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认为中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与实施效果总体良好,但在编制与实施中依然存在着六大病理,即规划意图表现为面向权力完成计划或追求政绩、规划阵容要么是"永久牌",要么是"飞鸽牌";规划目标追求脱离实际的"一步锁定"目标;规划程序沿袭自上而下的集权制;规划服务的对象追求成果至上和官至上;规划评审实行编审连体制。针对这些问题,应当立足规划病理,厉行对症下药;转换经营机制,倡导风险规划;做好规划实施追踪监控,提高规划应用导向前景。
  • 论文
    盛承发, 王红托, 苏建伟, 宣维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92~1998年平均,我国12个棉花主产省(区)的粮棉单产比和植棉相对效益分别为1.94~7.24和0.95~5.41。经统计分析,这一单产比和相对效益每上升1,一个省1999年与1992年棉花产量之比就分别下降34.0个百分点、上升48.3个百分比。据此比较优势分析,在1999年我国棉花总产下调的形势下,甘肃、新疆宜保持原有产量水平,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四川5省宜适当下调,而江西、安徽、河南、湖南、湖北5省则宜酌情处理。基于近期国际棉花市场形势的变化,作者认为,与其它省份一样,2001年甘肃、新疆的棉花产量也有较大的上调空间。
  • 论文
    龚道溢, 王绍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冬季对流层纬圈平均纬向风(u)最主要的模态表现为两个相反符号的极值中心,一个在30°~35°N之间,另一个则在55°N。与此相联系的纬圈平均高度场最突出的模态也是有两个相反符号的中心,一个在40°N附近,另外一个则在65°N附近。因此40°N和65°N纬圈平均位势高度的差可以很好定义西风指数。西风环流的强弱不仅对北半球的气候有显著影响,对我国冬季的气温和降水也有显著关系。在高指数环流盛行的年份,我国普遍气温偏高。160个站平均气温与西风指数的相关系数达到0.63。同时华北及以南降水增加,其中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及以东地区相关最显著。160站平均降水量与西风指数的相关达0.38。高指数年份里,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大槽都减弱,低指数年份则增强,因此影响我国冬季气候。
  • 论文
    刘希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防灾优先性是减灾决策的组成部分。阐述了防灾优先性与减灾优先性的关系及其在灾害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泥石流防灾优先性评价模式和计算公式,并应用于四川阿坝州。研究成果可为各级政府和灾害管理部门制定泥石流减灾规划和防治政策提供科学基础和决策依据,亦可为其它灾害类型的防灾优先性评价提供参考模式。
  • 论文
    张光辉, 刘国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表面特性是建立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的重要参数,为建立适合黄土高原的流域侵蚀模型,采用随机糙率仪、微型粘结力仪及常水头滴定法,系统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大南沟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地面随机糙率、土壤粘结力和土壤团粒稳定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受农事活动、植物及其根系分布、有机质含量等因素的影响,流域内土壤表面特性变化显著,在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 论文
    杨桂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除受沿岸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大量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外,主要受河口盐水入侵的危害,导致严重的水质型缺水问题。正在建设的三峡水利枢纽和拟议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全球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效应相叠加,无疑将影响长江河口段和黄埔江的盐水入侵强度,进而危及上海城市供水水质。着重探讨三峡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营及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可能产生的综合影响,并提出适应和防范对策。
  • 论文
    闫百兴, 何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探讨了汉水水系水相(原水、滤水、悬浮物)、沉积物相中8个稀土元素的含量水平、丰度模式、悬浮物含量对水中元素含量的影响及沉积物粒度对元素的富集与分散作用等。结果表明:Eu、Lu主要以溶解态存在于水相中,而Sm主要存在于悬浮物中;汉水水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基本在世界淡水的范围内;湖库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均低于江河悬浮物,悬浮物和细粒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相近,序列也基本一致;粒度对汉水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地表径流对水中悬浮物含量和悬浮物中稀土元素含量均有一定影响;稀土元素在汉水悬浮物、沉积物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富集现象;汉水各相中均以轻稀土为主,重稀土含量较少。
  • 论文
    霍文毅, 李全生, 马锡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的含量对控制重金属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分配和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方面有重要意义,也是海洋养殖业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改正目前《海洋监测规范》中沉积物酸可挥发硫化物的测定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简单易行的仪器装置和分析程序。讨论了N2流量、反应时间、酸强度、硫总量4个方面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给出了胶州湾海区沉积物中AVS的定量数据。表明胶州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AVS的含量显著高于非养殖海区和其它海湾沉积物中AVS的含量。探讨了应用AVS归一化沉积物中二价有毒金属评价其化学活性和生物可用性的可能性。
  • 论文
    朱金花, 黎劲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吉林省西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中期卫星遥感图像进行解译,利用GIS技术,结合野外调查,研究了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现状、发展趋势、成因及防治对策,认为吉林省西部土地沙漠化仍有扩张的趋势,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本区土地沙漠化最主要的原因。
  • 论文
    陈杰, 张学雷, 赵文君, 张甘霖, 骆国保, 赵玉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多样性理论与测度方法对我国海南岛地区不同母岩上发育土壤的类型多样性及其分布模式进行定量化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发育于不同类型母岩上的土壤多样性指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火成岩、沉积岩、松散沉积物和变质岩,其中以发育在滨海堆积物上的土壤的多样性指数最高,发育于流纹岩上的最低;不同类型的母岩上发育土壤的面积分布均不同程度地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 论文
    陈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西南地区为适应西部大开发与对外开放,打通便捷出海通道;加快各种优势资源开发,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便各省会城市及许多中心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完善大区域铁路干线网络;以及为沿线及附近许多贫困县根本脱贫致富提供必要条件等等方面,来论证隆百铁路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 论文
    刘荣增, 崔功豪, 冯德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都市圈理论、区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共生理论为基础,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角度,探讨了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背景下,大都市上海周边的大城市苏州未来发展的区域空间定位、产业定位和城市特色定位以及实现定位的途径。为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诸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 论文
    赵媛, 梁中, 袁林旺, 管卫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江苏省为实际背景,运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法,对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能源结构优化模型进行研究,从定量角度探讨江苏省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对策方案。
  • 论文
    王成, 武红, 徐化成, 郑均宝, 周怀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河北省阜平县的5条河流主流河谷为案例,全面分析了河谷内居民点的斑块特征和分布格局。表明,河谷内的居民点位置基本是在的向阳一侧靠近坡脚的地方,一般以狭长形状为主;居民点面积在河谷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在各个河段的变化很大,但不同河流居民点面积占河谷面积的比例十分接近,在10%~17%的范围内变动。在研究区内,河段内居民点的面积与河谷面积、河谷内农田面积是呈正相关的,表明本地区河谷内的居民对河谷土地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河谷内的居民点增加使河谷林木急剧减少,但居民点内部和周围的河谷林木为其安全性、舒适性提供了保障。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胡志勇, 何建邦, 柯正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用Voronoi空间模型来表达意像模式,Voronoi模型无歧义地定义空间邻近关系,构建能封装对象间空间关系的拓扑网络。使用该模型将各种空间介词映射为不同的拓扑结构。GIS采用该模型,可按自然语言中空间介词描述的定性空间关系查询检索模糊地理信息。
  • 研究报道
    王言荣, 刘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多指标加权求和方法得出中国城市科教职能综合评价指数,并用纳尔逊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作为科教职能等级划分的依据,把中国科教职能城市分为四个大级、六个亚级。据此分析得出中国科教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职能强度上都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且明显地偏集于环渤海区和华东区。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对策:加快中西部地带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地方政府对中小型科教中心城市应给予政策倾斜和投入支持,以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
  • 研究报道
    徐淑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旅游学理论,对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为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