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周一星, 张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放条件下,口岸城市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枢纽。以全国局级海关所在城市为主要口岸城市,利用1997年局级海关和出口货源地、进口目的地之间的进出口额资料,对外贸货流的区域特征、口岸城市外向型腹地范围进行了研究。基于口岸城市腹地交织的特点,进行了辽中南、京津唐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福建沿海口岸城市群的组织。以口岸城市群为核心,全国分为东北区、黄河流域区、长江流域区、华南区四大对外经济联系区和山东、福建两个较小的对外经济联系区。在沿边地区形成以陆上联系为主要方向的沿边对外经济联系区。
  • 论文
    杨保, 施雅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子波分析方法探讨了δ18O和积累量记录多尺度振荡特征,发现在年代际尺度上近百年来的升温仅是近2000年来的一次正常波动;在百年尺度上的升温是过去1700年来最强烈的一次,小冰期的三次冷期在该时间尺度上表现最明显,而中世纪暖期没有明显的反映。在温度和降水的组合中,无论在年代际尺度,还是在百年尺度和千年尺度上,暖湿、暖干、冷湿和冷干等四种类型的温湿组合气候都出现了。但是,在百年尺度上,以公元800's为界,气候出现了转型,在此之前为暖干、冷湿,此后呈现暖湿、冷干的气候特征。伴随着气候状态转折的是200年左右的周期发生了根本变化,之前该周期不明显,此后该周期的功率很强,达到了95%的信度标准。
  • 论文
    邓慧平, 李秀彬, 张明, 陈军锋, 张镱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1960~1990年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气候和地表覆被变化及其对流域水文的影响。30年来,流域降水有所增加,有林地面积1957~1974年大幅下降,以后有所回升。有林地每公顷蓄积量由1957年的423m3下降到1998年的177m3,40年来林分质量不断下降。流域水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年均流量自1972年以来不断上升,洪水频率、洪峰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明显增加。
  • 论文
    张强, 朱诚, 姜逢清, 于世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林峰桥剖面粒度、地球化学等环境替代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大暖期在本区是一个区域性的相对暖湿的气候演变期,其中穿插至少有三次变干、变冷的极端气候突变事件,这些突变事件的发生给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灾难。这些气候突变事件可能是这些时期北极涡流扩张及经向大气环流加强的直接结果,同时也与大洋表面温度(SST)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一般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人类文明的兴衰是由多次古洪水造成的,但新石器时期以来出现的许多寒冷及干旱气候也曾对该区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即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受单一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 论文
    张文忠, 樊杰, 杨晓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考察、相关政府部门的咨询和企业的访谈等具体调研基础上,根据企业空间联系理论、企业内分工理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理论等,研究了库区企业的空间联系和可能的合作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发展方向。在市场环境下,三峡库区企业可能形成四种空间联系模式,即产业内分工模式、市场依托型模式、名牌产品嫁接型模式、资金和技术嫁接型模式等。按照三峡库区企业现状和特征,库区企业在生产要素联系上,可能形成资源纽带型、原料和半成品供求型、配件承包和转包型与资本联系型等四种网络组织。
  • 论文
    李国平, 张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抚顺煤田区域由煤炭资源开发而导致的工业化和城市形态形成过程,首先讨论资源型城市形成的自然基础及经济活动的作用,进而揭示了煤炭城市形态形成的阶段性规律;其次,分析了资源型城市内部的资源开发区域与工商业区域的分化及其独特的形态与内部结构;第三,发现抚顺市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城市形态与内部结构,采煤区域的多级直线型结构与工商业区域的多核心组合式结构共存;第四,提出了抚顺煤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的基本模式,并评价了经典的弗雷德曼(Friedmann.J)区域发展模式。
  • 论文
    苏培玺, 张小军, 刘新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荒漠绿洲PRED系统是一个相当脆弱的系统,自然灾害频繁、水分失衡导致的生态风险大。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了这些因子对绿洲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权值,影响最大的前三位因子是: 人均水资源量、绿洲化面积、人口素质,其权值分别为0.124、0.077、0.062。计算了河西走廊20个县(市、区)的SDI,排在最前面的依次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嘉峪关市和玉门市、金川区,其SDI分别为0.437、0.406、0.405;排在最后面的依次是: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其SDI分别为0.150、0.213、 0.217。分析了这种格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论文
    黄劲松, 周生路, 彭补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直接采用灰色关联聚类进行地域分异,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对灰色关联聚类算法进行改进,则可取得满意的结果。结合温州市实际情况,提出地域分异指标的确定原则,采用改进后的灰色关联算法,得出温州市所辖11个区、县、市的聚类谱系图,并将温州市所辖11个区、县、市分为沿海平原城镇-工业发达区、沿海平原农耕区、西部山地生态脆弱区和东部海岛区,对每区的景观特征进行了描述。
  • 论文
    林拓, 张修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长时段的考察,揭示上海南汇地区政区演变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环境变迁、经济开发的相关性特征,并剖析其现状不合理性产生的根源,提出区划调整的基本思路。
  • 论文
    李天宏, 韩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1990年和1997年两个时相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的基础上,得到了厦门市土地利用/覆盖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对其数量变化和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0~1997年,厦门市的城镇建设用地和开发用地显著增加,耕地被占用的现象比较突出,开发用地的重点也由厦门经济特区向近郊区转移。
  • 论文
    尹昭汉, 张国枢, 布仁仓, 王继辰, 曹建洲, 王春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鸭绿江中下游地区近百年来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植物种群减少、生态功能降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了人们对该区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对策是重视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即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同步,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同步。
  • 论文
    王国平, 刘景双, 高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霍林河下游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重力沉积芯采样钻钻孔采样与剖面切割采样相结合的方法,采集了10个沉积柱芯及剖面,对沉积物重金属元素Cu、Zn、Cr、Ni、Co、Pb、Fe、Mn及pH、TOC在剖面中的分布进行高分辨率研究。结果显示,剖面上部沉积物表层沉积序列内已明显富集了Fe、Mn、Zn等重金属,并与TOC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此相反,大多数沉积柱芯下层的重金属含量相对较低。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取样易找出元素间相关性,那些水源来自同一相对稳定外源输入的沉积柱芯中的重金属与TOC表现出更显著的相关性。越靠近河流,淹没频率越高,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趋向增高。
  • 论文
    车秀珍, 尚金城, 陈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1世纪初期,中国城市化发展将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城市化进程中的SEA,即在城市化决策的各个层次前瞻性地考虑政策、规划、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有助于提高决策质量和实施可持续发展。 文章对城市化进程中SEA的概念、对象、评价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城市化进程中SEA的基本程序。
  • 论文
    王士君, 高群, 王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以及经济发展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走向,改变了近域城市间要么行政协调、要么纯粹竞争的传统相互关系,代之以"整合并共同繁荣"这一新的发展模式。以前期实证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整合的背景、理论内涵和城市不整合的状态特征;指出制度创新、生产要素互补、企业集团化、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享共建是近域城市整合的动力机制和"结节点";同时还提出了"成长三角"、"雁行式"、"多极式"、"双核式"等近域城市整合发展模式。
  • 综述
  • 综述
    李忠武, 蔡强国, 王宏, 唐政洪, 吴淑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精准农业在国外出现的背景、概念、目前的研究进展及其系统结构,对精准农业在我国的应用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论述,从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这一概念,并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应从加强作物模型研究、技术装备的发展、建立流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建立精准农业示范区5?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全华, 李铭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对1990~1999年间《地理科学》载文作者群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揭示了该刊作者群的时空分布特点及作者所属系统的分布规律,确定了作为该刊核心作者的数量,对作者的合作率、论文单元署名数作了统计分析。同时从作者研究的角度肯定了该刊作为本学科核心期刊的合理性,这些分析可对地理科学的队伍建设及该刊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