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论文
    陆大道, 刘卫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形成了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但这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是单纯的"政策说"可以完全解释的。其中,地学因素是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所谓地学因素指人地关系中的"地"要素以及人地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基础;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相对比较稳定和长久的。本文从强调地学因素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在国家制定区域政策中应起到的作用从这样一个角度出发,分析论述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地学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区位因素、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并基于对地学因素的分析提出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构想。
  • 论文
    张耀光, 韩增林, 安筱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我国的领海制度,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内容,研究划分我国与海洋邻国之间的海域管辖范围,从而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 论文
    程国栋, 张志强, 李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西部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地区,生态建设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迥异、生态退化问题千差万别。对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问题,并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并特别指出,应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科学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必须采取基于不同生态经济类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退化问题的分类指导的生态建设策略;建立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体系,开展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以实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 论文
    樊胜岳, 周立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土地沙漠化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治理,目前沙漠化土地面积仍然正以每年2460 km2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对以往沙漠化的研究治理进行反思,寻找它的症结所在。现代沙漠化主要是由于人为过度经济活动对资源的破坏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口压力过大。而沙漠化治理措施恰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沙产业理论,将沙漠化的防治和发展经济密切结合起来,为我国的沙漠化防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 论文
    龚子同, 陈鸿昭, 刘良梧, 骆国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环境的变化在短时间内是缓慢且不易察觉的,但是在地球历史的演化中,它留下了一丝丝印迹,这就是古土壤。它包含了当时环境的大量信息,是5大成土因素的综合产物。当人类出现后,尤其是近百年来在复杂的自然因素上又叠加了人为作用,并且这种作用的强度与日俱增。当它对土壤的影响超过其它作用后,便形成了人为土壤,同时,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和土壤污染。这些变化同全球变化和社会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 论文
    叶庆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国内外环境生态形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环境生态形势特征,构建了我国环境生态形势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域为单位,进行了自然、社会、经济多因素的综合性研究,定量计算出各县环境生态形势指标值,绘制成图。可见,我国危急环境生态形势主要分布在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带和人类生产活动的不稳定带上(包括农牧交错带和不同行政单元的交界地带),这些地区表现出强烈的界面性和波动性。了解我国环境生态形势的空间分异规律可为区域环境的开发、利用和整治以及制订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 论文
    刘继生, 陈彦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分形思想和城市规模—产出关系推导出城市引力模型的一般形式Iij=GijMαiiMαjjR-bij,论证了参数αb的分维性质,并将引力系数定义为Gij=G|Rij|/(1+Sij),式中Riji、j两城市的相关系数,Sij为二者的相似系数,G为量纲转换系数。以长春城镇体系和郑、汴、洛点—轴系统为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方法,并指出了城市引力数值的相对性特征。作者发现,城镇体系各要素的引力之和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满足位序—规模法则F(k)=F1K-q(k=1,2,…,n);这也表明,借助引力计算可以揭示城市体系某些隐含的地理规律。
  • 论文
    仵宗卿, 柴彦威, 张志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天津市民问卷调查的结果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天津市民购物出行的空间特征、频度特征、时间特征以及目的特征和出行方式特征,并分别对城市商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规划和经营管理的指导性建议。
  • 论文
    马彦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制和模式研究是SARD系统研究的核心.以吐鲁番地区为例研究了干旱区绿洲可持续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其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吐鲁番地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总结了微观的农户实践模式.
  • 论文
    刘红玉, 吕宪国, 刘振乾, 杨青, 张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大、类型多、景观结构复杂多样,在该区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在建立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分类系统基础上,对该区湿地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该区现有湿地 314 857 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5%。其中天然湿地159 919 hm2,占总湿地面积的50.8%;人工湿地154 838 hm2,占总湿地面积的 49.2%。多年来的区域资源开发活动,使该区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亦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本文结合区域湿地资源与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状况,系统分析了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受影响状况,并进一步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与湿地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 论文
    张雪萍, 张毅, 侯威岭, 殷秀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不同网孔分解样袋、排除不同类型土壤动物的作用的方法,对比研究土壤动物对针叶凋落物的分解作用。结果表明,在各类土壤动物作用下的大孔网袋样品的分解速度明显快于只有中小型土壤动物作用的中孔网袋的分解样品,快于尽量排除土壤动物作用条件下的小孔网袋的分解样;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凋落物失重量与土壤动物个体数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土壤动物对质地较软的凋落物作用程度较质地较硬的凋落物高;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随样品分解时间的增长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 研究报道
  • 研究报道
    王腊春, 许有鹏, 张立峰, 史运良, 汪文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岩溶地区由于独特的地貌地质结构,其岩溶水特征也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以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为例,从岩溶水形成机制出发,通过脉冲试验和降雨天然脉冲分析,论述了流域岩溶水水文特征、水化学特征及其与流域贮水结构、地貌地质结构的相互关系以及隙流水和管流水的转化关系。这对非均一含水介质岩溶水运动研究、岩溶水文模拟及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研究报道
    李蕾蕾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认知规律是形象定位及其传播策略的基础。从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空间属性出发,结合地理学关于地域空间的等级层次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观点,探讨了旅游者形成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基本空间过程和规律。认为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位置及其内涵等空间形象特征的认知,满足一种依据地域空间等级层次而展开的认知链过程,在此基础上,遵从旅游地形象认知的背景律、接近律、相似律及其形象替代等空间规律;而旅游者与目的地的距离,特别是感知距离以及旅游者所拥有的关于目的地的信息,分别对旅游地形象认知具有不同而复杂的修正作用;由于地域分异所形成的地方性,则成为旅游者对目的地形象之内容进行精确认知的基础,旅游者通过对旅游地的类型和地理文脉的认知,形成旅游地的类型形象和"地方性"形象。
  • 研究报道
    张树文, 薄立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作物遥感估产技术系统的中心环节之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信息提取。快速、准确地获取农作物有关信息是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针对松辽平原玉米遥感估产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及玉米生长发育特征,利用以TM图像为主的多种遥感信息源,结合地面波谱测试等数据,运用生态土地分类方法实现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提取。
  • 研究报道
    哈斯, 王贵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格状沙丘主、副梁和新月形沙丘表面气流的野外观测发现分离流、附着未偏向流和附着偏向流等3种背风坡次生气流。前者以弱的反向流为特征,多发生在横向气流条件下,坡度较陡的背风坡上;后二者具有相对高的风速,多发生在坡度缓和的背风坡上,其方向在横向气流条件下保持原来的方向,在斜向气流作用下发生偏转,且其强度为原始风入射角的余弦函数。根据3种次生气流强度、方向等特征,阐述了其相应的风成沉积过程和可能产生的层理类型,并对利用风成交错层理恢复古气流环境中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