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1999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9-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水资源:21世纪全球更加关注的重大资源问题之一
    邓伟, 何岩
    1999, 19 (2):  97-101.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97
    摘要 ( )   PDF(682KB) ( )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必要物质基础。近百年来人口爆炸性的增长,给全球资源、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类自身生存不仅消耗巨量水资源,而且还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水环境的明显恶化,使全球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供需矛盾加剧,而全球气候变化又使水资源利用产生一系列新问题。我国是贫水国之一,加上人口众多,水环境和水资源利用问题相当严重。应根据国情、水情,寻求水资源持续利用方式和途径,从严管水,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水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南极地区气候变化
    龚道溢
    1999, 19 (2):  102-107.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02
    摘要 ( )   PDF(993KB) ( )  
    南极地区气温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有上升趋势,而夏季则有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也趋上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烈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降水各季和全年都有增加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年均气温和降水与南极涛动指数是负相关,南极涛动对不同区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区别。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温、降水和南极涛动指数都有上升趋势,这说明全球变暖从更大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影响着南极涛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
    吴启焰, 任东明
    1999, 19 (2):  108-113.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08
    摘要 ( )   PDF(865KB) ( )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空间重组的基本特征,指出除少数高科技产业健康发展的内陆城市外,我国城市原有格局将长期存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京都市区内部地域结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交通网络分形的DBM特征——交通网络Laplacian分形性质的实证研究
    陈彦光, 刘继生
    1999, 19 (2):  114-118.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14
    摘要 ( )   PDF(1423KB) ( )  
    城镇体系在理想状态下的三角点阵格局暗示着现实中的交通网络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具有DBM模型的某些特征。从形态分析和维数对比两个方面论证了区域交通网络的Laplacian分形性质,认为可用DBM模型模拟城镇体系-交通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从而揭示其动力学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土湖近6000年来沉积气候记录研究——兼论四五世纪气候回暖
    王乃昂, 李吉均, 曹继秀, 蔡为民
    1999, 19 (2):  119-124.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19
    摘要 ( )   PDF(1132KB) ( )  
    对青土湖志云村剖面沉积气候记录和湖泊进退进行了研究,证实季风边缘区河西走廊东段存在暖湿、冷干气候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根据湖相沉积的颜色、粒度、化学组成和有机质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提出公元四五世纪存在一次百年尺度上的气候回暖,这一气候回暖事件的发现,可得到历史文献记载和青海湖自然记录的佐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珠江口伶仃洋海平面变化趋势研究
    杨清书, 罗宪林
    1999, 19 (2):  125-127.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25
    摘要 ( )   PDF(450KB) ( )  
    根据珠江口伶仃洋三灶、赤湾、香港三个站的验潮记录,应用傅氏变换方法对月均验潮序列先做离散傅氏变换,并将周期小于4a的波动振幅设为零,再进行反傅氏变换,以消除小于4a的周期波动对确定海平面变化趋势的影响,最后由低通序列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珠江口各站的海平面变化趋势。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将区域的海平面变化分解为独立的时间特征函数和空间特征函数,据主要模态的特征函数分析珠江口海平面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由主要模态的时间特征函数估算珠江口伶仃洋海平面的平均变化趋势为0.89mm/a.。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城镇土地演化特征与机制
    王红扬
    1999, 19 (2):  128-134.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28
    摘要 ( )   PDF(958KB) ( )  
    对城镇土地演化研究作了初步理论探讨,并对80年代以来苏州地区城镇土地演化的特征与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揭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该地区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土地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砷中毒病区的环境特征研究
    林年丰, 汤洁
    1999, 19 (2):  135-139.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35
    摘要 ( )   PDF(595KB) ( )  
    我国饮水型砷中毒的流行屡见报道,台湾嘉南、新疆奎屯、内蒙古河套及山西大同等地是我国几个有代表性的病区。病区多为河湖相和滨海相沉积,粘土、粘土质淤泥和有机淤泥层发育,为富含有机质的还原环境,地下水中砷的含量一般为0.2~0.6mg/L.有时还有氟、腐殖酸、甲基胂酸和某些烷烃类等的有害有机化合物。砷中毒主要与总砷、As3+和甲基胂酸等有关。除砷中毒外,往往还有地氟病和癌症流行。由于各病区地下水化学成份的差异,不仅砷中毒的危险浓度不同,而且砷中毒的类型也不同,文章将病区环境划分为三种地质环境类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试论经济中心型城市旅游的商务主导模式——以汕头市为例
    彭华
    1999, 19 (2):  140-146.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40
    摘要 ( )   PDF(904KB) ( )  
    城市旅游是当代旅游的主体,旅游职能也是当代城市的一个重要职能。提出考虑城市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必须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诸因素,以针对性地找到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动因素。经济中心型的城市旅游主体市场产生于以大流通为标志的广泛经济联系,以商贸为代表的大流通业是经济活力的核心,商务旅游是这一类城市旅游发展的主导。汕头市不是一个传统的资源型旅游地,其旅游发展应是以商务主导型的都市旅游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维地形模型光照和动态显示的新方法
    谢顺平, 田德森
    1999, 19 (2):  147-151.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47
    摘要 ( )   PDF(493KB) ( )  
    介绍了一种具有真实感的三维地形模型光照显示的新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构建多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步骤,并讨论了适应三维地形模型光照显示的消隐、可见性测试、光照模型、浓淡处理等处理算法和方法,此外还讨论了适合微机动态显示三维地形模型的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华南地域结构的形成、演变与优化研究
    吕拉昌, 许学强
    1999, 19 (2):  152-157.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52
    摘要 ( )   PDF(870KB) ( )  

    伴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转换,边缘地区由军事对抗渗透逐步向多方经济合作、交错方向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华南地区利用毗邻港澳优越的地缘环境、以华人文化为纽带,吸引了港澳台的大量资金投入珠江三角洲及边缘地区,形成了日益典型的核心边缘模式。阐述了中国华南地域结构的形成、组成结构、演化规律及地域功能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南地域结构优化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地学数据特征分析
    李军, 周成虎
    1999, 19 (2):  158-162.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58
    摘要 ( )   PDF(773KB) ( )  
    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地学数据的使用大为扩展,但关于地学数据的一些基本认识,如地学数据概念、地学数据的基本特征等并没有达成共识。在分析地学数据概念和来源的基础上,对地学数据的基本特征,如多尺度特征、分布式特征、空间拓扑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援外考察研究
    马里萨赫勒地区风成沙特征、来源与发育时代
    李森, 夏训诚, 肖洪浪, 杨根生
    1999, 19 (2):  163-170.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63
    摘要 ( )   PDF(1171KB) ( )  
    马里萨赫勒地区是全球荒漠化强烈发展的区域之一,广泛分布于地表的各类风成沙是沙质荒漠化发生发展的物质基础。本区风成沙的粒度组成以细沙为主,极细沙次之,各类型沙丘沙的粒度特征有一定差异;重矿物组分以稳定矿物和极稳定矿物占绝对优势,并具有高稳定度和成熟度。风成沙主要来源于古沙丘活化供沙、现代流水作用供沙、干涸湖泊和河流故道供沙等。上新世以来,本区经历了上新世至第四纪初期、末次冰期、全新世和现代等4个风成沙发育的主要时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道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徐勇
    1999, 19 (2):  171-175.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71
    摘要 ( )   PDF(647KB) ( )  
    围绕当前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工作中需要先行搞清的一些理论和方法问题进行了议论。讨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评价标准,在概括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目的、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评价研究工作纵深化发展的具体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惠州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李存
    1999, 19 (2):  176-180.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76
    摘要 ( )   PDF(576KB) ( )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研究惠州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重点考察了腹地和职能的演化。基于动力学分析,认为惠州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将主要来自石化、电子等行业的工业化和以惠州港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旱情分析
    赵昕奕, 刘继韩
    1999, 19 (2):  181-185.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81
    摘要 ( )   PDF(486KB) ( )  
    黄淮海平原降水较少且年际、季际变化大,因此水分供应状况成为该区作物,特别是以冬春季为主要生育期的冬小麦的主限制因素。鉴于作物实际蒸散量与潜在蒸散量关系依赖于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水分的事实,提出反映作物缺水状况的干旱指标---作物水分胁迫指数(CWSI).计算黄淮海平原冬小麦生长期间的CWSI,并分析其在自然降水条件及适量灌溉条件下的时空分异规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哈尔滨城市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研究
    梅林, 杨青山
    1999, 19 (2):  186-188.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86
    摘要 ( )   PDF(457KB) ( )  
    运用城市经济区理论与产业系统理论,分析了哈尔滨城市经济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哈尔滨城市经济区调整与优化的战略举措和产业结构的基本空间格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俞穆清, 朱颜明, 田卫, 刘景双
    1999, 19 (2):  189-192.  doi: 10.13249/j.cnki.sgs.1999.02.189
    摘要 ( )   PDF(499KB) ( )  
    举世闻名的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因环境管理措施不力等原因,而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与较明显的生态破坏。协调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唯一出路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此,必须建立完整的技术与管理体系,并因地制宜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