习机制”等一系列概念,人文地理学引入社会学概念成为打开区域发展的一把钥匙,促进了创新空间机制的研究。

创新发生在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在空间进行,因此,创新与地理学有极为密切的关系。1980年代以来,关于创新的研究纳入了地理学的视野与研究内容,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范式,如创新环境学派[4] 、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学派[5]、新产业区学派[6,7]、国家创新系统(包括随后发展而来的区域创新系统及城市创新系统)[8,9],创意城市理论等[10,11],奠定了创新地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地理学者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2~14]。1994年弗里德曼提出了创新地理学,创新地理研究进入学科发展研究的新阶段。

创新在中国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地理学者对创新研究有重要的贡献。早在21世纪初始就有学者对集群创新[15]、技术扩散、区域创新系统[16,17]、R&D研究创新 [18,19] 、知识创新网络[20]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创新区概念,认为创新区,包括创新源、联系通道、空间梯度和创新扩散空间[21],探讨了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22]。2009年吕拉昌从城市地理视角,提出基于创新的城市化[23],并对中国城市创新体系[24]、创新联系[25]、城市创新职能[26]、大都市创新[27]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方创琳对创新城市开展研究[28,29],王承云对城市研发集群进行了探讨[30],陈秉钊等对知识创新空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31],隋映辉提出了大城市创新圈的概念[32]

城市创新能力、创新型城市、创意城市成为学术界甚至是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经济发展及学科发展的热切需求下,创新地理学学科建设迫在眉睫。2003年甄峰等提出建立创新地理学[33]。2003年Karen的《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novation》一书介绍了国外创新地理测量、制度与创新系统、全球创新网络等内容[34]。2004年Fagerberg等的《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专门设了一章探讨创新地理学 [35]。2013年龙开元出版《创新地理学—中国科技布局的理论与实践》[36]。2014年中国地理学会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承办中国首届中国创新地理学术研讨会,同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2014中国地理学年会中由王铮、吕拉昌主持开设了创新地理学与演化地理学专题,2015年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2015创新地理学术沙龙,标志着创新地理学在中国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领域,创新地理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 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国内外已有一些观点,弗里德曼认为创新地理学是研究一个由多维空间因子决定的复杂地理过程:知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信息搜寻、增大搜寻强度和任务合作,而创新地理实际上是一个为新产品商业化过程提供所需不同知识的组织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37]。甄峰认为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创新(包括知识、技术、人才、信息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在时空上的分布与组合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相互作用[33]。本文认为创新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需要在此前提下分析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1 创新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38],这一点已经在中国地理界形成共识。创新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有密切的关系。

在人地关系的构成中,创新活动是人类最重要的重要实践活动。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系统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两个子系统交错构成的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人”是指社会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地从事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是指在地球表面特定空间上活动着的人[39]。由此可见,地理学人地关系中所提及的人是指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可分为人类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更为重要是人类的“智慧”活动,也就是人类的创新、创造活动。

从人地关系演化角度来看,现阶段的人地关系更需要人类的创新活动进行协调。吕拉昌等提出人地关系的三元模式——“人”、“地”和“文化”,人类智慧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方面,现代人地关系已发展到“智慧”的人地关系:智慧”的人地关系发展的本质是发挥人类的创造、创新能力[40]。创新、创意对人地关系的协调起重要作用。

现在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新的转变,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知识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日益广泛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知识、技术和信息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生产要素。知识的创新、扩散和使用成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经济学家用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能力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表现,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41]。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目的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提高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效率[42]。面对经济时代人地关系的新变化,地理学迫切需要建立一门研究知识、技术、创新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学科。这就成为创新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契机。

从地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动态演化来看,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学人地关系演进与地理科学研究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作为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发展深受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影响,先后出现了多个人文地理学分支与产业、经济相关分支学科(如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产业地理学、服务业地理学、金融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与人类本身及文化相关的分支学科(如人口地理学、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民族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社会地理学、文学地理学等),从时间尺度研究地理学人地关系的相关分支学科(历史地理学),及以人类活动区域划分的相关分支学科(如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等)。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时代的到来为创新地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基础,创新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的分支应运而生。

2.2 创新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条件

作为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需要有如下3个条件: 独特性:是指其他学科没有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重点。创新地理学将创新与空间联系起来,如专利的发明在一定的地域进行,研究的投入与产出各区域具有差异,新产品的开发与上市具有区位选择的问题,创新在一地发生,发生需要什么条件与区域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关联等。创新在空间的集聚与扩散都与空间联系在一起,这正是创新地理研究的独特性。虽然经济学、社会学对创新的研究中也涉及创新的空间问题,但对创新空间规律揭示不是其研究的重点。如经济学关于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关注的是创新主体(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的关系,以及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在区域创新系统研究中,城市的创新职能与分工,创新环境的区域差异,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等并不是其研究的重点。因此,创新地理学在人类创新活动的空间规律研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地域性:空间是地理学存在的理由,创新的空间性也已被证明。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创新系统存在差异。虽然有人认为地理学在信息技术浪潮下“地理学的终结”(the end of geography),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仍将是社会发展的主题、旧的区域差异会缩小,但新的区域差异会不断产生。结合地理创新研究的特点,刘燕华等认为地理学至少在知识交流和扩散的空间过程、知识和技术创新群专业区的形成和演化、国家和地区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方面发挥作用[31]关联性:创新地理与地理学的其他分支与地理学研究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具有关联性。创新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创新资源学、人才地理学都有密切相关。创新与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系统联系在一起,主要表现在:发生在任何空间的知识或技术创新带来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重组与调整,从而影响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变化,重大的技术创新甚至会带来人地关系革命性的转变,如工业革命使世界的人地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变化也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的人地关系大调整。

按照上述3个条件,本文认为创新地理学可以作为一门新兴的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其研究对象是:人类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地域系统,这一研究对象具有独特性。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研究: 创新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组合、集聚规律; 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及组织与管治; 创新活动空间特征与规律;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多尺度相互作用机制;创新活动与区域效应与空间格局演变。

3 创新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创新地理学研究人类创新活动的空间规律。人类创新活动是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因此从本质上讲创新地理学属于社会科学。创新地理学所研究的人类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地域系统,与社会、经济、技术、政策等多种因素有关。创新活动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创新活动也引发地理环境各种因素及结构的变化。因此,创新地理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可分为外部交叉和内部交叉。

3.1 外部交叉

外部交叉是指创新地理学与地理学以外的学科有明显的交叉。因为创新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都有关系,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的相关理论是创新地理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图1)。

图1   创新地理的外部交叉性

Fig.1   The interdisciplinary of innovation geography

1) 社会学与创新地理学的关系。社会学注重社会现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研究。创新行为是人类的一种社会现象与行为,创新行为主体涉及创新群体、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及社区,1990年代以来,社会学者研究复杂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创新合作与扩散,消费者网络结构与扩散、区域创新合作的知识扩散、合作绩效与网络演化以及知识网络[43,44]。创新地理学则侧重创新主体空间的差异研究,创新行为的区域差异研究。各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的规律是认识创新空间活动的基础。

2) 经济学与创新地理学的关系。经济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创新活动能带来投入的报酬递增和价值的增长,是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与创新相关的经济学科较多,如技术创新经济学、制度创新经济学、知识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经济学注重技术、制度、人力资本、知识等对创新发生与发展过程的研究,但经济学的此类研究很少关注具体的区域空间,创新地理学除关注这些要素对实体区域的作用,更关注其组合状态及区域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3) 管理学与创新地理学的关系。管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实质上是对组织各层面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成为管理学创新研究的重要内容。知识经济时代外部知识网络逐渐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构成要素和驱动创新的一种组织方式[45],企业不得不在创新的各个阶段寻求外部合作,将各类外部知识源纳入创新生态群落[46,47],建立跨地域、时区或组织的知识连接纽带,通过学习性组织的建设,社会系统复杂性的嵌入来把自己所积累的知识变成竞争优势。尤其研发联盟中组织之间知识、信息的对流以及产学研的网络对创新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地理学借鉴管理学的组织网络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研究区域的关系资产、知识流动、关系嵌入、产学研网络、行动者网络,研究区域的路径依赖、地区与全球网络。

4) 政治学与创新地理学的关系。政治学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政治学涉及创新的公共政策与环境,创新地理学关注区域的创新环境、政策、法律等方面。政治地理学关注尺度政治(scale politics),特别是地方分权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对于区域地方政府制定相关区域创新政策,形成区域主体协同行动框架的制度能力的影响等。政治地理学事实上也涉及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3.2 内部交叉

创新地理学与地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存在交叉。创新活动所涉及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两者对创新活动有重要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通过气候、生态等因素,直接影响创新要素(如创新人才)的人居环境,也通过区位效应影响创新活动。

人文地理环境是人类的社会、文化和生产生活活动的地域组合,包括人口、民族、聚落、政治、社团、经济、交通、军事、社会行为等。人文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创新活动。人文地理学科中已有一些分支学科研究创新活动及空间规律,如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资源地理。社会文化地理关注创新发生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创新经济地理,主要关注创新及创新空间的测量、信息与知识流的制度与空间研究、创新集群与创新网络、国家与区域创新系统。城市是创新要素的集中地,城市作为创新的源头,城市地理对创新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从城市地理分支形成城市创新地理。城市创新地理主要关注基于创新的城市化(Innovation-based urbanization)、城市内部产学研的结构与空间结合关系,城市创新系统、城市创新扩散与集聚、大都市创新系统、城市创新联系等方面。作为人口地理学分支的人才地理学,研究作为创新要素的人才移动与区域创新的关系[48]。创新资源地理强调创新要素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的空间及地域组合规律。目前,对研发产业、技术空间扩散、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作了大量的研究。综上所述,创新活动主要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因此作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创新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有较多的交叉点。

4 创新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根据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结合地理学的研究传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地理的主要研究任务如下。

4.1 创新地理学基本理论

创新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不仅对充实创新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提高学科发展水平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科的再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创新地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需要加强对创新地理学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与历史回顾与总结,逐渐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关于创新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对创新地理学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基础理论与原理、学科应用、现实意义、时代特点以及与其它学科间的联系等作纵深研究,做出具有信息和知识社会时代特征的科学回答,促使学科不断完善与发展,以适应当今创新潮流、知识经济对创新地理学研究发展的需要。

4.2 创新要素在空间的地域分布与组合规律

创新地理学研究主要涉及空间的创新,以及空间创新与企业家、人才、资本、技术及信息等之间的内在关系。创新的实质在于通过资源、信息和能力的整合,实现价值增值。在各个区域处于不同的创新价值链(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IVC)的发展阶段时,如创意产生(Idea Generation)阶段、创意转化(Idea Conversion)阶段和创意扩散(Idea Diffusion)阶段,需要不同的资源导入活动(内部导入、跨部门导入、外部导入、创意筛选、创意开发和创意扩散)[49],其实质是创新资源的组合与状态。因此,从创新价值链视角,区域创新要素的组合状态可以是按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要素组合,以一个产品形成的组合,横向组合;另一种是产品从概念、到技术、到融资、到制造、到销售,形成不同阶段的决策权的组合。这两种组合都影响区域的创新生态。

创新地理学需要研究人才、资本、技术、知识及信息等创新要素的区域分布及区域组合状态,特别是:企业家的空间分布及其对空间创新的格局的影响;人才的区域流动及人才集聚与创新关系;区域技术分布格局、技术通道、技术空间扩散与转移;区域的资本的来源、途径及对区域创新的作用,一些创新创业的资本如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的分布与对创新创业的影响;知识的存量与增量及其区域的转化途径。创新的基础设施的的投入(如R&D,通讯设施、实验设施等)区域分布及区域效应。跨国公司是世界人才、技术、资本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对创新要素的集聚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公司的研发区位选择受到广泛关注。对创新资源的研究可以在不同尺度上进行研究,全球尺度创新资源的分布与流动研究;国家尺度的创新资源流动与分布研究;区域尺度创新资源的流动与分布。城市成为各种创新要素的集聚地,需要研究城市创新资源的分布,以及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从更微观也可以研究城市创客空间生态系统。

4.3 创新环境、创新生态及评价

创新环境是一个多种环境综合而成的复杂环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为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支撑条件,创新地理研究区域的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环境研究关注:一是区域创新环境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包括概念、基本构成、分类、构建和如何培育等方面;二是对区域创新环境形成机理分析;三是区域创新环境测度与评价;四是创新环境对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的影响;五是区域创新环境的差异分析。

创新生态与创新环境有一定的联系,创新生态更强调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的联系。区域创新生态成为近年来创新研究最为关注的课题,如何形成创新循环、创新链、创新流动是区域创新生态研究关注的问题。政府部门正努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为此研究针对性的政策体系。

4.4 创新地理测度、创新空间格局与效应

研究创新的测度是创新地理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内外创新地理研究者主要运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主体三类数据进行创新空间集聚或分散测量,1990年代以来,创新网络数据逐渐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创新调查的方法也逐步被引入创新的测度中,这方面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在区域的集聚与分散的研究;区域创新格局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创新的空间格局如何影响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创新的溢出效应的度量及其空间效应产生机理和影响。

4.5 创新联系、创新网络及创新集群

创新联系显示出区域创新强度与内部协作程度。创新联系是创新网络的基本单元,无数的创新联系构成了创新网络。目前采用新方法,如引力模型、论文合作、专利合作及引用等方法,探究创新联系以及创新网络的组织绩效、空间特征成为学者关注重点。国内外学者重视对创新集群的形成模式、演化动力的研究,在创新集群的建设模式以及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演化上取得了大量成果。这方面今后仍有较多的问题需要深入的研究: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测度创新联系,创新联系的种类如何?何种创新联系对区域的发展最为关键?创新网络主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主体与创新环境的作用机制。创新网络主体的组织网络、“权力关系”、内外网络关系,不同主体对创新网络的作用及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创新网络的学习机制;创新群落的创新生态;创新集群的结构、形成机制以及相应的政策体系研究。

4.6 多尺度的创新系统研究

创新体系包含不同层面,有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大都市圈创新体系、城市创新体系。各个层面的创新体系研究都关注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研究、创新能力或绩效的评价、创新系统生命周期研究、创新政策研究、不同区域创新体系比较研究。从创新地理视角研究的创新体系突出空间的重要性,主要研究: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体系研究;不同创新体系的区域背景对创新体系形成、运行影响的研究;跨区域、超行政边界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

4.7 创新、城市发展与规划

城市是创新机器,城市创新包括创意与创新,也相应形成二个研究方向,即城市创意地理与城市创新地理。城市创意地理主要研究:城市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城市创意产业效率评价;城市创意产业支撑条件研究;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研究等方面。城市创新地理研究:基于创新的城市化(Innovation-Based Urbanization)、城市创新的形成条件;城市创新环境及城市创新生态;城市创新体系;城市创新空间; 创新城市等方面的内容。

传统的城市规划重视城市物质空间的规划,这是明显的不足[50],城市创意空间与创新空间的兴起,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以考虑。这方面需要研究:城市创新空间的区位选择;城市创新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关系;城市创新等级体系与城市规划;城市知识通道及传播;城市内部空间的创新联系。

5 结论

1) 响应全球新一轮知识经济与创新的潮流,社会科学的“空间化”,经济地理重视文化、制度、网络与关系的研究,促进了“软空间”研究的兴起,创新地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是必然的。创新地理学研究人类创新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地域系统,“人类创新活动”是人类活动最为重要的方面,对智慧的人地关系系统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响应这种创新潮流,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理界需要充分整合地理学界关于创新的研究力量,通过定期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举办多种形式的研讨会,建立与国外同行的交流机制,对创新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形成学科发展共识,推动创新地理学的发展,同时,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为国家、区域、城市的创新发展与决策服务。

2) 创新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地理分支学科,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创新地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借鉴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理论,进一步整合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创新资源学、人才地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建设,建立较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更好的指导科学实践。

3) 创新地理学要面对知识经济发展,中国实施国家创新发展,努力参与国家与地区的创新型国家战略规划、创新城市建设、创新集群建设任务,同时,对案例研究的大量的“经验”知识,总结、归纳与升华,需要做“学术地理学”,形成学科的理论及理论体系,围绕创新的空间研究这一核心任务,发展成地理学一门理论与方法兼备,具地域性、综合性以及应用性的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Schumpeter J A.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4.

[本文引用: 1]     

[2] Pred A.

City System in Advanced Societies

[M]. London: Hutchinson, 1977.

[本文引用: 1]     

[3] Feldman M P.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

[M]. Netherland: Springer,1994.

[本文引用: 1]     

[4] A ydalot P.

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and innovation environments

[M]. London: Routledge, 1988

[本文引用: 1]     

[5] Das K.

Collective dynamism and firm strategy: Study of an Indian industrial cluster

[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 1998, 10(1): 33-49.

https://doi.org/10.1080/08985629800000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n attempt to contribute to the debate on flexibility-collectivity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complex character of a typical cluster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It analyses various aspects of organization of production, the process of internal differentiation, competitive strategies of the firms,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nditions of labour. Despite the growth of SME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has been limited. Fast proliferation of business has given a boost to easy entry of entrepreneurs with the vested motive of making a quick profit. This has encouraged price competition based on using inferior inputs that would tarnish the image of the cluster. Importantly, the predicament of labour has remained a disturbing feature in such clusters. Promoting clusters would have to be based on mutual trust and networking, especially in the non-competitive areas such as ensuring product quality and enhancing standards of employment.
[6] Granovetter M S.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510.

https://doi.org/10.1086/2283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Contends that most behavior is closely embedded in network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and that this position avoids the extremes of under- and oversocialized views of human action. Discussed are embeddedness, trust, and malfeasance in economic life and the problems of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avoiding the analysis of phenomena at the center of standard economic theory, sociologists have unnecessarily cut themselves off from a large and important aspect of social life. (2陆 ref) (PsycINFO Database Record (c) 2012 APA, all rights reserved)
[7] Amin A, Thrift N.

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992, 16(4): 571-587.

URL      [本文引用: 1]     

[8] Lundvall B A.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

[M]. London: Pinter, 1992.

[本文引用: 1]     

[9] Cook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

[J]. Geoforum, 1992, (23): 365-382.

https://doi.org/10.1016/0016-7185(92)90048-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ncept of regulation. Formerly, economic regulation was seen as a necessary corrective to capitalism's cyclical and spatially variable tendencies, enabling a competitive system of economic activity to remain in place without collapsing under the strains of its own internal centrifugal forces. Increasingly, the role of regulation has been reinterpreted, being viewed either as a major source of unnecessary restraint upon enterprise or as a necessary element in enabling firms to compete more effectivel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ole regulation can play as a form of proactive support for industry. It does so in three key sections. The first focusses upon thre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regional innovation, drawing on material evidence from Japan, Germany and France. The second focusses upon regional innovation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Wales. The third reports upon developments which have attempted to move the microregulatory structure of Wales towards European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spher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through a process of ‘learning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more dynamic, institutionally networked regions in Europe.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 are that such interactive learning can produce evidence of very rapid institutional reactions, although there is a time lag before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dynamism of business is harmonized across regions. Nevertheless, the case of regulatory interv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etwork innovation system in Wales testifies to the importance of a regulatory perspective which is equal to tackling the liberating, as well as the controlling, dimensions of regulatory activity.
[10] Scott J C.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M]. Yal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本文引用: 1]     

[11] Yencken D.

The creative city

[J]. Meanjin, 1988, 47(4): 597.

URL      [本文引用: 1]     

[12] Jaffe A B, Trajtenberg M, Henderson R.

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

[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3, 108(3): 577-598.

https://doi.org/10.2307/21184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participants at NBER and Case-Western University for helpful comments. This paper is part of NBER's research program in Productivity. Any opinions expressed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and not those of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ih. NBER Working Paper #3993
[13] Malecki E J.

Industrial location and corporate organization in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J]. Economic Geography, 1985,61(4): 345-369.

URL     

[14] DeBresson C, Amesse F.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review and introduction to the issue

[J]. Research Policy, 1991, 20(5): 363-379.

https://doi.org/10.1016/0048-7333(91)90063-V      URL      [本文引用: 1]     

[15] 王辑慈. 创新的空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本文引用: 1]     

[Wang Jici.Innovative spac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本文引用: 1]     

[16] 曾刚,林兰,樊鸿伟.

论技术扩散的影响因子

[J].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06.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助全球技术转移资料,特别是 张江高科技园区实地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技术在空间上的移动过程。笔者指出,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势能、与技术合作伙伴之间较短的距离、便捷的通道等三 方面的条件,技术扩散才能顺利地进行。同时,不同因子对不同尺度技术扩散过程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宏观尺度上,与创新源区位势相差不大、技术通道外环境类似 的区域将最先进行技术扩散,而距离对宏观尺度上的技术扩散影响不大;在微观尺度上,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的影响,技术势能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不大,而距离、 技术通道内环境对技术扩散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势能较高,位于全球技术扩散通道上,具备临近美、欧、日等世界技术创新源的空间优势, “聚焦张江”战略改善了技术通道,使张江接受海外技术扩散的能力、自身从事技术创新的能力、向国内其他地区进行技术二次扩散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张江高科技 园区内部也还存在着垂直联系多、水平联系少等问题,技术扩散通道建设任重道远。

[Zeng Gang, Lin Lan, Fan Hongwei.

Study on the factors of technology diffusion.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06, 15(1):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9479.2006.0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助全球技术转移资料,特别是 张江高科技园区实地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技术在空间上的移动过程。笔者指出,只有同时具备较高的技术势能、与技术合作伙伴之间较短的距离、便捷的通道等三 方面的条件,技术扩散才能顺利地进行。同时,不同因子对不同尺度技术扩散过程的影响各不相同。在宏观尺度上,与创新源区位势相差不大、技术通道外环境类似 的区域将最先进行技术扩散,而距离对宏观尺度上的技术扩散影响不大;在微观尺度上,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的影响,技术势能对技术扩散的影响不大,而距离、 技术通道内环境对技术扩散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技术势能较高,位于全球技术扩散通道上,具备临近美、欧、日等世界技术创新源的空间优势, “聚焦张江”战略改善了技术通道,使张江接受海外技术扩散的能力、自身从事技术创新的能力、向国内其他地区进行技术二次扩散的能力大大提高,但张江高科技 园区内部也还存在着垂直联系多、水平联系少等问题,技术扩散通道建设任重道远。
[17] 曾刚,李英戈,樊杰.

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

[J].城市规划, 2006, 30(3):32-3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6.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上海和北京两地高新技术企业调查访谈基础上,对两地区域创新 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来源、企业合作网络、运行机理、经营成效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表明,与外国公司的合作,对京沪两地高新技术企业开拓新产品市场、 理清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影响;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区域创新系统当前经济效益较好,而北京潜 在创新能力较强.

[Zeng Gang, Li Yingge, Fan Jie.

Comparis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cluster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City Planning, 2006, 30(3):32-3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6.03.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上海和北京两地高新技术企业调查访谈基础上,对两地区域创新 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来源、企业合作网络、运行机理、经营成效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表明,与外国公司的合作,对京沪两地高新技术企业开拓新产品市场、 理清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影响;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区域创新系统当前经济效益较好,而北京潜 在创新能力较强.
[18] 杜德斌,周天瑜,王勇.

世界R&D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J]. 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 1-6

[本文引用: 1]     

.[Du Debin, Zhou Tianyu, Wang Yong.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global R&D industry.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07, 16(1): 1-6.]

[本文引用: 1]     

[19] 杜德斌,孙一飞,盛垒.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的空间集聚研究

[J].世界地理研究, 2010, 19(3): 1-13.

[本文引用: 1]     

[Du Debin, Sun Yifei, Sheng Lei.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location trends of the R&D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China.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0, 19(3): 1-13.]

[本文引用: 1]     

[20] 汪涛, Hennemann S, Liefner I,.

知识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及对NIS建设的启示——以我国生物技术知识为例

[J].地理研究,2011, 30(10): 1861-187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从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ArcGIS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近十年来生物技术知识网络经历了由萌芽阶段向扩张阶段和成熟阶段转变的过程,知识的扩散方式由接触扩散为主向等级扩散为主转变,知识交流的密集区在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到再分散过程,网络节点间地理临近和组织临近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表明:从缩短知识主体的社会距离和优化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两个角度,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提出建议,以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

[Wang Tao, Hennemann S,

Liefner I et al. 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network and its impact on the NIS: the case study of biotechnology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1,30(10):1861-187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重庆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0~2009年发表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合著论文作者信息统计数据为数据源,从省级层面运用UCINET和ArcGIS软件分析知识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近十年来生物技术知识网络经历了由萌芽阶段向扩张阶段和成熟阶段转变的过程,知识的扩散方式由接触扩散为主向等级扩散为主转变,知识交流的密集区在空间上相应地经历了由分散到集中到再分散过程,网络节点间地理临近和组织临近的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研究表明:从缩短知识主体的社会距离和优化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两个角度,对我国国家创新系统推进生物技术发展提出建议,以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空间配置效率。
[21] 张苏梅,顾朝林,葛幼松.

论国家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

[J]. 人文地理, 2001, 16(1): 5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1.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可分解为内部创新系统、外部创新系统、外部支撑系统等子系统 ,其作用在于促进知识的有序流动。本文在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应分为两个层面 :虚拟空间、地理实体空间

[Zhang Sumei, Gu Chaolin, Ge Youso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Human Geography, 2001, 16(1): 5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1.01.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可分解为内部创新系统、外部创新系统、外部支撑系统等子系统 ,其作用在于促进知识的有序流动。本文在研究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上 ,提出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应分为两个层面 :虚拟空间、地理实体空间
[22] 王兴平. 中国城市新产业空间: 发展机制与空间组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本文引用: 1]     

[Wang Xingping.New Industrial Space in Chinese City: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s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5.]

[本文引用: 1]     

[23] 吕拉昌,李永洁,刘毅华.

城市创新职能与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经济地理, 2009, 29(5): 710-7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的职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 化.城市的职能已由工业城市的生产、制造职能、服务城市的管理与协调职能向创新、创意职能转化,城市化是人口与景观的变化过程,也是城市创新功能的创造过 程,城市创新职能表现出与其他职能不同的特征.城市创新职能可从全球、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多个尺度进行研究,对探讨建立全球及我国的城市空间创新体系,以 及完善城市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Lyu Lachang, Li Yongjie, Liu Yihua.

Urban innovation function and innovational spatial urban system.

Economic Geography, 2009,29(5): 710-7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城市的职能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 化.城市的职能已由工业城市的生产、制造职能、服务城市的管理与协调职能向创新、创意职能转化,城市化是人口与景观的变化过程,也是城市创新功能的创造过 程,城市创新职能表现出与其他职能不同的特征.城市创新职能可从全球、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多个尺度进行研究,对探讨建立全球及我国的城市空间创新体系,以 及完善城市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24] 吕拉昌,李勇.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地理学报, 2010, 65(2): 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间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p>

[Lyu Lachang, Li Yong.

A research on Chinese renovation urban system based on urban renovation func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65(2):177-19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2005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问卷、访谈及统计数据资料,采用因子分析、数学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以知识经济下城市创新职能及城市体系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城市的创新格局、网络、等级体系及城市的创新联系,研究表明,中国创新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形成以上海、北京为顶级城市的五级塔型城市体系结构,东部沿海城市在中国创新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省会城市及经济强劲的城市一般成为区域性的创新中心。中国创新城市体系受城市创新规模、城市科研规模与效率、城市创新潜力因素、城市创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城市间合作论文数量来测度城市之间的创新联系,结果表明,北京在知识传播和知识合作创新中的处于中心位置,高层级的城市在知识传播与合作中明显比较高层级与中层级以及低层级城市多,省会城市及经济实力强劲的区域中心城市在知识传播中起重要的作用。</p>
[25] 吕拉昌,梁政骥,黄茹.

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研究

[J]. 地理科学,2015,35(1):30-3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对国内外城市创新联系综述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组测度指标,界定了城市外向创新联系规模,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强度及格局。研究表明:中国主要城市创新联系格局基本为东强西弱,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联系格局显现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角,以北京、天津,以广州、深圳为2 个底角的创新联系&ldquo;金三角&rdquo;。城市创新联系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等级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与中国的许多城市有广泛的创新联系,具有全国创新影响力;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济南、青岛、大连、西安等成为地区性的城市创新联系节点,具有区域性的创新影响力。在创新联系较强的东部沿海主要的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城市间创新联系最强,但外向辐射力有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部创新联系较强,并与环渤海经济圈有较强的创新联系, 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北京、天津、唐山具有较强的创新联系,外向辐射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为主。对中国创新联系格局规律的揭示,更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创新城市体系中城市的作用,并为规划与建立中国创新都市圈提供依据。</p>

[Lyu Lachang, Liang Zhengji, Huang Ru.

The innovation linkage among Chinese major citie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 30-3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对国内外城市创新联系综述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一组测度指标,界定了城市外向创新联系规模,采用引力模型,测度了中国主要城市间的创新联系强度及格局。研究表明:中国主要城市创新联系格局基本为东强西弱,东部地区城市创新联系格局显现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角,以北京、天津,以广州、深圳为2 个底角的创新联系&ldquo;金三角&rdquo;。城市创新联系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等级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重庆等与中国的许多城市有广泛的创新联系,具有全国创新影响力;南京、杭州、武汉、郑州、济南、青岛、大连、西安等成为地区性的城市创新联系节点,具有区域性的创新影响力。在创新联系较强的东部沿海主要的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城市间创新联系最强,但外向辐射力有限;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部创新联系较强,并与环渤海经济圈有较强的创新联系, 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北京、天津、唐山具有较强的创新联系,外向辐射以长江三角洲的城市为主。对中国创新联系格局规律的揭示,更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创新城市体系中城市的作用,并为规划与建立中国创新都市圈提供依据。</p>
[26] 吕拉昌,何爱,黄茹.

基于知识产出的北京城市创新职能

[J]. 地理研究,2014,33(10): 1817-18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城市创新职能成为研究热点。基于知识产出,参考城市职能的研究方法进行城市创新职能研究,利用城市职能创新指数及城市职能专门化指数,在与中国城市创新能力位居前列的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比较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以论文发表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测度的城市创新职能指数和专门化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但总体上,北京交通信息业、科教文卫业的创新职能指数均较高。北京各行业部门的创新专门化指数均大于平均值,除少数部门外,基本优于上述四城市,但北京的创新强度并不占绝对优势。</p>

[Lyu Lachang, He Ai, Huang Ru.

Beijing's urban innovational function based on knowledge output.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4,33(10): 1817-18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城市创新职能成为研究热点。基于知识产出,参考城市职能的研究方法进行城市创新职能研究,利用城市职能创新指数及城市职能专门化指数,在与中国城市创新能力位居前列的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城市比较的基础上,对北京城市创新职能结构和强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以论文发表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测度的城市创新职能指数和专门化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差别,但总体上,北京交通信息业、科教文卫业的创新职能指数均较高。北京各行业部门的创新专门化指数均大于平均值,除少数部门外,基本优于上述四城市,但北京的创新强度并不占绝对优势。</p>
[27] 吕拉昌,谢媛媛,黄茹.

我国三大都市圈城市创新能级体系比较

[J].人文地理,2013,28(3): 91-9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 关键节点,是国际创新的主要支点。我国三大都市圈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内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对 三大都市圈的创新能级体系进行了比较,并应用重力模型,对中心城市创新引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了三大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创新联系。

[Lyu Lachang, Xie Yuanyuan, Huang Ru.

The comparison of innovation ability hierarchy of three megalopolises in China.

Human Geography, 2013, 28(3): 91-9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都市圈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 关键节点,是国际创新的主要支点。我国三大都市圈在我国创新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圈内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度分析的基础上,对 三大都市圈的创新能级体系进行了比较,并应用重力模型,对中心城市创新引力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了三大都市圈内部城市的创新联系。
[28] 方创琳,刘毅,林跃然. 中国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Fang Chuanglin, Liu Yi, Lin Yueran.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a’s innovative cit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29] 方创琳,马海涛,王振波.

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

[J].地理学报, 2014,69(4):459-47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型城市是开展创新活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地,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因而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已进入到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但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全国287 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综合评估对象,采用自主构建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体系和开发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监测系统软件,从自主创新、产业创新、人居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方面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现状做了综合评估,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认为,中国城市综合创新水平偏低,建设创新型国家难度大,87.8%的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与城市经济发达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城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自主创新水平、产业创新水平、人居环境创新水平和体制机制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一致的空间分异规律。到2020 年争取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建成4 大全球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把南京、苏州、厦门、杭州、无锡、西安、武汉、沈阳、大连、天津、长沙、青岛、成都、长春、合肥、重庆共16 个城市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形成由4 个全球创新型城市、16 个国家创新型城市、30 个区域创新型城市、55 个地区创新型城市和182 个创新发展型城市组成的国家城市创新网络空间格局,进而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Fang Chuanglin, Ma Haitao, Wang Zhenbo.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cities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69(4):459-473.]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04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型城市是开展创新活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地,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因而在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当前,中国已进入到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但创新型城市建设尚处初级阶段,尚未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战略质变,与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城市还有很大差距。本文以全国287 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综合评估对象,采用自主构建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体系和开发的中国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估监测系统软件,从自主创新、产业创新、人居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方面对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现状做了综合评估,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认为,中国城市综合创新水平偏低,建设创新型国家难度大,87.8%的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与城市经济发达水平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东部地区城市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自主创新水平、产业创新水平、人居环境创新水平和体制机制创新水平呈现出与城市综合创新水平一致的空间分异规律。到2020 年争取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建成4 大全球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球创新中心;把南京、苏州、厦门、杭州、无锡、西安、武汉、沈阳、大连、天津、长沙、青岛、成都、长春、合肥、重庆共16 个城市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创新中心,形成由4 个全球创新型城市、16 个国家创新型城市、30 个区域创新型城市、55 个地区创新型城市和182 个创新发展型城市组成的国家城市创新网络空间格局,进而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30] 王承云,秦健,杨随.

京津沪渝创新型城区研发产业集群研究

[J].地理学报,2013, 68(8): 1097-110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统计数据考察京、津、沪、渝创新型城区内6477 家研发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群模式,发现四个直辖市的研发产业高度集中在北京的海淀区、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杨浦区和重庆的沙坪坝区。其中,海淀区、杨浦区和沙坪坝区都位于中心城区,拥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同时区内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也提供了优越的知识溢出环境,在市场和资源这2 个重要的"内生条件"下,空间集聚模式属于内生型集群型。依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内生型研发产业集群模式可分成3 个阶段,即初级阶段的"沙坪坝区单极增长模式"、中期阶段的"杨浦区多核协同模式"和成熟阶段的"海淀区簇团网络模式"。滨海新区则表现为"卫星平台模式"的空间形态和结构。知识溢出和产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述研发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政策驱动和城市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Wang Chengyun, Qin Jian, Yang Sui.

Analysis of the cluster mode of R&D industry in the innovative city districts: taking Beijing, Tianjin, Shanghai and Chongqing as example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8): 1097-110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统计数据考察京、津、沪、渝创新型城区内6477 家研发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群模式,发现四个直辖市的研发产业高度集中在北京的海淀区、天津的滨海新区、上海的杨浦区和重庆的沙坪坝区。其中,海淀区、杨浦区和沙坪坝区都位于中心城区,拥有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同时区内众多的高校和研究所也提供了优越的知识溢出环境,在市场和资源这2 个重要的"内生条件"下,空间集聚模式属于内生型集群型。依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内生型研发产业集群模式可分成3 个阶段,即初级阶段的"沙坪坝区单极增长模式"、中期阶段的"杨浦区多核协同模式"和成熟阶段的"海淀区簇团网络模式"。滨海新区则表现为"卫星平台模式"的空间形态和结构。知识溢出和产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上述研发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政策驱动和城市规划起到了重要作用。
[31] 陈秉钊,范军勇. 知识创新空间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本文引用: 2]     

[Chen Bingzhao, Fan Junyong.Knowledge innovation space theory. Beijing: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2007]

[本文引用: 2]     

[32] 隋映辉.

城市创新系统与“城市创新圈”

[J]. 学术界,2004, 106(3): 105-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1698.2004.03.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系统创新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是体现城市创新规模与竞争实力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城市创新域和产业系统链范围的决定性因素.

[Sui Yinghui.

Urban innovation system and urban innovation circle.

Academic Circles, 2004, 106(3): 105-1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1698.2004.03.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创新系统可以表示为城市创新的扩散效应和科技产业聚集效应的矢量集合,以及一个独特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系统创新的聚集和扩散能力是体现城市创新规模与竞争实力的两个侧面,同时,也是城市创新域和产业系统链范围的决定性因素.
[33] 甄峰,徐海贤,朱传耿.

创新地理学: 一门新兴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1): 9-11.

URL      [本文引用: 2]     

[Zhen Feng, Xu Haixian, Zhu Chuangeng.

Innovative Geography—A New Branch of Geography.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1, 20(1): 9-11.]

URL      [本文引用: 2]     

[34] Karen R.Polenske.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本文引用: 1]     

[35] Fagerberg J, Mowery D C.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novation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11.

[本文引用: 1]     

[36] 龙开元. 创新地理学——中国科技布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Long Kaiyuan.Innovation geography—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ina layout technology.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37] Feldman M.

The new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spillovers and agglomeration: A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1999, 8(1/2): 5.

https://doi.org/10.1080/10438599900000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reviews recent empirical studies of loc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objective is to highlight the questions addressed, approaches adopted, and further issues that remain. The review is organized around the traditions of measuring geographically mediated spillovers and productivity studies that introduce a geographic dimension. The first part identilies four separate strains in thc empirical spillover literature: innov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s; the linkages between patent citations. defined as paper trails: the rnobility of skilled labor based on the notion that knowledge spillovers are transmitted through people; and, last, knowledge spillovers embodied in traded goods. The second part considers the composition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he attributes of knowlcdg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rms.
[38] 吴传钧.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经济地理, 1991, 11(3): 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Wu Chuanjun.

Researching core of Geography—The regional system of man land relationship.

Economic Geography, 1991, 11(3): 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层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与反馈作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素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也是地理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始终贯彻在地理学的各个发展阶段。从十九世纪末叶兴起的近代地理学发展到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地理学,虽然其中心研究课题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转化,但地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万变不离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这一宗旨。
[39] 李振泉. 人地关系论[M]//李旭旦.人文地理学论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75-78.

[本文引用: 1]     

[Li Zhenquan.Theory of man- land relationship//Li Xudan. The Review of Human Geography.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1985: 75-78]

[本文引用: 1]     

[40] 吕拉昌,黄茹.

人地关系认知路线图

[J]. 经济地理, 2013, 33(8): 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对人地关系20多年的研究,提出地理学人地关系认知首先要区分其研究的特殊性——建立人地关系“三元论”,从此出发探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认知结构路径,包括“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路径,“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路径,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路径,从空间方面,要区别于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异一全息地域分工理论。

[Lyu Lachang, Huang Ru.

The cognitive map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earth.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33(8): 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作者对人地关系20多年的研究,提出地理学人地关系认知首先要区分其研究的特殊性——建立人地关系“三元论”,从此出发探讨地理学人地关系的认知结构路径,包括“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路径,“生态经济”与“经济生态”路径,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路径,从空间方面,要区别于经济学的劳动地域分工,建立地理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分异一全息地域分工理论。
[41] Nelson R.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 Comparative Analysis[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本文引用: 1]     

[42] 刘燕华,李秀彬.

国家创新系统研究中地理学的视角

[J]. 地理研究,1998,17(3): 2-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8.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 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而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效率是解释国家创新能力高低最重要的指标。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者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说明知识的流 动是一个空间过程。从创新系统的区域层次性、知识流动的区位效应以及知识创新的区域分工等现象中,可以看到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切入点。

[Liu Yanhua,

Li Xiub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from the view of geography.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8,17(3): 2-5.]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1998.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建立 和完善国家创新系统,而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效率是解释国家创新能力高低最重要的指标。高新技术企业和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者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说明知识的流 动是一个空间过程。从创新系统的区域层次性、知识流动的区位效应以及知识创新的区域分工等现象中,可以看到从地理学角度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切入点。
[43] 黄玮强,庄新田,姚爽.

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扩散研究

[J].管理科学,2012,25(2):1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334.2012.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 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 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 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 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Huang Weiqiang, Zhuang Xintian, Yao Shuang.

Study on knowledge diffusion of industry clusters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cooperation network .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2,25(2):13-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0334.2012.02.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创新合作网络是产业集群内部主 体为适应创新复杂性的一种自组织涌现,创新合作网络结构决定了网络功能并进而影响发生于网络上的集群知识扩散过程。建立基于创新合作网络的知识扩散模型, 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上,运用仿真方法研究集群知识扩散规律。将知识扩散效率与创新合作关系距离相联系, 考虑知识的全局扩散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合作网络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集群知识扩散深度、知识扩散速度、整体知识水平增长效率以及具有最 高的知识资源配置效率,创新合作网络中存在空间聚集的集群主体间倾向于具有相近的知识水平。最后给出促进最优创新合作网络安排的相关政策建议。
[44] 肖冬平,彭雪红.

组织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关系质量与创新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

[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8): 107-1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tml dir="ltr"><head><title></title></head><body>从组织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的视角,探讨组织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其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没有获得样本数据的支持。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质量对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是理解知识网络构建意义的关键。</body></html>

[Xiao Dongping, Peng Xuehong.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knowledge network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organizati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Work, 2011, 55(18): 107-11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html dir="ltr"><head><title></title></head><body>从组织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的视角,探讨组织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网络的结构特征对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其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其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结构洞对企业知识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没有获得样本数据的支持。组织间合作伙伴关系质量对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是理解知识网络构建意义的关键。</body></html>
[45] Robert Huggins, Andrew Johnston.

Knowledge Networks in an Uncompetitive Region: SME Innovation and Growth

[J]. Growth and Change, 2009, 40(2):227-259.

https://doi.org/10.1111/j.1468-2257.2009.0047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Knowledge networks are now recognised as a crucial element underlying the economic succes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geographic locations, in particular regions.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ssess the types of knowledge networks utilised and formed by knowledge-base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in the relatively uncompetitive regional setting of Yorkshire and Humberside in the UK. It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networking activity and the levels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achieved by these SMEs. It is found that SMEs tend to utilise and value more knowledge networks with actors outside the region. However, more innovative SMEs possess a balance of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egion knowledge networks. Knowledge networking activity is sometime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owth, suggesting that networks with certain actors, such as public sector support agencies, may be formed by SMEs when they are facing competitive pressures. In terms of policy implications, the paper recommends a shift from the cluster policies implemented by many regional authorities to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pproach, focusing equally on the regional and more global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networks. It is concluded that regional public policy makers need to renew their efforts to support SMEs i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their knowledge networks.
[46] Escribano A, Fosfuri A, Tribõ J.

Management external knowledge floe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

[J]. Research Policy, 2009, 38:96-105.

[本文引用: 1]     

[47] Pedersen S E, Hurd S S, Lemanske R F, et al.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J]. Pediatric Pulmonology, 2011, 46(1): 1-17.

https://doi.org/10.1002/ppul.2132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sthma is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disease of childhood and the leading cause of childhood morbidity from chronic disease as measured by school absences,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and hospitalions(1).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many scientific advances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asthma and our ability to manage and control it effectively. However,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sthma are variable and nonspecific. Furthermore, neither airflow limitation nor airway inflammation, the main pathologic hallmarks of the condition, can be assessed routinely in this age group. For this reason, to aid in the diagnosis of asthma in young children, a symptoms-only descriptive approach that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of various wheezing phenotypes has been recommended(2). In 1993, 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was implemented to develop a network of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public health officials to dissemin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ssuring a mechanism to incorporate the results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into asthma care. Since then, GINA has developed and regularly revised a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Publications based on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different languages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n this report,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 an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present the special challenges tha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managing asthma in children during the first 5 years of life, including difficulties with diagnosis,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rugs and drug delivery systems, and the lack of data on new therapies. Approaches to these issues will vary among populations in the world based on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genetic diversity, cultural beliefs, and differences in healthcare access and delivery. Patients in this age group are often managed by pediatricians and general practitioners routinely faced with a wide variety of issues related to childhood diseases. Pediatr Pulmonol. 2011; 46: 1-17. (C) 2010 Wiley-Liss, Inc.
[48] Florida R.

The Economic Geography of Talent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2002,92(4): 743-755.

URL      [本文引用: 1]     

[49] Morten T Hansen, Julian Birkinshaw.

The innovation value chain

[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8, (4): 121-130.

URL      [本文引用: 1]     

[50] 吕拉昌.

新经济时代我国特大城市发展与空间组织

[J].人文地理, 2004, 19(2):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经济的发展将会全面提升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本文认为,新经济对我国 特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有: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促进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创新环境--生产服务业发展.在新经济推 动下,建立有效的知识通道将成为我国特大城市空间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知识源的选择、知识传导的路径及通道,知识使用地的吸引构造以及与软要素构成 创新环境的规划、协调、共生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

[Lyu Lachang.

The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metropolitans of China in the new economy era.

Human Geography, 2004, 19(2): 17-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2.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经济的发展将会全面提升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影响城市的空间组织.本文认为,新经济对我国 特大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有:促进城市的产业结构提升;促进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城市"的建设;促进城市创新环境--生产服务业发展.在新经济推 动下,建立有效的知识通道将成为我国特大城市空间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则,因此,知识源的选择、知识传导的路径及通道,知识使用地的吸引构造以及与软要素构成 创新环境的规划、协调、共生将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