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张耀光, 刘岩, 王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既是中国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国家(包括台湾以东西太平洋海域),历史上也曾经是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沿岸国家。帝国主义入侵与清政府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一部分海疆与海权丧失,失去了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沿岸国的地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中国颁布的《领海法》、《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对中国海疆地理格局的形成、演变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中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等可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地理格局。
  • 论文
    张秋菊, 傅伯杰, 陈利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特定的生态过程,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结合的格局分析是未来景观格局研究发展的方向。景观格局变化与景观过程改变互为因果,了解格局演变时空规律及其演变驱动机制是结合生态过程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归纳了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方法有景观格局指数与景观空间统计特征比较法、马尔柯夫转移矩阵法和主要以细胞自动机理论为基础的景观格局动态模拟。主要分析了景观格局演变的人文驱动力系统,介绍典型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两种定量判别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的方法,简要总结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最后提出今后研究所要突破的方面。
  • 论文
    潘玉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有"实证"与"理解"两个互补的研究途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在"本体论"意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研究。以自组织方法论为指导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研究应主要着重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条件、基本动力、基本途径、基本结构和复杂图景等方面。整体性不仅是地理环境的基本性质之一,而且也(应该)是地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 论文
    郭晋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三个相互联系的研究领域,指出了各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在阐述景观生态学三个发展阶段的基础上,指出了景观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从三个方向的整合、时空尺度的匹配、多学科的整合和三个群体的整合4?个方面,阐述了走向整合的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和途径。介绍了当前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并就中国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 论文
    朱凤武, 彭补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在中国各级土地管理部门主持下,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行规划模式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显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在总结中国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试图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土地利用分区下的土地用途管制为核心、以指标控制为手段的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
  • 论文
    李宁, 丁四保, 谢景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之一是离开农村到城市就业。就全国而言,城市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三产比重上升是我国经济结构转换、升级的一般趋势,但这种趋势在区域之间又存在着差异。老工业基地除面临制造业升级排斥就业之外,其它产业发育也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势下,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发挥农村劳动力接收器的作用,就此问题以长春市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 论文
    孙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地区发展及区域政策,分析了目前中国区域政策中政策绩效差和市场失灵两难境地的主导因素,通过对人及其背后地域属性的二元相互关系分析,认为人作为活跃的经济要素,与地域的对应性应该弱化,提出今后区域政策的政策目标应该是引导人群间分配的相对公平,使各地区在生态、景观、文化上保持丰富性和多样性,而不是徒劳地将地区作为政策对象或片面强调缩小地区差距。
  • 论文
    曹建廷, 金章东, 沈吉, 王苏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对现代湖水、现生介形类壳体以及湖泊沉积岩芯中同一种属介形类壳体的Sr/Ca分析,利用现代湖水Sr/Ca与湖水盐度的关系,确定了不同沉积时期湖水盐度;其次,在室内模拟实验,建立了湖水盐度与湖水氧同位素的函数关系;结合210Pb测定沉积速率和14C测年资料,利用沉积剖面的自生碳酸盐氧同位素及由湖水盐度推算的湖水氧同位素组成,定量恢复了不同时期的湖水温度,进而根据碳酸盐结晶时水温与年均气温关系推测了古气温。结果表明:在近800年内蒙古岱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序列中,中世纪暖期、现代小冰期以及近百年增温均有明显表现。研究时段内,岱海地区中世纪暖期比当代30年的年均气温高1℃以上;在公元1240年左右突然降温过程表现特别突出,在其后约60年的时段内气温下降1.8℃;小冰期最大降温幅度2℃以上,大于华北其它地区。不同于我国西部古里雅冰芯的记录,岱海地区近百年增温程度仍没有达到中世纪暖期水平,预示气候变暖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影响将大于东部。
  • 论文
    邵晓华, 汪永进, 孔兴功, 吴江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一支连续发育4?000年纹层的末次盛冰期葫芦洞石笋的年际生长速率与高分辨率δ18O曲线对比分析表明,年际生长速率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年均温和地表有效湿度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响应关系。对该洞内持续发育3~4万年的两支单体石笋实测了33个230Th年龄,其生长曲线显示MIS 2比MIS 3阶段平均生长速率增大了40%以上。以5000年为步长的同一洞穴17支石笋生长频率支持平均生长速率的研究结果,说明在轨道尺度上较大的石笋生长速率并不完全指示较暖湿的气候条件。作者认为,年际尺度的连续生长速率是决定石笋平均生长速率的关键因素。盛冰期条件下本区洞穴内外的温差效应导致了24~14ka B.P.年际尺度的石笋连续生长。
  • 论文
    周群英, 黄春长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风尘堆积速率降低,有一定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随着沉积和成壤继续,土壤层深厚,形成古土壤层(S0);全新世晚期气候恶化,沙尘暴频繁发生,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形成现代黄土层(L0)覆盖了土壤(S0),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西周时期(3000~2720a B.P.)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土壤退化严重,当时的耕作层和古地面位于相当于黄土(L0)下部、古土壤(S0)顶界以上10cm的层位。
  • 论文
    殷秀琴, 吴东辉, 韩晓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次生白桦林、云冷杉红松林、兴安落叶松林、云冷杉林和赤杨林6种生境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阔叶红松林生境中,无论大型土壤动物还是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都较高,表明其生境条件比其它5种生境优越。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与丰富度、均匀度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与个体数没有直接相关关系。土壤动物的垂直多样性分布,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但递减速率不同,中小型土壤动物表聚性要比大型土壤动物明显。
  • 论文
    宋凤斌, 杨富亿, 李景林, 邵庆春, 陈国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圣水镇小流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圣水镇小流域为主体,进行试验与示范。开展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和生态农业模式研究,同时进行生态经济效益监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成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建立具有水土保持兼高效生态经济功能的综合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实现半山区小流域开发建设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在半山区及其类似地区有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论文
    张林静, 岳明, 张远东, 顾峰雪, 潘晓玲, 赵桂仿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重要值、盖度、多度计算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对新疆阜康荒漠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 各类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表现为红柳、红砂、梭梭这三个群落较高,肉叶雾冰藜群落、叉毛蓬群落、盐爪爪群落、囊果碱蓬群落和雾冰藜群落居中,无叶假木贼群落和碱蓬群落较低; 2) 研究区总体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较低,随着群落演替其物种多样性水平呈现低-高较高的变化趋势; 3) 对荒漠植被,以重要值或盖度为指标计测多样性指数较为可行。
  • 论文
    李辉霞, 陈国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介绍了可拓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步骤,然后以四川省为例检验了其实际应用效果,探讨了可拓方法在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四川省承灾能力总体偏低,其中极高易损区和高易损区的面积比重达85.88%;并且易损性区域差异大,基本上呈连续成片分布,各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也不同。最后指出将可拓方法应用于区域易损性评判中的思路是正确的,方法是可行的,并认为可拓方法在自然系统界线识别和自然要素空间分异等方面的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论文
    马众模, 陈政, 徐振宇, 周燕林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建立一个结构规范、服务便捷的省级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实现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的网络共享和服务已经是迫在眉睫。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首次在省政府网络上实现了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的快速访问,具有数据量大、覆盖面全、类型多样的特点,并且采用SuperMap国产GIS软件进行开发,运行稳定、安全可靠,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系统地介绍了安徽省资源环境空间信息网的系统结构、数据库建设、数据更新和系统的主要功能。
  • 论文
    罗新正, 朱坦, 孙广友, 马建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安古河道位于中新生代松辽沉降带上的中央凹陷区,第四纪壳运动以大面积继承性缓慢沉积为主。盖层包括白垩纪浅海相砂岩,第三系砂岩、泥岩及厚达143m的第四系碎屑沉积。全新世粘土及粉细砂出露地表,对实施水利工程有利。区域地貌属松嫩冲积低平原,阶地海拔高度140m左右,呈台状高地。古河道的主体嫩江河漫滩一般低于132m,平坦开阔,自然坡降1/5000~1/10000,便于布置水利工程。古河道邻近嫩江和月亮泡,引水十分方便。排水可直泄查干湖,然后回归嫩江河谷;或者从三家子古河道出口排入嫩江河谷,均为可行。
  • 论文
    王发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犯罪是当代城市最大的社会问题,对犯罪实施有效的空间防控是解决城市犯罪问题的重要途径。在对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理论辨析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城市空间环境的形态布局、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和空间地域的防控管理等犯罪空间防控的主要实施途径。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王其存, 齐晓宁, 王洋, 刘兆永, 鲍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土因其肥沃而闻名,但其退化和水土流失问题往往易被忽略。虽然在人类影响下的现代环境过程开始较晚,但黑土区的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黑土水土流失的现状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黑土保育治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治理保育措施。
  • 研究报道
    刘惠清, 许嘉巍, 吴秀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和卫片影像解译为资料,在对乃东县生态系统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侵蚀强度、功能缺损程度、生产力水平三项指标对乃东县99种生态类型进行健康性评价。以此为乃东县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
  • 研究报道
    张朝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发展到现阶段,部分旅游地面临着衰退的威胁。有些旅游地走向衰退后,外界所做的一些努力未能使它们走向复苏,如七星岩、岳阳楼;有些旅游地走向衰退后,经过外界努力,它们却走向了复苏,如丹霞山、鼎湖山。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与比较研究,运用形象本底分析等方法,得出市场潜在需求是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根本驱动力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指导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
  • 研究报道
    冯德显, 吕连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南太行山旅游区资源特色与空间发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旅游区空间发展战略布局方案,构建南太行"四区(功能区)、三中心(旅游中心)、一线(观光长廊)、四环(旅游环线)"、内外畅通、主次分明、各有特色、功能明确的空间组织形态,从而将大大提高南太行山旅游区空间组织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有力地推动该区旅游业的发展,尽快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