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 37 (2): 228-23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2.008

Orginal Article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

吴丹贤12, 周素红34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3.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4.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10275

The Matching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ased o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Behaviors: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China

Wu Danxian12, Zhou Suhong34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 and Planning,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China
4.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ization and Geo-simulation, Guangzhou 510275, Guangdong, 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02-0228-08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周素红,教授。E-mail:eeszsh@mail.sysu.edu.cn

收稿日期: 2016-02-7

修回日期:  2016-07-24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2-25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221044127116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LGJC24)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吴丹贤(1992-),女,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发展。E-mail: wudanxian15@mails.ucas.ac.cn

展开

摘要

结合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通过与居民生存需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日常购物行为来解读社区尺度的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对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合理配建具有现实意义。利用入户问卷和商业设施POI数据,以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来衡量广州社区的居住-商业空间关系,构建多元回归模型验证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社区周边商业设施供给、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和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四大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与住房制度变革、郊区化、业态变迁等制度-空间-社会变革紧密相关。结果表明,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总体良好,1 500 m是评价这种关系的重要阈值,但郊区存在明显的不匹配现象。四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郊区的空间不匹配,并据此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日常购物 ; 居住– ; 商业空间 ; 空间匹配 ; 城市转型 ; 社区 ; 广州

Abstract

Geographers increasingly focus on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shopping behavior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However, few researchers try to unscramble the matching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ased on microcosmic behaviors. Based o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behavior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ir basic need and living quality under the macro-backgrou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in communities of Guangzhou will contribute a lo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ommercial facilities. In this article, firstly we figure out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and the supply of community commercial facilities through a major index of distance. Then based on a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ve model, we try to quantitatively explore thos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above matching pattern. The paper takes into consideration four major factors for further analysis: institutional-structural factors, the supply of surrounding commercial facilities, preference of daily shopping destination, social-economic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and family. Several results are carried out as follow: Generally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ehaves well, in which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facilities within 1 500 meters counts a lot.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suburbs is much worse than that in the center. System-space-social change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above relationship in the suburbs, ranging from the marketization of housing, the reform of housing system, suburbanization to the changing of commerce types. Those significant factors can be summarized to two parts: objective restrict and subjective decision. On the one hand, the article verifies the effects of house type, macro-location of dwelling and supply of its surrounding commercial facilities. House type and macro-location of dwelling both play an indirect role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supply of specific type of commercial facilities within a certain distance. In other words, it’s mor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mercial facilities within 1 500 meters away from home.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economic properties of residents and their preference are also influencing factors. It’s worth noting that residents’ preference for shopping complex is increasingly visible with the retail format transition and lifestyle chang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t’s common to find such kind of mismatch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in the suburbs in Guangzhou. So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make it possible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of mismatching effectively. Not only should we improv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location characteristic, community type and group attribute, but we should also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complex within walking distance.

Keywords: daily shopping ; housing-shopping space ; spatial matching pattern ; urban transformation ; community ; Guangzhou

0

PDF (1708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吴丹贤, 周素红. 基于日常购物行为的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J]. , 2017, 37(2): 228-23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2.008

Wu Danxian, Zhou Suhong. The Matching Pattern of Housing-Shopping Space Based on Residents’ Daily Shopping Behaviors: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2): 228-23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2.008

在中国制度转型和空间重构的背景下[1, 2],城市商业空间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建设由计划经济时期政府部门主导转变为多主体参与,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提供,而大部分盈利性商业设施则由市场调节,对商业设施配建标准的约束明显减弱。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些郊区社区或政策性住房社区的购物设施可达性下降[3],不同社会群体的购物活动空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拉伸或收缩[4],购物行为偏好与现实供给的错位凸显[5],部分特殊群体基本的日常购物需求并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6]。因此,亟需通过与居民生存需求、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日常购物行为来重新解读社区尺度的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这对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合理配建具有重要意义。

在转型期,以居住地为中心研究各类空间的成果迅速增多,主要集中在职住平衡[7,8]、公共服务设施配建公平性[9,10]的讨论上,缺乏对商业设施的关注。一方面,既没有商业设施与人口在绝对数量上的对应,也缺少技术规范上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商业空间的发展往往被认为更多地与市场规律,而不是政府引导有关。现有研究中,在宏观上检验购物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的关系[11],微观上则偏重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及其在居民属性和认知方面的解释[4,12]。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单方面侧重居住空间或商业空间,也没能将微观的购物行为置于变革中的宏观背景下来分析。尽管有学者通过购物行为间接探讨居住-商业的空间关系[13, 14],多为定性描述,鲜有结合宏观背景在社区尺度上居住-商业空间关系的定量研究。

因此,以广州的典型社区为例,从个体日常购物行为的角度,实证考察在社会急剧变革背景下城市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具体围绕以下问题展开:社区尺度上,广州居住-商业空间关系的现状如何?在城市转型期,反映制度-空间-社会变革的诸多因素对这种空间关系起了什么作用?若存在居住-商业空间不匹配的现象,可以提出哪些针对性的改善建议?

1 概念界定及数据说明

本文中的“日常购物”指人们日常高频进行,并尽可能将麻烦降至最低(即追求便利)的购物行为[15],包括买菜和买日用品,不考虑耐用品的购买和网购。因为居委社区是人行可达且政策、规划易于落实的空间尺度,故本文选择居委社区作为空间分析单元。

研究数据主要源于2013年完成的广州市入户问卷数据和2014年广州市商业设施的地理空间数据。利用广州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进行社会区划分,从中抽取出15个有代表性的居委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图1),通过随机抽样挑选住户,共采集了1 216个居民的家庭信息、个人基本信息和日常活动信息。而商业设施空间数据来自基于“道道通”导航电子地图的POI数据库,包含商业设施的名称、地址、业态类别、所属居委社区等属性。

图1   广州市样本社区区位

Fig.1   The laction of sample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问卷中居民常去的购物场所只涉及肉菜市场、一般超市、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4类设施,因此剔除建筑装饰、家具、五金等与日常购物相关性不大的商业设施类型,对剩下的商业设施归并为上述4种业态类型。在ArcGIS中对问卷数据进行地理编码,然后通过“常去购物地编号”这唯一属性把问卷数据与POI数据匹配。经过人工校核剔除信息不完整的问卷后,最终1 020份问卷有效。

2 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

2.1 总体情况

综合考虑了距离、交通、商品和购物场所等因素后,居民做出购物目的地的选择,其购物行为是时空制约下有限理性决策的结果[16],因而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可以作为衡量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的客观指标。

据统计,各样本社区居民日常购物平均的出行距离为1 218.5 m,约20 min的步行时间。在 1 500 m内进行日常购物的人数累计百分比增长较快且增速稳定,远于1 500 m的购物人数累计百分比增速骤降。这说明1 500 m是衡量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与否的重要临界距离,也说明25 min(步行约1 500 m的时间)是日常购物的时间不敏感区,在此范围内居民基本不考虑时间成本,更多地考虑商品和购物目的地的属性[12]。以600 m、1 500 m为界划分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购物,41%、38.2%和20%的居民分布选择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购物,故1 500 m是广州居民日常购物的主要活动范围(累计百分比达到79.2%)。总体上,这些社区周边的商业设施完善,能满足居民日常步行购物、便利性消费的基本需求,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良好。

2.2 区域分异

根据已有规划的商业分区( ① 《广州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根据商业发展成熟程度把广州划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非核心层(外圈层),划分边界为:内环路、铁路沿线(北)-华南快速干线(东)-新港路、昌岗路(南)-工业大道、内环路(西)。)和离市级商业中心(北京路步行街)的距离,把社区区位分为中心区、郊区两大类(表1)。对购物出行距离的自然对数值进行方差分析,F值为81.792,P值小于0.001,中心区与郊区社区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差异显著。前者的平均距离为703.62 m,内部各社区的差异较小(标准差为932.02 m);而后者的平均距离(1 587.71 m)为前者的2倍多,内部各社区的差异很大(标准差为1 996.63 m)。

表1   广州中心区、郊区不同社区的空间匹配关系

Table 1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the center and the suburb in Guangzhou

区位平均购物
出行距
离(m)
标准差
(m)
社区平均购物出行距离
(m)
离市商业
中心的距
离(m)
中心区703.62932.02洪庆坊808.681179.40
吉祥674.172042.61
小梅905.112376.50
麓苑556.352614.26
中大797.534345.72
穗华860.024825.48
广和482.075130.25
天河直街537.135366.12
区位平均购物
出行距
离(m)
标准差
(m)
社区平均购物出行距离(m)离市商业
中心的距
离(m)
郊区1587.711996.63王圣堂651.803650.73
泽德2856.696604.15
怡东911.7614041.29
石溪1755.6914391.95
祈福新村1800.0218985.47
三堂1550.0222768.62
先锋1382.8422795.83

新窗口打开

中心区居民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均在1 000 m内,属于步行易达的距离。其中,位于体育西路商圈的广和、天河直街两个社区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仅500 m左右。而郊区居民的平均购物出行距离超过了1 500 m,泽德社区更是高达2 856.69 m,同时社区居民存在“就近购物”与“舍近求远”两种截然不同的购物活动(图2)。

图2   广州市典型社区居民居住地与日常购物场所的空间关系

Fig.2   The housing-shopping spatial relationship of sample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3 广州社区居住-空间匹配关系的影响因素

3.1 理论假设

以解读中国城市转型为核心并强调城市空间与个体行为的互动关系是目前国内空间行为研究的特点之一[17]。城市居住-商业空间关系的解读也需要将微观购物行为置于变革中的宏观背景下来分析,故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以下假设:

住房制度变革。在福利分房制度解体和住房市场化的背景下,作为由政府主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特殊房源类型,保障性住房往往建在郊区,此类社区的商业设施可达性会下降[18]。故假设,相比于其他房源社区,保障性住房社区的居民在日常购物时承受着更大程度的空间不匹配。

不同步郊区化。人口居住的郊区化快于商业设施的郊区化,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往往导致郊区社区商业设施配套不足[18]。故假设:与市级商业中心(北京路步行街)的距离越远,社区居住-商业的空间不匹配现象越凸显。

业态变迁与购物需求转变。购物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不同业态商业设施的供给对居民日常购物的影响不同。大型超市在购物方式、空间布局、目标市场等方面与传统业态不同,并已成为很多城市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19]。故假设:居住地周边的大型超市越多,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越好。

购物模式与购物出行距离的替代。远距离的购物出行往往指向了高等级、能同时满足多种消费需求的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故假设:相比于其他业态类型,以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为目的地的购物出行距离更远。

3.2 变量与模型

本研究重点考察住房制度变革、郊区化、业态变迁等宏观因素的影响,结合理论假设选取4方面的变量进入模型(表2)。

1) 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结合针对住房制度变革和郊区化提到的假设1、2,引入住房性质、住房面积和离市商业中心的距离3个变量。

2) 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商业设施POI 密度可衡量商业配套建设的成熟程度,商业网点可达性则反映居民到达商业网点的便利程度。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1 500 m内肉菜市场、一般超市的数量与其他变量存在较强的线性相关,且每个样本的这两个变量值的差异不大,故剔除这两个变量。选取居住地所在社区的商业设施POI密度,600 m内的肉菜市场、一般超市、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数量,1 500 m内的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数量,共7个变量进入模型。

3) 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随着业态变迁和生活方式转变,人们倾向选择综合性业态场所和大型商圈进行购物[19]。故模型考虑居民常去购物地目的的业态以及购物目的地所属社区的商业POI密度这2个变量。

4) 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已有相关研究中,多探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收入、等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其中性别和年龄差异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认识[4, 6],故本研究也引入上述变量。

表2   模型变量及样本统计描述

Table 2   Variables in regression model and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samples

变量样本数量
(个)
百分比(%)/
均值
变量样本数量
(个)
百分比(%)/
均值
性别住房性质
12825.3保障性住房676.6
76274.7单位住房19819.4
婚姻状况商品房32231.5
已婚44543.6租房31530.9
未婚57556.4自建房11811.6
年龄居住地商业设施供给
<31岁19619.2居住地社区POI密度(个/km2102022.5
31~40岁28427.8600 m肉菜市场数量(个)10203.6
41~50岁37536.8600 m一般超市数量(个)10205.6
>50岁16516.2600 m大型超市数量(个)10200.7
家庭月收入600 m购物中心数量(个)10208.3
<5000元19118.71 500 m大型超市数量(个)10203.8
5000~9999元50449.41 500 m购物中心数量(个)102040.5
>10000元32531.9购物目的地业态
离市商业中心距离(km)10207568.3肉菜市场25324.8
住房面积(m2102063.4一般超市17717.4
购物地社区POI密度(个/km2102028.7大型超市51350.3
购物中心777.5

新窗口打开

由上可知,中心区与郊区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差异显著,若对所有样本进行统一建模,很可能会掩盖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因此,分组对日常购物出行距离的自然对数进行模型拟合,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设置双尾显著性概率为0.05。

3.3 回归结果分析

中心区模型的调整R2仅为0.038,用现有的变量和模型难以解释其居民日常购物出行距离的差异,在此不作深入探讨。而郊区模型的调整R2为0.302,故接下来重点分析郊区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匹配关系的影响因素(表3)。

表3   郊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Table 3   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suburb in Guangzhou

变量B标准化系数T统计量VIF
常量3.1103.452
婚姻状况(未婚为参照)
已婚-0.482–0.146**-3.8391.055
Ln(与商业中心的距离)0.4980.300**5.3832.271
住房性质(保障性住房为参照)
租赁住房–0.315–0.138**–2.9771.560
居住地商业设施供给
居住地社区POI密度–0.012–0.205**–4.0991.820
一般超市_600m0.0710.298**6.6741.451
大型超市_1 500 m–0.114–0.160**–2.6602.630
购物中心_1 500 m–0.011–0.137*–2.3312.503
购物目的地业态
(肉菜市场为参照)
一般超市–0.518–0.199**–4.1751.666
大型超市0.5640.255**4.3172.540

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显著。

新窗口打开

3.3.1 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的影响

在郊区,不同住房性质社区的居住-商业空间不匹配是有差异的,除租赁住房社区外,其他类型社区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并没有比保障性住房社区有优势,这在一定程度验证了假设1。这是因为单位住房、自建房居民的住房选择权利与保障性住房居民一样受到限制,而租房居民选择住房的自由更大,倾向于选择区位较好的“城中村”生活。如位于中心区边缘的王圣堂社区,是外来人口集聚的城中村,其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是样本社区中最好的。需要指出的是,郊区高档商品房的居民在日常购物出行距离上并没有明显优势。当初以大环境、大配套、大交通而享誉“中国第一村”的祈福新村社区,虽然配套了肉菜市场和一般商铺,实际上还是无法满足巨型社区多元化的购物需求[14];再者,社区面积过大而商业设施集中,导致部分居民即使在社区内购物也存在出行距离过长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离市级商业中心越近,郊区居民的购物出行距离反而越远,假设2不成立。这是由中心区和郊区商业设施的吸引力差异引起的。在郊区,离市级商业中心越近,社区交通条件往往越好,其居民去往中心区的时间成本相对较低,故中心区高级别的综合性商业设施更易吸引这些近郊居民。由于距离衰减效应,远郊居民则会选择距离较近的郊区商业网点。例如,近郊泽德社区的居民会“舍近求远”,选择到中心区的三元里卜蜂莲花仓储式商场和西村好又多大型超市购物;而远郊的先锋、三堂社区的居民则转向附近较低等级的市桥商业区。

3.3.2 居住地周边商业设施供给的影响

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对居民日常购物出行距离的影响显著,且不同业态的影响程度会有所差异,假设3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在郊区,与日常购物密切相关的社区商业设施POI密度越大,其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越短。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模型筛选,600 m内的一般超市数量、1 500 m内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数量成为了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关键因子。前者是正向影响,后两者却是负向的。即居住地600 m内的一般超市越多,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反而越远,而居住地1 500 m内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供给越充足,该社区的居住-商业的空间匹配关系越好。

如今,日常购物“便利性”的内涵已经由“近距离”拓展到“一站式”购物,居民往往会选择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而非附近的一般超市。故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并非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近越好,1 500 m内综合性购物场所的供给是评判社区商业设施建设情况的关键。改善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需要整合社区周边商业资源和提升业态等级,根据消费水平适度发展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等业态,形成“邻里-居住小区-社区-片区”多级商业服务中心体系 ( ① 参考《广州市社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指引(暂行)》,广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2011年.)。

3.3.3 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影响

居民购物目的地的选择对其出行距离产生了显著影响。相比于肉菜市场,选择一般超市的居民购物出行距离更短,而选择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的则更远,假设4成立。由问卷统计可知,所有被调查社区居民的日常购物场所以大型超市、肉菜市场和一般超市为主,部分居民选择购物中心。从各类业态的偏好指数来看(表4),无论哪种业态,交通便利都是居民决策的重要因素。除了交通区位因素之外,肉菜市场和一般超市的偏好指数都指向了价格优惠,其中肉菜市场的价格优势更明显。由于大型超市、购物中心可满足居民“一站式消费”和“商品质量有保障”的需求,减少居民的购物搜寻成本,远距离的购物出行往往指向大型的综合性购物场所,通过减少购物次数来抵消长距离出行的成本。

表4   消费者对不同业态选择的偏好指数

Table 4   Preference index of different retailing types of operation

业态交通
便利
价格
优惠
能满足多种
消费需求
商品质量
有保障
商品有
档次
肉菜市场0.330.420.180.050.02
一般超市0.530.330.100.030.00
大型超市0.210.200.260.320.00
购物中心0.310.090.340.210.05

注: Fij=Nij/NjFiji种业态的j购物因子的偏好指数,Niji种业态消费者选择j因子的样本数,Nj为不同类型业态消费者选择j因子的总样本数。

新窗口打开

3.3.4 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的影响

相比而言,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对居民日常购物空间不匹配关系的影响较小,只有婚姻状况这一变量成为了关键因子。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更近,这可能与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承担更多的家庭照料责任有关。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关于高、中低收入阶层日常活动空间分异的研究发现,后者的活动范围较小[20],而本研究发现随着收入等级的提高,居民的日常购物出行距离有逐渐缩短的趋势。这是因为收入水平的分异虽然没有直接体现在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上,但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居住地区位,高收入阶层往往选择区位良好、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的社区。因此,收入水平通过居住地的选择间接影响了居民日常购物的出行距离。

4 结论与讨论

在社区尺度上,结合城市转型的宏观背景,从日常购物行为的视角探讨了广州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广州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总体良好,1 500 m是衡量这种关系的重要阈值。但中心区与郊区的差异很大,郊区居民日常购物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现象突出。制度及结构性因素、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供给、居民购物目的地选择偏好和个人及家庭社会经济属性等因素都对郊区的这种空间不匹配产生了影响,其中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因子可以归纳为基于居住地的客观制约和反映内在需求的主观决策两大类。一方面,住房性质、居住地宏观区位及其社区周边商业设施供给的影响得到了再次验证。居住地1 500 m内大型超市、购物中心的建设情况成为关键因素,相比近距离、多数量的低等级商业设施供给,综合性购物场所的供给对改善社区居住–商业空间关系更为有效。另一方面,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及选择偏好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不仅重塑了城市居住-商业的空间关系,也推动了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继工业、人口等要素的集聚后,虽然郊区商业设施日渐完善,但居住-商业空间不匹配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由于时空的关联制约,郊区(尤其是远郊)居民对社区周边商业设施的依赖较强,且社区是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故商业设施的配套需在社区尺度上考虑居民日常活动的特征。基于此,应在步行可达的距离(1 500 m)内整合商业资源,配建相应规模级别的综合性商业设施,从而有效改善社区居住-商业空间的结构性不匹配。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的属性及其分布规律,通过政策引导保障性住房社区等特殊类型社区的配套建设。

综上,本研究将个体微观行为置于宏观社会背景中,在社区尺度上定量分析了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得到了较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与前人的存在共性,均认为城市居住-商业空间关系受到了客观制约和主观决策的双重影响,部分结论也得到相互验证。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不仅仅反映在购物出行的空间距离上,还体现在基于商品属性的居民偏好与现实供给的匹配程度。前者是直观、易于测量的,而后者则涉及相对难以度量的心理过程。若仅通过购物出行距离来衡量居住-商业空间的匹配关系,隐性的供需错位有可能被忽略,也无法测度居民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购物偏好。在商业设施配建较为完善的中心区,居民日常购物活动的分异及其影响因素没能用现有变量和模型中验证,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总之,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没能充分引入影响居民日常购物行为的变量,例如商品属性、时间弹性、购物方式、出行组合等,因此回归模型的解释能力有限。这些都是日后研究的改进方向。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Ma L J C.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China,1949-2000: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002,(34):1545-1569.

https://doi.org/10.1068/a3419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Throug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author identifies the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urbanism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 number of issues that merit scholarly research are suggested and the need for theorization is emphasized.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 Chinese cities underwent dramatic transformations as a consequence of two major systemic change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ecades after the socialist revolution of 1949, sustained low levels of urbanization and a brief episode of antiurbanism accompanied centralized planning and city-based industrialization. Since the economic reforms of 1978 Chinese cities have witnessed major economic and spatial shifts away from the socialist patterns. Among the many facet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since 1978 are a more heterogeneous urban population, rural - urban migration, spatial reorganization through urban land-use change, new housing development, globalization, suburbanization, polycentric restructuring of urban form, and changes in the spatial/administrative systems of cities. It is argued that, as the Chinese economy is inherently politic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should be foregrounded to enric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y of China's economic and urban transformation. In this regard, the continuously powerful and multiple roles of the Party-state as the ultimate decisionmaker, regulator, and participant in the urban economy should be emphasized, despite globalization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administrative and fiscal powers from the central to local levels. The Chinese trajec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is seen as more different from than similar to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economies undergoing structural change away from socialism, and context-based country-specific theorization of urban change is called for. More general theories of urban transformation which are applicable to a number of former socialist nations, and which transcend the idiosyncrasies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should be developed where possible. A closer engagement among scholars working o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China and those working on other former socialist countries is necessary if 'the socialist city' is to become a firm typology of cities.
[2] Ma L J C,Wu F.

Restructuring the Chinese City: Changing Society, Economy and Space

[M].London, UK: Routledge, 2005.

[本文引用: 1]     

[3] 张艳,柴彦威,郭文伯.

北京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5):65-7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成还是在建成环境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借助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分布、活动空间形态及面积等特征的比较,揭示不同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试图将基于人口属性、设施供给的社区分异研究拓展到基于日常行为的居民对城市空间利用的社区分异。

[Zhang Yan,

ChaiYanwei,GuoWenbo. Community differentiation of residents’ daily activity spaces in Beijing city.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14,33(5):65-7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成还是在建成环境上都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分异。基于对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问卷调查数据,借助GIS可视化与空间分析方法,通过对北京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分布、活动空间形态及面积等特征的比较,揭示不同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空间的社区分异,试图将基于人口属性、设施供给的社区分异研究拓展到基于日常行为的居民对城市空间利用的社区分异。
[4] 柴彦威,翁桂兰,龚华.

深圳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时空间特征

[J].人文地理,2004,19(6):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6.01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本文以深圳居民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不同类型商品总结出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频率特征、购物时段特征以及空间特征,提出了低等级商品购物的三圈层结构和高等级商品购物的扇形模式.本文还通过购物行为空间与居民属性的相关关系分析对居民购物消费空间予以解释.

[Chai Yanwei, Weng Guilan, Gong Hua,

A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shopping behavior of Shenzhen residents.

Human Geography, 2004, 19(6): 79-8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4.06.018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本文以深圳居民消费行为问卷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分不同类型商品总结出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频率特征、购物时段特征以及空间特征,提出了低等级商品购物的三圈层结构和高等级商品购物的扇形模式.本文还通过购物行为空间与居民属性的相关关系分析对居民购物消费空间予以解释.
[5] 谌丽,张文忠,杨翌朝.

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

[J].地理学报,2013,68(8):1071-108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广泛重视,然而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服务设施可达性下降的问题。从居民的视角出发,构建影响中国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北京市2005 年居住环境调查主观数据对居民的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利用北京城市服务设施空间数据借助GIS评估居民的客观服务设施可达性,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讨论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的错位情况和相关因素并侧重验证城市空间结构和住房获取渠道的影响,这些因素与中国的城市发展和住房政策变化紧密相关并将基于此提出促进居民实现其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的城市规划和政策建议。

[Chen Li, Zhang Wenzhong, Yang Yizhao.

Residents' incongruence between reality and preference of accessibility to urban facilities in Beiji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3,68(8):1071-108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服务设施可达性对于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和城市规划的广泛重视,然而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服务设施可达性下降的问题。从居民的视角出发,构建影响中国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北京市2005 年居住环境调查主观数据对居民的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利用北京城市服务设施空间数据借助GIS评估居民的客观服务设施可达性,通过多元回归模型讨论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的错位情况和相关因素并侧重验证城市空间结构和住房获取渠道的影响,这些因素与中国的城市发展和住房政策变化紧密相关并将基于此提出促进居民实现其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的城市规划和政策建议。
[6] 柴彦威,张雪.

北京郊区女性居民一周时空间行为的日间差异研究

[J].地理科学,2014,34(6):725-732.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伴随城市空间向郊区急剧扩张,郊区已成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疏解城市人口和功能的重要空间。作为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工作者,郊区女性居民的日常生活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2012 年北京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以一周的活动日志数据为基础,从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的角度分析郊区女性的时间利用特征,并通过标准置信椭圆对GPS轨迹数据进行了活动空间刻画,探讨不同活动在城市不同空间中的发生日间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郊区女性的日常生活具有规律性、丰富性和细碎性的特点;工作日的时间分配以工作活动为中心,从周一到周四的差异性不显著;休息日的时间分配以家务和休闲活动为主,并且在休息日内部出现周日出行时间相对较少的差异。在空间上,大部分郊区女性居民选择在郊区附近就业,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休闲活动也主要在郊区空间发生;在休息日,购物活动向城区空间内延伸,休闲活动的空间范围虽然相比于工作日有所扩大但仍主要在郊区空间内部完成。</p>

[Chai Yanwei, Zhang Xue.

The spatio-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 of the suburban female residents in Beijing,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4,34(6):725-732.]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伴随城市空间向郊区急剧扩张,郊区已成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疏解城市人口和功能的重要空间。作为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工作者,郊区女性居民的日常生活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2012 年北京居民日常活动与交通出行调查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时间地理学研究框架,以一周的活动日志数据为基础,从时间节奏和时间分配的角度分析郊区女性的时间利用特征,并通过标准置信椭圆对GPS轨迹数据进行了活动空间刻画,探讨不同活动在城市不同空间中的发生日间差异。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郊区女性的日常生活具有规律性、丰富性和细碎性的特点;工作日的时间分配以工作活动为中心,从周一到周四的差异性不显著;休息日的时间分配以家务和休闲活动为主,并且在休息日内部出现周日出行时间相对较少的差异。在空间上,大部分郊区女性居民选择在郊区附近就业,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休闲活动也主要在郊区空间发生;在休息日,购物活动向城区空间内延伸,休闲活动的空间范围虽然相比于工作日有所扩大但仍主要在郊区空间内部完成。</p>
[7] 孙铁山.

北京市居住与就业空间错位的行业差异和影响因素

[J].地理研究,2015,34(2):351-36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201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北京不同行业人口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错位程度较低的是制造业和教育,较高的是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郊区化迟缓是造成北京居住&#x02014;就业空间错位的重要原因,行业就业郊区化程度越低、居住郊区化程度越高,则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越严重。但相比于郊区化,人口和就业的集聚程度对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有更强的解释力。在郊区化过程中就业倾向于保持较高的集聚程度,而居住则相对分散化,这会进一步加剧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此外,行业的&#x0201c;去单位化&#x0201d;程度、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平均单位规模以及就业增速等非空间因素对各行业居住&#x02014;就业空间错位也有显著的影响。</p>

[Sun Tieshan.

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residences and jobs by sectors in Beijing and its explanations.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5,34(2):351-363.]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201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北京不同行业人口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存在明显差异,空间错位程度较低的是制造业和教育,较高的是金融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就业郊区化迟缓是造成北京居住&#x02014;就业空间错位的重要原因,行业就业郊区化程度越低、居住郊区化程度越高,则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越严重。但相比于郊区化,人口和就业的集聚程度对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有更强的解释力。在郊区化过程中就业倾向于保持较高的集聚程度,而居住则相对分散化,这会进一步加剧居住&#x02014;就业的空间错位。此外,行业的&#x0201c;去单位化&#x0201d;程度、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平均单位规模以及就业增速等非空间因素对各行业居住&#x02014;就业空间错位也有显著的影响。</p>
[8] 李小广,邱道持,李凤,.

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社区居民的职住空间匹配

[J].地理研究,2013,32(8):1457-146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住与就业间的空间组织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国外自20 世纪60 年代提出后引发了大量关于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及其关系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快速空间重构的背景下,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也引起广泛关注。运用职住空间错位理论,以重庆市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社区为案例进行研究,对541 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① 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搬迁前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的均值分别从6.5 km与32 min,增加到搬迁后的15 km与52 min;② Logit回归分析表明,群体类型对公共租赁住房居民通勤时间差异影响最为显著,年龄与居民通勤时间呈负相关关系,性别与年龄对通勤时间产生较显著影响。③ 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的政策性因素造成了被动迁移型空间不匹配现象,是其住户的区位选择与主要就业场所不匹配而引发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公共租赁住房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和实施途径,尽可能将公共租赁住房区位规划在内城。

[Li Xiaoguang, Qiu Daochi, Li Feng et al.

Matching analysis of the job and residence space of residentsin the public rental housing community in Chongqing.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32(8):1457-146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住与就业间的空间组织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国外自20 世纪60 年代提出后引发了大量关于弱势群体居住和就业空间机会及其关系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快速空间重构的背景下,中低收入群体的职住分离现象也引起广泛关注。运用职住空间错位理论,以重庆市主城区公共租赁住房社区为案例进行研究,对541 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表明:① 公共租赁住房居民搬迁前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的均值分别从6.5 km与32 min,增加到搬迁后的15 km与52 min;② Logit回归分析表明,群体类型对公共租赁住房居民通勤时间差异影响最为显著,年龄与居民通勤时间呈负相关关系,性别与年龄对通勤时间产生较显著影响。③ 公共租赁住房供应的政策性因素造成了被动迁移型空间不匹配现象,是其住户的区位选择与主要就业场所不匹配而引发的,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公共租赁住房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和实施途径,尽可能将公共租赁住房区位规划在内城。
[9] 季珏,高晓路.

北京城区公共交通满意度模型与空间结构评价

[J].地理学报,2009,64(12):1477-148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2.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北京市城八区的公共交通为切入点,探索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分析方法。通过&ldquo;公共交通可达性&rdquo;指标,将城市实体空间结构的指标与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连系起来,建立了以满意度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结构评价体系,并对提升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体空间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ldquo;公共交通可达性&rdquo;的各项影响因子进行了梳理,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区域经济特征、道路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包括公交通达度、人口和经济集聚度、道路密度、区位指标等在内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了以居民满意度为因变量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分析定量揭示了公交站点配置、公交通达度、经济密度等因素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同时分析表明,公共交通的优化需充分考虑不同属性的居民群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从城市空间结构评价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公共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① 市政交通规划的重点应放在五环以内地区;② 实现800 m公交站点服务面积全覆盖;③ 加强各地与市区重要功能节点的公共交通联系来提高其通达度;④ 根据居民的分布和属性特征出台相应的公交服务政策提高不同居民群体的公共交通满意度。</p>

[JiJue, Gao Xiaolu.

Evaluating urban structure by modeling satisfaction towardspublic transporta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9, 64(12): 1477-1487.]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12.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北京市城八区的公共交通为切入点,探索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分析方法。通过&ldquo;公共交通可达性&rdquo;指标,将城市实体空间结构的指标与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连系起来,建立了以满意度为目标的城市空间结构评价体系,并对提升城市空间结构的实体空间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对&ldquo;公共交通可达性&rdquo;的各项影响因子进行了梳理,从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区域经济特征、道路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包括公交通达度、人口和经济集聚度、道路密度、区位指标等在内的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了以居民满意度为因变量的公共交通可达性评价模型。分析定量揭示了公交站点配置、公交通达度、经济密度等因素对于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作用,同时分析表明,公共交通的优化需充分考虑不同属性的居民群体的空间分布规律。据此,从城市空间结构评价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公共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下建议:① 市政交通规划的重点应放在五环以内地区;② 实现800 m公交站点服务面积全覆盖;③ 加强各地与市区重要功能节点的公共交通联系来提高其通达度;④ 根据居民的分布和属性特征出台相应的公交服务政策提高不同居民群体的公共交通满意度。</p>
[10] 胡瑞山,董锁成,胡浩.

就医空间可达性分析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2):1600-160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2.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精确评价医疗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样状况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医疗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 以江苏省贫困县&mdash;&mdash;东海县为案例, 以行政村和医院为分析单元, 基于迪卡斯特拉算法计算出各村到医院(卫生院)的最短通行时间, 进而分析各村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情况。采用不用服务时间阈值范围进行空间敏感性分析, 综合研判缺医地区分布特点。与传统的医卫人员和人口比值的方法相比, 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有效显示县域范围内医疗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情况。采用较大的时间阈值, 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较为平滑, 采用较小服务阈值则空间分异显著, 缺医范围也较大。东海县医疗空间可达性整体呈单核结构, 并沿主要交通线延伸, 缺医地区多分布于边缘乡镇。提高边缘乡镇的行政村的甲级卫生院等级和乡村道路等级将会改善边缘乡镇的就医可达性。

[Hu Ruishan, Dong Suocheng, Hu Hao.

A two-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2SFCA) method for measuring spatialaccessibility to primary healthcare service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Donghai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2, 31(12): 1600-160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12.00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精确评价医疗设施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样状况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前提。本文在回顾国内外关于医疗空间可达性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 以江苏省贫困县&mdash;&mdash;东海县为案例, 以行政村和医院为分析单元, 基于迪卡斯特拉算法计算出各村到医院(卫生院)的最短通行时间, 进而分析各村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情况。采用不用服务时间阈值范围进行空间敏感性分析, 综合研判缺医地区分布特点。与传统的医卫人员和人口比值的方法相比, 两步移动搜索法能有效显示县域范围内医疗可达性的空间分异情况。采用较大的时间阈值, 医疗空间可达性分异较为平滑, 采用较小服务阈值则空间分异显著, 缺医范围也较大。东海县医疗空间可达性整体呈单核结构, 并沿主要交通线延伸, 缺医地区多分布于边缘乡镇。提高边缘乡镇的行政村的甲级卫生院等级和乡村道路等级将会改善边缘乡镇的就医可达性。
[11] 仵宗卿,柴彦威,戴学珍,.

购物出行空间的等级结构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J].地理研究,2001,20(4):479-4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1.04.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天津市为例 ,通过大量问卷调查 ,总结出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圈层结构 ,为国际间相关问题的横向对比奠定了基础。在中地论的基础上 ,创建了系统描述和详细分析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的新模式 ,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制度和方法。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总结出天津市三种不同收入阶层的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类型 ,并对其进行了尝试性解释。

[Wu Zongqin, Chai Yanwei, Dai Xuezhen et al.

On hierarchy of shopping trip space for urban residents:A case study of Tianjingcity.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1, 20(4): 479-48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1.04.01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天津市为例 ,通过大量问卷调查 ,总结出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圈层结构 ,为国际间相关问题的横向对比奠定了基础。在中地论的基础上 ,创建了系统描述和详细分析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的新模式 ,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制度和方法。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 ,总结出天津市三种不同收入阶层的购物出行空间等级结构类型 ,并对其进行了尝试性解释。
[12] 柴彦威,沈洁,翁桂兰.

上海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经济地理,2008,28(2):221-22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上海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并从主观决策和客观物质空间的两个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居民购物行为表现出低频率、夜间化、短距离以及非机动与公交出行方式为主的一般特征;商品购物出行的时空间等级明显,但具有分散化和扁平化的特征.其中,不同商品购物活动空间选择因素的不同导致其购物出行范围的等级性差异,而城市商业物质环境和空间分布更多地决定了居民购物行为的具体方式、空间大小和集中程度.

[Chai Yanwei, Shen Jie, Weng Guilan.

A study on activity space of shopping of Shanghai resident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 and relative influencing factors.

Economic Geography,2008,28(2):221-22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上海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间特征,并从主观决策和客观物质空间的两个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上海市居民购物行为表现出低频率、夜间化、短距离以及非机动与公交出行方式为主的一般特征;商品购物出行的时空间等级明显,但具有分散化和扁平化的特征.其中,不同商品购物活动空间选择因素的不同导致其购物出行范围的等级性差异,而城市商业物质环境和空间分布更多地决定了居民购物行为的具体方式、空间大小和集中程度.
[13] 周素红,林耿,闫小培.

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分析

[J].地理学报,2008,63(4):395-4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商业业态空间和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通过分析居民微观行为解释实体空间是近年来城市商业业态空间和居住空间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被使用的研究 方法。以联系商业业态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纽带&mdash;消费者行为作为切入点, 选择广州市8 个街 区的1428 位居民为调查对象, 研究二者的特征及关系。通过典型街区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 ①居民购物出行方式选择、出行距离和多目的出行与所处街区的类型、区位、周边服务配套 和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等存在密切的关系。②商业空间的等级体系清晰存在, 老城区传统商业中心仍存在较强的吸引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形成的新商业中心区次之, 二者在吸引人群 的类型上存在差异; 次一级商业中心区和日常生活服务配套区在为居民提供日常消费服务方 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③城市新商业中心和外围商业次中心的在服务能力和提供的业态类型 上还存在不足, 使其服务供给与周边居民的购物需求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匹配, 引发对老 城区的过度依赖。④外围商品房小区和政府规划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周边的商业配套不足, 增加了居民日常生活成本。通过对居民出行空间的分析, 可以从另一侧面剖析城市的空间结 构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p>

[Zhou Suhong, Lin Geng, Yan Xiaopei.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nsumer's travel behavior, urban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spatial structure in Guangzhou,Chin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1,66(2):157-16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商业业态空间和居住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的两个重要领域, 通过分析居民微观行为解释实体空间是近年来城市商业业态空间和居住空间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多被使用的研究 方法。以联系商业业态空间与居住空间的纽带&mdash;消费者行为作为切入点, 选择广州市8 个街 区的1428 位居民为调查对象, 研究二者的特征及关系。通过典型街区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 ①居民购物出行方式选择、出行距离和多目的出行与所处街区的类型、区位、周边服务配套 和城市商业业态空间等存在密切的关系。②商业空间的等级体系清晰存在, 老城区传统商业中心仍存在较强的吸引力;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形成的新商业中心区次之, 二者在吸引人群 的类型上存在差异; 次一级商业中心区和日常生活服务配套区在为居民提供日常消费服务方 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③城市新商业中心和外围商业次中心的在服务能力和提供的业态类型 上还存在不足, 使其服务供给与周边居民的购物需求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匹配, 引发对老 城区的过度依赖。④外围商品房小区和政府规划建设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周边的商业配套不足, 增加了居民日常生活成本。通过对居民出行空间的分析, 可以从另一侧面剖析城市的空间结 构及其发展演变的动力机制。</p>
[14] 林耿.

居住郊区化背景下消费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以广州市为例

[J].地理科学,2009,29(3):353-359.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广州市居住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消费错位现象为切入点,从消费社会学的符号消费视角对其原因进行新的解释。消费空间剧场化、消费空间时尚化以及消费空间对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建构功能,使北京路传统商业步行街作为高级商业中心地的符号功能得以建构。现代购物中心的符号表征功能,使天河区商业中心成为一个消费者自我实现的情感化消费空间。两者重构了大城市的中心-边缘关系,使到郊区的居住空间得以拓展而消费空间受到抑制,难以发展高等级的现代业态。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区商业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吸引力,新时期的地下商业文化也加速了商业中心的符号化。城市消费空间正向城区商业中心极化力量增强的方向演化。

[Lin Geng.

Characteristic and transformation of consumer space ina context of residential sub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for Guangzhou.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9,29(3):353-359.]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广州市居住郊区化过程中出现的消费错位现象为切入点,从消费社会学的符号消费视角对其原因进行新的解释。消费空间剧场化、消费空间时尚化以及消费空间对消费者社会身份的建构功能,使北京路传统商业步行街作为高级商业中心地的符号功能得以建构。现代购物中心的符号表征功能,使天河区商业中心成为一个消费者自我实现的情感化消费空间。两者重构了大城市的中心-边缘关系,使到郊区的居住空间得以拓展而消费空间受到抑制,难以发展高等级的现代业态。随着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城区商业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吸引力,新时期的地下商业文化也加速了商业中心的符号化。城市消费空间正向城区商业中心极化力量增强的方向演化。
[15] 衣霄翔.

消费视角下的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建体系研究——以上海市曲阳新村为例

[J].城市规划学刊,2012, (3):4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2.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是居住区配建中与居民日常消费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之一,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发展权利,不论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核心价值始终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为此,首先引入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消费者行为及需求,试图借鉴消费行为研究中的经验和理论,提供一种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建体系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通过居民对消费品的便利性需求明确了居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应该予以供应的消费品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居民对商业服务设施的需求强度分析了居住区中应该考虑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类型;再经过对设施的有效步行影响距离和服务半径的研究,为设施的分级配建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最后,通过居民多目的消费需求下的日常行为方式研究人性化的设施布局形式。

[Yi Xiaoxiang.

A study on community retail and service facilities based on consumption theories: the case of Shanghai.

City Planning Forum,2012, (3):44-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2.03.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是居住区配建中与居民日常消费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之一,其根本作用在于保障居民的基本生存发展权利,不论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核心价值始终是以人为本、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为此,首先引入一种自下而上的视角——消费者行为及需求,试图借鉴消费行为研究中的经验和理论,提供一种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建体系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通过居民对消费品的便利性需求明确了居住区配套商业服务设施应该予以供应的消费品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居民对商业服务设施的需求强度分析了居住区中应该考虑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类型;再经过对设施的有效步行影响距离和服务半径的研究,为设施的分级配建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最后,通过居民多目的消费需求下的日常行为方式研究人性化的设施布局形式。
[16] 赵莹,柴彦威,关美宝.

中美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比较——以北京市与芝加哥市为例

[J].地理研究,2014,33(12):2275-228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2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中外城市比较研究是城市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城市规划理念下城市居民日常行为的比较,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围绕中美城市空间发展及居民日常行为的研究多局限在经验性的理论讨论,鲜有基于一手数据的比较分析。开展基于活动&#x02014;出行日志的中国北京与美国芝加哥城市中心区居民出行行为的对比,由此透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居民行为的时空制约差异。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通勤距离较短,且表现出市中心指向性;而芝加哥居民的通勤距离较长,具有向城市远郊区扩散的趋势。居民日常出行中,工作目的出行距离最长,北京居民事务目的出行居次,而芝加哥休闲目的出行居次。北京居民倾向于慢行交通出行,而芝加哥居民依赖于小汽车出行。最后讨论了美国经验对中国城市空间健康发展的建议,以及中美城市比较研究的未来。</p>

[Zhao Ying, Chai Yanwei, Kwan Mei-Po.

Comparison of urban residents' travel behavior in China and the U.S.: A case study between Beijing and Chicago.

Geographical Research,2014,33(12):2275-2285.]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2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中外城市比较研究是城市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城市规划理念下城市居民日常行为的比较,对中国城市未来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围绕中美城市空间发展及居民日常行为的研究多局限在经验性的理论讨论,鲜有基于一手数据的比较分析。开展基于活动&#x02014;出行日志的中国北京与美国芝加哥城市中心区居民出行行为的对比,由此透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居民行为的时空制约差异。结果显示:北京居民的通勤距离较短,且表现出市中心指向性;而芝加哥居民的通勤距离较长,具有向城市远郊区扩散的趋势。居民日常出行中,工作目的出行距离最长,北京居民事务目的出行居次,而芝加哥休闲目的出行居次。北京居民倾向于慢行交通出行,而芝加哥居民依赖于小汽车出行。最后讨论了美国经验对中国城市空间健康发展的建议,以及中美城市比较研究的未来。</p>
[17] 柴彦威,塔娜.

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进展

[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9):1362-137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9.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引入中国以来的近20年间,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关注城市空间重构的描述与解释,试图从行为角度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强调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日常生活、生活质量、社会公正、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等热点问题,探索在城市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解读城市转型为目标、以规划应用为导向的鲜明特点,为理解中国城市制度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依然面临着理论发展滞后、实践应用需要突破等挑战。本文是对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演进、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进展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时空间行为研究自身的发展。

[Chai Yanwei, Ta Na.

Progress in space-time behavior research in China.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3, 32(9): 1362-137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9.0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时间地理学和活动分析法引入中国以来的近20年间,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地理学的重要领域。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关注城市空间重构的描述与解释,试图从行为角度解释中国城市社会转型,强调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与居民个体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重视日常生活、生活质量、社会公正、低碳社会、智慧城市等热点问题,探索在城市交通、旅游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中的实践应用。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已经形成了以解读城市转型为目标、以规划应用为导向的鲜明特点,为理解中国城市制度与空间转型背景下人类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中国时空间行为研究依然面临着理论发展滞后、实践应用需要突破等挑战。本文是对时空行为研究近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从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演进、实证研究与规划应用进展等方面回顾了近20年来中国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的最新进展,致力于推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时空间行为研究自身的发展。
[18] 何芳.

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供需特征及满意度因子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四高小区为例

[J].城市规划学刊,2010, (03):8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0.04.01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保障性社区的快速推进造成公共服务设施供应普遍滞后,严重危害了居民生活、保障效果及社会公平.运用实证研究和数理分析方法,以上海宝山顾村"四高小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居民群体特征和居民行为偏好特征着手剖析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了需求行为偏好与居民群体特征的相关关系;辨析了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其供应特征,用因子分析方法遴选了影响保障性社区的设施满意度关键因子.成果揭示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求特征,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和郊区大型社区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He Fang, Li Xiaoli.

Empirical study on demand and supply characteristics and satisfaction factors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in social housing community: a case study of Gucun town Sigao community in Baoshan Shanghai.

City Planning Forum,,2010, (3):8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3363.2010.04.013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保障性社区的快速推进造成公共服务设施供应普遍滞后,严重危害了居民生活、保障效果及社会公平.运用实证研究和数理分析方法,以上海宝山顾村"四高小区"的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居民群体特征和居民行为偏好特征着手剖析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特征,并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了需求行为偏好与居民群体特征的相关关系;辨析了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及其供应特征,用因子分析方法遴选了影响保障性社区的设施满意度关键因子.成果揭示了保障性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供求特征,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推进我国保障性住房和郊区大型社区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9] 韩会然,宋金平.

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间特征研究

[J].经济地理,2013,33(4):82-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0410.2014.11.19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购物频率、购物时段、购物出行距离、购物空间等级结构等方面分析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并与其他大都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居民的购物频率与所购买商品的等级呈明显负相关,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购物初始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②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出行时间不敏感范围随商品等级提升而延长,多目的出行正成为一种趋势,居民购物出行的平均距离不断递增。蔬菜食品类与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购物圈,服装衣饰类与家用电器类商品的购物圈层主要集中在市级购物圈;③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出行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趋向,居民购买高等级商品出行方式的机动性更高;④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芜湖市购买家用电器类等高等级商品的出行距离较远,但是私家车出行率比北京、上海低,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

[Han Huiran, Song Jinping.

The Study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shopping behavior of Wuhu residents.

Economic Geography,2013,33(4):82-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0410.2014.11.194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问卷调查数据,从购物频率、购物时段、购物出行距离、购物空间等级结构等方面分析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时空特征,并与其他大都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居民的购物频率与所购买商品的等级呈明显负相关,居民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购物初始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②居民购买不同类型商品的出行时间不敏感范围随商品等级提升而延长,多目的出行正成为一种趋势,居民购物出行的平均距离不断递增。蔬菜食品类与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活动主要集中在社区购物圈,服装衣饰类与家用电器类商品的购物圈层主要集中在市级购物圈;③日常用品类商品的购物出行等级呈现出明显的就近居住地趋向,居民购买高等级商品出行方式的机动性更高;④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相比,芜湖市购买家用电器类等高等级商品的出行距离较远,但是私家车出行率比北京、上海低,居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等级结构呈现出拉伸的趋势。
[20] 焦华富,韩会然.

中等城市居民购物行为时空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以安徽省芜湖市为例

[J].地理学报,2013,68(6):750-76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购物决策过程是居民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购物信息搜寻、购物目的地选择等方面的完整过程,是居民购物行为发生与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2011 年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建居民购物出行的嵌套Logit 模型,从购物出行模式决策、购物初始时间决策、购物目的地决策、购物出行交通方式决策等四个层面对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 居民属性特征对购物出行模式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男性居民选择单纯购物出行的概率较大,而女性居民、有家人陪伴的居民更倾向多目的出行;在中心城区居住及出行距离远的居民偏好中午进行多目的购物概率较大,出行距离集中在1~2 km的范围内,而近郊区居民则避开下班高峰期进行购物,倾向选择2~5 km的购物空间范围;② 具有私家车的男性居民在晚上进行购物的概率比较大,其出行概率是上午的2.94 倍,更加偏好远距离出行;居民上下班途中购物大多发生在下班时间,偏好5~8 km范围的远距离;有朋友陪伴的居民更倾向上午依赖公共交通进行远距离出行;③ 以家为购物出发地点的居民的购物更倾向19:00 之后并且偏好远距离出行,公交车依然是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主要载体。

[Jiao Huafu, Han Huiran.

Research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idents' shopping behavior in medium-sized cities: A case study of Wuhu City in Anhui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 68(6): 750-76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购物决策过程是居民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购物信息搜寻、购物目的地选择等方面的完整过程,是居民购物行为发生与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已经成为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利用2011 年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调查问卷数据,通过构建居民购物出行的嵌套Logit 模型,从购物出行模式决策、购物初始时间决策、购物目的地决策、购物出行交通方式决策等四个层面对芜湖市居民购物行为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① 居民属性特征对购物出行模式决策具有显著影响,男性居民选择单纯购物出行的概率较大,而女性居民、有家人陪伴的居民更倾向多目的出行;在中心城区居住及出行距离远的居民偏好中午进行多目的购物概率较大,出行距离集中在1~2 km的范围内,而近郊区居民则避开下班高峰期进行购物,倾向选择2~5 km的购物空间范围;② 具有私家车的男性居民在晚上进行购物的概率比较大,其出行概率是上午的2.94 倍,更加偏好远距离出行;居民上下班途中购物大多发生在下班时间,偏好5~8 km范围的远距离;有朋友陪伴的居民更倾向上午依赖公共交通进行远距离出行;③ 以家为购物出发地点的居民的购物更倾向19:00 之后并且偏好远距离出行,公交车依然是芜湖市居民购物出行的主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