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3年, 33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20
      

  • 全选
    |
  • 郭建科, 韩增林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世界性产业转移浪潮,海港加快向第3代甚至第4代转型,发展中国家的海港城市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选之地。作为国际物流供应链枢纽节点,海港可以通过对物流资源的整合,实现功能提升、产业集聚和空间成长,并推动港-城空间系统演化更新。基于相关研究评述,根据海港及海港城市发展的新特点,提出现代海港城市“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将其分为港城形成初期的港-城共生、港-城空间集聚、港口外迁与城市裂变、港-城双向网络发展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口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港城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动态变化、现代物流资源整合与流空间塑造3方面对“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最后,通过对中国典型海港城市案例分析加以实证,验证前述“港-城空间系统”演化理论。

  • 王丰龙, 刘云刚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空间生产的研究中存在的2个潜在问题——对理论运用的简单化和理解的宽泛化,在国内外现有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哈维和福柯关于空间生产的理论或思想重新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哈维和福柯都对空间给予了长期关注,并发展了2种互补的、值得借鉴的研究方法;总体上,资本、阶级和上层建筑是哈维的空间生产理论框架的3个要素,而工具性空间、生产性空间和空间合理性则构成了福柯的空间研究的三大视角。尽管这2个视角存在很大差异,但是都强调空间生产背后的不平衡逻辑并追求主体性的解放,从而为未来研究的深入提供了方向;最后,结合福柯对知识-权力的讨论,呼吁建立一个更为求真、自省的学术体系。

  • 陈培阳, 朱喜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马尔可夫链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统计方法从县级尺度对1998~2009年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进行判定和时空格局分析。根据全国人均GDP的平均值将2 345个县市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5种类型,计算其马尔可夫链矩阵和空间马尔可夫链矩阵,并进行类型转变及其与邻域类型转变关系的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 自199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俱乐部趋同,并出现空间极化现象;其中高、低水平趋同俱乐部稳定性最强;② 趋同俱乐部稳定性强弱具有地带分异特征,表现为东部最为稳定,中部最不稳定;③ 趋同俱乐部转变受邻域环境影响显著,一个地区若以较高水平的发展县市为邻,则其增长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反之则概率减小;④ 城市群地区趋同俱乐部稳定,周边地区类型转变明显。

  • 钟业喜, 文玉钊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ArcGIS软件和江西省基础地理数据支持下,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效益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初步解析,从城市群规模效益、城市群距离效益及城市群空间联系效益3个方面对环鄱阳湖城市群方案和大南昌城市群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突出优势在于城市数量较多,人口规模较大,但是其紧凑度过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优势不够明显,空间可达性较差,重要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不够紧密,呈现较明显的“大而空”特征;大南昌城市群紧凑度较高,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优势度相对较高,可达性较好,重要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较为紧密,但城市数量较少,人口规模较小,规模效益相对欠缺。以实现城市群空间结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昌城市群方案。

  • 赵宏波, 马延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的9个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数对各城市的可达性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改进的引力模型测算出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并依据经济联系的隶属度来确定城市经济联系方向,结合引力断裂点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吉林省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范围进行界定。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可达性水平较高地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形成以长春为中心,由内向外呈逐步降低的“中心-外围”圈层式空间格局;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地域分布呈显著差异,中部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大于西北部和东部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且交通可达性与经济联系强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中部地区形成了1个以长春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同心圆”式的经济联系密集区,东部的延吉市与长吉地区经济联系密切,东南部的通化市和白山市经济联系紧密,吉林省城市经济联系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王富喜, 毛爱华, 李赫龙, 贾明璐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在明确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协调、城镇化效率等6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城镇化质量进行了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依据城镇化质量综合得分,通过系统聚类将全省17地市划分为五大类型区:高质量城镇化地区、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城镇化质量中等地区、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和低质量城镇化地区。在总结、概括各类型区共同特点的基础上,对各地市城镇化质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 罗培, 雷金蓉, 孙传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范围内原住居民在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5个方面的参与意愿展开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参与度低,参与机会有限,但他们有强烈的参与决策、规划、商业经营的愿望,并希望在参与中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参与过程得到政府、企业的保障。根据分析的结果,从政府政策驱动、居民意愿被尊重、利益驱动等3个方面,对社区参与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 陈端吕, 彭保发, 熊建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系统达到最佳耦合协调状态的因子贡献度,探讨系统因子对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调控适应机制。研究表明:① 从耦合程度的时序看,10 a间耦合度变动趋势较平稳,2003~2011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基本为拮抗状态,2012年正在向磨合时期过渡。对于序参量年度变化率比较,年度变化都比较平稳,序参量之间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并不十分理想。② 2003~2012年环洞庭湖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程度基本还处于中低水平。2003~2011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关系处于低度协调,2012年开始转入中度协调,洞庭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③ 2003~2005年耦合度处于较高状态,但协调度却不处于高位。2006~2012年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④ 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因子的贡献度,是系统耦合协调达到理想等级的评价因子重要性,反映某项评价指标对耦合或协调最佳状态的贡献程度。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评价因子贡献度大于社会经济子系统,说明了对于系统理想状态的调控,生态环境子系统各项指标具有主导作用。⑤ 在系统调控中,因子贡献度与系统目标调控程度呈正相关。因子贡献度越大,对系统耦合或协调目标调控力度越大。

  • 郭荣朝, 宋双华, 夏保林, 冯永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河南省周口市1995~2010年的经济社会数据,利用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展强度指数和城镇人口增长强度指数等方法,阐述了周口市域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市弱小、城镇均衡布局发展、周商建成区已连为一体等现状特征,深入分析交通导向和特色产业集群引导的城镇空间结构演化机制以及中心极化的扇形雁阵式圈层空间网络布局演化趋势,提出科学规划市域城镇体系、实质推进周商一体发展、尽快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努力促进三化协调发展、不断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等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 方叶林, 黄震方, 余凤龙, 涂玮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陆31个省级区域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运用修正后的DEA模型对各省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价,进一步运用G指数、重心、标准差椭圆对各项效率的演化进行空间分析。研究发现:总体上省际旅游资源的相对效率受纯技术效率驱动,旅游资源的集约化增长取得一定进步。总效率的热点区变化幅度不太大,纯技术效率的热点区由大西南转移到泛长三角及周边,规模效率的热点区由西北地区转向长三角及京津地区。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的重心向东北发生偏移,规模效率的重心向西南发生偏移。从标准差椭圆的转角θ大小来看,总效率与纯技术效率总体上表现出东北-西南的空间分布格局,规模效率大致呈正东-正西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效率具有分形特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省际旅游资源的各项效率仍然会表现出增长的趋势。

  • 李秋雨, 黄悦, 周丽君, 刘继生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旅游体验质量是衡量游客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视主题公园持续稳定发展能力的体现。以长影世纪城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旅游体验理论和游客满意度理论,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以问卷调查、游客网络游记、与游客和景区服务人员的访谈为分析样本,运用SPSS、EXCEL软件对统计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提取了14个因子进行IPA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游客体验价值的主要是门票价格过高、游览时间紧凑、参与度低等指标。

  • 殷洁, 戴尔阜, 吴绍洪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是受台风影响较多的国家之一,中东部地区人口、经济密集,台风频繁登陆对农业、人口、房屋与经济构成重大威胁。从台风灾害成灾机理出发,在采用历史灾情数据构建台风灾害损失标准的基础上,对承灾体脆弱性进行评估,综合分析台风在每一个县域单元内的发生可能性,基于承灾体脆弱性和台风发生可能性评估结果,应用风险评估模型,对不同强度等级台风造成的风险进行定量评估。通过对同一强度等级不同承灾体的风险、不同强度等级台风风险进行综合,实现台风灾害风险分区,划分为3类(高、中、低风险)9个大区,并提出防灾减灾策略与建议。

  • 舒强, 陈晔, 赵志军, 张茂恒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江淮平原中部湖沼沉积为研究对象,进行AMS14C、磁化率与粒度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晚冰期以来江淮平原地区古气候经历冷干-暖湿-冷干-暖湿-温干-暖湿的变化过程,钻孔沉积物还清晰的记录到了中仙女木、新仙女木、8 250 cal a B.P.、3 500~2 500 cal a B.P.等气候事件。江淮平原晚冰期以来的各种环境代用指标与古里雅冰芯、格陵兰冰芯、三宝/葫芦洞石笋等记录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表明了研究区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可能具有全球背景。

  • 史军, 崔林丽, 梁萍, 穆海振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站点逐日最高气温资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PSH)指数、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上海逐日天气形势资料,分析长江三角洲极端高温与WPSH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959~2010年期间,高温日数与当年WPSH面积和强度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空间上,高温日数与WPSH面积和强度指数在长江三角洲中部和南部偏东地区显著正相关,与WPSH西伸脊点仅在中部沿海地区显著负相关。高温日数与WPSH指数在8月相关最好。7、8月高温日数较多时,WPSH面积较大、强度较强、西伸脊点偏西。近8 a来上海高温日的主要控制或影响天气系统都是WPSH,占高温总日数的95%。

  • 李学梅, 任志远, 张翀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SPOT/VGT数据、气象站点数据,运用影像处理、时滞相关法分析重庆市1999~2010年期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植被覆盖近10 a明显增加,特别是大规模进行退耕还林时期增加最为迅速;植被覆盖年内变化与降水、气温变化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期;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表明人类活动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表明,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耕地保护和植被生态建设等是12 a间重庆市植被覆盖上升的重要因素。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正在呈现。

  • 裴欢, 房世峰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对SPOT数据主成分变换、缨帽变换、最小噪声分离等变换,计算植被指数和湿度指数,构建12个光谱特征,结合DEM及提取的坡度空间特征,形成14个分类特征。采用欧氏距离法,对不同波段组合下地物类间分离性进行了统计,进行特征选择。在此基础上,根据混淆地物在特征波段的分布特点,建立决策树分类模型,提取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信息。研究表明,利用多地表特征参数的决策树分类方法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分类精度有明显的提高。为绿洲土地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谷天峰, 王家鼎, 付新平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为对大范围区域斜坡的稳定性进行有效、定量的评价,提出一个耦合二维力学分析模型的区域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选择宝鸡市金台区的一段黄土沟谷作为研究区,对文章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首先,利用GIS实现斜坡单元的划分;然后,利用钻探及调查得到的地层数据形成区域的多层Grid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发程序,完成计算剖面生成、滑面搜索、稳定性评价等工作;最后,根据各单元的稳定性系数,生成区域斜坡稳定性分区图。这种方法以二维极限平衡方法为基础,即可得到研究区域的二维安全系数分布图,又可求得最危险滑动面的位置和规模。

  • 张树文, 颜凤芹, 于灵雪, 卜坤, 杨久春, 常丽萍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湿地转化为农业和城市用地,湿地的质量退化和数量减少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遥感技术为湿地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重点从遥感影像数据源、湿地分类、湿地调查3个方面论述遥感技术在湿地研究中的应用,同时指出目前湿地遥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未来发展。