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邓伟, 翟金良, 闫敏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的赋存需要特定的空间结构,水空间对于维系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保障水循环和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极大地干扰了地球表层系统,水空间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破坏了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水空间的丧失极大地改变了流域尺度上的水循环过程,加剧了水资源的负均衡性。科学规划水空间,建立水资源安全的水空间格局和预警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保障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论文
    王黎明, 关庆锋, 冯仁国, 郑景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全球变化问题,国际科技界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组织了4个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即WCRP、IGBP、IHDP、DIVERSITAS,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众多核心研究计划或支撑研究计划。随着这些研究计划的酝酿、实施和推进,其明显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强调人类社会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响应与适应问题研究。全球变化研究不仅为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地理学提出了新的科学命题,同时也为地理学与其它科学领域的融合、交叉提供了广泛途径。在分析全球变化国际研究计划进展基础上,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面临5个关键问题。
  • 论文
    刘文新, 张平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研究中一个新的问题。从网络普及率、网络信息资源丰度及互联网商业应用三个角度初步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发展存在的区域差异,并设计了互联网发展指数(IDI)、从人均的角度反映互联网发展的综合水平。表明: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梯度不同的是,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稍高于中部地区;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互联网发展综合水平的差异同样显著,按照IDI值大小被划分为6个等级。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区域人口素质水平、区域信息和知识生产能力对我国互联网发展区域差异的解释能力最强,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和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影响也较显著。
  • 论文
    李培祥, 李诚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但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过去基于农村本身就"三农"论"三农"的研究思路,因为农村区域自身没有条件和能力来解决"三农"问题,从城乡互动视角来研究"三农"问题尤为重要,城乡互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重点分析了城乡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城乡良性互动的措施。
  • 论文
    陈修颖, 顾朝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经济转型条件下,福建省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的依据需建立在三个层面上:一是从全球产业大转型中寻求机遇,确立自身发展的整体战略;二是从台海关系这一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新变局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此为依据重构空间结构;三是从地方空间层面寻求自身的优势,在协调好区域间分工关系的前提下,寻求省域产业和空间结构与上述两个层次的有机耦合。在这三个层面上,台海关系是控制产业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核心。台海关系加速朝良性发展的新形势以及福建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决定了福建的产业和空间结构调整必须建立在闽台互动基础之上。高效农业、电子、汽车和石化等重点产业的选择和流动空间—承转空间—地方空间—辐射空间等有机秩序空间系统的建立可以促进闽台产业、空间互动,并最终实现闽台一体化、构建台海经济区的国家战略目标。
  • 论文
    马延吉, 佟连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产业带的空间构建具有层次性,不能只限于沿线地带,应着眼于更大的区域空间。把哈大产业带地区在地域上和经济上有密切联系,其整体是东北经济区的核心地带,其面积、人口、GDP分别占东北三省的45%、73%和86%。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问题较多,如产业重复布局、产业布局的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区域经济联系有待加强、老工业基地难题依然存在等。哈大产业带重点发展农业及农产品加工、汽车、机械装备工业、石化、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提出"三圈一带一轴穿,小集聚、大联合,点轴面、城乡连"的空间布局框架。哈大产业带内部各地市应积极参与联合与协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联合,共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合作。
  • 论文
    吴殿廷, 宋金平, 梁进社, 张同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差异及其变化是区域经济学和地理学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通过探讨区域差异研究中不同模型之间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指出了基尼系数等指标在描述区域差异方面的局限性。考察了库兹涅茨比率的独特作用,通过对库兹涅茨比率的分解和计算,发现了导致中国区域差异变化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区域差异的变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差异的表现和内在原因不同,取决于低收入地区人口比例和高收入地区经济总量所占比例这两个因素的对比。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显现出一定的效果,未来国内区域差异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 论文
    李晶莹, 张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40余条主要河流及其支流的沉积物和溶解质载荷分别去表征流域盆地的物理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研究发现,中国流域盆地的总剥蚀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值,且具有南北低中间高的地理分布特点,黄河中游的皇甫川机械和总剥蚀率是世界上已知的最高值。根据流域盆地的机械剥蚀率、化学风化率和总剥蚀率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分析,得出中国流域盆地中的机械剥蚀率在总剥蚀率中占主导地位,机械剥蚀率和总剥蚀率主要由流域的干旱指数和相对高差来控制,不同流域之间总剥蚀率72%的差异是由于这两个参数所造成的。而化学风化率在总剥蚀率中总是处于次要地位,它主要受到流域年均降水量和气温的影响(39%),且不受机械剥蚀率的控制。流域盆地自身属性、径流量、最高海拔和森林覆盖率对流域岩石的风化剥蚀率影响不大。构造活动提高了流域的机械剥蚀率和化学风化率,且对机械剥蚀率的影响更强烈。与世界流域盆地相比,中国流域盆地受到流域干旱指数的影响更为显著。
  • 论文
    王翠花, 李雄, 缪启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51~2000年全国241个测站1、4、7、10月(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四季)及年平均的日最低气温资料,将中国划分为8个区域,并对不同区域在不同季节的日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是极为显著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北方地区的增温比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更加明显。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后,日最低气温发生了近50年来的第一次变暖突变,此次变暖的趋势并不明显,而是以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80年代中期后,出现了趋势极为明显的第二次变暖突变。研究不同季节的资料还发现,在南方及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日最低气温有下降的趋势。
  • 论文
    庞奖励, 黄春长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周原全新世古土壤和关中新石器文化的研究,认为新石器文化对环境变化有积极的响应,但这种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其中5800~5000a B. P.间的以干旱为特征的环境恶化是造成关中仰韶文化衰落最主要的原因;探讨了环境因素在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人类文化是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发展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
  • 论文
    刘家宏, 王光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泥石流是中国山区较为常见的一类自然灾害,它的形成有自然地质的原因,也有人为破坏山区植被的原因。在中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调查分析泥石流潜在危险区域及其地面活动程度对于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战略,有重点地保护一些具有高潜在危险性泥石流沟的植被尤为重要。综合应用遥感(RS,Remote Sensing)技术和流域软件,完全基于RS遥感图像数据,探讨了一种调查泥石流潜在危险区域及其地面活动程度的新方法。
  • 论文
    李怀恩, 蔡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需要,以几个流域的非点源污染监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TP、TN等营养物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泥沙定量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9以上。以渭河的支流黑河和陕南的汉江流域为例,具体说明了污染负荷—泥沙关系法的应用步骤和预测结果,并与水质水量相关法的结果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次暴雨及不同频率代表年的非点源营养负荷量预测。
  • 论文
    蒙吉军, 李正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1995和2000年Landsat 5、4、3、2(RGB)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采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的中国1:10万土地资源利用分类系统,对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进行了研究。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张掖绿洲LUCC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诊断出各影响因子对该区LUCC的贡献作用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
  • 论文
    魏秀国, 沈承德, 孙彦敏, 易惟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珠江三干流西江、北江和东江水体中悬浮物颗粒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的组成、分布以及季节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可以根据C3、C4植物及悬浮物的δ13C值区分不同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东江流域水土流失区以草地、农田为主,C4植物影响较大;北江水体中颗粒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森林覆盖区,同位素组成受C3植物影响较大;西江水体中颗粒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介于其间,同时受C3、C4植物影响,颗粒有机碳部分来源于森林覆盖土壤,部分来源于草地和农田。
  • 论文
    常禹, 布仁仓, 胡远满, 徐崇刚, 王庆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景观边界是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过渡带,是生态系统与环境(包括地形和地貌等)相互作用的产物,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多变量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PCA和移动窗口分析法MSWA)分别对样线数据和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定量判定长白山北坡苔原和岳桦景观边界的宽度和位置。结果表明:长白山北坡苔原和岳桦景观边界的宽度为60m左右,这与野外样线调查的结果——该边界的宽度为50m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其它统计方法相结合,TM遥感影像数据可以用于森林景观边界的定量检测;在景观边界的检测方面,移动窗口法比主成分分析法更可靠;只要样线布设合理,主成分分析法也可以用于景观边界的定量检测。
  • 综述
  • 综述
    曾辉, 夏洁, 张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城市景观格局、景观动态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生态恢复与生态合理性建设和城市景观生物多样性等5个方面总结了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发展现状。从分析结果看,城市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合理性评估、格局的优化设计模式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决策支持与管理等研究领域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难以满足城市景观生态理论和应用发展的需求,应当成为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此外,城市景观生态研究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范畴,景观生态学研究人员必须与相关学科的专家密切协作,才能够推动上述理论和应用问题的解决。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史纪安, 陈利顶, 史俊通, 傅伯杰, 张淑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榆林地区1986、199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建立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结合多年社会统计资料分析榆林地区10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大、流转方向较为集中,具体表现为农田总面积下降、耕地质量局部改善,林草覆盖面积增长、其它用地类型面积减少;从区域角度分析,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减少、成熟林地面积增加幅度大与西北部风沙区耕地面积轻微增加、天然草地优势地位增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区域特征符合"因地制宜"规律,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导向吻合。全区总人口及其区域分布、农民年均收入和农业人口比重为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应的土地政策也对该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较大影响。
  • 研究报道
    肖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城成为最具时代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一,大学城因此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在系统梳理中外有关大学城的概念,尝试从新角度重新认识大学城及其与大学园区、大学卫星城、大学城市、新科技城市的关系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大学城的实证研究,分析大学城对建设学习型城市、强化城市教育、文化、科技功能,改善城市空间结构,催生城市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的作用。
  • 研究报道
    章锦河, 陆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凸现了旅游、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广度与深度。通过查阅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科技信息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CDDB)》库,获得1988~2001年期间中国旅游类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共408篇。文章从学位论文的数量增长、研究者的专业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案例区等角度,运用SPSS软件,对408篇学位论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数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目前中国旅游、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并就未来旅游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 书评
  • 书评
    孟宪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类各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地理科学类的地理科学(师范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都要开设《自然地理学》课程,并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