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31卷, 第9期
    刊出日期:1997-09-20
      

    论文
    书评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中国城市群识别标准与现状格局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城市群形成发育的现状格局是由15个达到发育标准的城市群和8个未达到发育标准的城市群组成的"15+8"的空间格局,分析了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呈现出的高密度集聚、高速度成长、高强度运转的"三高"特点,认为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中存在"四低"问题(发育程度低,投入产出效率低,紧凑度低,资源环境保障程度低)、"四争"问题(不顾条件盲目跟风争相纳入国家战略、争建国家试验区,不顾红线争相扩权强势、引发大规模的变相圈地造城运动,不顾深度合作争相重复建设、出现徒有虚名的高度一体化,不顾资源环境承载力争相提出高目标、滋生区域剥夺行为)、"四过"问题(过多的政府主导与行政干预、过高的发展前景估计、过密的集聚负效应和过大的发展差距)和"五缺失"问题(缺失统一的城市群识别标准、缺失规范的统计数据、缺失明确的归口管理机关、缺失公认的规划编制办法与执业制度、缺失权威的城市群规划法律地位);进而提出了中国城市群的总体发展战略与建设目标,认为未来中国城市群将形成由23大城市群、6大城市群集聚区和"π"字型城市群连绵带组成的国家城市群空间结构体系。最后提出了城市群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与对策建议。建议组建国家级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和地方级城市群协调发展管理委员会,建立城市群公共财政机制和公共财政储备制度;修订《城乡规划法》或出台《区域规划法》,增补城市群规划的内容,制定城市群合作公约,出台《城市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和《城市群规划实施管理条例》,建立城市群规划执业制度;出台城市群规划技术导则,引导城市群科学规划,加强城市群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依托快速国土轴,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的7918网和以四纵四横为干线的国家高速铁路网,完善城市群快速交通系统;规范统计标准数据,编制并出版中国城市群统计年鉴。
  • 论文
    陆玉麒, 董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发生学角度试图证明,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由区位论、双核论、海港论3大理论所组成,分别基于内生型、过渡型、外源型的区域发展背景。具体而言,均质平原是上述3个理论共同的假设条件,其实也是所有区域空间结构模型提炼的必要条件,但充分条件则各不相同。区域发展过程的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及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由此,至少从发生学角度而言,这3个理论模型构成了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理论地位也得以科学地确立。
  • 论文
    HENNEMANN Stefan, 汪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科学技术体制现在正处于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不仅高校进行了合并和重组,一些公共研究机构也进行了全面调整以应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需求。不仅如此,国家政策和全球化的趋势还要求中国科学研究体系融入到全球科研体系中。通过对1998~2004年的国际科学刊物中有中国参与发表的合作论文数据进行分析,探索哪些科研机构在直接或间接吸收国外相关研究组织研究成果中发挥重要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科研机构不同科研组织与国外高校间的知识联系存在着相当稳定的等级序列,精英高校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公共研究机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精英高校在本地和全球科研机构间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中介作用。虽然北京处于中国知识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但这种空间上的核心边缘差异表现出逐步缩小的趋势。精英高校的主动融合效应和全球知识系统的涓滴效应共同推进了中国学术知识网络的演化。
  • 论文
    林琳, 卢道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49年以来广州实施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带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可分为3个阶段: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30 a间着重实施了以城市道路和桥梁为主体的交通设施项目,使广州形成了沿珠江前航道"带状分散组团状"的空间结构形态;② 改革开放后的20 a间,广州重点实施了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交通设施项目,使城市空间沿珠江前航道向东和白云山西侧向北拓展,空间结构形态呈现"L形三大组团状";③ 2000年后的10 a间,番禺、花都"撤市设区"使广州市区范围大大拓展,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铁路客运南站(高铁车站)、南沙深水港、地铁等重大交通设施和轨道交通设施项目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合理布局和建设,促使了广州"多中心、网络状"空间结构的形成。
  • 论文
    张艳, 柴彦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型期城市空间制度性及结构性变化以及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往往因忽略城市中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而使其陷入可达性及移动性困境,从而导致城市社会不公平问题。个体日常活动行为的时空特征反映了其对城市空间利用的时空需求,是测度可达性与移动性的基本指标,也是衡量社会排斥、社会剥夺、居住隔离的新维度。采用2007年北京城市居民活动日志调查数据,基于时间地理学对微观个体日常活动的分析框架,借助GIS三维可视化技术,从生活时间分配、工作与非工作活动的时空间分布格局、活动空间测度、移动性等方面,对北京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的时空间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城市中低收入者日常活动的时空需求研究,为城市空间优化和时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 论文
    李名升, 张建辉, 罗海江, 林兰钰, 李茜, 张殷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O2是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分析SO2排放变化和影响因素对今后SO2及其他污染物减排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近10 a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中国SO2减排趋势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对数平均权重模型和减排潜力模型分析SO2减排的影响因素和减排潜力,并对"十二五"SO2排放进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SO2排放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十一五"减排目标顺利实现;2005~2009年,中国工业SO2排放量平均每年减少65×104 t,其中,经济增长平均每年促进SO2排放量增长315×104 t,技术进步则平均每年使SO2排放量减少344×104 t,行业结构因素平均每年减少SO2排放量36×104 t;中国SO2排放强度存在着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在条件趋同下,2009年中国各地区SO2减排空间为738×104 t,相当于当年SO2排放量的1/3;"十二五"期间,若工业SO2减排目标为8%~10%,则其去除率在2015年末需达到74%~80%,减排形势将依然严峻。
  • 论文
    姜磊, 季民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1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迅猛而粗放的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依赖倍增,这给能源生产和供给带来巨大压力。由于产业结构和区位的异同,各省的能耗呈现空间异质和空间趋同;部分能耗通过空间效应来解释,可以改正传统能耗模型的估计偏差。采用能源消费总量作为环境压力的衡量指标,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将能源消费的空间效应纳入到STIRPAT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省域能源消费在空间上存在依赖性,人口、社会富裕度和第二产业比重与能源消费皆为正相关,随着人口、社会富裕度和第二产业比重的增加,对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逐渐增加。适当地控制人口、社会倡导低碳生活以及节能降耗均能缓解能源压力,同时制定差异化的区域能源消费调控措施也很有必要。
  • 论文
    张洪岩, 王蕾, 刘德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历史文献和史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世纪中期至2000年中国朝鲜族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阐述其人口迁移特征及聚居区分布格局。朝鲜族大规模迁移至中国东北始于19世纪后期。1949年以前,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解放初人口数变化不大,朝鲜战争爆发后东北朝鲜族人口小幅增加,改革开放后朝鲜族逐渐南迁,全国各省均有分布,传统聚居区人数减少。朝鲜族的阶段迁移导致其人口再分布现象及聚居区规模的变化。朝鲜族早期迁移形成北满、南满、东满、东边道和关内五个聚居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初,全国近半数朝鲜族聚居于此,聚居规模较稳定;改革开放后,朝鲜族由传统聚居区逐渐向南迁移,形成以北京、青岛、上海、深圳为中心的新聚居区。探讨朝鲜族的人口迁移规律及聚居区分布格局,为促进朝鲜族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 论文
    张可云, 傅帅雄, 张文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达地区通过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污染型行业,导致污染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同样,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生态破坏在区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间接转移。一个地区使用了大量的生态资源,但其绝大部分资源都可能是靠输入,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受到了很好的保护,而输出资源地区的生态系统却承受了巨大的生态压力。通过实证研究,应用改进生态足迹模型分析比较了200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生态承载力,并讨论了区域间生态破坏转移问题,为实现以生态文明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决策参考。
  • 论文
    赵永, 孔云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空间分析是地理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与方法,其重要性日益引起关注。结合1960年代以来空间分析的发展脉络及各时期的典型方法,在对国内外40多所高校、组织与机构的空间分析课程大纲对比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分析导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和实习软件等问题,最后对空间分析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① 拟定空间分析课程66学时左右,其中至少12学时左右的上机实习,实习软件可以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选用ArcGIS、GeoDa和R。② 在地理学相关专业或其他学科领域的本科高年级开设入门级的空间分析导论课程,之后,根据具体情况在研究生阶段开设比如"地统计学"、"空间模型与建模"等专题课程。③ 为进一步完善国内空间分析课程教材,可考虑选择引进国外相关著作,并筛选、开发相关的教学案例,编写详细的上机实习操作指导。
  • 论文
    李金亚, 杨秀春, 徐斌, 曹云刚, 覃志豪, 金云翔, 赵莉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的草原区这6大牧区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雪灾频发的区域,及时、准确地获取6大牧区雪情时空特征对于防灾减灾,指导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光学遥感与微波遥感各具优缺点,综合运用MODIS和AMSR-E数据构建草原积雪遥感监测模型,以日为监测单元,以旬为多日合成时段,对中国6大牧区在2008年10月上旬至2009年3月下旬间的草原积雪覆盖范围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检验,以此说明MODIS与AMSR-E数据在雪灾监测方面协同监测的可行性,为其他雪盖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 论文
    严登华, 耿思敏, 罗先香, 秦天玲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北方地区及周边58个气象站点1960~2009年的逐日气温资料,结合气候趋势系数和GIS平台,以5 d滑动平均温度作为划分依据,对中国北方地区近50 a来四季的开始时间、长度以及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方地区四季演变呈一定的径向、纬向和海陆分布规律,且由于地理隔离,存在不连续的高值或低值中心,但整体上呈现以下特征:春夏起始日期提前,秋季推迟,冬季整体变化不大;多数地区春季、秋季和冬季变短,夏季变长,严冬比例减小;多数地区春季温度降低,夏季、秋季和冬季温度升高,严冬平均温度升高。
  • 论文
    谭丽荣, 陈珂, 王军, 俞立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1990~2009年风暴潮灾害损失数据,选择中国东部沿海地区11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借鉴沿海脆弱性指数(Coastal Vulnerability Index,CVI)方法的评估思路,构建风暴潮灾害脆弱性指数SSVI(Storm Surge Vulnerability Index,SSVI),采用加法模型评价中国沿海省区风暴潮灾害的物理脆弱性。结果表明:沿海地区风暴潮脆弱性存在较大年际变化;高和很高脆弱性等级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各省区,低和很低脆弱性等级主要分别于北部沿海各省区,而中等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则变化较大。
  • 论文
    姜德娟, 李志, 王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山东省196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然后统计出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次、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并对其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极端降水事件阈值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总体上以泰山为中心向周边逐渐减小;频次的空间差异较小,基本在18 d/a左右;极端降水量、强度和年最大日降水量的空间特征基本相似,总体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态势,且高值中心均分布于泰山一带。48 a来,除降水强度,极端降水事件的其他3个指标呈弱减少趋势,并于1965年左右发生了突变现象;相对中西部,胶东半岛的减少趋势更为显著。48 a来,极端降水事件的4个指标均存在明显的年代际特征,而且还存在准11 a的震荡周期,并以1984年为中间轴呈左右对称分布。
  • 论文
    游珍, 封志明, 杨格格, 杨艳昭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全国地震目录数据库,系统梳理建国以来中国西部地区5.0级以上地震信息;利用信息扩散理论,从年最大震级和各级地震灾害年频次两个方面对西部12省、市、自治区的地震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将风险估计离散值进行曲线拟合,系统评价中国西部地震最为多发5省区的地震风险分布趋势及差异,定量揭示中国西部地区地震风险,为西部地区地震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建议。
  • 论文
    吐尔逊·艾山,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买买提·阿扎提, 买买提依明·买买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渭干河灌区为例,利用渭干河灌区38眼监测井的1997~2007年期间地下水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数据,对渭干河灌区地下水位及地下水矿化度的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动态及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11 a期间,研究区春季地下水位最高,研究区地下水位从灌区上部往下部或边缘有明显的上升特征。地下水矿化度的整体趋势为灌区上游的矿化度值较低,灌区下游和边缘地区的矿化度较高。灌区年均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矿化度总体上有下降趋势。
  • 论文
    李勋贵, 魏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暴雨洪水是导致流域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土流失又会引起径流泥沙含量的增加,使汛期洪水弃水量加大,成为汛期洪水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以泾河流域为例,根据信息熵理论和USLE模型,提出约束信息量因子BI和水土流失耦合风险概念及其计算式,建立汛期洪水弃水系数与水土流失耦合风险等级之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①泾河张家山站以上流域1986、1995和2000年的水土流失耦合风险等级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分别为2.544、2.542和2.472;②汛期洪水弃水系数与水土流失耦合风险等级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
  • 论文
    杜海波, 吴正方, 李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吉良(Kira)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 a为尺度定量研究1961~2007年东北地区4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 ~ 2007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垂直带向上)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向东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出波动性移动。东北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它们对水热等生态气候基本要素十分敏感。
  • 论文
    张冲, 赵景波, 张淑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渭河流域汉代(202 a B.P.~220 A.D.)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该区域该时期洪涝灾害等级、洪涝灾害的时间变化及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汉代的423 a中,渭河流域共发生洪涝灾害109次,平均每 3.9 a发生1次。轻度涝灾,中等涝灾,大涝灾和特大涝灾分别占到洪涝灾害总数的44.0%,24.8%,22.9%和 8.3%。渭河流域汉代存在两个洪涝灾害多发期,分别出现在49~10 a B.P.和91~130 A.D.。渭河流域汉代轻度和中度涝灾存在3~4 a的周期,大涝灾存在20 a左右的周期,特大涝灾存在着60~70 a左右的周期。
  • 书评
  • 书评
    沈正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适应(adaptation)一词,不同学科对其有不同解释。就本意来说,地理学家普遍认为"适应"是生物有机体的生存能力提高、并使后代超过其他原种型的表型特征的而做的改变。近年来,适应作为一种新概念,频繁出现于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实施适应性战略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态系统面对不可避免的变化所作出的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