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 36 (9): 1426-14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16

Orginal Article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分析

仇方道1, 刘继斌2, 唐晓丹1, 朱传耿3, 张纯敏1

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 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吉林 长春130061
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8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Effect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Qiu Fangdao1, Liu Jibin2, Tang Xiaodan1, Zhu Chuangeng3, Zhang Chunmin1

1. School of Geography, Geomatics and Planning,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China
2.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Changchun 130061, Jilin,China
3. 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Jiangsu, China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6)09-1426-11

通讯作者:  朱传耿,教授。E-mail:chuangeng@263.net

收稿日期: 2015-09-15

修回日期:  2015-12-27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9-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146,412011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630008),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仇方道(1970-),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E-mail:qiufangdao@163.com

展开

摘要

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采用工业结构转型相关指数方法,深入分析了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效应。发现:近10 a来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呈较快提升趋势,且与工业经济增长明显相关,但合理化程度下降;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呈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演化趋势,但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空间上呈现先集聚后扩散趋势,不同行业空间集聚程度各异,形成了沿东陇海工业集聚发展轴;工业专业化分工呈现以徐州为核心向外技术水平下降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工业高级化和区域工业占有率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显著,而对能源消耗和工业SO2排放抑制作用明显,但不同尺度区域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工业结构转型 ; 经济效应 ; 能源效应 ; 环境效应 ; 徐州都市圈

Abstract

Using the Correlation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effects changing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explored with the spatial analysis of GIS from year 2000 to 2012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The results show as follows: in the recent 10 years, the speed and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hich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while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rationalization decreased. The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tensive industry gradually played a dominant role in the superiority industries and leading industries, and the supporting role of leading industries need to be enhanc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dustry evolved from agglomeration to diffusion, forming the development center along the East Longhai. The degree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performed different among industrial departments. Industrial specialization showed an obvious differenc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Xuzhou was higher than the peripheral region which presented a circle layer pattern. The positive impact of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share on economic growth was significant. Furthermore, it considered that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share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reduc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ulfur dioxide emissions. The impact on region of different scale was different.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 economic effect ; energy effect ; environmental effect ;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0

PDF (100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仇方道, 刘继斌, 唐晓丹, 朱传耿, 张纯敏.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分析[J]. , 2016, 36(9): 1426-14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16

Qiu Fangdao, Liu Jibin, Tang Xiaodan, Zhu Chuangeng, Zhang Chunmin.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and Its Influence Effect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 36(9): 1426-1436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9.016

加快都市圈建设是推动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模式,而促进产业系统转型升级及空间重构,又是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1]。因此,开展都市圈产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研究对于推动都市圈快速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都市圈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都市圈形成机制。认为都市圈的形成演化是城市内聚力、辐射力、城乡间相互作用、城市间相互联系、政府力量等多种力量相互制约、共同作用下驱动的[2,3]。其中,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是都市圈形成发展的基础条件[4];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设施是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的关键因素[5];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是都市圈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直接动力[1];政策与制度则对都市圈发展起到引导、调控作用[6]都市圈空间结构。不同阶段的都市圈空间特征不同,学者们主要从空间等级规模、空间职能分工、空间经济联系及相互作用强度及它们的时间变化等方面探讨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及规律[7~14]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关系。主要从产业空间分工、集聚和转移特征及趋势等方面研究都市圈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相互影响[6,15~18]都市圈产业结构演变的效应。主要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生态、空间等3个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化对都市圈发展的影响[19~22]。这些研究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型都市圈展开,而基于那些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经济增长速度快且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的成长型都市圈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故此,本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采用GIS等空间分析方法,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探讨成长型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特征及其效应,试图为徐州都市圈产业布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徐州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行政区位上地处苏鲁豫皖4省接壤区域,自然区位上地处中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区域,经济区位上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带的脐部,长三角与环渤海两大经济核心区的结合部,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济宁、枣庄、商丘、淮北、宿州8个地级市,面积66 540 km²,2012年该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为14 802.3亿元、常住人口约5 068.7万,分别占全国的2.85%和3.74%。依据《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该都市圈除连云港、商丘外,其余均为资源型城市,资源型产业发展对都市圈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资源型产业对都市圈的带动作用减弱,大大增加徐州都市圈工业系统的脆弱性。因此开展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影响效应研究既可以有助于徐州都市圈转型发展,也可以为其他都市圈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1.1 工业结构转型测度方法

1) 工业结构合理化指数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反映资源在产业之间转移、配置、利用的主要表征。本研究借鉴已有成果[23,24],既考虑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配置,也考虑产业产值比重,具体计算公式如下[24]

R=i=1mQiQQiQPiP-12(1)

式中,R表示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Q为总产值;P为劳动力人数;i表示i产业部门,本研究指的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技术密集型3类产业部门;m表示产业部门的数量。Qi /Q为第i产业产值比重;Pi /P为第i产业劳动力比重。R值越大,工业结构越偏离均衡状态,合理性越差;反之,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越高。

2) 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

选取工业转型系数和高级化指数以衡量徐州都市圈工业转型速度和高级化程度,计算公式分别为[24]

θ=arccosSit1Sit2Si2t1Si2t2(2)

H=k=13j=1kθjj=1,2,3(3)

式(2)中 θ为工业转型系数, θ1θ2θ3值越大,表明工业转型速度越快、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越大; X0=x1,0,x2,0,x3,0X1=(x1,1,x2,1,x3,1)=(1,0,0)分别为i行业部门在 t1年和 t2年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式(3)中 H为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值越大表明高级化水平越高;将工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3类行业,并将各行业产值比重作为空间向量中的一个分量,从而构成一组3维向量 S0=s1,0,s2,0,s3,0,分别计算出S0与工业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排列的向量 S1=(s1,1,s2,1,s3,1)=(1,0,0)S2=(s1,2,s2,2,s3,2)=(0,1,0)S3=(s1,3,s2,3,s3,3)=(0,0,1)的夹角 θ1θ2θ3

3)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以全国为参照对象,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徐州都市圈竞争优势行业变化特征。偏离-份额分析以区域所在上一层级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为参照,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增长量分解为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3个分量,具体计算过程见文献[25]。

2.1.2 工业空间转型测度方法

工业空间转型实质是工业布局的转型,重点在于工业空间的集聚集约利用。本文主要通过测度工业空间集聚反映工业空间转型程度。

1) 基尼系数

采用绝对基尼系数( Gi)测度区域产业集聚程度,从宏观层面反映每个行业在研究区域内分布的均匀程度,数值越大表明某一工业在地理上越集中。公式为[26]

Gi=a=1nb=1nSia-Sib2n-1(4)

式中, n为行政区域数量, SiaSib分别为地区 abi产业产值占上一级区域 i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2) 集中指数

采用平均集中率衡量徐州都市圈内不同城市间的集聚水平差异,平均集中率是指某区域所有行业部门的平均占有率,用以衡量该区域工业的平均占有份额,即[27]

ei=ejij(5)

式中, ei为平均行业集中率, eji表示区域i行业j的产业集中程度, eji=EjijEji, Eji为区域i行业j的工业总产值。

图1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主要指标比较

Fig.1   Comparison of major index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2.2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可获取性,本研究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时间尺度为2000~2012年,文中涉及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3年徐州都市圈8个地级市的统计年鉴,以及相应年份的《江苏统计年鉴》[28]、《山东统计年鉴》[29]、《安徽统计年鉴》[30]、《河南统计年鉴》[31]、《中国统计年鉴》[32]、《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33]及《中国工业统计年鉴》[34]。将两位数行业划分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3类,以便分类探讨工业结构转型的时空分异特征,考虑到工业部门的典型性,资源密集型工业选取采矿业、石油加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非金属矿物加工等部门;劳动密集型工业选取食品加工制造、饮料制造、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家具、造纸、文体用品和塑料制造等部门;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选取医药、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电气制造、电子制造、仪器制造和废弃资料材料回收加工等部门[15]

3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演变特征

3.1 工业部门结构演化特征

3.1.1 工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错向发展

图1可知,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速度整体上呈加快趋势,且高级化程度趋于提升,而合理化程度下降。从变化过程看,2000~2004年工业结构转型速度波动性加快,高级化、合理化均趋于改善;2004~2009年工业转型速度、高级化和合理化指数等转型指标分别上升了37.78%、1.07%和63.6%,表明该阶段高级化持续改善,而合理化程度呈弱化之势。而2010~2012年工业结构转型与合理化指数逐年提高,高级化指数则逐年下降,主要是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比重上升(2.46%),而技术密集型行业比重下降(1.54%)所致。从工业增长看,徐州都市圈工业增长与工业结构转型速度、合理化指数的变化趋势在多数年份不一致,而与高级化指数变化趋势则基本一致,说明工业增长并不能推动工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但与工业高级化相关。

3.1.2 竞争优势行业转向以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

以全国为参照,依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图2)发现:2000~2006年具竞争优势的行业包括采掘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造纸及印刷品业等,以资源密集型行业为主;2007~2012年资本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其中竞争优势上升最快的行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5部门,而采矿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2个行业则由具有显著竞争优势部门演化为缺乏竞争优势部门。总体而言,徐州都市圈工业在全国的竞争优势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缺乏竞争优势的行业部门由10个减少到6个。

3.1.3 主导产业转向以市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

以2000和2012年徐州都市圈及各市数据为基础,考虑区域分工差异、劳动力行业分布、经济规模、比较优势等因素,选取区位熵、就业率、产值规模、产业贡献率、资本产出率等5个指标,在SPSS19.0软件支持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各行业综合发展得分,并根据其大小确定徐州都市圈主导产业。2000年综合得分居于前10位的行业均为农副产品加工及能矿资源加工产业,劳动力投入大,原材料消耗高;2012年综合得分居于前10位的行业中除了原有的木材加工、食品加工、造纸、饮料制品、纺织等行业外,仪器仪表、服装、文教体育用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等5个行业成为主导产业。与2000年相比,受市场和资本技术投入的影响,采矿业、食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等5行业不再是主导产业,表明徐州都市圈主导产业呈现向市场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主导产业层次明显提升。

图 2   徐州都市圈各工业行业偏离-份额指数

Fig.2   The industries’shift-share index of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3.2 工业空间结构转型特征

3.2.1 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呈现稳定核心-边缘格局

图3显示,2000年宿州工业结构合理化指数最高(2.006),而济宁最低(0.060),绝对差值为1.96;2012年徐州最高(0.462),而宿州最低(0.179),绝对差值为0.283。同期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变差系数由1.463减少到0.347,表明该都市圈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均呈缩小之势。从空间格局看,2000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呈现以宿州为核心向外围不断提高的“碟”型空间格局;而2012年则呈现以徐州为中心向外呈现低--低的圈层式区域格局,说明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呈现核心边缘型格局特征。究其原因是在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驱动下,徐州工业的重化工化,使得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持续下降,而中间圈层的枣庄、淮北和宿州3市合理化程度趋于改善,外圈层的济宁、商丘、连云港、宿迁4市受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快速发展的影响,致使其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趋于弱化。

3.2.2 工业高级化程度呈现向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字型格局演化趋势

图4表明,2000年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高级化空间格局呈现以淮北为核心向外围下降的核心边缘型结构,到2012年,徐州、连云港2市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提高最为显著,其次市商丘、枣庄2市,而淮北、济宁、宿州3市的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则呈下降趋势,总体上呈现为东陇海沿线高而南北两侧低的“凸”字型空间格局。主要是由于2003年以来随着东陇海产业带建设、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等区域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徐州、连云港工业结构快速升级转型,电子通信、仪器仪表、石油加工等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成为主导产业。相对而言,鲁南、皖北地区的各市则由于资源密集型行业发展造成工业结构高级化下降。

图3   徐州都市圈合理化程度区域差异格局演化

Fig.3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rationaliz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图4   徐州都市圈高级化程度区域差异格局演化

Fig.4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e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3.2.3 工业空间布局由集聚转向扩散

图5表明,研究期内徐州都市圈工业空间布局呈现由集聚到扩散变化过程,其中2000~2006年为集聚发展阶段,2006~2012年为扩散阶段,主要是由于处于工业平均集中率最高等级的城市由1个增加到2个再减少到1个,显示出徐州都市圈市场一体化进程由新经济地理理论中的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转变,但近年各市平均集中率又呈增长趋势,工业集聚初现,也进一步说明徐州都市圈工业集聚呈现周期性特征。从具体行业来看,2000~2012年采矿业、石油加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加工和非金属矿物加工5种行业的平均基尼系数由0.331下降到0.291,表明资源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呈下降趋势;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纺织、服装、皮革、木材加工、家具、造纸、文体用品和塑料橡胶制造11个行业的平均基尼系数由0.302下降到0.259,说明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较低且呈下降趋势;包括医药、普通机械、专用设备、交通设备、电气制造、电子制造和仪器制造在内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基尼系数平均值由0.348下降为0.322,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较高,但集聚程度也呈下降趋势,仅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集聚程度有较大提高。总之,徐州都市圈工业集聚程度呈现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由于该都市圈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成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同时开发区和产业带建设及相应政策的扶持促使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集聚。

3.2.4 工业专业化水平呈现以徐州核心向外围下降的圈层分布格局

以徐州都市圈为参考,按照专业化指数计算结果(图6),发现,徐州市作为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水平最高,专业化指数一直在1.34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未形成专业化生产且专业化指数持续下降;连云港市正逐渐由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专业化生产为主向以资源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化生产为主转变,劳动密集型行业专业化生产水平快速下降,专业化指数由2000年的1.16降为2012年的0.56;宿迁、宿州2市始终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专业化生产部门,且呈强化之势,专业化指数分别由1.54和1.42增长为1.74和1.72;商丘市一直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专业化生产为主;淮北市资源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指数由2.01下降为1.33,主导地位并未下降,同时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化指数分别由0.67和0.06增长为0.80和0.87,专业化生产水平层次提高;枣庄和济宁2市近年来各类型工业发展较均衡。可见,徐州市以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工业技术层次最高,连云港、枣庄和济宁3市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较快,而商丘、宿迁和淮北、宿州4市均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主导专业化部门,整个徐州都市圈内工业专业化水平呈以徐州为中心的圈层式垂直分工格局。

图5   2000~2012年徐州都市圈工业集中率空间差异变化

Fig.5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of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ratio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in 2000-2012

图6   徐州都市圈工业专业化的区域比较

Fig.6   Regional comparison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level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4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分析

4.1 模型建立及变量说明

本研究以绿色经济作为发展转型方向选择,分析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发展转型的影响效应。故选取工业总产值、单位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强度和单位工业总产值SO2排放强度3个指标反映徐州都市圈发展状态,根据工业结构转型对以上3个指标的影响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工业结构变化对徐州都市圈发展方式转型的影响效应。

考虑到投资和出口一直推动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因,构建工业结构转型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以人均工业总产值(RI)为因变量,自变量除了考虑工业结构高级化(H)、合理化(R)、空间基尼系数(G)、产业平均集中率(e)4个变量外,还考虑了外商直接投资额(F)和固定资产投资额(I)2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为使工业结构合理化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与高级化一致,需对R数值进行取倒数处理,据此构建具体模型如下:

lnRIi=α1+b1Hi+b21Ri+b3Gi+b4ei+b5lnFi+b6lnIi+εi(6)

关于工业结构演变对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影响模型,文中选择单位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耗(IE)、单位工业总产值SO2排放量(IS)分别表示工业结构变迁对资源、环境影响的因变量,而选择工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空间基尼系数、产业平均集中率4个变量为自变量,据此,设定模型如下:

lnIEi=α2+β1Hi+β21Ri+β3Gi+β4ei+εi(7)

lnISi=α3+γ1Hi+γ21Ri+γ3Gi+γ4ei+εi(8)

式中, α1α2α3为公共截距,biβiγi则为回归系数, εi为随机误差项。

4.2 工业结构演变对工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1可知,在全都市圈尺度上,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平均集中率的提高,促进了工业经济较快增长,而工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则引起工业经济的下降。从核心-外围看,工业结构高级化对核心和外围区域的工业经济增长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外围区域促进作用更显著。工业结构合理化对核心区域工业发展有制约作用,但对外围区域则有促进作用;工业空间基尼系数、平均集中率均对核心区域有促进作用,而对外围区域有制约作用,显示出工业空间集聚和集中有助于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工业快速发展。从省际边界区域看,工业结构高级化推动了苏北、鲁南、皖北地区工业快速发展,尤以鲁南地区最甚,而造成豫东工业增长下降;工业结构合理化不利于苏北地区工业增长,而促进了鲁南、皖北、豫东地区的工业较快发展,鲁南地区最为显著。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对省际边界区域工业增长均具有制约作用,而工业平均集中率对苏北、鲁南、皖北、豫东4个地区均具有促进作用,表明区域工业占有率促进都市圈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表1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Table 1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economic growth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解释变量徐州都市圈核心-外围区域省际边界区域
核心区域外围区域苏北鲁南皖北豫东
C(常量)6.3631***
(3.8567)
-4.996***
(-0.727)
6.414***
(0.428)
-2.737***
(-0.534)
-5.968***
(-0.424)
5.642***
(0.686)
14.27***
(2.422)
H0.7665**
(2.4811)
1.384***
(1.37)
1.665***
(0.611)
1.811***
(1.534)
2.755***
(1.246)
0.901***
(0.591)
-1.022***
(-0.999)
R-0.096
(-0.4359)
-0.951***
(-2.057)
1.734***
(1.034)
-1.026***
(-0.606)
2.574***
(1.222)
0.582***
(-1.093)
0.496***
(-0.407)
G-1.3895***
(-2.6394)
0.541***
(-0.887)
-4.841***
(-1.312)
-1.9***
(-1.475)
-4.893***
(-2.733)
-1.505***
(-0.424)
-3.487***
(-0.871)
e8.8528***
(3.7505)
16.252***
(3.119)
-42.039***
(-1.744)
18.785***
(2.273)
13.957***
(2.075)
34.811***
(1.655)
35.053***
(1.385)
lnFDI0.1266*
(1.1487)
1.035***
(-1.775)
0.179***
(-0.559)
0.407***
(-1.49)
0.469***
(-0.539)
0.287***
(0.66)
0.093***
(0.68)
lnGZ1.5103***
(10.8053)
0.82***
(1.319)
1.873***
(3.83)
1.028***
(1.469)
1.238***
(3.123)
1.033***
(2.516)
1.525***
(2.666)
R20.76780.9760.930.9620.8820.9220.922
F57.749781.41827.59552.2815.89924.51824.54

注: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的内的数据为t统计量。

新窗口打开

4.3 工业结构演变对资源消耗的影响

从都市圈尺度看,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和工业平均集中率的提高,引起了工业能源消耗强度快速下降,而工业结构合理化指数的降低及空间基尼系数的提高,则导致工业消耗强度提高,表明促进工业高级化转型和提高区域工业占有率有利于低能耗工业发展,工业结构合理化和空间集聚并不能引起工业低碳化转型(表2)。从核心-外围看,工业结构高级化和空间基尼系数均对核心、外围区域工业能耗强度有提高作用,而工业结构合理化则产生制约作用,工业平均集中率提升促进了核心区域工业能源消耗增加,而对外围区域工业产生节能作用,说明工业转型升级、空间集聚、工业结构合理化对核心和外围区域作用相同,而区域工业占有率对这两个区域工业能耗的作用相反。从省际边界区域看,工业结构高级化指数的提升,导致了苏北、皖北和豫东3 地区的工业能耗均呈现较快提升趋势,而使得鲁南地区呈下降态势;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变化使得苏北、鲁南工业能源消耗下降,皖北、豫东地区提高;工业空间基尼系数的变化使得苏北、鲁南、皖北、豫东4个地区的工业能耗均呈提高趋势;工业平均集中率的变化则使得以上4个地区工业能耗下降,显示区域工业占有率的提高有利于工业节能,而空间集聚则不能降低工业能耗。因此,加快提高工业集中程度和合理化水平,是促进工业低碳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4.4 工业结构演变对环境的影响

表3可知,工业高级化指数和工业平均集中率的提高,均造成徐州都市圈工业SO2排放量的下降,而工业结构合理化和空间基尼系数的提高,则使工业SO2排放强度较快增加,表明工业高级化转型和区域工业占有率提高降低了工业环境污染物排放,而工业合理化和空间集聚则增加了环境污染。从核心-外围看,工业结构高级化、空间基尼系数、工业平均集中率的提升加剧了核心区域环境污染,而工业结构合理化降低了环境污染;而对外围区域,工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起着降低环境污染的作用,而工业空间集聚和区域占有率则加剧了环境污染。从省际边界区域看,工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促进苏北、鲁南、豫东3地区工业环境污染下降,而皖北地区则呈增强趋势;空间基尼系数的提高加剧苏北、鲁南、皖北、豫东4个地区的工业环境污染;工业平均集中系数降低以上4个地区工业环境污染。

表2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Table 2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energy consumption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解释变量徐州都市圈核心-外围区域省际边界区域
核心区域外围区域苏北鲁南皖北豫东
C(常量)-6.6643***
(-5.6347)
14.47***
(4.239)
54.115***
(3.159)
7.353***
(1.968)
57.7***
(2.245)
-18.496***
(-1.043)
-8.981***
(-0.494)
H-0.6491***
(-3.0843)
1.139***
(1.604)
0.006***
(0.002)
1.599***
(0.517)
-7.931***
(-1.418)
2.627***
(3.819)
1.085***
(0.187)
R1.3455***
(6.6386)
-2.664***
(-4.658)
-10.515***
(-3.3)
-1.502***
(-1.589)
-9.744***
(-2.011)
4.292***
(1.391)
4.062***
(1.127)
G1.9697***
(3.6969)
1.683***
(2.288)
24.861***
(4.362)
6.789***
(3.266)
16.042***
(3.818)
3.367***
(0.454)
5.278***
(0.448)
e-10.993***
(-5.1111)
0.274***
(0.05)
-25.353***
(-0.502)
-15.581***
(-1.423)
-52.627***
(-2.731)
-96.125***
(-2.672)
-181.019***
(-3.483)
R20.74900.9180.8160.7650.6790.8490.73
F24.646234.5914.26210.4787.33317.8165.412

注: ******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的内的数据为t统计量。

新窗口打开

表3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演变对环境的影响

Table 3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on environment in Xuzhou metropolitan area

解释变量徐州都市圈核心-外围区域省际边界区域
核心区域外围区域苏北鲁南皖北豫东
C(常量)-8.1178***
(-7.3359)
0.096***
(2.079)
0.42***
(4.815)
0.117***
(5.087)
0.509***
(3.45)
0.023***
(0.172)
0.12***
(1.675)
H-0.6296***
(-3.0073)
0.005***
(0.504)
-0.011***
(-0.591)
-0.005***
(-0.261)
-0.033***
(-1.025)
0.01***
(1.978)
-0.003***
(-0.125)
R0.6456***
(3.4824)
-0.022***
(-2.838)
-0.078***
(-4.825)
-0.021***
(-3.626)
-0.09***
(-3.217)
0.001***
(0.013)
-0.012***
(-0.875)
G2.9788***
(5.4132)
0.022***
(2.264)
0.114***
(3.916)
0.031***
(2.439)
0.068***
(2.819)
0.017***
(0.311)
0.151***
(3.25)
e-13.7711***
(-6.2609)
0.051***
(0.683)
0.178***
(-0.634)
-0.052***
(-0.777)
-0.199***
(-1.801)
-0.59***
(-2.205)
-1.062***
(-5.173)
R20.66420.8440.8680.8920.6830.6460.739
F16.674217.20519.0725.8427.4686.4719.5

注:括号内为t统计量,******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

新窗口打开

5 结论

整合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对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时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工业结构转型对徐州都市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正处于高级化、绿色化不断提升的快速转型调整阶段,但合理化呈下降趋势。工业增长依赖于工业结构高级化,但与合理化相关性不大。研究期内徐州都市圈竞争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呈现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趋向,但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

2) 空间上,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呈现相对稳定的中心低而外围高的圈层式分布格局,而高级化程度呈现向沿东陇海线地区高而南北两侧低的“凸”字型空间格局演变趋势,也说明将东陇海地区作为全国重点开发区域的正确性。从行业看,研究期内徐州都市圈工业整体上呈现由集聚到扩散变化历程,其中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最高,其次为资源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集聚水平最低,反映出成长性资源型都市圈工业结构快速转型的特点与趋势。

3) 徐州都市圈工业专业化分工空间梯度明显。徐州以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为主导;而外围各市虽近年来连云港、济宁2市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较快,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主导地位仍未改变。表明以垂直分工为主的工业技术梯度差异仍是成长型都市圈工业专业化空间分工的显著特征,水平分工格局尚未形成。

4)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演变对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显著,不同尺度区域影响存在差异。核心-外围尺度上,高级化对外围城市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核心城市,工业空间集聚与集中促进核心城市经济快速增长,而制约外围城市发展;省际边界视角看,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鲁南>苏北>皖北>豫东的格局;合理化影响呈现鲁南>皖北>豫东>苏北的特征;空间集聚对各地区均起到制约作用,尤以鲁南最为显著;区域工业占有率则起到促进作用,且呈现豫东>皖北>苏北>鲁南。说明工业空间转型有利于推动徐州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成长。

5) 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消耗强度和SO2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基本一致,但对不同区域影响差异较大,合理化和空间结构转型对外围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远高于核心城市,高级化影响则呈现核心城市>外围特征。从省际边界区域看,高级化和合理化对鲁南工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而对皖北地区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空间集聚加剧了各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尤以鲁南为最;而区域工业占有率则呈抑制作用,以豫东为甚。因此,高级化和合理化应成为徐州都市圈工业低碳化转型的主要方向。

基于以上分析,推进徐州都市圈工业结构转型,发挥其对区域发展的积极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工业结构高级化。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循环发展为目标,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同时,大力发展装备制造、医药、海洋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结构高级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升级。第二,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增强其对转型发展的促进作用。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该都市圈劳动力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但资源密集型行业就业人员依然偏高,因此,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促进劳动力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转移,提升工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第三,制定因地制宜的工业转型策略,优化都市圈工业空间格局。遵循都市圈建设的国际经验,以提高工业集聚和集中水平为路径,着力提升核心城市工业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加快外围地区工业化转型,构建都市圈工业空间合理格局。再生资源型城市(徐州、宿迁)大力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促进智能制造业发展;成熟资源型城市(宿州、济宁)积极延长资源加工链条,同时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促进工业系统多元化发展;枯竭资源型城市(淮北)枣庄)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提升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成长资源型城市(商丘)应以资源产业发展为主导,加快推进工业结构合理化,增强工业实力;港口城市(连云港)积极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大力促进市场性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工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第四,积极推动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尤其应重视金融、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服务化,有效促进工业发展方式转型,是徐州都市圈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薛俊菲,顾朝林,孙加凤.

都市圈空间成长的过程及其动力因素

[J].城市规划, 2006, 30(3): 53-5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6.03.01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世界都市圈发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将都市圈空间成长过程划分为雏形期、成长期、发育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引起都市圈空间成长的四大动力因素,即城市化(郊区化)、现代交通技术、产业扩散与转移和政府决策与规划。

[Xue Junfei, Gu Chaolin, Sun Jiafeng.

Proces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spatial growth in Metropolitan areas.

City Planning Review, 2006, 30(3): 53-56.]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6.03.010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世界都市圈发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将都市圈空间成长过程划分为雏形期、成长期、发育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引起都市圈空间成长的四大动力因素,即城市化(郊区化)、现代交通技术、产业扩散与转移和政府决策与规划。
[2] 姚士谋. 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2.

[本文引用: 1]     

[Yao Shimou.Urban agglomeration in China. Hefei: 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992.]

[本文引用: 1]     

[3] 薛东前,姚士谋,张红.

城市群形成演化的背景条件分析——以关中城市群为例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 19(4):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0.04.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城市群形成的自然背影与社会经济背景,指出内聚力、辐射力和内部功能联系是城市群形成的支撑体系。历史基础和区位条件是关中城市群兴起的前提,资源开发和工业项目的建设加速了城市群的发展,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城市群体形成的纽带,商品经济,特别是发达的农业促进了城市群体的形成。关中城市群的演化经历了孤立城市阶段、城市群萌芽阶段、城市群发展的停滞和动荡阶段、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群阶段。最后提出关中城市群的演化

[Xue Dongqian, Yao Shimou, Zhang Hong.

The analysis on background and conditions about the forming and evolu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Taking Guanzhong urban agglomeration as an example.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0, 19(4): 50-5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0.04.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分析了城市群形成的自然背影与社会经济背景,指出内聚力、辐射力和内部功能联系是城市群形成的支撑体系。历史基础和区位条件是关中城市群兴起的前提,资源开发和工业项目的建设加速了城市群的发展,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城市群体形成的纽带,商品经济,特别是发达的农业促进了城市群体的形成。关中城市群的演化经历了孤立城市阶段、城市群萌芽阶段、城市群发展的停滞和动荡阶段、城市区域阶段、城市群阶段。最后提出关中城市群的演化
[4] 高汝熹,罗明义.城市圈域经济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本文引用: 1]     

[Gao Ruixi, Luo Mingyi.Economic theory of city circle.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Press, 1998.]

[本文引用: 1]     

[5] 王文静,陆化普.

轨道交通与都市圈空间体系耦合关系研究

[J].城市发展研究,2013, 20(4):112-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3.04.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轨道交通在平衡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如同树枝与树干一样,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张和要素集散需要高效率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持,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基于对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演化理论的研究定义了轨道交通、都市圈和耦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都市圈发展阶段性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都市圈轨道交通与空间体系的阶段性耦合规律;以定性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轨道交通网络、线路、站点与都市圈空间结构体系互馈关系。

[Wang Wenjing, Lu Huapu.

Research on the coupling of Metropolis Circle Rail Transit and the spatial system.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3, 20(4):112-1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3862.2013.04.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轨道交通在平衡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轨道交通与城市形态如同树枝与树干一样,大都市区的空间扩张和要素集散需要高效率的轨道交通系统支持,轨道交通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基于对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演化理论的研究定义了轨道交通、都市圈和耦合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都市圈发展阶段性划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都市圈轨道交通与空间体系的阶段性耦合规律;以定性分析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研究轨道交通网络、线路、站点与都市圈空间结构体系互馈关系。
[6] 马仁锋.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及效应分析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1-9.

https://doi.org/10.11870/cjlyzyyhj201401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论构建创意城市体系,并从其核心组分“创意环境、创意能力、创意活力”构建测度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采用长三角16城市2005、2009年度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判识出影响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主要因素:城市便利性、创意阶层的规模与质量、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投入强度、城市休闲设施,且前3者影响程度较大;(3)采用层次聚类法综合测度创意产业影响因素,发现长三角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迅速上升、城际差距缩小,且创意产业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演进趋势虽弱但已初现,即以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指数观察长三角城市位序一规模,上海仍位于首位,但第2层级中却多了苏州,第3层级却呈现无锡、镇江、泰州、常州优于宁波、扬州的格局。

[Ma Renfeng.

Trends and effects of creativ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s urban agglomerations.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4,23(1):1-9.]

https://doi.org/10.11870/cjlyzyyhj2014010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创意经济是全球进入新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个人创造力与智慧、推崇创新,强调基于个人创造力的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作用的新经济。创意产业发展的质与量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国或城市综合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较高新技术、交通网络、信息网络等对城市群影响,创意产业作用于城市群的哪些方面、影响程度如何尚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而这恰是创意时代城市群竞争优势持续提升的重要理论和城市产业政策实践难点。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6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测度视角研判长三角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趋势:(1)梳理国内外研究阐明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性,由此糅合城市体系理论与创意阶层理论构建创意城市体系,并从其核心组分“创意环境、创意能力、创意活力”构建测度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2)采用长三角16城市2005、2009年度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判识出影响城市群创意产业发展主要因素:城市便利性、创意阶层的规模与质量、创意产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投入强度、城市休闲设施,且前3者影响程度较大;(3)采用层次聚类法综合测度创意产业影响因素,发现长三角各城市创意产业发展水平迅速上升、城际差距缩小,且创意产业影响长三角城市群演进趋势虽弱但已初现,即以创意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综合指数观察长三角城市位序一规模,上海仍位于首位,但第2层级中却多了苏州,第3层级却呈现无锡、镇江、泰州、常州优于宁波、扬州的格局。
[7] 韩刚,袁家冬.

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与空间结构

[J].地理科学,2014,34(10):1202-12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是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科学地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保证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春都市圈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区域,具有雏形期都市圈的基本特点,都市圈的构建对于推进吉林省域及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都市圈范围界定方法,以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科学合理的确定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通勤率等指标,对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划定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希望通过都市圈的构建,淡化行政区划,保护绿色开敞空间与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与相对分散的功能化区域,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p>

[Han Gang, Yuan Jiadong.

The geographic area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Changchun Metropolitan are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4, 34(10): 1202-1209.]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都市圈地域范围的界定是都市圈研究的基础。科学地确定都市圈的空间范围是保证都市圈的中心城市与周边乡镇的资源的整合,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土地利用一体化,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长春都市圈是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心区域,具有雏形期都市圈的基本特点,都市圈的构建对于推进吉林省域及东北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都市圈范围界定方法,以日常生活圈为视角,科学合理的确定出长春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及周边地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经济距离、引力模型、通勤率等指标,对长春都市圈周边乡镇与中心城市之间的隶属关系进行验证,同时划定出长春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空间结构。希望通过都市圈的构建,淡化行政区划,保护绿色开敞空间与土地资源,建设紧凑型的城市形态与相对分散的功能化区域,积极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p>
[8] 孙铁山,李国平,卢明华.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区域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研究——以京津冀都市圈为例

[J]. 地理科学,2009,29(4):500-5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4.006      URL      Magsci      摘要

区域密度函数是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尚比较少见。现有研究大多使用单中心密度函数,研究局限于单中心城市区域。探讨了适用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区域密度函数的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区域增长模式的分析。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分别应用单中心和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单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的主要中心城市尚处于向心集聚的发展阶段,而多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则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增长模式,分别为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由于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

[Sun Tieshan, Li Guoping, Lu Minghua.

A regional density-function approach to region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growth patterns— A case stud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Metropolitan regio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29(4):500-50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9.04.006      URL      Magsci      摘要

区域密度函数是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及其变动趋势的有效工具,但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尚比较少见。现有研究大多使用单中心密度函数,研究局限于单中心城市区域。探讨了适用于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区域密度函数的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应用于对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特征及区域增长模式的分析。使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区域人口密度分布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具有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分别应用单中心和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分析京津冀都市圈空间结构与增长模式,单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显示京津冀都市圈的主要中心城市尚处于向心集聚的发展阶段,而多中心密度函数的分析则显示京津冀都市圈呈现集聚与扩散并存的空间发展趋势,并且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表现出三种不同的增长模式,分别为去中心化扩散、中心增长型扩散和向心集聚。由于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综合考虑多个中心对区域人口密度分布的影响,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密度分布的变化趋势。
[9] 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Gu Chaolin.China's urban system: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1992.]

[10] 刘承良,李江敏,张红.

武汉都市圈经济社会要素流的空间分析

[J].人文地理, 2007,22(6):30-36.

URL      摘要

都市圈城际经济联系与相互作用空间表现形式为城市间、城市一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基于城际功能集散效应影响量建立城市流模型:F=NE,揭示出:武汉都市圈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对外经济联系呈现显著规模等级分布,空间结构上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鞍形”圈层结构。通过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武汉成为圈域经济社会要素流集散中心,城际经济社会要素流不同程度表现出以武汉为中心的“等级放射状”空间格局。

[Liu Chengliang, Li Jiangmin, Zhang Hong.

Spatial analyses on economic and social elements flows in Wuhan Metropolitan areas.

Human Geography, 2007,22(6):30-36.]

URL      摘要

都市圈城际经济联系与相互作用空间表现形式为城市间、城市一区域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经济社会要素流。基于城际功能集散效应影响量建立城市流模型:F=NE,揭示出:武汉都市圈各中心城市经济社会要素流强度空间差异明显,对外经济联系呈现显著规模等级分布,空间结构上已经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鞍形”圈层结构。通过统计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从实证角度分析得出:武汉成为圈域经济社会要素流集散中心,城际经济社会要素流不同程度表现出以武汉为中心的“等级放射状”空间格局。
[11] Gottmann J.Megalopolis: the urbanized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4.

[12] Schonharting J,

Alexander Schmidt et al. Towards the multimodal transport of people and freight: inter connective networks in the Rhein Ruhr Metropolis

[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3, 11(3):193-203.

https://doi.org/10.1016/S0966-6923(03)00030-9      URL      摘要

No abstract provided.
[13] 乔旭宁,杨德刚,毛汉英.

基于经济联系强度的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结构研究

[J].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6) : 8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6301.2007.06.010      URL      Magsci      摘要

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运用分形理论对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计算了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分析了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指出都市圈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对其他城市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结合产业的相似度,探讨了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米泉市、昌吉市作为一个经济区统一规划,经济联系强度分维值是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近2倍,都市圈空间结构明显优化。在对优化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扩散的空间特征:(1)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周边地区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接受能力,随距离增加呈现出按指数函数衰减;(2)梯度扩散与城市的等级规模有关,城市等级规模小,对经济辐射的接受能力弱,可能出现跃迁现象。在经济扩散过程中,两种特征同时并存,前者占主导地位。

[Qiao Xuning, Yang Degang,

Mao Hanying et al.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Urumqi Metropolitan area based on economic relation intensity.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7, 26(6): 86-9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6301.2007.06.010      URL      Magsci      摘要

从经济联系强度的角度出发,运用分形理论对乌鲁木齐都市圈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计算了都市圈内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对比分形的自相似特征,分析了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的空间分布情况,指出都市圈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力不足、对其他城市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结合产业的相似度,探讨了提高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乌鲁木齐、米泉市、昌吉市作为一个经济区统一规划,经济联系强度分维值是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的近2倍,都市圈空间结构明显优化。在对优化方案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乌鲁木齐都市圈经济联系强度扩散的空间特征:(1)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以及周边地区对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的接受能力,随距离增加呈现出按指数函数衰减;(2)梯度扩散与城市的等级规模有关,城市等级规模小,对经济辐射的接受能力弱,可能出现跃迁现象。在经济扩散过程中,两种特征同时并存,前者占主导地位。
[14] 刘耀彬,戴璐.

基于SNA的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结构的经济联系分析

[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22(3): 263-27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从网络的基本形态、结构属性和网络特征3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区城市群整体和分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从网络中心性角度看,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不高,城市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不高,而各个圈层网络表现为南昌市的中心度很高,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从小团体分析的角度看,整体网络被划分为两个联系紧密的团体,而核心区网络则出现了结构洞。(3)从角色分析角度看,整体网络角色可大致分为经济领导、辐射输出、接受辐射以及普通角色,而整体网络优势尚未发挥。由此,依据网络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实现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化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Liu Yaobin, Dai Lu.

Economic contact analysis with network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 around the Poyang Lake based on SN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3, 22(3): 263-27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从网络的基本形态、结构属性和网络特征3个维度对环鄱阳湖区城市群整体和分区的经济联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从网络中心性角度看,整体网络中的中介程度不高,城市之间资源交换的程度不高,而各个圈层网络表现为南昌市的中心度很高,在城市群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从小团体分析的角度看,整体网络被划分为两个联系紧密的团体,而核心区网络则出现了结构洞。(3)从角色分析角度看,整体网络角色可大致分为经济领导、辐射输出、接受辐射以及普通角色,而整体网络优势尚未发挥。由此,依据网络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实现环鄱阳湖城市群网络化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15] 陈建军, 姚先国.

论上海和浙江的区域经济关系

[J].中国工业经济,2003, (5):28-33.

[本文引用: 2]     

[Chen Jianjun, Yao Xianguo.

On regional economic relation between Shanghai city and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03, (5):28-33.]

[本文引用: 2]     

[16] 郝俊卿,曹明明.

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变及效应分析

[J].人文地理,2013,28(3): 96-100.

https://doi.org/10.7666/d.Y2352076      URL      摘要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群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城市群的研究成为地理学家的研究热点,也引起国家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各个区域开始纷纷开展城市群的建设。但其中关于城市群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特别是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据此,本文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城市群的空间效应进行系统分析。全文遵循的一条逻辑主线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分析原因,以城市发展的扩散——回流理论为依据,提出城市群发展可以带来区域间效率与公平并存的假设;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相关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武汉城市圈近10年来经济高聚集区的空间动态演变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时间演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武汉城市圈目前还处于城市圈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武汉市处于产业集聚和极化阶段,同周边八市的产业分工格局尚不够明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弱;城市圈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加速了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加大了圈内周边城市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城市圈空间聚集增长效应的研究结论符合提出的研究假设,城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空间经济高度聚集的现象。城市圈范围内,中心城市武汉市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周边次级城市处于被带动地位;整个武汉市经济辐射范围区域内,武汉城市圈作为一个整体则处于一个增长极的位置,周边邻近的县域则处于被带动地位。 第三,武汉市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余8市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城市圈成立之后的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均大于成立之前的差距倍数,且与武汉市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武汉市人均GDP越高,武汉市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余8市的人均收入差距倍数随之越大,进一步说明了武汉市首位度过高,城市圈内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武汉城市圈与武汉经济辐射范围内县域人均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城市圈成立之后的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均小于建立之前的差距倍数,与武汉市生产总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反映出武汉城市圈的成立及发展可能对圈外经济有一定的辐射扩散影响,但力度不大。 第四,实证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空间效应不完全符合研究假设。武汉城市圈目前处于城市圈发展的聚集阶段,其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武汉市经济高度聚集,并未对周边城市产生明显的扩散效应;武汉城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周边县域经济的差距变化不大,周边县域经济并没有受到武汉城市圈的明显经济辐射。

[Hao Junqing, Cao Mingming, Wang Yanlin.

A study on spatial evolution and effe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f Guanzhong city regions in the Middle of Shaanxi Province: A cas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Human Geography, 2013, 28(3): 96-100.]

https://doi.org/10.7666/d.Y2352076      URL      摘要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群的出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建设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城市群的研究成为地理学家的研究热点,也引起国家政府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各个区域开始纷纷开展城市群的建设。但其中关于城市群与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特别是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据此,本文从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对城市群的空间效应进行系统分析。全文遵循的一条逻辑主线是: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分析原因,以城市发展的扩散——回流理论为依据,提出城市群发展可以带来区域间效率与公平并存的假设;综合运用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相关学科原理与方法,以统计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武汉城市圈近10年来经济高聚集区的空间动态演变和人均收入差距的时间演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 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武汉城市圈目前还处于城市圈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武汉市处于产业集聚和极化阶段,同周边八市的产业分工格局尚不够明晰,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较弱;城市圈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加速了武汉市的经济发展,加大了圈内周边城市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二,城市圈空间聚集增长效应的研究结论符合提出的研究假设,城市圈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空间经济高度聚集的现象。城市圈范围内,中心城市武汉市处于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周边次级城市处于被带动地位;整个武汉市经济辐射范围区域内,武汉城市圈作为一个整体则处于一个增长极的位置,周边邻近的县域则处于被带动地位。 第三,武汉市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余8市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城市圈成立之后的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均大于成立之前的差距倍数,且与武汉市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武汉市人均GDP越高,武汉市与武汉城市圈内其余8市的人均收入差距倍数随之越大,进一步说明了武汉市首位度过高,城市圈内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武汉城市圈与武汉经济辐射范围内县域人均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城市圈成立之后的人均收入差距倍数均小于建立之前的差距倍数,与武汉市生产总值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反映出武汉城市圈的成立及发展可能对圈外经济有一定的辐射扩散影响,但力度不大。 第四,实证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发展的空间效应不完全符合研究假设。武汉城市圈目前处于城市圈发展的聚集阶段,其回流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武汉市经济高度聚集,并未对周边城市产生明显的扩散效应;武汉城市圈作为一个整体与其周边县域经济的差距变化不大,周边县域经济并没有受到武汉城市圈的明显经济辐射。
[17] 马延吉.

辽中南城市群产业集聚发展与格局

[J].经济地理,2010,30(8):1294-1297.

URL      摘要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Ma Yanji.

Development and pattern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Central and Southern Liaoning.

Economic Geography, 2010, 30(8): 1294-1297.]

URL      摘要

区域产业集聚是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产业集聚与扩散推动城市群大中小城镇的发展。城市群是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的扩展促进了产业的扩散与再集聚。区域产业集聚与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整体发展。辽中南城市群在老工业基地产业振兴的过程中推进了新的产业集聚。煤炭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促进城市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中培育新的优势,沈阳、大连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促进了核心城市新产业的培育与壮大。调整城市群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推进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全面振兴。
[18] 伍世代,李婷婷.

海西城市群工业空间格局与演化分析

[J]. 地理科学,2011,31(3):309-3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工业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工业化综合水平,并以此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变量,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城市群工业化现象的时空分异规律,从工业整体空间格局、热点区域演进及基于制造业层面的空间结构分析,得到结论:①工业空间的点—轴格局明显,核心区对外围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性,闽西、闽北地区的边缘化地位基本没有改变;③制造业层面首先表现为沿海与内陆的差别,其次是二者内部的差异,再者体现为行业内部集聚水平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形成核心—转承—边缘—辐射的圈层递进式空间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了该区域未来工业空间格局的发展方向。

[Wu Shidai, Li Tingting.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industry on urban agglomeration in Western Coastal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31(3):309-3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构建工业水平指标体系,采用客观性较强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城市工业化综合水平,并以此作为空间分析的基础变量,探讨了1990年代以来以福建省为主体的海西城市群工业化现象的时空分异规律,从工业整体空间格局、热点区域演进及基于制造业层面的空间结构分析,得到结论:①工业空间的点—轴格局明显,核心区对外围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加强;②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性,闽西、闽北地区的边缘化地位基本没有改变;③制造业层面首先表现为沿海与内陆的差别,其次是二者内部的差异,再者体现为行业内部集聚水平的差距。从总体上看,已初步形成核心—转承—边缘—辐射的圈层递进式空间体系结构。最后,提出了该区域未来工业空间格局的发展方向。
[19] 张云飞.

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经济地理, 2014, 34(1): 108-113.

[本文引用: 1]     

[Zhang Yunfei.

Empirical stud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within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Panel Data Analysis.

Economic Geography, 2014, 34(1): 108-113.]

[本文引用: 1]     

[20] 王崇锋. 生态城市产业集聚问题研究[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250-253.

[Wang Chongfeng.Study on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f eco city. Beijing: Demos Publishing Company, Beijing, 2009: 250-253.]

[21] Shao Min, Tang Xiaoyan,

Zhang Yuanhang et al. City clusters in China: air and surface water pollution.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06, 4(7): 353-361.

[22] 张芸,梁进社,李育华.

产业集聚对大都市区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机制——以北京大都市区为例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5):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9.05.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主要从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不同集聚机制对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路径着 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市资本、就业与基础设施三大要素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北京大都市区几个典型产业集聚区的实例,在探讨其不同形成、发展机制的 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演化具有怎样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认为产业集聚时北京大都市区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主导资本流动格 局、重塑劳动力市场分布和推动周边房地产市场3个方面;并以此推动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由"摊大饼"向轴向发展延伸,促进了近郊区城市副中心和远郊区新 城的形成,使得北京城市空间向多极核、多功能的结构模式发展.

[Zhang Yun, Liang Jinshe, Li Yuhua.

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urban spatial structure—The case of Beijing metropolitan region.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9,28(5):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9.05.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主要从产业区形成过程中不同集聚机制对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路径着 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市资本、就业与基础设施三大要素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并结合北京大都市区几个典型产业集聚区的实例,在探讨其不同形成、发展机制的 基础上,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扩展演化具有怎样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认为产业集聚时北京大都市区城市空间要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主导资本流动格 局、重塑劳动力市场分布和推动周边房地产市场3个方面;并以此推动了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由"摊大饼"向轴向发展延伸,促进了近郊区城市副中心和远郊区新 城的形成,使得北京城市空间向多极核、多功能的结构模式发展.
[23] 金碚.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

[J].中国工业经济,2011, (7):5-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至全体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过程,而工业转型升级则是其关键。"十一五"时期,中国(除了很少数欠发达地区外)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已经从幼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转型升级是成长的必然,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资源约束尽管对中国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不会成为阻止中国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了初期工业化之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工业转型升级不仅仅表现在工业结构和工业体系的总体特征的变化上,更深刻地发生和体现在所有工业企业的战略抉择和战略走势上。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全面提升各个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Jin Bei.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y.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1, (7):5-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至全体人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过程,而工业转型升级则是其关键。"十一五"时期,中国(除了很少数欠发达地区外)在总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跨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工业已经从幼稚时期,进入成年时期,转型升级是成长的必然,必须从工业化初期的工业结构体系向适应工业化中后期的工业结构体系转变。资源约束尽管对中国工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可以成为促进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不会成为阻止中国工业继续快速增长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在现阶段,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质上是要在基本完成了初期工业化之后,建立向工业化中后期推进所要求的更先进和发达的产业体系。工业转型升级不仅仅表现在工业结构和工业体系的总体特征的变化上,更深刻地发生和体现在所有工业企业的战略抉择和战略走势上。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就是要在新的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全面提升各个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4] 吕明元,尤萌萌.

韩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影响

[J].世界经济研究, 2013,(7):73-80.

[本文引用: 3]     

[Lv Mingyuan, You Mengmeng.

The effect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ing on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South Korea.

World Economy Studies, 2013,(7):73-80.]

[本文引用: 3]     

[25] 童江华,徐建刚,曹晓辉,.

基于SSM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

[J].经济地理, 2007, 27(5): 733-740.

[Tong Jianghua, Xu Jiangang,

Cao Xiao hui et al. The research on the benchmark of the choice of leading industry based on the Shift-Share-Method.

Economic Geography, 2007, 27(5): 733-740.]

[26] 吴爱芝,孙铁山,李国平.

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区域转移

[J].地理学报, 2013, 68(6): 775-79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 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 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视化的定量测度,以产业中心的变化来追踪和分析该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大于0.95 的主要是原料依赖性强的细分行业,对原料依赖性相对较低的细分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则较分散;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但近些年来有微弱的下降趋势;产业分布的空间正相关性也在逐渐下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域转移,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省内地市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转移的态势;互动性强的细分行业具有空间布局临近性,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Wu Aizhi, Sun Tieshan, Li Guoping.

Spatial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shift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 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6): 775-79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纺织服装产业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也是产业转移特征最为明显的行业之一,对其研究可更真实、清晰地审视中国的产业转移路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本研究借助区位基尼系数和局部Moran 分析对全国地市层面2001-2009 年的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可视化的定量测度,以产业中心的变化来追踪和分析该行业的产业转移路径。研究结果显示,基尼系数大于0.95 的主要是原料依赖性强的细分行业,对原料依赖性相对较低的细分行业在空间分布上则较分散;纺织服装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非常高,但近些年来有微弱的下降趋势;产业分布的空间正相关性也在逐渐下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区域转移,主要发生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省内地市间,也呈现出向河南、安徽、江西等中部地区的部分地市转移的态势;互动性强的细分行业具有空间布局临近性,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性。
[27] 范剑勇.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管理世界, 2004, (11): 77-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持平而基本保持其制造业份额不变。

[Fan Jianyong.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integration,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and manufacturing spatial transformation.

Management World, 2004, (11): 77-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目前学界几乎一致认为,尽管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正在增强,但其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仍相当严重。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本文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本文以长三角为案例,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计算证实了这一理论预期。同时,本文发现浙江与上海参与长三角内部地区分工的程度明显高于江苏。在产业转移方面,本文还发现短短4年内该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激烈的空间调整,上海通过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专业化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极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该区域内的总制造业份额,浙江正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其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持平而基本保持其制造业份额不变。
[28] 江苏省统计局. 江苏统计年鉴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Jiangsu Statistical Bureau. 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2013.]

[本文引用: 1]     

[29]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统计年鉴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Shandong Statistical Bureau. Shandong Statistical Yearbook.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0] 安徽省统计局. 安徽统计年鉴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Anhui Statistical Bureau. Anhui Statistical Yearbook.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1] 河南省统计局. 河南统计年鉴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Henan Statistical Bureau. Henan Statistical Yearbook.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本文引用: 1]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2013.]

[本文引用: 1]     

[33]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2.

[本文引用: 1]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Industry Economy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1-2012.]

[本文引用: 1]     

[34] 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 中国工业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1]     

[Department of Industry Statistics,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Industry Statistical Yearbook.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3.]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