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 37 (5): 748-75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5.012

Orginal Article

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方向识别

孙建伟1, 孔雪松2, 田雅丝2, 罗静1

1.华中师范大学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2.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Identifying Reconstruction Direc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Analysis of Spatial Combination Features

Sun Jianwei1, Kong Xuesong2, Tian Yasi2, Luo Jing1

1. Key Laboratory for Geographical Proces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Hubei Provinc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2. School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China

中图分类号:  K90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0690(2017)05-0748-08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孔雪松,副教授。E-mail: xuesongk@gmail.com

收稿日期: 2016-07-9

修回日期:  2016-11-2

网络出版日期:  2017-05-25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编辑部 本文是开放获取期刊文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但不允许用于商业目的.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96,4137118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项目(2013T60746)资助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孙建伟(1986-),男,侗族,贵州黎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空间重构与农村居民点整治、乡村发展与旅游地理。E-mail:sunjianwei@whu.edu.cn

展开

摘要

基于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2012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热点探测法,分析镇域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一种顾及居民点密度与规模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方向识别方法。根据密度与规模的空间组合特征,将全镇农村居民点划分为7种类型,结合改进成本距离测算大规模居民点区有效覆盖范围,提出了城镇化集中型、中心村建设型、协同整治型和内部改造型4种重构模式,明确了规模与密度特征导向下的农村居民点的整治重心和重构方向。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 核密度 ; 热点分析 ; 覆盖半径 ; 空间重构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spatial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rural settlements from both destiny and size based onland-use data for 2012 in Chengui Town, Hubei Province. The destiny and size of rural settlements were measured using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hotspots analysis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valid covering radius of each large scale area of rural settlements were calculated using improved cost distance method. A new method considering spatial combination features was proposed to identify the reconstruction direc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density and scale values of rural settlements presented an obvious spatial correlation. The destiny values decreased gradually from the central area to the surrounding area. The low density area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east area, which included Nanshan, Tongshankou and Tiantaishan Village. The distribution of large scale of rural settlements was like a circle, whereas the small ones mainly distributed in Nanshan and Tiantaishan. Seven types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features of density and scale. The density and scale with medium values were widespread in Chengui. However,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small scale with low density coexisted with the large scale with high density. Eight central covering areas from A to H were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scale features, these eight areas were further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which included strong centers, common centers and weak centers. The strong centers included the covering areas of downtown and Tongshankou. The downtown area had the largest covering area, whereas Tongshankou was regarded as the key village, which covered the largest scale of rural settlements. Four common centers and two weak centers showed different functions in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general, the village-town system was consisted of a central town, a key village, several secondary centers and other common areas. Four reconstruction modes, including urbanization concentration, key village construction, cooperating consolidation and inner-village consolidation, were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overing areas. The reconstruction directions and key points were emphasized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features of destiny and size. Th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planning information for rural reconstruction.

Keywords: rural settlements ; kernel density ; hotspots analysis ; covering radius ; spatial reconstruction

0

PDF (2813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孙建伟, 孔雪松, 田雅丝, 罗静. 基于空间组合特征的农村居民点重构方向识别[J]. , 2017, 37(5): 748-75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5.012

Sun Jianwei, Kong Xuesong, Tian Yasi, Luo Jing. Identifying Reconstruction Direc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Analysis of Spatial Combination Features[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7, 37(5): 748-75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7.05.012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识别与重构是当前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1~3]。作为农村人地关系互动的载体和农户居住的基本单元,农村居民点不是孤立、零散和抽象存在的,其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规模、密度和组合特征。规模与密度是人居提供空间接触机会的关键变量,规模体现了一定范围内人口发展与乡村建设的集中程度,密度体现了乡村聚落的分布形式与空间关系[4,5]。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密度是相对于人居规模而言,一定范围内农村居民点高密度分布,并不意味大规模集中分布;相反,可能是一种大量零散居民点的分布,从空间规划的角度而言,这并不一定合理,因为这种分散性会直接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管理成本的增加[6]。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乡村聚落重构是绝对以空间集聚为导向,与城市不同,农村的地缘、血缘与生产关系决定其空间重构是一定程度上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7~9]、景观格局指数[10~13]、地理格网统计[14~16]和聚类分析[3]等方法常被应用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测度,能够有效地揭示不同尺度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强度、位置与关系,并能呈现直观的可视化效果。已有研究多关注单一的聚落密度或规模特征识别,缺少两者结合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组合特征分析,更缺少在组合特征测度基础上的空间重构方向识别;这些研究多集中于省市级尺度,对村镇层次关注不足。农村居民点分布具有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成规模、集中分布的聚落区往往也是农村社会经济活动与联系的核心区,而相应的小规模、零散分布区可能是潜在的农村居民点整备区。如何科学识别村镇层次乡村聚落空间结构与类型,并结合农户日常的有效活动半径进行空间重构,已成为中国乡村聚落重构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于此,本文以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为例,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热点探测法(Hotspots Analysis)分析村镇农村居民点不同的规模与密度组合特征,识别村镇中心聚落,引入改进成本距离计算中心聚落有效覆盖半径,与农村居民点进行叠置分析进而识别出不同农村居民点整治区和空间重构方向。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扩展了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重构的内容体系,能够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重构提供决策支持。

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陈贵镇位于湖北省大冶市中部,交通便捷,东接大广高速,西接106国道,咸黄高速、大金省道穿境而过,武灵铁路通过境内,与国内纵横交通枢纽接轨。2012年,全镇土地面积160.40 km2,辖19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社区),总人口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 428人。陈贵镇农村居民点总规模为1 060.70 hm2,人均居民点为181.54 m2,高于人均150 m2的国家标准。同时,该镇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达到25.63%,大量的农村居民点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亟需通过农村居民点重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陈贵镇是湖北省百强乡镇和“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是中部地区推进农村土地利用转型和乡村空间重构的典型区域,研究其农村居民点组合特征与规划布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本研究基础空间数据主要来源于大冶市国土资源局提供的2012年大冶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图(比例尺1∶100 00),按照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类型进行分类。考虑到矢量图斑可能存在同一农村居民点斑块被分隔成多个居民点斑块的情况,首先对居民点图斑进行融合处理后再进行核密度分析,将土地利用现状图转换为10 m×10 m的栅格计算其改进成本距离。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主要来源于《大冶市农村统计年鉴》(2012年)(① 大冶市统计局编制,收录2012年大冶市各行政付(居委会)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2014年7月获取的村镇实地调研数据,基于Arc GIS 10.3工作平台进行数据统计与空间分析。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研究思路

基于陈贵镇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热点探测分析农村居民点密度与规模的空间分异特征,采用等距离几何间隔将农村居民点密度和规模划分为3类,通过空间叠置获取并识别密度和规模的组合特征与类型,识别出大规模低密度区、大规模中密度区和大规模高密度区,将这3类组合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与联系中心区,通过不同中心区农村居民点密度与规模组合特征修正农户最大化合理出行时间,利用改进成本距离测算各中心区的有效覆盖半径,进而识别出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方向(图1)。

图1   技术路线

Fig. 1   Technical route

2.2 研究方法

1) 核密度估计。核密度估计是在概率论中用来估计未知的密度函数,属于非参数检验方法之一。与样方密度法和基于Voronoi图的密度法相比,核密度估计兼顾了不同位置聚集强度的差异性和空间连续性,能够有效测度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位置与强度关系[17]。核密度估计通过对每个要素点建立平滑的圆形表面,计算各要素点到参考位置的距离,然后对参考位置的所有表面值求和,建立这些点的峰值或核来创建平滑的连续表面,核密度值随着中心辐射距离的增大逐渐变小。核密度计算的数学函数表达如下:

f(x,y)=1nh2i=1nkdih(1)

式中, f(x,y)为位于 (x,y)处空间位置的密度估计; h为带宽或平滑参数,可根据分析尺度及要素进行设置; di(x,y)位置距第 i个观测位置的距离; n为观测数值; k为核函数。

2) 空间热点探测。热点分析用于识别具有统计显著性的高值(热点)和低值(冷点)的空间聚类,以农村居民点规模为输入要素,通过冷热点区分析识别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规模特征,其计算公式如下[18,19]

Gi*(d)=jnWij(d)XjjnXj(2)

式中, Wij(d)为以距离规则定义的空间权重, Xjj区域的观测值。为了便于解释和比较,通常将 Gi*(d)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 Z(Gi*),通过 Z(Gi*)的正负值识别农村居民点规模集聚的冷热点区。

3) 有效覆盖半径测算。根据农村居民点密度与规模组合特征,将大规模类型区居民点作为村镇中心区,这些中心区具有相对较高的人口集中度,对周边农村居民点会形成一定的集聚吸引力,从而形成一定范围的有效覆盖区,位于覆盖区范围内的居民点其空间接触机会较大,社会经济联系相对更便捷。然而,实际的覆盖范围受土地利用和交通条件的影响,这里引入改进成本距离测算中心区有效覆盖半径[20,21]。根据陈贵镇调研,农户在主要道路上的通行方式以公交巴士和自驾摩托车为主,日常社交与田间耕作等涉及其他用地类型的出行以步行为主,参考已有研究[7, 22],确定主要道路60 km/h、农村道路10 km/h、建设用地4 km/h、水域0 km/h和其他用地3 km/h。这里以识别出的农村居民点中心区为中心,以30 min作为农户日常接触可接受的最大合理出行时间(镇区单独设置为一个中心区,按30 min出行时间计算覆盖半径);同时,考虑到居民点单元下限覆盖范围,设置10 min为最小出行时间,基于改进成本距离计算各中心区有效覆盖半径。根据不同中心区密度与规模差异,对各中心区的最大化合理出行时间( Ti)进行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Ti=T×DminDi+AiAmax2(3)

式中, T为最大化合理出行时间, Dmin为中心区农村居民点最小密度值, Dii中心区农村居民点密度, Aii中心区农村居民点规模, Amax为中心区农村居民点最大规模。

3 结果分析

3.1 密度分布特征

运用核密度估计揭示陈贵镇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特征(图2)。整体来看,农村居民点整体呈现出明显的“大散居、小聚居”特征,农村居民点总体密度为2.24个/km2,其分布密度由中间向周围呈现阶梯状递减格局。东南部的南山村、铜山口村和天台山村连片呈现大面积低密度区,该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和工矿用地为主,而出于劳作的便捷度考虑,农村居民点分布往往具有明显的耕地指向性,这直接导致该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稀疏分布。高密度农村居民点呈现“一点一轴”的空间特征,“一点”是堰畈桥村形成相对的斑块聚集,“一轴”是在刘家畈村、小雷山村、王祠村、南山村和洋塘村形成的带状区。

图2   陈贵镇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

Fig. 2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engui Town

3.2 规模分布特征

密度分布呈现的是居民点点状要素的空间位置与关系,规模分布反映的是居民点面状要素的连片特征与强度。如图3所示,全镇农村居民点规模高低值分布呈现“一圈两翼”特征,“一圈”是从西北的江添受村向下到刘家畈村和铜山口村,再向上到欧家港村和李河村等村,形成类椭圆形聚集分布特征;“两翼”是南部的南山村和天台山村,仅分布几个零散的小规模居民点。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平均规模为2.95 hm2,高、中和低值区农村居民点斑块平均规模分别为5.84、2.38和0.41 hm2,高值区平均规模是低值区的14.24倍,以铜山口村的农村居民点规模集聚最为明显。实地调研表明,铜山口村是除镇区之外陈贵镇农村社会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区域,集聚的村庄与人口有利于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对周围村庄形成相对较强的吸引力,热点分析较好地呈现了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布的空间分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村庄发展的实际差异。

图3   陈贵镇农村居民点规模分异

Fig. 3   Scale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engui Town

3.3 空间组合特征

将识别出的农村居民点密度图与规模热点分析图进行空间叠置,对比分析农村居民点规模与密度分布的组合特征,如图4表1所示,从空间集聚度而言,大规模类型较为理想,因为农村居民点的大规模分布往往意味集中的人口和良好的空间接触机会,其中,以大规模低密度分布布局最佳。小规模类型的组合中仅出现小规模低密度一种,与热点分析中的“两翼”对应,该类型区地形相对复杂,林地成片分布且交通不便,不利于居民点集中布局。中规模类型的组合是最主要的类型,以中规模中密度区范围最大,面积与数量分别占全镇农村居民点的51.05%和63.23%,这种分布与陈贵镇耕地分布具有高度空间关联性。大规模类型组合与热点分析中的“一圈”对应,该类型区位于主要道路附近,具有良好的交通便捷性。其中又以大规模中密度分布最广;大规模低密度分布以铜山口村和天台山村为典型,该类型农村居民点平均斑块规模高达13.82 hm2,形成了村镇局部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

表1   陈贵镇农村居民点空间组合类型与特征

Table 1   Features and types of spatial combin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engui Town

类型IIIIIIIVVVIVII
密度(个/km20~2.715.43~8.332.27~5.420~2.715.43~8.332.27~5.420~2.71
规模(hm23.55121.23541.7449.0196.75205.0743.35
数量(个)4402272973319

注:I为小规模低密度;II为中规模高密度;III为中规模中密度;IV为中规模低密度;V为大规模高密度;VI为大规模中密度;VII为大规模低密度。

新窗口打开

图4   陈贵镇农村居民点空间组合类型与分布

Fig. 4   Spatial combination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engui Town

3.4 空间重构

1) 中心覆盖区识别与重构模式构建。根据地理学空间作用规律和农村社会经济活动特点[23~26],农村居民点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与农村居民点中心区自身的规模和密度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规模类型区作为中心,根据式(3) 修正不同类型区最大化合理出行时间,运用改进成本距离测算不同类型区的有效覆盖半径(图5)。陈贵镇形成A~H共8个中心覆盖区,以连接华垅村和小雷山村的直线为轴,空间上大致形成上下斜对称。从有效覆盖区规模特征来看,8个中心覆盖区可分为3类:强中心(D和F)、一般中心(A、B、E和H)和弱中心(C和G)。为了验证中心覆盖区识别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对比分析其与各村人口分布特征和道路可达性的关联性。从人口分布特征来看,各村人口规模有一定的差异,与各村居民点规模差异基本一致,人口规模较少的南山村和余洪村,其居民点有效覆盖范围也相对较低。陈贵镇各村外出务工人口比例(10.70%~32.31%)差异显著,外出务工人口比例较低的陈贵村(10.70%)、堰畈桥村(14.24%)和铜山口村(20%)正是识别出的强中心D区与F区所在地,反映了D区与F区自身较强的社会经济发展吸引力。同时,通过与道路可达性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识别出的中心覆盖区与主要道路存在高度关联性,交通便捷,具有良好的空间接触机会和生活便捷度,对比分析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心覆盖区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根据不同中心覆盖区的规模特征及其与周边居民点的空间关系,按照集聚与分散相结合和就近整治的重构原则,在现有居民点规模与密度特征基础上适度优化,引导农村居民点向中心覆盖区(生活圈)集中、向道路(基础设施)周边统筹,各中心覆盖区主要道路500 m缓冲区范围内作为农村居民点集中安置建设区,整体重构模式可划分为4类:城镇化集中型、中心村建设型、协同整治型和内部改造型(图5)。

图5   陈贵镇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

Fig.5   Spatial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engui Town

2) 重构方向识别。城镇化集中型以陈贵村(D区)为中心,适度扩展居民区成片规模,推进低密度发展,有序吸纳和安排中北部邻近村庄中迁村并点的农户,以城镇安置房建设为主。中心村建设型延续现有大规模低密度发展态势,以铜山口村(F区)为中心,统筹安排东南部村庄整治区农户,以村庄内部闲置区安置和独立区建新为主,同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协同整治型鼓励打破一般中心所涉及村庄的行政界限限制,以两个及以上行政村共有的中心区为重构集中建设区,在现有中规模与大规模居民点发展并存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村庄之间制度与空间的双重协同实现农村居民点联合整治,推进低密度发展(表2)。内部改造型以控制现状规模、低密度发展为主,推进村庄内部闲置居民点整治和集聚建设,主要通过空心村改造实现村庄内部居民点集约化利用。各中心覆盖区规模特征与重构方向如表2所示。

表2   有效覆盖区规模特征与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方向

Table 2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irections of rural settlements and scale features of valid coving areas

分区覆盖面积
(hm2
居民点规模
(hm2
居民点数量
(个)
空间重构方向
A261.4042.096大规模低密度发展:以李河村建设为主,引导马鞍山村周边零散居民点有序向该区集中,推进协同整治,建设连片共享居民区
B212.4139.636中规模低密度发展:以袁伏二村建设为主,推进袁伏二村与官堂垴村居民点协同整治与共建共享
C86.6614.696控制现状规模、低密度发展:官堂垴村内部改造
D1267.78130.6546大规模低密度发展:上罗村、马鞍山村、李河村、官堂垴村、袁伏二村、欧家港村、华垅村、堰畈桥村和江添受村迁村并点区向镇区集中,以城镇安置房建设为主
E534.6490.8218大规模中、低密度发展:推进欧家港村和天台山村协同整治与共建共享
F791.07149.8429大规模低密度发展:天台山村、矿山村、王祠村、洋塘村和南山村迁村并点区向该区集中,以村庄内部闲置区安置和独立区建新为主
G79.4416.924控制现状规模、低密度发展:王祠村内部改造
H343.7177.0525大规模中密度发展:小雷山村、王祠村、刘家畈村和南山村协同整治,建设四村共享中心居民区

新窗口打开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1) 农村居民点密度分布与规模分布均呈现一定的高值与低值集聚的空间相关性。陈贵镇农村居民点整体规模与密度适中,以中规模中密度为主,但同时存在小规模低密度分散与大规模高密度集聚并存的现象,居民点分布密度由中间向周围呈现阶梯状递减格局,规模分布的高低值则呈现“一圈两翼”特征,密度与规模的空间组合较好地呈现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强度、位置与关系。

2) 结合密度与规模特征测算的覆盖区能够有效识别出村镇区域的强、中、弱中心。陈贵镇基本形成了以中北部镇区所在地陈贵村和南部铜山口村为主的中心镇、中心村、多个次中心、以及一般居民区的村镇体系,不同级别的中心覆盖区承载着不同的居民点重构功能。

3) 向中心覆盖区(生活圈)集中、向道路(基础设施)周边统筹是农村居民点重构的主导方向。结合不同中心覆盖区特征,本文提出城镇化集中型、中心村建设型、协同整治型和内部改造型4种重构模式,明确了规模与密度特征导向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方向。

4.2 讨论

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是一个涉及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复杂工程,农户意愿、生产生活关系以及农户日常的社会经济联系等因素对空间重构结果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强调密度与规模组合特征下的空间接触机会,明确了村镇层次空间重构方向,这只是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的重要内容之一。后续研究工作需要从以下两点完善:

1)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的聚居地,农村人口的规模、密度及其流动性,对于引导农村居民点重构尤为重要。本文仅涉及各村总人口与外出务工人口分布特征,缺少与各农村居民点图斑匹配的人口规模与密度特征分析,农村完整的人口-居民点联动数据库构建是今后农村居民点整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2) 本文明确了村镇层次农村居民点的空间重构方向,但这个方向是以农村生活圈建构为基础、以道路可达性为引导,范围相对宽泛。村镇实际的农村居民点整治要求落实到每个图斑,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重构方向范围内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与各项基础设施的匹配关系,从而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点重构中的可操作性和重构后的功能性。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Long Hualou, Liu Yansui.

A brief background to rur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A forthcoming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25(10):1279-1280.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5-1233-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ural China has experienced a rapid and far-reaching transition in the past three or four decades since Deng Xiaoping launched economic reforms in 1978.As China evolves into a majority urban country,these processes present a number of challenges to the rural areas which have been confronted with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subsequent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ocio-economic morphology and territorial spatial patterns,including changes in demographic structures,employment opportunities,community organization,lifestyles and standards of living,accessibility,rur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restructuring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rural production,living and ecological space (Woods,2005;Long et al.,2012;Long,2014).
[2] Woods Michael.

Engaging the global countryside: globalization, hybridity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rural place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07,31(4):485-507.

[3] 单勇兵, 马晓冬, 仇方道.

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

[J]. 地理科学, 2012, 32(11): 1340-13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以江苏中部地区2008 年SPOT与TM的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借助空间分析及聚类分析技术, 以网格为单元, 分析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 并对研究区的乡村聚落作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 在规模上, 研究区中部的泰州地区乡村聚落密度较低、聚落用地规模大, 而其东西两侧的南通地区和扬州市附近地区的乡村聚落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分布上, 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位于泰州的南部和南通的沿海地区;而其他地区的乡村聚落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相对较小。在聚落空间邻近特征上, 聚落间平均邻近距离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中部乡村聚落分布较稀疏、离散, 东西两侧聚落分布较密集;南通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东南部小、西部大, 泰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小, 扬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西部小、东部大;聚落与道路的空间邻近格局特征不是很明显, 但大部分地区聚落至道路的平均距离较小, 揭示研究区大多数乡村聚落对内对外联系比较便利。最后, 通过系统聚类, 并结合聚落的格局特征, 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里下河湖荡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和苏中平原型3 种类型;里下河湖荡型为低密度团簇型, 沿江沿海滩地型可划分为中密度弧带型和高密度条带型2 种亚类型;苏中平原型可划分为低密度团块型、中密度宽带型及高密度散点型3种亚类型。</p>

[Shan Yongbing, Ma Xiaodong, Qiu Fangdao.

Distribution patterns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 classification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n central Jiangsu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32(11): 1340-134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p>以江苏中部地区2008 年SPOT与TM的融合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 借助空间分析及聚类分析技术, 以网格为单元, 分析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 并对研究区的乡村聚落作了类型划分。结果表明, 在规模上, 研究区中部的泰州地区乡村聚落密度较低、聚落用地规模大, 而其东西两侧的南通地区和扬州市附近地区的乡村聚落密度较高、用地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分布上, 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较高的乡村聚落位于泰州的南部和南通的沿海地区;而其他地区的乡村聚落形状复杂程度和破碎程度相对较小。在聚落空间邻近特征上, 聚落间平均邻近距离的分析表明研究区中部乡村聚落分布较稀疏、离散, 东西两侧聚落分布较密集;南通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东南部小、西部大, 泰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小, 扬州地区的聚落离水系平均距离西部小、东部大;聚落与道路的空间邻近格局特征不是很明显, 但大部分地区聚落至道路的平均距离较小, 揭示研究区大多数乡村聚落对内对外联系比较便利。最后, 通过系统聚类, 并结合聚落的格局特征, 将苏中地区乡村聚落划分为里下河湖荡型、沿江沿海滩地型和苏中平原型3 种类型;里下河湖荡型为低密度团簇型, 沿江沿海滩地型可划分为中密度弧带型和高密度条带型2 种亚类型;苏中平原型可划分为低密度团块型、中密度宽带型及高密度散点型3种亚类型。</p>
[4] 梁鹤年.

城市人

[J]. 城市规划, 2012, 36(7): 87-96.[Hok-lin Leung. Homo urbanicus.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2,36(7):87-96.]

[本文引用: 1]     

[5] 梁鹤年.

再谈“城市人”——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J]. 城市规划, 2014, 38(9): 64-75.

URL      [本文引用: 1]     

[Hok-lin Leung.

Further discussion on homo-urbanicus: Human-based urbanization.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4, 38(9): 64-75.]

URL      [本文引用: 1]     

[6] 孔雪松, 金璐璐, 郄昱, .

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8): 192-2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4.08.02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整治范围和布局优化方向,揭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点-轴空间作用机制。该文系统分析了村镇增长极点(城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与发展轴(道路)对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空间作用机制,引入空间引力修正模型,测算村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值,采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增长极点空间作用范围,结合道路与地形对农村居民点的综合作用,构建面向点-轴空间作用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研究以大冶市大箕铺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点-轴空间综合作用分析与测算,将大箕铺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划分为城镇化型、内部改造型、迁村并点型(包括中心村建设、村中心建设)3种模式;通过不同优化模式的空间引导与整合,实现村镇层次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Kong Xuesong, Jin Lulu, Qie Yu et al.

Layout optimiz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based on point-axis theory.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4, 30(8): 192-2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6819.2014.08.02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为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整治范围和布局优化方向,揭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点-轴空间作用机制。该文系统分析了村镇增长极点(城镇、中心村和基层村)与发展轴(道路)对农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空间作用机制,引入空间引力修正模型,测算村镇之间的相互作用值,采用加权Voronoi图划分各增长极点空间作用范围,结合道路与地形对农村居民点的综合作用,构建面向点-轴空间作用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体系。研究以大冶市大箕铺镇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点-轴空间综合作用分析与测算,将大箕铺镇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划分为城镇化型、内部改造型、迁村并点型(包括中心村建设、村中心建设)3种模式;通过不同优化模式的空间引导与整合,实现村镇层次农村居民点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7] 朱彬, 尹旭, 张小林.

县域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

[J]. 地理科学, 2015, 35(12): 1560-156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9.02.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GIS软件平台,运用核密度估算、最近邻距离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等模型分析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表明:在可达性成本上,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为5 km,成本从中心沿公路网向外围呈增长态势;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半径为1km,呈现"满天星"分布格局;耕作成本一般为5 min,西部村庄可达性高于东部。在点格局上,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在规模空间格局上,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具有"太极"状结构。在可达性空间格局上,镇中心平均可达性呈现"双管"结构,高值区在射阳县西部和中部形成条带状分布;村中心平均可达性空间上类似"树枝"结构,呈现中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分布的格局;耕作平均可达性具有南部高值、东部低值连片和中部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可达性可划分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和可达性低值区三级,射阳县可达性以中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公路沿线"布局特征。

[Zhu Bin, Yin Xu, Zhang Xiaolin.

Spatial pattern and accessibility of rural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n Sheyang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35(12): 1560-156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9.02.0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基于全国第二次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借助GIS软件平台,运用核密度估算、最近邻距离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等模型分析江苏省射阳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与可达性。研究表明:在可达性成本上,镇中心半小时经济圈为5 km,成本从中心沿公路网向外围呈增长态势;村中心半小时经济圈半径为1km,呈现"满天星"分布格局;耕作成本一般为5 min,西部村庄可达性高于东部。在点格局上,农村居民点分布集聚,呈现"西密东疏"的空间格局特征。在规模空间格局上,农村居民点规模普遍较小,具有"太极"状结构。在可达性空间格局上,镇中心平均可达性呈现"双管"结构,高值区在射阳县西部和中部形成条带状分布;村中心平均可达性空间上类似"树枝"结构,呈现中西部高值集聚和东部低值连片分布的格局;耕作平均可达性具有南部高值、东部低值连片和中部高值集聚特征。空间可达性可划分为可达性高值区、可达性中值区和可达性低值区三级,射阳县可达性以中值为主,具有圈层状和"公路沿线"布局特征。
[8] 马晓冬, 李全林, 沈一.

江苏省乡村聚落的形态分异及地域类型

[J]. 地理学报, 2012, 67(4): 516-52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8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江苏省2007/2008年SPOT卫星影像,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韵律测度等模型,定量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形态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划分了地域类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江苏省乡村聚落的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由沿江地区依次向北、向南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其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规模上,江苏省乡村聚落的规模普遍偏小,小村庄的规模差距较小,规模大的村庄比重小但是差距大;乡村聚落规模分布具有低值集聚的特征,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哑铃状"结构,即江苏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较大,而中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变化上,通过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和沿海与沿运河地区的5条样带的格局指数测度,发现苏中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复杂程度高于苏北和苏南地区,沿海地区的高于沿运河地区;苏南、沿运河地区的乡村聚落具有较好的连接性;5条样带的乡村聚落规模分异均比较明显。最后,通过构建乡村聚落形态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江苏省乡村聚落划分为8种类型:徐连岗岭低密度大团块型、宿淮平原中密度宽带型、沿海垦区高密度条带型、苏中圩区中密度弧带型、江南平原中密度小团块型、湖荡岗地低密度散点型、宁眙丘陵团簇状散布型、里下河低密度团簇型。

[Ma Xiaodong, Li Quanlin, Shen Yi.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 and regional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Jiangsu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2, 67(4): 516-52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8      URL      Magsci      摘要

基于江苏省2007/2008年SPOT卫星影像,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韵律测度等模型,定量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形态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划分了地域类型。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江苏省乡村聚落的集聚特征较为明显,但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具体表现为由沿江地区依次向北、向南呈阶梯状稀疏化分布,其整体分布与地貌类型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规模上,江苏省乡村聚落的规模普遍偏小,小村庄的规模差距较小,规模大的村庄比重小但是差距大;乡村聚落规模分布具有低值集聚的特征,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哑铃状"结构,即江苏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较大,而中部地区乡村聚落规模较小。在形态格局空间变化上,通过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和沿海与沿运河地区的5条样带的格局指数测度,发现苏中地区的乡村聚落形态复杂程度高于苏北和苏南地区,沿海地区的高于沿运河地区;苏南、沿运河地区的乡村聚落具有较好的连接性;5条样带的乡村聚落规模分异均比较明显。最后,通过构建乡村聚落形态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江苏省乡村聚落划分为8种类型:徐连岗岭低密度大团块型、宿淮平原中密度宽带型、沿海垦区高密度条带型、苏中圩区中密度弧带型、江南平原中密度小团块型、湖荡岗地低密度散点型、宁眙丘陵团簇状散布型、里下河低密度团簇型。
[9] 闵婕, 杨庆媛, 唐璇.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以库区重要区万州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6, 36(2): 149-158.

URL      [本文引用: 1]     

[Min Jie, Yang Qingyuan, Tang Xuan.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A case in Wanzhou County.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36(2): 149-158.]

URL      [本文引用: 1]     

[10] 师满江, 颉耀文, 曹琦.

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演变及机制分析

[J]. 地理研究, 2016, 35(4): 692-7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4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1987年、2002年、2013年三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绿洲内部平原区,其中城市周边及沿河道、道路是居民点空间聚集较明显的区域。2 1987-2013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增长较形状变化更为显著。新建居民点和旧居民点边界扩张是导致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面积显著增长主要原因,且在不同时空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增长方式;居民点形状以矩形和近圆形居多,条带型较少。3通过对居民点景观演变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辐射距离、水源地远近及距离道路远近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景观变化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人口规模,最后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Shi Manjiang, Jie Yaowen, Cao Qi.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mechanism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the oasis of arid region.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6, 35(4): 692-702.]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4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1987年、2002年、2013年三期Landsat TM、ETM+、OLI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分布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景观指数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干旱区绿洲农村居民点景观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表明:1农村居民点集中分布在绿洲内部平原区,其中城市周边及沿河道、道路是居民点空间聚集较明显的区域。2 1987-2013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增长较形状变化更为显著。新建居民点和旧居民点边界扩张是导致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面积显著增长主要原因,且在不同时空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增长方式;居民点形状以矩形和近圆形居多,条带型较少。3通过对居民点景观演变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城市辐射距离、水源地远近及距离道路远近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景观变化的首要因素,其次是人口规模,最后才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11] 谭雪兰, 周国华, 朱苏晖, .

长沙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5, 35(2): 204-210.

URL      Magsci      摘要

<p>以1989年、1999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GIS 空间分析、重心迁移定量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长沙市1989~2009 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规模、空间分布、形状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地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 20 a 来农村居民点总面积及斑块平均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日趋集中和密集,斑块形状不断向完整与规则转变;②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在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等指标方面平原区、丘岗区与山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③ 20 a来,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重心由西向东迁移,迁移距离为6.62 km.</p>

[Tan Xuelan, Zhou Guohua,Zhu Suhui et al.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patio-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n Changsha in recent 20 Years.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35(2):204-210.]

URL      Magsci      摘要

<p>以1989年、1999年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影像及2005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为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应用GIS 空间分析、重心迁移定量模型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对长沙市1989~2009 年农村居民点的用地面积、规模、空间分布、形状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地域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① 20 a 来农村居民点总面积及斑块平均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日趋集中和密集,斑块形状不断向完整与规则转变;②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地域分异特征明显,在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等指标方面平原区、丘岗区与山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③ 20 a来,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布重心由西向东迁移,迁移距离为6.62 km.</p>
[12] 余兆武, 肖黎姗, 郭青海, .

城镇化过程中福建省山区县农村聚落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J]. 生态学报, 2016, 36(10): 1-11.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408261688      URL      摘要

陆地表层植被作为生态系统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水文调节、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生态系统服务.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形成机理、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对于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关天经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模型,计算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NPP,固碳释氧,水文调节,水土保持,粮食生产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ESCI和ESSI两个指数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利用相关系数和空间制图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分析,各项生态服务价值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空间角度分析,2000年和2010年存在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北向南,NPP和固碳释氧的价值逐渐增大,水土保持价值变化量的大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北部变化量小,南部变化量大,水文调节价值从西向东增大,从北向南增大,粮食生产价值量最小的是西安市市区,粮食生产价值量最大的是西安市的郊区和郊县及咸阳市.2000年到2010年间,调节型生态系统服务与供给型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各个区县的总生态服务价值指数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是不断增大的.

[Yu Zhaowu, Xiao Lishan,Guo Qinghaiet al.

Mountain county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in rapid mountain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Fujian Province.

Acta Ecologica Sinca, 2016, 36(10): 1-11.]

https://doi.org/10.5846/stxb201408261688      URL      摘要

陆地表层植被作为生态系统主体,具有调节气候、水文调节、净化水质、保持水土等生态系统服务.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与协同的表现类型、形成机理、尺度依存和区域差异,对于制定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以关天经济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相关模型,计算关天经济区生态系统NPP,固碳释氧,水文调节,水土保持,粮食生产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利用ESCI和ESSI两个指数研究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利用相关系数和空间制图的方法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权衡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从时间角度分析,各项生态服务价值都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从空间角度分析,2000年和2010年存在相似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北向南,NPP和固碳释氧的价值逐渐增大,水土保持价值变化量的大小也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北部变化量小,南部变化量大,水文调节价值从西向东增大,从北向南增大,粮食生产价值量最小的是西安市市区,粮食生产价值量最大的是西安市的郊区和郊县及咸阳市.2000年到2010年间,调节型生态系统服务与供给型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各个区县的总生态服务价值指数从北向南、从西向东是不断增大的.
[13] Tan Minghong, Li Xiubin.

The changing settlements in rural areas under urban pressure in China: Patterns, driving forc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3,120:170-177.

https://doi.org/10.1016/j.landurbplan.2013.08.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ural areas under urban pressure (rural areas under pressure) in China face a growing conflict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developed areas and the protection of cropl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has been embrac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s a strategy to alleviate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se two land-use needs. This paper used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as a case study to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nd to consider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rural settlement concent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over the past three decades, rural settlements have remained evenly distributed, and in 2007 each settlement had an average of 609 inhabitants; (2) the area of rural settlements ha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100% because of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decreasing household size, increasing numbers of migrants, and improvements in living conditions; and (3) the shape of rural settlements has become more regular. These factors pose challenges to concentrating rural settlements. This study recommends that rural settlement concentration and restructuring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es of scale of market towns and large and merged villages, which can house larger populations and better accommodat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C) 2013 Elsevier B.V. All rights reserved.
[14]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基于格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空间指向性的地理要素识别——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2015, 34(6): 1077-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指向性机理,将丰富乡村地理学及村庄规划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集成格网统计、地理探测器和Logistic回归等研究方法,定量识别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地域格局及空间指向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聚落密度和分散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传统农区乡村聚落密度较高。2黄淮海、鲁南等传统农区,大多农民处于"城乡双漂"的生计状态,助推农村聚落用地持续扩张,在5 km×5 km网格单元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多数超过3 km2。3中心地城市的持续外扩,外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随之转变消失。4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交通指向、中心地指向、耕地资源禀赋指向、环境宜居地域指向等指向性特征。

[Yang Ren, Liu Yansui,

Long Hualou et al.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change and spatial directivit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grid in the Bohai Rim in Chin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5, 34(6): 1077-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7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指向性机理,将丰富乡村地理学及村庄规划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集成格网统计、地理探测器和Logistic回归等研究方法,定量识别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地域格局及空间指向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聚落密度和分散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传统农区乡村聚落密度较高。2黄淮海、鲁南等传统农区,大多农民处于"城乡双漂"的生计状态,助推农村聚落用地持续扩张,在5 km×5 km网格单元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多数超过3 km2。3中心地城市的持续外扩,外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随之转变消失。4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交通指向、中心地指向、耕地资源禀赋指向、环境宜居地域指向等指向性特征。
[15] 周成虎, 欧阳, 马廷.

地理格网模型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657-66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5.002      URL      Magsci      摘要

<p>地理格网系统起源于早期的制图研究,并发展成为表达复杂地理现象、综合分析自然与人文数据、模拟地理系统功能与行为的基本方法。地理格网系统的组成包括格元、格边和格点,格元代表了区域面状特征,格点确定了格元的基本位置和点状特征,格边用于度量格元间的通量关系。在现代地球测量技术驱动下,地理格网系统的功能从传统的地图定位框架与地理现象表达,进一步拓展出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地理综合分析等新功能。研究椭球空间下的地理格网系统构建模型、误差分布、地学计算等是地理格网系统研究的前沿和基础性科学问题。</p>

[Zhou Chenghu, Ou Yang, Ma Ting.

Progresses of geographical grid systems researche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5): 657-66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09.05.002      URL      Magsci      摘要

<p>地理格网系统起源于早期的制图研究,并发展成为表达复杂地理现象、综合分析自然与人文数据、模拟地理系统功能与行为的基本方法。地理格网系统的组成包括格元、格边和格点,格元代表了区域面状特征,格点确定了格元的基本位置和点状特征,格边用于度量格元间的通量关系。在现代地球测量技术驱动下,地理格网系统的功能从传统的地图定位框架与地理现象表达,进一步拓展出多源地理空间数据融合、地理综合分析等新功能。研究椭球空间下的地理格网系统构建模型、误差分布、地学计算等是地理格网系统研究的前沿和基础性科学问题。</p>
[16] 李雪铭, 田深圳.

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5,35(12):1495-15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居环境是与人居活动、人居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总结了国内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尝试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对不同地理尺度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以及人居环境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① 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微观化;② 人居环境的资料搜集、数据获取、模型方法日益现代化、信息化、虚拟化;③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概念并不统一、人居环境的过程与机理研究不足。据此提出了未来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研究动向及前瞻趋势。</p>

[Li Xueming, Tian Shenzhen.

The geographic scale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5,35(12):1495-1501.]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人居环境是与人居活动、人居文化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总结了国内学者开展人居环境研究的现状,尝试对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尺度进行划分,对不同地理尺度下人居环境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主体、研究方法以及人居环境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① 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日益综合化、系统化、微观化;② 人居环境的资料搜集、数据获取、模型方法日益现代化、信息化、虚拟化;③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概念并不统一、人居环境的过程与机理研究不足。据此提出了未来不同地理尺度人居环境的研究动向及前瞻趋势。</p>
[17] 禹文豪, 艾廷华.

核密度估计法支持下的网络空间POI点可视化与分析

[J]. 测绘学报, 2015, 44(1): 82-90.

https://doi.org/10.11947/j.AGCS.2015.2013053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空间POI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表达该特征的核密度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由于顾及了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比其他密度表达方法(如样方密度、基于Voronoi图密度)占优。然而,传统的核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基于二维延展的欧氏空间,忽略了城市网络空间中设施点的服务功能及相互联系发生于网络路径距离而非欧氏距离的事实。本研究针对该缺陷,给出了网络空间核密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核密度方法在置入网络结构中受多种约束条件的扩展模式,讨论了衰减阈值及高度极值对核密度特征表达的影响。通过实际多种POI点分布模式(随机型、稀疏型、区域密集型、线状密集型)下的核密度分析试验,讨论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

[Yu Wenhao, Ai Tinghua.

The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OI features under network space supported by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cta Geodaeticaet Cartographica Sinica, 2015, 44(1): 82-90.]

https://doi.org/10.11947/j.AGCS.2015.2013053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空间POI点的分布模式、分布密度在基础设施规划、城市空间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表达该特征的核密度法(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由于顾及了地理学第一定律的区位影响,比其他密度表达方法(如样方密度、基于Voronoi图密度)占优。然而,传统的核密度计算方法往往基于二维延展的欧氏空间,忽略了城市网络空间中设施点的服务功能及相互联系发生于网络路径距离而非欧氏距离的事实。本研究针对该缺陷,给出了网络空间核密度计算模型,分析了核密度方法在置入网络结构中受多种约束条件的扩展模式,讨论了衰减阈值及高度极值对核密度特征表达的影响。通过实际多种POI点分布模式(随机型、稀疏型、区域密集型、线状密集型)下的核密度分析试验,讨论了POI基础设施在城市区域中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服务功能。
[18] 靳诚, 陆玉麒.

基于县域单元的江苏省经济空间格局演化

[J]. 地理学报, 2009, 64(6): 713-72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6.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mdash;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mdash;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p>

[Jin Cheng, Lu Yuqi.

Evolvement of spatial pattern of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at county level.

Acta Geograohica Sinica, 2009, 64(6): 713-72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6.00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ESDA相关分析,描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格局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在经济总体空间格局上,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很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分布,热点区的空间结构多表现为以苏州、无锡为核心的圈状空间结构,且不断的向东南方向集聚。经济增长空间格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更多的随机性和结构的不稳定性,热点区域切换频繁,没有明显的地理集中现象。江苏经济空间格局连续性和自组织性越来越强,空间分异格局中的随机成份在不断降低,而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结构化分异越来越显著,东北&mdash;西南方向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较小,而东南&mdash;西北方向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最大。最后,将江苏省经济格局演化的驱动力归结为3个方面:历史发展基础、经济区位和区域发展政策。</p>
[19] 王钊, 杨山, 王玉娟, .

基于最小阻力模型的城市空间扩展冷热点格局分析——以苏锡常地区为例

[J]. 经济地理, 2016, 36(3): 57-64.

[本文引用: 1]     

[Wang Zhao, Yang Shan, Wang Yujuan et al. Analysis of cold-hot pattern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based on 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 model: A case study of Suzhou-Wuxi-

[本文引用: 1]     

Changzhou area. Economic Geography, 2016, 36(3): 57-64.]

[本文引用: 1]     

[20] Salze Paul, Banos Arnaud,

Oppert Jean-Michel et al. Estimating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facilities on the regional scale: An extended commuting-based interaction potential mode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2011,10(2):1-16.

https://doi.org/10.1186/1476-072X-10-2      URL      PMID: 21219597      [本文引用: 1]      摘要

pAbstract/p pBackground/p pThere is growing interest i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dividual health-related behaviours (e.g. food intake and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asurements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the associated facilities (e.g. food outlets and sport faciliti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pose measurements of spatial accessibility to facilities on the regional scale, using aggregated data. We first used a potential accessibility model that partly makes it possible to overcom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indices such as the count of opportunities within a given neighbourhood. We then propose an extended model in order to take into account both home and work-based accessibility for a commuting population./p pResults/p pPotential accessibility estimation provides a very different picture of the accessibility levels experienced by the population than the more classical number of opportunities per census tract index. The extended model for commuters increases the overall accessibility levels but this increase differs according to the urbanisation level. Strongest increases are observed in some rural municipalities with initial low accessibility levels. Distance to major urban poles seems to play an essential role./p pConclusions/p pAccessibility is a multi-dimensional concept that should integrate some aspects of travel behaviour. Our work supports the evidence that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accessibility indices including both residential and non-residential environmental features is necessary. Such models have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providing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policy-makers in the field of public health./p
[21] 侯贺平, 刘艳芳, 李纪伟, .

不同模型在镇域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与比较分析——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J]. 人文地理, 2014, 29(5): 63-68.

URL      [本文引用: 1]     

[Hou Heping, Liu Yanfang,Li Jiwei et al.

A study on application and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models in spatial interaction of townships: A case of Daye.

Human Geography, 2014, 29(5): 63-68.]

URL      [本文引用: 1]     

[22] Hou Heping, Liu Yaolin, Liu Yanfang et al.

Using inter-town network analysis in city system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Hubei Province in China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5,49:454-465.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5.06.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61The inter-town network in Hubei Province macroscopically exhibits scale-free and small-world properties.61Different strategies should be pursued to direct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modules based on specific interactions.61Linking provincial hubs is effective for different modules to achieve powerful alliances.61Jingmen, Xiangyang, and Yichang should transform their roles into new connector hubs.
[23] Simini Filippo, Gonzalez Marta C, Maritan Amos et al.

A universal model for mobility and migration patterns

[J]. Nature, 2012,484(7392):96-100.

https://doi.org/10.1038/nature10856      URL      PMID: 22367540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ed in its contemporary form by George Kingsley Zipf in 1946, but with roots that go back to the work of Gaspard Monge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gravity law is the prevailing framework to predict population movement, cargo shipping volume, inter-city phone calls, as well as bilateral trade flows between nations. Despite its widespread use, it relies on adjustable parameters that vary from region to region and suffers from known analytic inconsistencies. Here we introduce a stochastic process capturing local mobility decisions that helps us analytically derive commuting and mobility fluxes that require as input only information o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The resulting radiation model predicts mobility pattern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mobility and transport patterns observed in a wide range of phenomena, from long-term migration patterns to communication volume between different regions. Given its parameter-free nature, the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areas where we lack previous mobility measurement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the predictive accuracy of most of phenomena affected by mobility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24] Pan Jia’en, Du Jie.

Alternative responses to the modern dream: the sources and contradictions of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J].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2011,12(3):454-464.

https://doi.org/10.1080/14649373.2011.578809      URL      Magsci      摘要

Pan Jia'en 潘家恩 is a PhD student in the Cultural Studies Department at Lingnan University (Hong Kong) and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Green Ground Center for Urban-Rural Development (Beijing).
[25] 赵元, 胡月明, 张新长, .

农村居民点耕作距离空间分布特征估测分析

[J]. 地理科学, 2016,36(5):760-76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14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思想,提出一种耕作距离空间估测方法,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耕作距离的分布格局与分异特征。以广东省阳山县为案例,研究表明:<i>① </i>耕作距离与耕地质量及地形等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耕作半径愈小,地形愈低平的地区,居民点与较优的耕地愈集中;<i>② </i>耕作距离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状态,随着距离尺度的增加,耕作距离的变化由低值聚类转为高值聚类状态,表明研究区耕地格局随耕作距离尺度上升变得更加分散;<i>③ </i>估测方法考虑了农村居民点与耕地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分析耕地与居民点之间的空间分布随耕作距离变化的规律,对农村居民点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的合理开展具有参照和一定指导意义。</p>

[Zhao Yuan, Hu Yueming,Zhang Xinchang et al.

Spatial pattern of farming distance in rural area using ESD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36(5):760-765.]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5.014      URL      Magsci      摘要

<p>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思想,提出一种耕作距离空间估测方法,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耕作距离的分布格局与分异特征。以广东省阳山县为案例,研究表明:<i>① </i>耕作距离与耕地质量及地形等别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耕作半径愈小,地形愈低平的地区,居民点与较优的耕地愈集中;<i>② </i>耕作距离在空间上呈现不均衡状态,随着距离尺度的增加,耕作距离的变化由低值聚类转为高值聚类状态,表明研究区耕地格局随耕作距离尺度上升变得更加分散;<i>③ </i>估测方法考虑了农村居民点与耕地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分析耕地与居民点之间的空间分布随耕作距离变化的规律,对农村居民点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的合理开展具有参照和一定指导意义。</p>
[26]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优化重组解析

[J]. 地理科学, 2016,36(2):170-17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em>R</em>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② 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③ 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④ 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p>

[Yang Ren, Liu Yansui,Long Hualou et 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ed reconstructing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6,36(2): 170-179.]

https://doi.org/10.13249/j.cnki.sgs.2016.02.002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中国电子地图数据和分县经济社会数据为基础,利用最邻近距离<em>R</em>指数模型分析中国村庄分布模式格局,结合地理探测器的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探测识别,同时解析乡村空间优化重组背景和模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① 中国村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随机、离散均匀分布的并存空间分布模式,村庄空间分布模式区域差异特征显著.东南半壁的村庄分布密度远大于西北半壁,不同地域类型区的村庄空间分布模式表现出各异的特征.平原地区的村庄空间分布密集,空间分布模式以随机、分散为主,村庄之间邻近距离较近.高寒山区、沙漠边缘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极低,村庄之间邻近距离偏大,村庄空间分布相对聚集.丘陵、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村庄空间分布密度较大,空间分布模式偏向随机分布.② 村庄分布受到传统因素和经济发展双重因子的影响,传统影响因素依然在发挥作用,但经济发展的影响愈加明显.不同区域地形、水资源条件对村庄分布影响显著.交通条件、产业非农化、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发展对乡村生活、生产空间的空间形态和分布模式产生剧烈影响.③ 伴随乡村各种生产要素非农化流失,村庄空间亟待优化重组,优化以镇区为依托的中心村-基层村体系空间组织结构应为乡村物质空间优化重组有效选择.④ 在不同地域类型区域,村镇格局的空间优化重组形态可以采用放射均衡、放射非均衡、多核心均衡、走廊式布局模式及混合模式.</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