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6): 846-854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6.006

Orginal Article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赵东霞12, 韩增林1, 赵彪3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9
2.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3.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Spatial Framework and Change of the Northeast China’s Economic Links

Zhao Dongxia12, Han Zenglin1, Zhao Biao3

1.Center for Studies of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2.College of Manage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 Liaoning, China
3. School of Urban and Regional Scienc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6-0846-09

收稿日期: 2015-05-17

修回日期:  2015-08-19

网络出版日期:  2016-10-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122)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赵东霞(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 zhaodx99@126.com

展开

摘要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重力模型、潜能模型、隶属度模型等方法,以东北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1992~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联系强度与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密切;东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南方高于北方、中部地区高于两侧,时空差异明显;近20 a来,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最大引力联结城市变化明显;最后,提出了流域型城市及其格局的概念,并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空间经济联系 ; 流域型城市 ; 重力模型 ; 东北地区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economic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is beneficial to understand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regions and urban economy, to clarify the space developing orientation of regions and city entities, and to organize transportation reasonably. 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guid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regional and urban spatial interaction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Gravity Model, Potential Model and Subjection Model which are interacted in space, this research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the spatial pattern and evolution of the urban economic link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from 1992 to 2012, taking 41 cities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as study objects. 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ities of the northeast regio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conomic relation intensity and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the more intense the economic relation is, the more complicated the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will be.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the time-space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that the economic relation intensity in the south is higher than in the north and it is higher in the middle part than on the two sides. In the recent 20 years,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represented by Shenyang, Changchun and Harbin has been formed. There is no change in the cities in the center of the region but the closest linkage among cities changed distinctivel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presents feature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from middle to sides. Finall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River Basin City and its pattern, and makes a concrete analysis.

Keywords: spatial economic links ; river basin city ; gravity model ; the northeastern China

0

PDF (4141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赵东霞, 韩增林, 赵彪.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J]. , 2016, 36(6): 846-854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6.006

Zhao Dongxia, Han Zenglin, Zhao Biao. Spatial Framework and Change of the Northeast China’s Economic Link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6): 846-854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6.006

空间相互作用一直是地理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在地方上发生的事物不但取决于当地的状况,也取决于当地和其他地方的联系,即取决于地点和位置[1]”。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是指地区之间及地区内部在原材料及工农业产品方面的交换活动和技术经济上的相互联系[2]。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与周围的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相邻区域的功能。几乎每个城市都是一个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它带动和影响了周围地区的发展[3]。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为其以外的区域提供产品和服务[4]。城市经济空间联系就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5]。因此,研究城市间的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合理组织交通运输[6],对于区域城市空间联系的引导与加强,以及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7]

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外的研究开始较早且研究范围较为广泛。1929年Reilly提出了“零售引力定律”,为区域空间联系的定量分析开启了方向[8];Converse借助赖利定律确定了城市间联系的分界点[9];Zipf发展了赖利定律并建立了城市体系空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10]。21世纪以来,国外学术界对空间经济联系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从简单的静态、定性描述转为更加注重联系过程的动态分解,更加强调定量模型的运用[11~15]。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周一星提出了“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理论,奠定了中国空间经济联系研究的理论基础[4];一些学者运用空间相互作用的重力模型从空间经济联系测度、驱动力机制等不同方向对区域经济联系进行了大量研究[16~20]。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21~23]、珠三角[24]、环渤海地区[25]、中原经济区[7]、淮海经济区[26]等区域。

从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在研究内容方面,多以区际联系为主,且主要集中在某一城市与所在区域或者全国的联系上,对一个完整区域定量联系分析较少;研究方法上静态分析较多,动态研究相对较少;研究区域上,经济发达地区较多,中西部、东北地区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东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的重力模型等方法,选取1992年、2002年、2012年数据,对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化进行研究,为加强东北地区城市群空间联系、促进东北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与数据准备

本研究采用空间相互作用原理产生的重力模型来衡量空间经济联系强度的大小,它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够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27]。具体模型如下:

Eij=PiGi×PjGjDijbi,j=1,2,,nij(1)

式中, Eij表示城市i,j经济联系的强度; PiPj为两城市市区总人口数; GiGj为两城市市区GDP; Dij为两城市市区间的距离。b为距离摩擦系数,一般认为,b值分别取1和2时可以近似地揭示国家尺度和省区尺度的城市体系空间联系状态,结合本研究实际,此处b值取2[28]

潜能模型,以重力模型为基础,计算某个城市与城市体系内所有城市(含自身)间的所有引力之和,是城市对城市外某地点的影响,称为城市在该点的潜能。它是作为引力因子的地理实体与距离衰减效应双重作用的结果,将运输系统与各地的社会经济活动纳入了统一的分析框架[29]。计算公式为:

Ei=j=1nEij=j=1nPiGi×PjGjDij2(2)

式中, Ei为潜能,反映了城市的集聚能力,是描述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代表性指标[30],n是城市个数。

经济联系隶属度模型是对区域间经济联系大小进行比较的指标,具有相对意义,体现较高级别城市对较低级别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由两两城市联系强度除以城市联系总量得到,其计算公式为:

Lij= EijEi(3)

式中, Lij为城市的经济隶属度, Eij表示两个城市经济联系强度, Ei为城市i的潜能。

由于本研究主要侧重东北地区内部的相互作用,区内城市间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以公路客货运输的比例最大,且空间距离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明显,所以城市间的距离采用公路运营里程。城市间的距离数据来源于中国地图出版社编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公路里程地图册2013》[31]、西安地图出版社编的《中国公路里程地图册2003》[32]和人民交通出版社编的《中国公路交通里程地图册1993》[33],并参考同期其他地图册,部分城市间距离数据采用GIS软件将该期地图矢量化测得。市区GDP和总人口数来源于1993、2003、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统计数据[34]。为方便对比分析,1992年、2002年数据统一按2012年的可比价格进行了换算。研究样本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各设区市和内蒙古东部锡林郭勒、兴安、赤峰、通辽、呼伦贝尔共41个城市。鉴于部分行政区有调整,分别取调整之前的数据并进行汇总,计算区内城市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并通过GIS软件绘制出各省的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图。

2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2.1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总体格局

根据公式(1)和(2)对1992年、2002年和2012年的全部城市的空间经济联系进行计算,其结果详见表1,并依据计算结果,采用ArcGIS10.0统计分析工具中的“含障碍的扩散插值法”进行空间插值(图1)。

从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联系情况表(表1图1)可以看出,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区域为沈阳周边地区。沈阳经济区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占全部地区的比例为69.32%,即近2/3的比重。其次是长吉地区和哈大齐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分别占全部地区的6.41%、5.42%。这突出反映了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集中于沈阳、长春、哈尔滨周边地区这一不均衡分布的空间格局。

将1992和2002年的各城市空间经济联系量的值(表1)与城市潜能空间分异图(图1)进行对比发现,10 a间变化最大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增长56.32倍,但由于其城市规模小,对全区影响不大;其次是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均呈增长态势,增幅以3~8倍为主;第三是沈阳经济区经济联系总量占比由1992年的71.29%降为2002年的69.16%,经济联系总量增长缓慢。对比2002和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空间联系量的值(表1)与城市潜能空间分异图(图1),可以看出,最近

表1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情况表

Table 1   The spatial economic ties of the cities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城市1992年2002年2012年
经济联系量占全区比(%)经济联系量占全区比(%)经济联系量占全区比(%)
哈尔滨1.842.5315.483.71128.113.84
齐齐哈尔0.821.123.170.7618.470.55
鸡西0.150.211.090.2610.290.31
鹤岗0.390.541.550.3711.760.35
双鸭山0.240.331.080.268.820.26
大庆1.281.769.442.2634.371.03
伊春0.200.281.060.265.040.15
佳木斯0.510.702.350.5617.660.53
七台河0.080.120.920.227.210.22
牡丹江0.290.401.190.299.690.29
黑河0.010.020.090.021.070.03
绥化0.260.351.720.418.450.25
大兴安岭0.050.070.230.061.020.03
长春2.423.3323.645.67142.394.26
吉林1.472.0212.803.0771.762.15
四平1.061.454.100.9852.541.57
辽源0.590.812.430.5829.290.88
通化0.510.711.660.4023.620.71
白山0.430.601.010.2419.550.59
松原0.260.352.090.5026.000.78
白城0.090.130.740.188.560.26
延边0.060.080.470.115.650.17
沈阳19.3926.62106.3925.53910.8327.28
大连1.121.547.931.9065.471.96
鞍山6.288.6248.6311.67236.737.09
抚顺12.1516.6859.6314.31564.6916.91
本溪3.675.0420.104.82154.884.64
丹东0.560.772.090.5022.300.67
锦州2.092.877.471.7988.482.65
营口1.752.408.322.0096.302.88
阜新0.771.063.550.8531.430.94
辽阳4.736.5033.938.14191.595.74
盘锦1.842.5212.803.0787.762.63
铁岭3.184.377.691.84128.113.84
朝阳0.450.621.250.3021.380.64
葫芦岛1.361.875.191.2554.191.62
呼伦贝尔0.020.020.110.032.000.06
兴安0.050.060.570.145.120.15
通辽0.180.241.490.3622.080.66
赤峰0.220.300.870.2112.660.38
锡林郭勒0.010.010.460.111.720.05

新窗口打开

10 a来沈阳经济区经济联系总量增长近8倍,区内经济联系密切,经济发展势头迅猛;除沈阳经济区外,长吉地区、哈尔滨周边地区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增长较快,经济增长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沈阳市“一级独大”现象更加突出,经济联系总量及所占比例均占绝对优势。

研究表明,20 a年来经济联系变化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各城市经济联系总量变化,前10 a增长较为平均,后10 a经济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凸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逐步加大; 沈阳经济区经济联系总量占绝对优势,在东北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沈阳为东北中心城市,经济辐射面广; 经济联系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中间大两侧小”的格局; 20 a的经济联系强度变化中(图1),前10 a北部扩展显著,以长春西北方向经济联系强度增长较快,后10 a南部地区增长较快,以沈阳西北方向增长最明显,整体呈由南向北逐步扩散。

图1   1992年、2002年和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潜能空间分异

Fig.1   The potentia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in 1992, 2002 and 2012

2.2 东北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格局

根据引力值的数据特征,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7,35],将城市引力值划分为1~5,5~10,10~50,50~150,150~300,300以上6个等级,并结合GIS软件进行空间可视化表达(图2),以此来分析东北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格局。

图2   1992、2002、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格局

Fig. 2   The intensity pattern among the northeastern China in 1992, 2002 and 2012

图2可以看出,1992年东北地区各城市间的联结线很少,只有沈阳-抚顺、沈阳-本溪、沈阳-辽阳、沈阳-鞍山、沈阳-铁岭、鞍山-辽阳6条联结线,均为距离较近的南部城市,表明城市之间联系非常微弱。这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人口等要素流动性差等原因相关。2002年城市联结线数目增多,主要分布在南部沈阳周边地区、长春-吉林地区、哈尔滨周边地区等地区,但相互之间联系程度较弱,经济呈极核式发展模式;沈阳周边地区已形成以沈阳为中心的,沈(阳)-铁(岭)-抚(顺)-本(溪)-鞍(山)-辽(阳)“六边形”网络式发展雏形;区内其他城市联系也在增强,但与沿海地区联系能力仍然较差,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沈阳周边,海陆互动性不强,长春、哈尔滨处于点轴式发展阶段,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经济发展轴已成雏形;南北向联系出现,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间,联系仍较为脆弱。2012年联结线数目大量增加,城市间相互作用能力不断增强,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主要城市南北之间的联系强于东西之间的联系,形成了以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核心地区。沈阳周边地区网络化发展已渐至成熟,沈-抚、鞍-辽空间互动势头强劲,联结线达到第一等级,沈(阳)-铁(岭)、沈(阳)-辽(阳)、沈(阳)-鞍(山)均达到第二等级。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长(春)-吉(林)轴线开始成熟,开始出现网络化发展趋势。总体来看,前10 a间,东北地区城市间引力联结线的数目和强度增加不明显,主要集中在沈阳周边地区,以南北向变化突出;后10 a城市间引力联结线数目和强度显著增加,西部内蒙古地区城市与中心城市互动增强,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以东西向变化最为突出。

从城市空间经济联系的网络结构看,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网络密度和结构复杂程度较高,经济联系网络呈现多核心、网络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辽宁沈阳、大连双核心结构明显,沈阳-抚顺同城化趋势突出;北部的长春、吉林,哈尔滨、大庆也出现双核心的趋势。从南向北看,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空间结构越来越简单化,逐步由网络式城市向双核心城市、极核式城市转变。东北地区城市主要是南北方向发展,是地区发展的一级轴线,东西方向特征主要以省内为主,是地区发展的二级轴线,经济联系格局由东、西向中部聚集,最后再沿哈大线由北向南汇总。

2.3 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经济联系最大引力方向

依据公式(1)、(3)计算东北地区41个城市相互之间的引力强度值和隶属度值,按照取最大原则,选择每个城市的最大吸引方向,确定城市隶属关系;利用MapInfo11.5的专业制图技术,制作城市最大引力方向专题图(图3),并分析其特征和变化规律。

图3可以看出,1992年东北地区,沈阳经济影响力优势明显,城市最大引力方向主要分布在沈阳北部,甚至包括内蒙古部分城市,但沈阳对南部、西南部城市整合能力较差。长春、吉林互为最大吸引城市,但影响范围仅限于周边城市。哈尔滨最大吸引城市中对大庆、绥化、牡丹江吸引力较强,对黑河、伊春吸引能力一般,整体联系松散。总体来看,1992年东北地区城市空间相互作用不强,区域一体化程度较弱;除沈阳周边地区外,经济发展仍处于“极核式”阶段,即经济发展外向性不强,主要依靠自身发展;沿边、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联系性不强。

相对于1992年,2002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变化较为明显(图3),主要表现在,沈阳对西北部地区的联系度增加,表现在对盘锦、赤峰、锡林郭勒的经济吸引力最大,对沈阳北部地区城市的吸引力变化不明显,对沈阳南部城市的吸引力仍然不强;长春市经济吸引力有所提升,表现在对延边的经济吸引力最大,但作为吉林省经济核心,对省内的带动作用仍有待提高;哈尔滨对周边城市吸引力变化主要体现在对呼伦贝尔的吸引力最大,对东北部的经济整合能力仍然较差。总体来看,10 a间,内陆城市与沿海、沿边城市联系程度增加;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长春市、哈尔滨市对周边空间联系能力有所提升;经济联系关系变化主要在内陆平原地区进行,以南北向为主,东西两侧城市经济仍未与内陆经济深度融和。

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更加合理的态势(图3)。沈阳对南部地区空间作用能力显著提升,城市整合带动效应明显,区域联系更加紧密,以沈阳为核心,沈阳经济区为主体的“网络化”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形成;长春对省内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且正在形成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仅次于沈阳的东北地区新兴经济增长极;哈尔滨对周边地区的整合能力也有很大提升,对大兴安岭的吸引力达到最大,但对于哈尔滨东北部影响仍不明显。总体来看,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区域一体化能力明显提升,且形成了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核心的三大经济板块;东北地区经济海洋性特色有所提升,沿海港口城市与内陆城市联系日趋密切;经济发展以南北向轴线为主,正在向东西两侧扩展。

3 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格局

流域型城市并不是传统的具体河流沿线的城市,而是基于空间经济联系提出的一种新型城市关系模式。

自然界中,地表流水存在面状和线状两类。面状流水通常在河流发育初期,由许多细小股流组成,无固定的流路,时分时合,多呈薄层切片流形式,顺坡向下流动,流入集水盆,当集水盆水满时,向外溢出,形成线状水流;线状水流一般在沟谷或河槽中流动,比较集中,有比较固定的流路,流量较大,发育成熟时就形成沟谷主干,这是集水盆水流的主要通路。

流域型城市是指一个地区城市的人、财、物的流动,存在着类似河流一样的主流和支流,支流汇入主流,最终融入更广阔的市场。“经济河流”发源于通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通达性较好、联系程度强的中下游城市流动,最终汇入通达性更强的下游城市。上游城市就像支流,经济联系强度小,没有明显的经济联系方向,相互之间的联系也较脆弱,城市间联系多为细小股流,城市体系多呈极核式;而中游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大,资源集聚效应强,不同城市之间通达性较好,如河流的主干,主流和较大的支流交汇处往往发育有大型城市,存在一个主要经济联系方向,城市间的联系多为线状水流,城市体系呈点轴式;下游城市如同河流下游,水流分散效应增强,分叉较多,不同城市之间联系更为方便,城市带动作用强,城市体系多呈网络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中下游城市也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即经济越发达,城市体系越呈网络化发展,但在网络化的城镇体系中也存在着主流和支流。

基于2012年空间联系数据和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最大引力方向(图3)的数据,依据流域型城市定义划分“上中下游城市”。“上游城市”空间相互作用小,相互之间联系能力差,多分布在沿边地区;“中游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主要支流或主流与支流的交汇处;“下游城市”主要分布在出海口附近,通达性较好,与海洋联系密切,且空间联系强度大。要素的流动多从可达性较差的上游城市向可达性较好的下游城市汇集(图4),上游城市多处在产业链的末端,为中游城市和下游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中游城市和下游城市处在产业链的前端,生产工业制成品和服务产品;产品和要素主要通过下游城市汇入市场,再通过蒸发(要素的重新配置)和降水(投资)进行要素的有效配置。随着地区通达性的提高,地形剖面将越来越平缓。

图3   1992年、2002年和2012年东北地区城市最大引力联结方向

Fig. 3   The maximum gravity direction in the city of the northeastern China in 1992, 2002 and 2012

图4   上、中、下游城市的经济地理学意义

Fig.4   The economic geography significance of upstream, middle and downstream cities

2012年,东北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分别有12、6和7条最大引力连接线,表明这3个城市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沟通能力强,为“干流”上的主要城市。大连虽与其他城市最大引力连接线较少,但大连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出海通道,也为“干流”核心城市。其中长春、哈尔滨为“中游城市”,存在着哈尔滨集水盆和长春集水盆,有较大的支流汇入,是“干流、支流”的重要交汇处。哈尔滨存在一条经济“支流”,即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一线地区,长春则是长春-吉林地区。沈阳、大连则是典型的“下游城市”,沈阳是陆路“窗口”,是整个东北的资源集散地,沟通整个东北地区;大连则是海路窗口,连通东北与外界关系。沈阳地区城市联系程度极高,出现“沈抚同城化”现象,城市体系网络化发育水平较高,具有“下游城市”突出的特点。流域腹地范围划分依据图3中最大引力连接城市确定,具体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如图5所示。

图5   东北地区流域型城市空间格局(2012年)

Fig. 5   The urban spatial pattern of Basin type in the northeastern China in 2012

4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近20 a年的空间经济联系的量化分析,提出了流域型城市的概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济联系强度与区域空间结构关系密切。经济联系强度越大,区域空间结构越复杂。南部沈阳周边经济联系强度大,区域空间结构就较北部地区复杂。1992年,东北地区为沈阳单核心结构;2002年为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多核心结构;2012年,沈阳周边网络式结构形成,长春、哈尔滨轴线式发展模式也较成熟。随着经济联系强度的增大,东北地区全区的区域一体化、网络化发展程度将越来越高。 第二,东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南方高于北方、中部地区高于两侧,时空差异明显。东北地区经济联系强度以沈阳市周边最大,其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其他地区。1992~2012年,沈阳市经济联系总量从占全区的14.90%,增长到27.28%,极化现象突出。经济联系强度又集中于哈大铁路沿线地区,中间高于周边地区。第三,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代表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近20 a年来的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最大引力方向的变化表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先南后北、先中间后两边”的路线特点,而且已经形成了从北向南的哈尔滨经济区、长春经济区、沈阳经济区。第四,提出了流域型城市的概念,认为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像河流一样的干流和支流。东北地区的经济主干流就是哈大沿线,在此基础上各省又存在着自己的支流和围绕地区中心城市的流域腹地。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特雷弗·J 巴恩斯,杰米·佩克,埃里克·谢泼德,.经济地理学读本[M].童昕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本文引用: 1]     

[Trevor J Barnes, Jamie Peck, Eric Sheppard et al. Economic geography books. Translated by Tong Xin et al.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2007.]

[本文引用: 1]     

[2] 《地理学词典》编辑委员会.地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本文引用: 1]     

[General Editorial Board of Geography Dictionary. Geography Dictionary. Shanghai: Shanghai Lexicographical Publishing House, 1983.]

[本文引用: 1]     

[3] 张义文,高新法,荣美娜,.

河北省主要城市吸引范围

[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4):533-5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854.2001.04.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利用断裂点方法 ,根据河北省各城市的综合实力 ,确定了 1 1个省辖市各自的吸引范围 .并分析了京津对河北省城市吸引范围的影响 .阐述了吸引范围与行政区域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Zhang Yiwen, Gao Xinfa,

Rong Meina et al. The definition of the attractive7d region of the main city in Hebei Province.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2001, 25(4): 533-53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5854.2001.04.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利用断裂点方法 ,根据河北省各城市的综合实力 ,确定了 1 1个省辖市各自的吸引范围 .并分析了京津对河北省城市吸引范围的影响 .阐述了吸引范围与行政区域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4]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本文引用: 2]     

[Zhou Yixing.Urban geography.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95.]

[本文引用: 2]     

[5] 景建军.

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

[J].经济地理,2006,26(3):469-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3.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功能联系的现状、城市功能结构特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结构优化对策.

[Jing Jianjun.

The functional connection and structural improving of the Shandong Province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Geography, 2006, 26(3): 469-4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3.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功能联系的现状、城市功能结构特点,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了结构优化对策.
[6] 郑焕友,徐晓妹.

安徽省区域经济联系与整合发展

[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4(3):4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105.2009.03.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区域和城市的相互联系.研究区域与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安徽省区域经济联系进行测度,然后对测算结果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其实施的基本对策.

[Zheng Huanyou, Xu Xiaomei.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s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 Anhui Province.

Journal of Subtrop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4(3): 43-4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7105.2009.03.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区域和城市的相互联系.研究区域与城市的主要经济联系,有利于了解区域和城市经济的空间组织,有利于明确区域和城市实体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利于交通运输的合理组织.通过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联系作用量分析,对安徽省区域经济联系进行测度,然后对测算结果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其实施的基本对策.
[7] 刘静玉,杨虎乐,宋琼,.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J].地理科学,2014,34(9):1060-106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ldquo;线&rdquo;&rarr;&ldquo;点&rdquo;&rarr;&ldquo;面&rdquo;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ldquo;线&rdquo;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ldquo;点&rdquo;层次上,通过&ldquo;线-点&rdquo;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ldquo;面&rdquo;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mdash;&mdash;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p>

[Liu Jingyu, Yang Hule, Song Qio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cities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Zon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9): 1060-106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3]      摘要

<p>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ldquo;线&rdquo;&rarr;&ldquo;点&rdquo;&rarr;&ldquo;面&rdquo;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ldquo;线&rdquo;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ldquo;点&rdquo;层次上,通过&ldquo;线-点&rdquo;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ldquo;面&rdquo;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mdash;&mdash;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p>
[8] Reilly W J.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Retail Relationships

[M].Texas: Bureau of Business Research,1959.

[本文引用: 1]     

[9] Converse P D.

New laws of retail gravit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49, (14):379-384.

https://doi.org/10.2307/124819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article presents information about laws of retail gravitation. The original law of retail gravitation states that two cities attract trade from an intermediate town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reaking point approximately in direct proportion to the populations of the two cities and in inverse proportion to the squares of the distances from these two cities to the intermediate town. The author presents a new law using four as the distance factor of the home town. Examples of applications of this formula are presented.
[10] Zipf G K.

The PIP2/D Hypothesis: 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2):677-686.

URL      [本文引用: 1]     

[11] Hidenobu Matsumoto.

International urban systems and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 some calculations

[J]. 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4,(10):241-249.

https://doi.org/10.1016/j.jairtraman.2004.02.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ole of air traffic flow and its influence on new urban systems form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air passenger and cargo flows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lationships or connectivity across major world cities for 1982 and 1998. The regions analyzed are those defined by the Airports Council International (ACI). The ACI definitions reflect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s among countries. The study clarifies the degree of hubness for prospective hub cities by a basic gravity model composed of GDP, population and distance. Tokyo,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in Asia, London, Paris, Frankfurt and Amsterdam in Europe, and New York and Miami in the US are seen as strengthening their positions as international hubs.
[12] Meyer D R.

A dynamic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frontier urban places into the United States system of cities

[J].Economic Geography,1980,56:39-120.

https://doi.org/10.2307/142931      URL      摘要

A dynamic model of the system of cities in an areally expanding space-economy is proposed. In the model two processes govern the dynamics of the system of cities: control of exchange of stock and physical movement of stock in the space-economy. An explanation is provided for the emergence of national,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metropolises as well as for the role of transportation nodes; central places are claimed to be only important at the lowest levels of the system of cities.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model is provided from case stud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ontier.
[13] Edward L.

Glaeser Learning in Cities

[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6(2):254-277.

URL     

[14] Harris C D.

A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c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J].Geographical Review,1943,33(1):86-99.

https://doi.org/10.2307/210620      URL     

[15] Huggett P.

Locational analysis in human geography

[M].London:Edward Arnold,1965.

[本文引用: 1]     

[16] 牛恩慧,孟庆民,胡其昌,.

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

[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URL      [本文引用: 1]     

[Niu Enhui, Meng Qingmin,

Hu Qichang et al. Economic interaction analysis between regions of Gansu Province and their surrounding areas.

Economic Geography, 1998, 18(3): 51-56.]

URL      [本文引用: 1]     

[17] 孟德友,陆玉麒.

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

[J].地理科学进展,2009, 28(5):697-70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5.007      URL      Magsci      摘要

<p>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江苏为研究对象,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功能获得65个县市间的时间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测算了江苏省各地区相互联系的强度,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地区内以及三大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尝试采用地区间经济联系强度来确定各地区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表明:各地区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并具有明显的等级特征;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区域分异较为突出,苏南和苏中的区内和区间经济联系较强,区域经济联系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各地区内和地区间沿主要交通干道形成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通过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与比较,识别了全省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不仅有利于明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导向,而且有利于协调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p>

[Meng Deyou, Lu Yuqi.

Strength and direc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linkage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Gravity Model.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5): 697-70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5.007      URL      Magsci      摘要

<p>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江苏为研究对象,借助描述区域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引力模型结合GIS技术的网络分析功能获得65个县市间的时间距离矩阵的基础上,测算了江苏省各地区相互联系的强度,对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地区内以及三大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地域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并尝试采用地区间经济联系强度来确定各地区的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表明:各地区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差距较大并具有明显的等级特征;区域经济联系强度的区域分异较为突出,苏南和苏中的区内和区间经济联系较强,区域经济联系符合距离衰减规律;各地区内和地区间沿主要交通干道形成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通过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的测算与比较,识别了全省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不仅有利于明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导向,而且有利于协调地区内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p>
[18] 苗长虹,王海江.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

[J].地理研究,2006,25(2):222-23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6.02.005      URL      Magsci      摘要

<p>本文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河南省省辖市之间以及它们与全国各省会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河南省公路、铁路和航空客运方面的具体统计资料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公路、铁路客运之间确实有着极强的线性相关性,由此建立了通过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由经济联系强度占区域全部经济联系强度的比例来量化表征经济地理位置的思想,通过河南省区内和区际城市经济联系主要方向和强度的具体计算,表明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及其与外部城市群的对接有其客观的人流联系基础。</p>

[Miao Changhong, Wang Haijiang.

On the direction and intensity of urban economic contacts in Henan Province.

Geography Research, 2006, 25(2): 222-23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6.02.005      URL      Magsci      摘要

<p>本文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河南省省辖市之间以及它们与全国各省会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利用河南省公路、铁路和航空客运方面的具体统计资料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公路、铁路客运之间确实有着极强的线性相关性,由此建立了通过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由经济联系强度占区域全部经济联系强度的比例来量化表征经济地理位置的思想,通过河南省区内和区际城市经济联系主要方向和强度的具体计算,表明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及其与外部城市群的对接有其客观的人流联系基础。</p>
[19] 韩增林,郭建科,杨大海.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城市流空间联系及互动策略

[J].经济地理,2011,31(5):741-747

URL      摘要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 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 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 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 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Han Zenglin, Guo Jianke, Yang Dahai.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stal economic belt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it’s hinterland and interaction strategy.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5): 741-747.]

URL      摘要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 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 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 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 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20] 卞显红,沙润.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研究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4):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7.04.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务件:可转移 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城市旅游空间 相互作用强度模型、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长江三角洲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 旅游经济隶属度进行分析及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是划分城市旅游经济区的基本依据.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与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的分析 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

[Bian Xianhong, Sha Run.

Researches on urban tourism spatial mutual effec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7, 26(4): 62-6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7.04.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3个基本务件:可转移 性、互补性和介入机会;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旅游者流、旅游物流、旅游信息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城市旅游空间 相互作用强度模型、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模型、城市旅游吸引区边界的确定模型.对长江三角洲非中心城市相对主要中心城市的城市 旅游经济隶属度进行分析及旅游城市的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是划分城市旅游经济区的基本依据.依据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隶属度与旅游吸引范围的确定的分析 对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经济区进行了划分.
[21] 蒋天颖,谢敏,刘刚.

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J].地理科学, 2014,34(11):1320-132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与探讨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根据最大引力线数量与区域创新产出联系总量确定了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的中心城市,并结合断裂点公式测度了中心城市的创新产出辐射范围。研究发现,与2005 年相比,2011 年各县、市区的区域创新产出联系量与区域创新产出联系总量有明显增加,但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空间格局并未有显著变化,联系密集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两地;二、三级节点城市发生明显变化,而杭州市辖区始终是浙江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辐射区范围增大,除宁波市辖区外,中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辐射效果均略有增强。基于此,提出加大区域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城市、县市间道路建设,加强信息发展,缩短区域之间的硬距离与软距离,增强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联系等政策建议。</p>

[Jiang Tianying, Xie Min, Liu Gang.

Spatial linkage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utput based on gravity model: A case study in Zhejiang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1): 1320-1326.]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与探讨基于引力模型的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根据最大引力线数量与区域创新产出联系总量确定了区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的中心城市,并结合断裂点公式测度了中心城市的创新产出辐射范围。研究发现,与2005 年相比,2011 年各县、市区的区域创新产出联系量与区域创新产出联系总量有明显增加,但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空间格局并未有显著变化,联系密集区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两地;二、三级节点城市发生明显变化,而杭州市辖区始终是浙江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辐射区范围增大,除宁波市辖区外,中心城市对节点城市的辐射效果均略有增强。基于此,提出加大区域创新投入,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城市、县市间道路建设,加强信息发展,缩短区域之间的硬距离与软距离,增强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联系等政策建议。</p>
[22]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

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6): 508-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227.2009.06.002      URL      Magsci      摘要

<p>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在国家&ldquo;T&rdquo;型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统计数据,从联系节点、联系通道和联系作用量3方面,定量分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空间等级分布不均,呈现出&ldquo;一极,多心组团&rdquo;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空间格局;(2)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可达性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而城市客货流则多集中在上海与重庆、成都、武汉、南京等二、三级中心城市之间;(3)经济联系随空间距离增加而衰减,与上海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沪宁&mdash;沪杭&mdash;杭甬铁路沿线,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上海经济联系作用量很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对此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p>

[Xiang Yunbo, Peng Xiufen, Xu Changle.

Research on economic linkage between Shanghai and Changjiang economic zon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09, 18(6): 508-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8227.2009.06.002      URL      Magsci      摘要

<p>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在国家&ldquo;T&rdquo;型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6年统计数据,从联系节点、联系通道和联系作用量3方面,定量分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联系。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空间等级分布不均,呈现出&ldquo;一极,多心组团&rdquo;及沿铁路干线分布的空间格局;(2)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间的可达性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而城市客货流则多集中在上海与重庆、成都、武汉、南京等二、三级中心城市之间;(3)经济联系随空间距离增加而衰减,与上海经济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沪宁&mdash;沪杭&mdash;杭甬铁路沿线,中西部地区城市与上海经济联系作用量很弱。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对此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p>
[23] 钟业喜,陆玉麒.

基于空间联系的城市腹地范围划分—以江苏省为例

[J].地理科学,2012,32(5):536-54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ArcGIS 为平台,在1:25 万基础地理数据、江苏省交通路网数据、江苏省各县(市)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应用&ldquo;自下而上&rdquo;的划分方法对江苏省1990 年、1996 年、2002 年和2008 年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的吸引范围进行了划分。划分过程包括: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5 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利用可达性分析技术得到城市间两两时间距离,运用最大联系强度以及逐级归并方法确定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城市间两两可达性来代替直线距离,对划分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划分方法充分考虑了城市间的隶属关系,划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城市质量与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划分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区域均衡。&ldquo;自下而上&rdquo;划分方法体现了与传统的&ldquo;自上而下&rdquo;划分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路径,作为城市腹地划分方法的一种补充,可供研究人员进一步理论和实证探讨。</p>

[Zhong Yexi, Lu Yuqi.

Measuring Method of Urban Hinterland Based on Spatial Linkage: A Case of Jiangsu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5): 536-54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ArcGIS 为平台,在1:25 万基础地理数据、江苏省交通路网数据、江苏省各县(市)统计数据的支持下,应用&ldquo;自下而上&rdquo;的划分方法对江苏省1990 年、1996 年、2002 年和2008 年不同等级的城市及其腹地的吸引范围进行了划分。划分过程包括: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5 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利用可达性分析技术得到城市间两两时间距离,运用最大联系强度以及逐级归并方法确定不同等级城市及其腹地范围。结果表明:采用城市间两两可达性来代替直线距离,对划分结果的准确性有所提升;划分方法充分考虑了城市间的隶属关系,划分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城市质量与城市间的时间距离,划分结果较好地体现了区域均衡。&ldquo;自下而上&rdquo;划分方法体现了与传统的&ldquo;自上而下&rdquo;划分方法完全不同的研究路径,作为城市腹地划分方法的一种补充,可供研究人员进一步理论和实证探讨。</p>
[24] 梅志雄,徐颂军,欧阳军,.

近20年珠三角城市群城市空间相互作用时空演变

[J].地理科学,2012,32(6):694-7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地级市和县域两个空间尺度分析了近20 a 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珠三角地级城市空间联系总体逐步加强, 并充分体现出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县域尺度上,空间联系强度较大的主要是各地市市区之间及广-佛都市区的县市间和各地市市区与其所辖县市之间,其它县市间联系强度则较小;珠三角核心区内大部分县市之间联系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核心区外的县市之间及其与核心区内的县市间联系强度有升有降,规律性不明显。广-佛都市区和深圳-东莞-惠州都市区的城市潜力较大且变动较大,对外辐射带动作用强,其它城市潜力相对较小且变化不明显; 珠三角城市潜力的区域不平衡态势明显,城市潜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辐射的特征与演变规律明显。

[Mei Zhixiong, Xu Songjun,

Ouyang Jun et al. The spatio-temporal evolvement of spatial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of Zhujiang River Delta in recent 20 yea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6): 694-7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改进的引力模型和潜力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地级市和县域两个空间尺度分析了近20 a 珠三角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珠三角地级城市空间联系总体逐步加强, 并充分体现出广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县域尺度上,空间联系强度较大的主要是各地市市区之间及广-佛都市区的县市间和各地市市区与其所辖县市之间,其它县市间联系强度则较小;珠三角核心区内大部分县市之间联系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核心区外的县市之间及其与核心区内的县市间联系强度有升有降,规律性不明显。广-佛都市区和深圳-东莞-惠州都市区的城市潜力较大且变动较大,对外辐射带动作用强,其它城市潜力相对较小且变化不明显; 珠三角城市潜力的区域不平衡态势明显,城市潜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辐射的特征与演变规律明显。
[25] 姜博,修春亮,赵映慧.

“十五”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经济联系分析

[J].地理科学,2009,39(3):347-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环渤海城市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分析"十五"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动态变化规律必将为"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产生"抛砖引玉"的功效.选取"十五"时期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共28座城市的市区从业人员、GDP、人均GDP等指标,利用城市流强度等模型测度了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共25座城市相比较.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居环渤海地区首位,辽中南次之,山东半岛位居最后;"十五"期末与期初相比,京津冀、辽中南的经济联系强度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尤以京津冀上升幅度最大,而山东半岛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经济联系强度虽弱于长三角,但略强于珠三角,而辽中南、山东半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则更为显著.

[Jiang Bo, Xiu Chunliang, Zhao Yinhui.

Economic contacts of urban groups in Bohai Sea Rim in the Tenth Five-Year Period.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39(3): 347-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环渤海城市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分析"十五"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经济联系的动态变化规律必将为"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环渤海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产生"抛砖引玉"的功效.选取"十五"时期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中南、山东半岛共28座城市的市区从业人员、GDP、人均GDP等指标,利用城市流强度等模型测度了三大城市群内部经济联系强度,并与长三角、珠三角共25座城市相比较.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居环渤海地区首位,辽中南次之,山东半岛位居最后;"十五"期末与期初相比,京津冀、辽中南的经济联系强度均呈上升态势,其中,尤以京津冀上升幅度最大,而山东半岛则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经济联系强度虽弱于长三角,但略强于珠三角,而辽中南、山东半岛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差距则更为显著.
[26] 周婷,仇方道,朱传耿,,

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空间特征分析

[J].地理科学,2010,30(6):854-8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方向、分异特征及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强度以京沪线为轴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核心区产业联系密切,且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区域板块产业联系差异显著;南北联系为淮海经济区主要产业联系方向,而东西联系则为产业联系的次要方向;从空间组织看,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依据产业联系方向及空间组织模式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从更高层次推进省际边界区域统筹发展。

[Zhou Ting, Qiu Fangdao,

Zhu Chuangeng et al. Industrial spatial assoc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Huaihai Economic Zon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0, 30(6): 854-85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经济联系一直是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研究的热点领域。通过引入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构建产业联系强度测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方向、分异特征及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强度以京沪线为轴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核心区产业联系密切,且苏北、鲁南、皖北、豫东四大区域板块产业联系差异显著;南北联系为淮海经济区主要产业联系方向,而东西联系则为产业联系的次要方向;从空间组织看,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呈现明显的圈层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缘圈层。依据产业联系方向及空间组织模式确定区域开发重点和发展方向,有利于从更高层次推进省际边界区域统筹发展。
[27] 江璐璐,师谦友.

安徽省空间经济联系及省会经济辐射力分析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6):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3.06.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 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 ② 受相邻省区边缘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影响,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③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安徽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进一步提高合肥及其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并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Jiang Lulu, Shi Qianyou.

Study on the spacial economic connection of Anhui Province and economic radiation of the provincial capital.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13, 32(6): 39-4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3.06.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安徽省及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节点分析、线路分析,结合引力模型测算安徽省与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作用量,确定其主要的经济联系方向,分析合肥市的经济实力及其在安徽省所处的地位。研究表明:① 安徽省经济联系的基本方向为向东与长三角的经济联系; ② 受相邻省区边缘大城市经济实力的影响,相邻省区大城市对安徽的经济辐射呈扇形分布,辐射强度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③ 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中心性和经济联系量突出,但经济实力仍有待提高。安徽若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进一步提高合肥及其各级城市的经济实力,并加强与周边区域尤其是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联系。
[28] 顾朝林,庞海峰.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地理研究,2008,27(1):1-1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1.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主要从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金融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有运用图论原理进行Rd链分析。近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复杂、数据不易得到。本文试图运用重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定量计算,据此刻画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从研究结果看,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p>

[Gu Chaolin, Pang Haifeng.

Study on spatial relations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Gravity Model Approach.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8, 27(1): 1-1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8.01.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陆城市体系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主要从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金融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也有运用图论原理进行Rd链分析。近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变得异常复杂、数据不易得到。本文试图运用重力模型方法对中国城市间的空间联系强度进行定量计算,据此刻画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联系状态和结节区结构。从研究结果看,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p>
[29] 张莉. 可达性与区域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 [Zhang Li.Accessibility and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30] 秦玉.

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与模型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2008.

[本文引用: 1]     

[Qin Yu.

Research of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ing Based on GIS [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8.]

[本文引用: 1]     

[31] 中国地图出版社编辑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公路里程地图册2013[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2.

[本文引用: 1]     

[Newsroom of Sinomap Press. The Highway mileage atlas of Liaoning, Jilin, Heilongjiang and Inner Mongolia 2013. Beijing: Sinomap Press, 2012.]

[本文引用: 1]     

[32] 西安地图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公路里程地图册2003[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本文引用: 1]     

[Newsroom of Xi'an Map Publishing House. China's highway mileage atlas 2003. Xi’an: Xi'an Map Publishing House, 2002.]

[本文引用: 1]     

[33] 人民交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公路交通里程地图册1993[M].西安: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本文引用: 1]     

[Newsroom of People's Traffic Press. China's highway traffic mileage atlas 1993. Xi’an: People's Traffic Press, 1992.]

[本文引用: 1]     

[34] 中国统计局城市社会调查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4, 2004, 2014.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city statistical yearbook 1993.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1994, 2004, 2014.]

[本文引用: 1]     

[35] 曹小曙,阎小培.

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的空间演化研究

[J].人文地理,2002,17(2): 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2.03.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 角洲地区客运量、货运量的总体变化特点。根据珠江三角洲各县市客运量与货运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所占的比重 ,选取了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五个时间段 ,分析客运量与货运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分布形态。

[Cao Xiaoshu, Yan Xiaopei.

Spatial evolution of the flow of passengers and freight transport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Human Geography, 2002, 17(2): 66-6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2.03.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 角洲地区客运量、货运量的总体变化特点。根据珠江三角洲各县市客运量与货运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各自所占的比重 ,选取了 1980、 1985、 1990、 1995、 1998五个时间段 ,分析客运量与货运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空间分布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