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陈国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科学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特定时空层次下的系统有序度和变化。其发展正面临着几大挑战:①地球表层系统的复杂性难以精确定量描述;②人地关系变化速度超过人类认识与预警能力;③地球表层系统的模糊性与科学价值精确性存在矛盾;④地理学与其它学科的竞争剧烈;21世纪地理学研究主要趋势:①地理学研究人文化;②界面研究将成为自然地理研究热点;③全球研究是地理学重大题材;④地理学研究生态化;⑤山地研究将成为地理学重大领域;为着地理学的顺利发展,建议:①造就地理学思想家和战略家;②进行地理学方法论的集成和创新;③寻找适合各时代认识水平的定量化方法;④重点突出与人类命运攸关的重大课题,创立有震撼性、权威性的理论和成果。
  • 论文
    王乃昂, 蔡为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邹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学家之一。他不仅考察过燕、齐海滨及近海岛屿,而且曾游历诸国,掌握了大量地理资料。根据当时所知的海陆分布,提出了著名的"大九州"学说。邹衍活动时代与《五藏山经》成书时代一致,他一度作为祭酒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和图书资料中心,为《五藏山经》的编撰提供了来自不同地域的地理资料。《五藏山经》记述方法与邹衍的经验归纳法十分吻合,其主要内容、文字风格与邹衍佚文也颇有相似之处。综合各种因素,可认为《五藏山经》系邹衍学派汇编整理。
  • 论文
    张晓平, 刘卫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区是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经济活动在开发区的集聚,对所在地区的空间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对开发区的实地调研,提出我国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基本类型可分为双核结构、连片带状结构、多极触角结构等。并指出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主要是由跨国公司主导的外部作用力、城市与乡村的扩散力和开发区的集聚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论文
    卢明华, 李国平, 孙铁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东京大都市圈是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集聚体,在承担日本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同时,更是担负了重要的全球经济控制职能。在东京大都市圈内部各核心城市间形成了相对比较明显的区域职能分工与合作体系,从而支撑这一全球区域发挥出了集聚优势。在对东京大都市圈内各核心城市职能分工的分析与把握基础上,考虑中国首都圈内各主要城市的基础和优势,提出各城市职能分工的构想,以加速该区域合理分工与合作体系的形成。
  • 论文
    姜逢清, 朱诚, 穆桂金, 胡汝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目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的情势;分析了造成新疆绿洲目前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认为环境先天脆弱、水资源总量有限且分布不均、气候的干暖化等是产生目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的生态环境前提;快速增长的人口及其不断增长的需求和过激的经济发展政策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压力;资源滥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不严以及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是造成目前区域人地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最后讨论了缓解当前新疆人地关系紧张矛盾的途径。
  • 论文
    丁四保, 朱华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讲求伦理道德是中国几千年儒家文化特有的要求,我们地理学工作者不能回避。在列举了地理学必须回答地理学伦理问题,认为,中国地理学工作者的研究行为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着中国文化熏陶和社会制度的必然性,研究成果与政府的需要相结合是地理学必须遵循的伦理规范。在图们江地区国际交通通道研究的不同时期,政府行为的利益目标和利益原则有不同的变化,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原则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认为,只要政府行为的利益目标符合战略尺度上的公众利益,地理学研究行为的变化就是符合科学伦理的。不能孤立地强调地理学家的科学公正,理解我们所服务的政府,帮助、引导政府开展其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是更积极的科学态度。
  • 论文
    周忠泽, 李玉成, 张小平, 许仁鑫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蓼科植物的孢粉类型角度,研究了中国蓼科花粉类型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根据中国蓼科植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得出中国蓼科花粉类型分布区的主要生态因子,包括地理位置(分布中心)、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年积温及生境数量。在此基础上,根据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分布的现代蓼科各种花粉类型,确定一定花粉类型组合所指示的现代气候和环境,为利用地层中蓼科化石花粉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及气候变迁提供了现代孢粉学证据。
  • 论文
    师长兴, 尤联元, 李炳元, 张祖陆, 张欧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黄河三角洲及下伏沉积物的压实量和压实过程及其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认为,在厚度为15 m的新淤积的黄河三角洲沉积重压下,前三角洲粘土和下伏海相粘土总固结量可达约1.35 m,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总压缩量为1.48 m。这些粘土层在亚三角洲建设时期就开始受压固结,但是在亚三角洲废弃后,仍要经过几十年自然固结才会基本完成。除去前10年的固结量,前三角洲粘土与下伏海相粘土叠加形成的14 m厚粘土在随后的27年内可能会压缩50 cm;而海湾或烂泥湾及前三角洲和海相粘土叠加成的20 m厚粘土在50年内可能会压缩86 cm,两者的年平均压缩速率都超过17 mm/a。固结量和速率与上负沉积物重量成正比,而亚三角洲沉积厚度从沉积中心向外围逐渐减少,所以下伏粘土固结量和速率也向周围逐渐降低。但从亚三角洲沉积厚度分布情况看,在大范围内,下伏粘土固结引起的地面沉降在几十年内都将比较明显,从而可能加重三角洲地区风暴潮和海岸侵蚀灾害,降低已有灾害防治工程的作用。
  • 论文
    唐晓春, 刘会平, 潘安定, 梁必骐, 李燕彤, 王同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1949~1998年广东沿海地区登陆台风灾害资料,并对这50年登陆台风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对台风灾害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导致台风灾害的因素,对台风所造成的主要灾害进行归类并进行灾情统计,探讨了广东沿海地区台风灾害的特点以及主要台风灾害与台风路径的关系,提出了台风灾害的宏观防治对策。
  • 论文
    裘善文, 张柏, 王志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制约着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该区土地荒漠化具有脆弱性、可恢复性和可逆性的三性特征。采取不同实用技术,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并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 论文
    张勃, 程国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干旱区绿洲的物质和能量随坡面分异现象和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刻了解不同类型绿洲形成和演化的自然背景和农业资源组合的特点,为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农业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河流域绿洲为例,在综合分析影响绿洲坡面分异的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演化、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文化学性质、土壤性状和水资源供应状况等自然地理要素基础上,将黑河绿洲划分为高位绿洲、中位绿洲和低位绿洲等不同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黑河流域不同类型绿洲主要农作物气候适宜性随坡面的分异,为绿洲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论文
    龚子同, 张甘霖, 赵文君, 陈志诚, 欧阳洮, 赵玉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海南岛土壤中铝、钙的含量、形态及其在成土过程中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讨论,并就这两种元素对作物生长和人类健康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 论文
    王国平, 刘景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内流河下游漫流区-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对其典型剖面沉积物的柱状样以厘米级间距采样,在多元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137Cs、210Pb测年数据对其进行高分辨率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解析,以获取现代沉积记录及其与流域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提取的第一主成分有较高的代表性;聚类分析将元素按造岩、迁移累积型、强烈迁移型元素归为三类;大多数金属元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并且均与TOC、<63?μm粒径的颗粒呈正相关。典型剖面金属元素的高分辨沉积记录解析表明:向海的沼泽发育可以追溯至1885年之前;1885年左右区域环境发生过突变;近250年以来,暖湿气候与风沙、干旱交替出现;研究区沼泽湿地沉积物表层沉积序列内已明显富集了重金属元素,近年霍林河流域上游人类活动对下游湿地的扰动增强。
  • 论文
    王金达, 刘景双, 于君宝, 李仲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不同水文条件下(高、中、低位区),同种植物和不同植物不同器官中过渡金属元素Fe、Mn、Zn、Cu含量季节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亦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分配差异。高、中和低位区小叶章茎、叶、根中Fe含量季节变化规律为幼苗时期最高,成熟后含量减少(高位区根除外);高、中和低位区茎、叶中Mn含量随季节分配趋势是先减少后增加,而根中Mn含量变化较复杂;高、中和低位区茎、叶和根中Zn含量随季节变化呈初期含量高,后期含量低(低位区茎、根除外)的趋势,而中期变化复杂;各区植物茎、叶和根中Cu含量基本呈随时间变化含量逐渐下降,高位区根和低位区的叶含量变化趋势较特殊;从元素含量水平比较,高、中小叶章和低位区毛果苔草表现为茎、叶Mn含量>Fe含量,根中Fe>Mn;茎、叶、根中Zn>Cu。
  • 论文
    许学强, 葛永军, 张俊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广州城市总体上朝可持续方向发展,但多呈现弱可持续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牺牲了部分环境,具体表现在生活用水浪费、工业用水重复率低、工业粉尘排放量大、物质利用率低。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实体单元,其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已转向利润最大化,但环境意识较薄弱。广州企业的环保行为表现出被动的特点,且环保投入比例过低,环保机构作用弱,多进行末端处理,需进一步改善。
  • 论文
    赵莹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阐述山区县域农业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建立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协调度函数, 弥补了目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在反映可持续发展协调性方面的不足。运用定性和定量综合集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及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五华县对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山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下的制约因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论文
    郑粉莉, 高学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土壤侵蚀发生方式,重点评述了坡面雨滴溅蚀、薄层水流侵蚀、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各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坡面侵蚀过程中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付强, 付红, 王立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将改进的实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与投影寻踪评价模型(PPE)相结合,同时优化多维参数(投影方向),建立了多元数据分类与评价模型。对长春南湖水的营养状态做出了评价,取得满意效果,为水质分析与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 研究报道
    张序强, 李华, 董雪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态学中的阻力面理论为依托,创建了符合旅游规划需要的旅游地阻力面理论模型,构建了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地、旅游区域之间联系的阻力层次体系,建立了旅游空间联系关系的影响因子系统,提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指导区域、地方及旅游区规划中的作用。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五大连池为例展示了旅游地阻力面理论在地方旅游开发建设实践中的现实作用。
  • 研究报道
    何艳芬, 马超群, 朱金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吉林省东部山区1978~1998年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趋势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6年为例)至90年代中期(以1996年为例)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使用相关分析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引起东部山区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的自然方面、社会方面以及经济方面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东部山区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是人口因素、农业投入水平、市场导向和居民消费水平;新的发展形势下,耕地的压力仍然存在。该区应在保障粮食供给的情况下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挥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森林种植和养殖,同时积极发展森林旅游,缓解耕地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 研究报道
    全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许多风景区内或其流域上游,都建有旅游建筑,而且在急剧增多,导致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其中乱建疗养院和旅馆的影响最为严重。通过实地监测并全面分析张家界金鞭溪水环境演变趋势,发现住宿设施对水环境的影响,比其他游乐设施更为明显。金鞭溪水质恶化主要表现为蓝藻,绿藻迅速繁殖,感官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磷污染较重,总磷年均值100%超标。基于水环境因子的动态阈值调控模型,计算得出:在不超出金鞭溪水质标准:总磷≤0.02前提下,其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的动态系列:春季临界床位数为1?186,夏季为3?057,冬季为545,秋季为333。目前的建筑规模已超过了金鞭溪上游接待区住宿设施生态阈值。
  • 书评
  • 书评
    杨士弘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朱颜明、何岩等编著的《环境地理学导论》,于2002年8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地学学科重要教材之一。研究生教材建设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国内目前还没有一本专门讨论环境地理学的书籍。为适应21世纪我国环境地理学高级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该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环境地理学研究和研究生教学实践的结晶。环境地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科,是地理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