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陈述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我国地理学的成就是空前辉煌的,奠定了现代化的科学基础。21世纪面对全球化、网络化和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需要把全球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对地观测技术系统的进步和时、空分辨率的提高,已使全球化同步动态监测成为现实,"地球信息科学"和"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提高了对城市化与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再认识;增强了地理战略决策和参予工程规划、设计的能力。地理学本来就是取法自然、又以人为本的综合性学科,从来就很注重探索时间规律与空间格局及其转换,通过全球化、网络化和智能化,21世纪的地理科学,必将焕然一新。
  • 论文
    刘盛和, 鲁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内涵和本质特征,论述了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和未来希望。并通过深入剖析我国农业知识化程度低下的现状特征及形成原因,具体地提出了我国知识集约型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机制。
  • 论文
    孟庆民, 李国平, 杨开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全球化、知识化已经影响到区域发展模式,一种新型区域——学习型区域日显强大的竞争力。本文基于地理学界、区域科学界关于学习经济、学习企业等的最新研究,总结了这种新的区域发展模式。探讨了营建学习型区域的途径,联系的内涵,学习型区域的基本特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而提出营建学习型区域,必须充分发挥区域的能动性以及利用区域的复杂网络效应。
  • 论文
    陈浮, 葛小平, 陈刚, 彭补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88、1993、1998年的遥感影像,应用最大似然法和概率松驰法对马山景观组分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对分类结果进行比较求得研究区景观变化的转移矩阵,分析人为改造活动与景观组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空间变化过程。马山区已经从1988年的传统农业景观转化为1998年的城郊混合景观,人口、经济、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人为影响指数,利用网格采样和地统计学分析,研究了马山1988~1998年间景观的人为开发利用活动,揭示人为活动的空间变异、强度分布及景观转变过程的社会驱动力。
  • 论文
    龚子同, 张学雷, 骆国保, 张甘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SOTER数据库方法的创立背景、兴起和发展的主要阶段,论述了SOTER方法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并分析了SOTER方法在世界上的主要传播范围和应用领域。认为SOTER方法在土壤数据库的管理和应用上有独到之处,目前乃至将来在世界上的传播具有良好的前景。
  • 论文
    赵庚星, 窦益湘, 田文新, 张银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县(市区)为基本单位,采用遥感图像处理ENVI3.2软件和TM资料,进行了7个县(市区)10个时相的耕地信息自动提取技术研究。结果证明,选择春季时相,TM432波段合成,经几何校正和增强处理,通过交互的非监督分类提取耕地信息,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平均分类精度达到98.22%。
  • 论文
    乌兰图雅, 张雪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清代对蒙政策及其对蒙旗土地垦殖的影响,结合当时科尔沁建置的时空特征,恢复了清代科尔沁土地垦殖典型时期的农耕北界,发现:清代科尔沁农耕北界具有两次显著的北跃。其中,农垦的第一次扩展是在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请旨招垦"时期,导致农耕北界从清代初期的"柳条边墙"北上至今长春-四平-昌图以及敖汉、翁牛特旗南部,哲里木盟东南部、卓索图盟大部以及昭乌达盟南部变成农牧并举、以农为主的交错区。农耕的第二次发展是在清末时期,农垦推到洮儿河下游及西辽河两岸地区,此时的农耕北界北起黑龙江大庆县,经白城西、通辽北、开鲁县到林西县。今吉林省西部、辽宁省北部以及西辽河沿岸地带发展成为以农为主的农牧交错区。事实证明:清朝对蒙政策及其变化是导致科尔沁农耕北界跃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是科尔沁农牧交错区形成的重要人文条件。
  • 论文
    张建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退化不仅是目前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而且也是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之一。西南地区的土地退化是以水力侵蚀为主要动力形成的。文中简述了西南地区的土地退化状况,选择了4个(楚雄市、遂宁市,毕节地区及元谋县)山地不同土地退化类型进行分析,讨论了土地退化过程,提出了土地退化调控途径。
  • 论文
    杨永兴, 黄锡畴, 王世岩, 孔昭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典型沼泽剖面14C测年及其树木年轮校正、孢粉分析、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泥炭植物残体鉴定和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聚集与迁移资料,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环境演变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位于生态环境过渡带、脆弱带的沼泽发生、发育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中全新世早期以来,环境变化频繁,由此导致沼泽发育出现多次形成、发育、退化、消亡、再生循环变化。沼泽发育与古环境演变可划分为6个时期:中全新世早期沼泽孕育与萌芽发育期;中全新世中期沼泽旺盛发育期;中全新世中晚期沼泽间断发育期;中全新世晚期沼泽退化发育期;晚全新世早期沼泽复苏期;晚全新世晚期沼泽消亡期。距今5800年左右为本区全新世沼泽最早发育期。沼泽发育也遵循富营养沼泽长期发展的模式。
  • 论文
    崔保山, 刘兴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农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发展,工业与城市化的崛起,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特征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湿地类型和面积的改变,湿地水状况及水质的变化,湿地产品的不可持续利用等。通过对湿地生态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可持续性管理的方案,并从生态、社会、经济指标出发,探讨了湿地可持续性管理对策。
  • 论文
    施祺, 陈发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位于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流域尾闾地区湖泊沉积中记录到了多层快速风成沉积,通过剖面样品粒度、石英砂表面特征和磁化率、有机碳等多指标的分析表明为沙尘暴的堆积,推断在早全新世10 000-6 700 aB.P.石羊河流域气候最湿润阶段仍存在周期性的沙尘暴活动。
  • 论文
    袁建平, 蒋定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充分考虑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点面转化及地表结皮等影响因素在内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土壤入渗速率点面转化公式:fm=fn×Sn/S×an×bn。以纸坊沟小流域为例,将实测的流域土壤入渗速率值(点渗值)利用上式进行转化(面渗值),并与流域径流出口观测站由降雨径流观测值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出的面渗值进行对比,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42%。初步得出流域土壤面渗率与不同治理度、年内5~9月降雨总量间的单因子和复合因子高精度回归方程,为流域综合治理后的水资源量变化趋势提供一条量化途径。
  • 论文
    张芸, 朱诚, 于世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张家湾东周—汉代古遗址的孢粉学和沉积学等分析结果表明3 000年来该区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影响。连续的孢粉和粒度记录证实,该区古人类活动初期处于暖湿的气候,东周—汉代时期转变为温凉略干的温带气候。东周—汉代后,该区经历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大宁河洪水泛滥期,导致汉代文化层中断。此后不久,由于人类活动剧烈,自然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山洪灾害频繁,导致汉代之后该区没有连续的文化层堆积,而由于短暂洪水暴发引起大面积坡面片流,导致坡积物的大量堆积。汉代之后该区频繁的洪涝灾害和山洪灾害体现了人地关系的复杂性。
  • 论文
    张一平, 李佑荣, 彭贵芬, 刘玉洪, 马友鑫, 王进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受城市扩大影响的昆明气象站室内外气温资料和未受城市影响的太华山气象站气温资料,以及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资料,分析了昆明城市发展对室内外平均气温影响程度。由于城市面积扩大导致昆明的室内外气温均升高,城市增温效应在1~4月较大,5~12月较小;城市增温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在上半年是城市人口增加,而在下半年则主要是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另外,城市增温效应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城市人口均有较好地相关关系。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对平均气温的影响较大;而城市人口增加对平均室内气温的影响较大。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谢忠雷, 董德明, 李忠华, 包国章, 杜尧国, 邱立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我国主要产茶区13个茶园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的分布规律,土壤0.02mol/LCaCl2提取的活性锰与土壤pH的关系及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土壤活性锰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的分布规律为老叶>成叶>嫩叶;茶叶锰含量和土壤活性锰与土壤pH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茶叶锰含量与土壤活性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茶园土壤0.02mol/L CaCl2提取的活性锰可作为茶叶吸收利用的有效态锰。
  • 研究报道
    何雪琴, 张观希, 郑庆华, 杜完成, 温伟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00年3月大亚湾环境现状调查的资料,对大亚湾底栖生物体中残毒量进行现状与历史资料比较分析,评价底栖生物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及其食用质量。结果表明,该水域底栖生物未受重金属污染,但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u和Zn具有潜在的严重积累问题;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体中Cd含量已超过人体消费标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警惕。
  • 书秤
  • 书秤
    黄锡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编绘并制印(王化群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沼泽图》于最近问世[1]。这是我国沼泽学基础研究的一项重大成果,为推动沼泽学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可喜!可贺!
  • 书秤
    肖荣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沙漠化(或称沙质荒漠化)是当今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近几年由于沙尘暴的肆虐,在我国更引起政府和广大民众的关心。沙尘暴实际上只是土地沙漠化表现出来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据测算,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土地沙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