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3年, 33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3-06-20
      

  • 全选
    |
  • 王铮, 孙翊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主体功能区思想下的国土协调开发是当前主导的区域发展理论。这种区域思想指导下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新型区域协调关系是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省级多区域动态CGE模型,面向主体功能区格局进行区域分析,并开展白、黄、蓝3种区域产业政策情景模拟,其中白情景作为比对的基准情景,黄情景和蓝情景分别刻划面向优化开发主导区金融服务业的倾向政策和面向重点开发主导区工业发展的倾向政策。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优化开发主导区和重点开发主导区之间的竞争,在推进“主体功能区政策”作用下,区域差距将会增大,区域自然收敛的动力还不足以较快缩小区域差距,从而需要更强烈的区域政策进行调控。另外,区域产业结构自然演化的结果会带来“自动”碳减排,从而衍生出更强的减排政策评判标准。

  • 张莉, 陆玉麒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为基础,以最短通行时间、加权平均出行时间作为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以基于GIS平台开发的可达性计算模块为技术支撑,从空间可达性、空间相互作用、空间服务范围几个方面对均质背景和交通背景下的中心地体系进行空间分析,探讨中心地体系的空间演化及空间重构,以期对中心地体系的过程模拟和空间表达进行初步探索性的尝试。结果表明:均质背景下,次一级中心地产生于上一级中心地可达时间最长的地方;基于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的可达性在同等级的中心地间出现了差异,相同等级的中心地越是靠近高等级中心地,其加权平均出行时间越短,由于中心地相对区位的不同,同一等级的中心地之间出现了差异增长,其结果会形成连续的中心地等级。伴随着交通网络的演进,中心地空间结构进入由“点--网”构成的全面有组织的均衡发展阶段。

  • 牛欣, 陈向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跨城市边界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对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跨区域合作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城市知识创新辐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进一步研究具有辐射效应城市的8个合作方向以及不同行业的辐射距离。结果显示知识创新辐射距离随着地理距离增长呈递减趋势,且不一定与该城市信息流量成正比;北京、上海、深圳3个城市起到一定的技术创新“辐射和带动”作用;一些城市存在对某些方向地区“带动”作用的忽视;在不同的行业中,城市知识创新辐射距离体现出不同的特征。

  • 任建兰, 张伟, 张晓青, 程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当代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已从环境治理、环境管理到区域环境管理。基于尺度的区域环境管理是区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尺度是确定时空范围层次归属的综合概念,区域环境管理的尺度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之分,其中中观尺度镶嵌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观尺度区域环境管理包括区际、区内和次区域环境管理3个层次。基于上述认识,分析了尺度在区域环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区域环境管理的“尺度”范围确认依据,重点论述了中观尺度区域环境管理的必要性、特点、层次镶嵌性及其管理模式的创新。

  • 陈江龙, 高金龙, 魏也华, 刘飞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大都市区建设用地微观空间扩展机理的研究是有效调控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的科学基础。以南京市市区为例,以经济学的收益最大化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建设用地扩展的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以1 km×1 km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遥感等数据研究1995~2001年、2001~2007年建设用地扩展的微观机理。研究表明,基期建设用地比重、到CBD、到开发区、到高速公路互通口的可达性、邻域建设用地主导单元的数量等收益要素以及耕地面积比重、水域面积比重、地质灾害区比重、坡度、重要生态功能区比重、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区比重等成本要素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展的重要指标。两期比较分析表明,收益要素作用力大于成本要素,其更深层次的作用力则是全球化和市场化。空间政策对于建设用地扩展的约束作用越来越大。基于微观空间机理的研究提出了大都市区基本农田布局的政策建议。

  • 胡志丁, 葛岳静, 鲍捷, 于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地缘环境研究是中国地理学界复兴政治地理学的第二次尝试,也是政治地理学从单一要素向多要素、综合化发展的体现。基于对在北京召开的两次“地缘环境”国际研讨会和对早期地缘环境研究归纳的基础,将地缘环境界定为由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3部分组成,其中,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构成,地缘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军事关系和社会文化关系,地缘结构则包含政治军事结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采用AHP决策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亚地缘环境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南亚在地理环境、地缘关系和地缘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并最终导致南亚在地缘环境上可以划分为4类,即印度为一类,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为一类,不丹和尼泊尔为一类,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为一类。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原因大致有3个,即“地理决定论”、相互依赖论和制度论。

  • 杨效忠, 冯立新, 张凯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方式对跨界旅游区景区可达性影响是跨界旅游区研究的重要方面。以大别山跨界旅游区为例,通过测度不同交通方式影响下的景区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普适性交通等交通方式对大别山跨界旅游区整体和局部地区的影响力不同。通过测度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低等级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强于高等级交通设施。以典型的跨界景区——天堂寨为案例,构建“时间可达性非直线系数”指标测度跨界景区的边界效应,发现行政边界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屏蔽效应存在于跨界景区之间,其作用效果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呈现显著的行政区域对称格局。运用可达性方法为跨界旅游区边界效应的测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有效的方法。

  • 胡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产生发展的过程是旅游城市宏观管理和基础设施空间效益组织的过程,也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旅游和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20 a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其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和交通可达的空间效益差异。基于ArcGIS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尺度、省级尺度、地市尺度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格局及其1 h、2 h、3 h交通可达的地区差异进行宏、中、微观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通可达的地区差异与其全国范围的空间分布差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大理市到黑河市3 h交通可达范围的连线为界限,呈明显的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地理格局形态,不同时间距离的区域经济差异同时表现出以优秀旅游城市为中心的距离衰减特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 蔡晓梅, 刘晨, 朱竑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山大学校友作为调研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通过深度访谈和绘制校园意象地图2种方法获取原始资料,援引城市意象和城市空间性理论,探讨大学的怀旧意象及其空间性建构,发现:① 大学具有指示性与评价性怀旧意象,受到大学的客观物质环境、校友不同的个人经历、生活路径、毕业时间和性别等影响;② 大学基于怀旧意象形成的空间性具有物质性、权力性和情感性3个维度,即大学的怀旧空间性以物质性为载体,以情感性为主导,同时情感性与权力性彼此冲突与融合,使之成为修复性怀旧空间和反思性怀旧空间的矛盾统一体。研究验证并补充了以往人文地理学对怀旧及空间研究的相关结论,并对高校校友资源建设和校友制度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杨续超, 康丽莉, 张斌, 冀春晓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MSP/OLS遥感夜间灯光数据进行电力消费量等社会经济数据的空间化时,往往受到像元过饱和、像元溢出现象的影响。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和植被指数(NDVI)之间的互补性构建人居指数,与NDVI的融合有效减少了夜灯数据的过饱和现象。在人居指数的计算中使用阈值法有效减少了夜灯数据像元溢出效应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海拔修正。借助修正后的人居指数与电力消费量之间很强的相关关系建立电力消费量空间化模型,获得了2010年浙江省1 km×1 km分辨率下电力消费量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显示,利用修正后的人居指数对浙江省电力消费量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6%,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后的人居指数对电力消费量进行空间化的精度较高。

  • 贺中华, 陈晓翔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贵州省选择40个典型流域为研究样区,根据地物光谱特征,构建土壤粗糙度指数(SRI)、土壤水体指数(SWBI)、土壤相对湿度(SRH);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土壤类型、土壤相对覆盖度、土壤相对粗糙度、土壤相对湿度的遥感信息;从土壤系统结构与土壤系统功能的关系角度,首先,分析土壤单因素单因子储水空间对流域储水能力的影响、单因素双因子耦合生成新的储水空间对流域储水能力的影响,建立单因子、双因子耦合与径流深的拟合模型;其次,分析土壤双因素耦合、三因素耦合以及四因素耦合生成新的储水空间对流域储水能力的影响,建立土壤单因素、多因素耦合与径流深的拟合模型。研究表明:① 土壤储水空间是流域储水能力的综合体现,且深受土壤类型、土壤覆盖度、土壤粗糙度、土壤湿度影响;② 土壤四因素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从大到小排序:土壤相对粗糙度(R=0.968)>土壤相对覆盖度(R=0.56)>土壤相对湿度(R=0.558)>土壤类型(R=0.464);③ 无论是双因素耦合,还是三因素、四因素耦合,耦合生成新的土壤因素对流域水文干旱影响特别显著,且可用线性模型拟合。

  • 袭祝香, 杨雪艳, 刘实, 纪玲玲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东北地区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资料,定义了夏季干旱指数,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干旱的时间和空间演变规律和特点,计算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变异系数、夏季干旱风险指数和风险概率并进行了分析,定义了夏季干旱综合风险指数,并进行了综合风险分区。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夏季干旱在空间分布上呈西重东轻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夏季干旱处于前所未有的多发阶段。黑龙江西南部,吉林、辽宁两省西部为夏季干旱高或较高风险区;黑龙江中北部和东部以及吉林、辽宁两省中部为夏季干旱较低风险区;黑龙江中南部、吉林东部,辽宁东南部为夏季干旱低风险区。对于夏季干旱的高风险区和较高风险区要采取重点防御、大力推广抗旱农业生产技术、加大气候预测研究力度、加强东北地区抗旱能力建设等措施,以减轻夏季干旱损失。

  • 刘新颜, 曹晓仪, 董治宝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位于风沙过渡区的榆林市为研究区域,以GIS技术和T-S模糊神经网络为依托,从土壤风蚀影响因子及风蚀动力学机制出发构建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模型。基于此模型,对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S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有效地揭示出区域土壤风蚀危险度与环境之间的映射关系,为土壤风蚀预测提供依据;风力、植被、气温、降水、地形等环境要素控制着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格局;榆林市土壤风蚀危险度空间分异格局表现为:危险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

  • 庞奖励, 乔晶, 黄春长, 查小春, 周亚利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汉江谷地的古土壤用6种方法分别进行了前处理,A处理为样品H2O2和盐酸处理后,烧杯注满水静置72 h后加5 mL分散剂。B处理在A基础上再用超声波再震荡10 min。C在A基础上再用超声波再震荡20 min。D处理为H2O2和盐酸处理后,烧杯注满水静置72 h后加10 mL分散剂,再用超声波再震荡20 min。E处理为H2O2和盐酸处理后再搅拌15 min,烧杯注满水静置72 h后再加入10 mL分散剂,用超声波振荡20 min。F处理为H2O2和盐酸处理后,搅拌30 min,余与E相同。用Beckman公司生产的LS1320型激光粒度仪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样品前处理过程中,超声波震荡及振荡时间是影响粒度测量结果的最主要因素。针对汉江上游谷地的样品而言,类黄土的沉积样品(黄土、表土、河漫滩沉积物等)使用前处理方法A后,颗粒可得到充分的分散,能获得了较好的粒度测量效果。而成壤强烈和黏结性较高的古土壤样品,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粒度测量结果影响非常大,平均粒径和众值粒径可出现数倍几倍的变化,其中前处理方法C对古土壤样品较合适,样品颗粒能得到较好的分散,测量效果要好于其它方法(A、B、D、E和F)。

  • 陈陆望, 殷晓曦, 刘鑫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阐明华北隐伏型煤矿深部含水层补给条件,以淮北煤田临涣矿区任楼煤矿为例,采用水化学系统聚类分析与氢氧同位素示踪技术,结合采矿活动影响,分析与探讨煤矿深部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补给源及其变化机制。研究表明:矿区深层地下水形成机制为大气降水直接但不均匀入渗、滞留入渗以及古地下水混合。矿区深层地下水当总溶解固体(TDS)小于1 000 mg/L时,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δ值)随着TDS的增大而减小;当TDS大于1 000 mg/L时,δ值在平均值线附近。矿区深层地下水平均δD与δ18O分别为-67.4‰与-8.68‰,小于大气降水年平均δD与δ18O(δD=-52.4‰,δ18O=-7.80‰)。在未经采矿活动影响下,矿区深层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直接但不均匀入渗补给形成的;经采矿活动影响后深部含水层长期向采空区充水,原地下水循环条件已被打破,在补给区水力交替加快,滞留于地表或土壤层的大气降水补给深部含水层。

  • 李宝富, 熊黑钢, 张建兵, 栾福明, 张芳, 鲁魁锋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后备耕地改良技术的优化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新疆奇台县对不同灌溉量下盐碱地土壤水盐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试验设8个处理,对应的灌溉定额分别为:6 800 m3/hm2、5 200 m3/hm2、4 400 m3/hm2、3 600 m3/hm2、2 800 m3/hm2、2 000 m3/hm2、1 200 m3/hm2和0 m3/hm2。结果表明:灌后1~8 d,剖面土壤处于洗盐期,土壤洗盐率与灌溉量成正比;灌溉8 d后,剖面进入积盐期,浅层土壤积盐率与灌溉量呈指数关系,而深层土壤积盐率与灌溉量呈线性关系。灌后1~18 d,各处理土壤碱化现象明显,碱化程度与灌溉量呈正比。灌溉18 d后,土壤碱化现象均减弱。综合考虑高效用水、高效洗盐和低碱化的目标,研究区在灌溉高峰期(7~8月)每次灌溉的合理灌溉量应为3 600~4 400 m3/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